高三化学 一轮复习学案化学与生活技术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5630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4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 一轮复习学案化学与生活技术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化学 一轮复习学案化学与生活技术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化学 一轮复习学案化学与生活技术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化学 一轮复习学案化学与生活技术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化学 一轮复习学案化学与生活技术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 一轮复习学案化学与生活技术学案.docx

《高三化学 一轮复习学案化学与生活技术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 一轮复习学案化学与生活技术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化学 一轮复习学案化学与生活技术学案.docx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化学与生活技术学案

专题二十化学与STS相关问题

【考试说明】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和科学发展过程,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树立和谐、可持续发

展的科学发展观。

认识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高考试卷】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英文缩写,日常生活中有关化学的知识分成:

环境与化学;材料与化学;能源与化学;生命与化学。

一般情况高考化学选择题第一题就是“化学与STS”相关的试题,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特别是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

以生产、科技和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热点物质为主题或载体,将书本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紧密结合,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的化学问题。

此类试题以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载体,考查化学知识以及分析能力、经济与环保意识,特别是近期的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环境污染,航天科技等内容也有所涉及。

此类试题主要以新情境题型出现,这类试题的特点是理论性要求低,实用性强,试题难度不大。

历年此类考题特点:

①科技信息──“新”;②知识结构──“广”;③社会效用──“强”;④知识考查──“低”;

 ⑤能力考查──“活”;⑥解题方法──“巧”;⑦难度系数──“中”;⑧分数分配──“稳”。

 

【答题过程】1.读题:

对于新材料、新信息题,读题尤其重要.做到逐字逐句读,挖掘关键字,排除无效信息,

找到对解题有价值的信息,并作标记.对于新物质或常见物质的新性质,找出其不同点.

2.析题:

在读题基础上,结合题目中问题或选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板块,便于找准提取信息(知识、原理、方法)的方向.

3.解题:

在知识和方法准备充分的基础上,针对题目要求,回答相应问题.选择题要注意题目要求,如“不正确”与“正确”,“一定”与“可能”等

考点一、化学与环境

例1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

 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变式1、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 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D.限制使用电动车 

【提分秘籍】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多关心我们的家园,多关心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能够去思考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的方法。

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当今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温室效应(CO2、CH4)、酸雨(主要是SO2)、臭氧层被破坏、光化学烟雾(NOx)、白色污染、赤潮、含磷洗衣粉的使用、重金属及其盐的污染、沙漠化等。

化学在环境保护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环境情况进行监测:

对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含量进行分析和鉴定。

 

  ②治理三废: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进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③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实施清洁生产——绿色化学:

 

a绿色化学的理念:

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或尽可能少产生废物,这是一门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

b绿色化学反应的特征:

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在无毒、无害的条件(包括催化剂、溶剂)下进行;产品应该是环境友好的;

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反应具有高选择性、极少副产物,甚至实现“零排放”。

此外,它还应当满足“物美价廉”的传统标准。

“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这是原子利用率为100%。

考点二化学与新材料

例2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作荧光灯内壁保护层的氧化铝纳米材料属于胶体B.高分子材料可能导电,如聚乙炔

C.钢化玻璃、有机玻璃、防弹玻璃均属于硅酸盐材料

D.人造刚玉的主要成分是MgO,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

变式2“镁合金自行车样品已通过国家检测,近期即可面市。

”中国工程院院士、淄博宏泰防腐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侯保荣介绍,随着现代产业发展,钢铁、铜、铅、锌、铝等材料受制于资源瓶颈,具有替代作用的镁合金不仅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火车、豪华游艇、计算机、通讯等领域,还被视为极具商用和民用价值的工业新材料。

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因镁合金具有质量轻的特点,使其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工业上应用前景渺茫

B.镁粉、铝粉和其他原料混合可制成烟花,在节日的夜晚,随着阵阵悦耳响声,人们可以看到“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烟花在夜空飞舞

C.镁合金的硬度很大D.镁合金可以作结构材料

【提分秘籍】材料是当今化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常见的材料有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等。

而新材料的开发利用,更是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石,它包括对超导材料、耐高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陶瓷材料、非晶态材料、单晶材料、纤维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的开发利用。

在高考命题时,材料方面的知识往往只是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作为一种载体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要解决好这一类问题,就必须在牢固掌握双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运用能力。

考点三化学与能源

例3、氢能是未来能源结构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目前已有专家已研究出用淀粉或

纤维素与水在酶作用下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方法制氢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整个循环来看,利用该方法得到的氢能来源于太阳能

B.上述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6H10O5)n+7nH2O6nCO2↑+12nH2

C.氢元素的三种同素异形体11H、21H、31H,能形成六种单质

D.从化学的本质看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变式3、国际能源网报道:

金属燃料可能成为新能源,可能带来结束化石能源时代的希望,是一种理想的储能方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金属燃料,更易点燃

B.铁作燃料时,可用磁性材料吸引生成物,便于产物分离

C.镁可以通过2Mg+CO2=2MgO+C,达到既节能减碳又释放能量的效果

D.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并使氯化镁分解获得镁并释放出能量

【提分秘籍】一级能源与二级能源:

一级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能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如:

天然气,煤,石油,水能,太阳能,风能;二级能源是指需要依靠其他能源(也就是一级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如:

电能,一氧化碳等。

能源方面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电池、家用燃料、汽车燃料

①太阳能电池②家用燃料:

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和沼气 注: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 ③汽车燃料:

汽油、天然气、电池和氢气

2、新能源技术:

新能源将在核能技术和太阳能技术上取得突破,氢燃料汽车投放市场,太阳能飞机进入载人飞行航线。

  

3、能源新秀“可燃冰”,储量大污染小,“可燃冰”是深藏于海底的含甲烷的冰。

由于处于深海高压低温条件下,水分子通过氢键紧密缔合成三维网状体。

可燃冰作为一种新型环保能源被各国普遍看好,可望代替石油、煤等传统矿物能源。

但是,目前大规模的开采还存在困难,因为可燃冰在接近冰点和处于500米水深以下的高压下才保持稳定。

如果把可燃冰从这种条件下取出,就会迅速分解,甲烷的散发可能会给环境造成危害。

4、氨水、氢气能源,超级环保,燃烧后几乎没有污染,产物只有水。

氢能在二十一世纪有可能在世界能源舞台上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二次能源。

5、“垃圾”发电,变废为宝。

把各种垃圾收集后,进行分类处理。

考点四化学与生活

例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B.硅胶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福尔马林可作食品的保鲜剂D.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变式4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

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

  A、无水硫酸铜、蔗糖   B、硅胶、硫酸亚铁   C、食盐、硫酸亚铁    D、生石灰、食盐  

【提分秘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趋密切,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到处可见。

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对这方面知识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考查。

现将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列举如下:

无铅汽油、可降解饭盒、无磷洗衣粉、含氟牙膏的使用,旧电池的回收,食用含碘盐,明矾净水及各种消毒剂的使用,钢铁腐蚀,各种新型电池等。

解决好这类问题关键在于知识的积累和化学原理的应用。

考点五化学与工业生产

例5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变式5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以下处理措施和方法()

选项

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

A

废酸

加生石灰中和

物理法

B

Cu2+等重金属离子

加硫酸盐沉降

化学法

C

含苯废水

用活性炭吸附

物理法

D

含纯碱的废水

加石灰水反应

化学法

考点六化学与医药

例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变式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但它对物质熔点、沸点有较大影响,而对溶解度无影响

D.

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

互为同素异形体

考点七化学与现代技术

例7捕碳技术是指从空气中捕获CO2的技术。

目前NH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

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捕碳剂的是( )

A.

B.H2NCH2CH2NH2C.(NH4)2CO3D.Na2CO3

变式7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科学家已经制得单原子层锗,其电子迁移率是硅的10倍,有望取代硅用于制造更好的晶体管

B.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C.汽车尾气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NO和CO等有害气体转化为N2和CO2,该装置中的催化剂可降低NO和CO反应的活化能,有利于提高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D.近期在西非国家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呈加速蔓延之势,已知该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高考风向标】

1.(20XX年北京)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2.(20XX年海南)下列物质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

A.谷氨酸单钠B.柠檬酸C.山梨酸钾D.三聚氰胺

3.(20XX年江苏)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

下列活动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是()

A.燃烧煤炭供热B.利用风力发电C.增加植被面积D.节约用电用水

4.(20XX年四川)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5.(20XX年天津)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

C

D

《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

碳酸氢钠药片

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

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6.(20XX年新课标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

7.(20XX年新课标Ⅱ)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8.(20XX年浙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储热材料是一类重要的能量存储物质,单位质量的储热材料在发生熔融或结晶时会吸收或释放较大的热量

B.Ge(32号元素)的单晶可以作为光电转换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

C.Ba2+浓度较高时危害健康,但BaSO4可服人体内,作为造影剂用于X-射线检查肠胃道疾病

D.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是纳米铁粉对重金属离子较强的物理吸附

9.(2015.广东)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 D.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 

10.(2015.山东)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11.(2015.新课标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

“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  )

A.氨水      B. 硝酸       C.醋     D.卤水

12.(2015新课标1)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    ) 

A.明矾作净水剂   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C.漂粉精作消毒剂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13.(2015.天津)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SO3 B.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C.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用NaHCO3溶液解毒

D.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减弱 

14.(2015.重庆)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 

A.用胆矾炼铜  B.用铁矿石炼铁 C.烧结粘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15.(2014·广东理综)生活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16.(2014·天津理综)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铁表面镀锌可增强其抗腐蚀性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D.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

17.(2013大纲卷)下面有关发泡塑料饭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材质是高分子材料B.价廉、质轻、保温性能好

C.适用于微波炉加热食品D.不适于盛放含油较多的食品

18.(2013福建卷)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B.从海水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19.(2013江苏卷)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

A.甲醇B.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D.氢气

20.(2013四川卷)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增白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

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21.(2013山东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22.(2013天津卷)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做人类的营养物质

D、葡萄糖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23.去年在西非国家爆发了埃博拉疫情.已知该病情对某些化学药品敏感,乙醇、高锰酸钾溶液、次氯酸钾溶液、双氧水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B.过氧化氢的电子式为

C.在此氯酸钠溶液中通过少量二氧化硫可得到亚硫酸钠和次氯酸

D.乙醇、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均可以将该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24.《神农本草经》说:

“水银…镕化(加热)还复为丹.”《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这里的“丹”是指()

A.氯化物B.合金C.硫化物D.氧化物

25.东晋炼丹家葛洪的《抱朴子》里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了丹砂”这

句话里没有涉及到的反应类型为()

A.氧化还原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

26.云南特色小吃“过桥米线”做法如下:

先用滚沸的鸡汤一碗,上罩浮油,再辅以切得极薄的生肉片、乌龟片、火腿片、葱头等,最后把主料米线放入拌食即成。

“过桥米线”汤鲜、肉嫩、料香、米线滑润,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以下有关“过桥米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层浮油沸点较高,难以挥发 B.浮油对下层汤水起到很好的“液封”作用,使下层汤水及热量难以外逸

C.去掉上面的一层浮油,将减弱“过桥米线”的保温效果 D.上层浮油高温水解即产生美味的物质 

27.下列描述中,符合化学科学的是  (    )

 A.“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中的“曾青”是指硝酸铜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   

 C.“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的说法都与物质的化学变化有关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纤维素和油脂 

专题二十化学与STS相关问题学案参考答案

例1选D【解析】A项,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B项、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C项,化石能源是有限的一次能源,为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开发新能源;D项,垃圾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

  

变式1、选B【解析】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时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私人汽车代替公交车会使汽油的消耗量增加,排进空气中的污染物增多,限制使用电动车会增加有害气体的排放。

因此正确的选项为B 

例2选B

变式2选A【解析】由于镁合金密度小,所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A错误;在达到一定的温度时,镁会燃烧,燃烧时会发出非常强烈的光亮,利用镁的这一特点可以和其他材料混合制成烟花,B正确;镁合金的硬度很大,可以用作结构材料,C、D正确。

例3选C

变式3选D【解析】纳米金属燃料比表面积大,活性高,易点燃,A项正确;铁燃烧的产物Fe3O4具有磁性,B项正确;分解反应一般都是吸热反应,D项不正确。

例4选C【解析】 A项,乙烯可催熟水果,正确;B项,硅胶具有吸水性且无毒,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正确;C项,福尔马林有毒,可作防腐剂,但不能作食品的保鲜剂,错误;D项,氢氧化铝可中和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正确。

变式4选B 【解析】加入的物质应为还原剂和干燥剂。

例5选C、变式5.选D、例6选B、变式6选B

例7选A【解析】CO2是酸性气体,作为捕碳剂的物质应具有碱性,

(尿素)不能作为捕碳剂。

变式7选A【解析】A项,由于单原子层锗电子迁移率比硅快,所以可以取代硅用于制造更好的晶体管;B项,裂解是深度裂化,所以石油催化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不饱和烃;C项,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平衡,所以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项,乙醇消毒的原理是乙醇通过渗透作用使蛋白质变性,而非将病毒氧化。

答案:

A

【高考风向标】

1.B

2.D【解析】A.谷氨酸单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B.柠檬酸主要用作酸味剂、抗氧化剂、调色剂等;C.山梨酸钾,主要用作食品防腐剂;D.三聚氰胺有毒,不能不可用于食品加工及作食品添加剂。

故选D。

3.A

4.B【解析】A、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消毒,发生化学变化,错误;B、硅胶作干燥剂是利用其吸水性,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正确;C、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化合使之生成无色物质,错误;D、肥皂水显碱性,与蚊虫叮咬处释放的酸发生中和反应,错误。

5.B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史、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实验安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实验安全等知识点。

题目比较基础,要熟悉常见的化学标志:

如物品回收标志

;中国节能标志

;禁止放易燃物标志

;节水标志

;禁止吸烟标志:

中国环境标志

;绿色食品标志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

等。

知道常见的抗酸药及其治疗原理。

此类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6.D

7.B

8.D【解析】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原因是铁是活泼金属,能与Pb2+、Cu2+、Cd2+、Hg2+等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从而过滤除去,答案选D。

【考点定位】生产、生活中的各种材料

【名师点睛】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是化学知识。

例如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硫酸钡不溶于水或盐酸,可以做钡餐,但碳酸钡因为能溶于盐酸,而会造成钡离子中毒不能代替硫酸钡。

纳米铁粉可以和污水中的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进而除去重金属离子,利用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9B、10D、11B、12D、13A、14D

15.A【解析】 A项,不锈钢主要是铁、铬、镍、碳形成的合金,正确;B项,棉、麻和淀粉都是多糖,属高分子化合物,虽结构单元相同,但其分子的聚合度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错误;C项,花生油是不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