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统城市看儒道文化及争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5610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中国传统城市看儒道文化及争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中国传统城市看儒道文化及争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中国传统城市看儒道文化及争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中国传统城市看儒道文化及争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中国传统城市看儒道文化及争锋.docx

《从中国传统城市看儒道文化及争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中国传统城市看儒道文化及争锋.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中国传统城市看儒道文化及争锋.docx

从中国传统城市看儒道文化及争锋

从中国传统城市看儒道文化及争锋

从中国传统城市的特点看儒道文化的争锋

摘要:

本文说明了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在古代城市营建与城市建筑两方面的影响与渗透以期对现代社会如何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

关键词:

古代城市古代建筑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

 

我国的传统街道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但始终保持了它相对稳定的特点和独特的景观牲。

中国古代先哲们对空间有着深刻地剖析。

道家的老子言:

“筵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牅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建筑空间是无,却生于有——墙、梁柱、屋顶、门扇等。

空间为用,是实用及欣赏对象。

蔽风雨,御寒暑无不有赖于实体。

空间大小、多少与质量,也取决于实体。

而且这个无也生出了另外的“有”,由于空间的空出,便有了温湿度、音质音量、风量风速、空气净洁度等都是物质的存在与控制。

这种有古人并不知道,我们现在知道,也应证了有无的相对。

与此同理,街道和城市也是这种关系,我们论街道感觉最大的是它占用的空间。

也就是它的“空”,而这个空却是与城的大小,形状,规模等等密切相关的。

大城有大街,小城有小街。

否则大城小街,或小城大街,都会有失于自然,有失于道。

“道法自然”,万事都有它的法则,有它的自然的规律,这是道家思想在传统城市中首先的反映。

儒家所提倡的城的一般的模数关系也是大致遵循了这种关系。

纵看古今,从城市布局来说,我国古代城市的营建主要是尊循了二个大的方向:

尚自然和尚礼制。

尚礼制者,尚的是周《考工记》当中的营国制度,体现的是儒家的思想和观点。

特征是严格的规模等级,宫居城核,“面朝后市”,与方正规整的城廓中轴叠合,经纬涂方格道路网,封闭性坊里。

它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天子为中心,强调方正对称,宫城居中。

 

周朝的这种营国制度在历朝历代中影响深远。

如旁三门,左祖右社等,在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明北京等的实例中,表现尤为明显。

尚自然者,尚的是道家“道法自然”及墨家“兴天下之利”的主张。

这是大多数帝王,大多数城市所采用的营建城市的方法。

如西汉都城就为不规则的正方形。

南部为宫殿区,北部为居民、手工业和市场区。

布局十分灵活,其不规则的城墙也并不是为了模仿“北斗星”和“南斗星”的形状。

而是受到河流和地势的影响。

一是顺应河流走向,二是为了把高地圈进城内。

因地制宜是修建汉长安城的基本原则。

这样的例子在国都的营建中还可以看到许多。

在各地方城市的营建中就更加不计其数。

中国古代城市主要便是受这两种思想的影响。

这两种互相渗透,而主流却以尚自然为主。

即遵循自然、经济与生活的客观法则,在此前提下,局部求礼仪形胜。

如周代八国,秦代都城就没有一个全合周制的,我们熟悉的所谓大朝如汉、唐、宋、明的都城讲求的都是经济自然的原则。

穷变化之能事的各处民居更是如此。

为什么我国历代,自汉提倡儒学以来,皆以儒学思想为主导,唯建筑上却体现不多呢?

因为建筑不比其它的艺术,它本是人类为防御与适应自然而有。

必要适应自然与经济规律。

而儒学思想片面夸大了礼制,便无法促进社会的进步甚至于要起到阻碍的作用。

我们就看一个宋朝,宋初建都尚自然。

首要是革除坊里,次为形制近圆不规则,又有四河穿城,道路随之有所突破,且重交通水运、繁荣及军事实用性而弃形式工整。

这种城市规划的不求形式,使城市经济生活获得了极大的便利,从而城市中的经济水平与科技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国开始萌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

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京城的热闹繁华。

从《梦溪笔谈》,《营造法式》等宋朝的巨著中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力量的成长。

因此宋初京城的选址、形制、水网与道路、街巷等变革创新,适应经济发展,产生了新的生活方式,也是人的某种解放。

而赵佶居然于内忧外患交加之际,大做城市与园林的艺术梦,艮岳之外,还拆除汴梁旧城墙,再建方正笔直对称城墙、宫殿、与道路。

墉、堞、楼、橹装饰得华丽精美,但是以前的坚固却是荡然无存了。

靖康之役元将见之“有得色曰:

是易攻……一炮所望,一壁皆不可立,竟以此失守。

”城市与建筑不容视为艺术,崇礼制或尚自然并非那么简单的艺术风格,或只是更简单的形式“美观”问题。

由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到城市营苑形制不是孤立、偶然的事物,不是一幅画,一座雕塑,可以随意所之,而是一项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活的决策。

反观之,它体现了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性质、状况。

不过,功能与形式究竟何者为重也不是能简而言之的。

历史的经验表明其比重与经济是正相关的,在经济发达物质丰富的情况下,人们对艺术,对装饰的需要就会提高。

如唐朝在其繁盛时期,其建筑的艺术性和装饰性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从城市建筑来说,古代城市当中的建筑,是人既抵抗又融入自然的中介。

同时也是,既体现儒家文化又舒展道家精神的一个中介。

中介性在中国古建筑比在世界其它地方显得尤其重要,.如中国古建筑皆有门窗院落,与自然相通,又有屋顶墙壁,与自然相隔。

又如以园林为半,结合另一半主要功能区,形成了前庭后园的空间结构。

前部的主体建筑,包括厅、堂、楼、馆等,供人日常居住并且进行社会交流;后部的花园则是冶游休憩之所。

在前部的居住之地,士子文人执礼有节,履行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典训;在后部的冶游之处,他们优游闲适,享受着世外桃源般幽雅无羁的生活情趣。

正屋主室的严格对称透出了儒家对于伦理秩序的讲究;花园风景的迂回曲折则体现出道家对于自然情趣的追求。

一座庭园的结构安排隐然融会了两种处世立身的精神诉求。

传统中国的社会秩序主要建立在一种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基础上。

在这样一种社会形态中,“家”、“国”和“天下”同为一理,“君”、“父”合为一体,血缘观念将整个社会纳入一个小可至一个家庭、大可至国家天下的宗族结构中。

而体现在建筑的形式和布局上也体现了大量的“同构性”。

比如住宅,酒楼,茶肆,寺庙皆具有同样的形制皆可通用,在视觉上形成连续感与节奏感,舒适自然。

在古人看来宇宙,房子甚至是家俱都是在同一个体系的。

《淮南子》所记载的女娲补天故事中说到: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地不周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螯足以立四极。

”在这里,补天的行为同修葺支撑屋宇的过程是如此的类似,偌大宇宙无形中具有了一座大屋子的形象和性质。

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宇宙”二字皆从“宀”,是挡风遮雨的屋顶形象,应该与宫室建筑有关。

最早关于“宇宙”二字的解释通常也关涉到房屋建筑,《说文解字》云:

“宇,屋边也。

”汉人高诱说,“宇,屋檐也;宙,栋梁也”。

这种同构性也形成了变换使用的灵活性。

而且这种灵活性已发展到极致,领先于世界。

由梁柱构成的连续构件,是亭、廊、敞轩。

如果填上墙,便是卧室、客厅、卫生间。

还有槅扇,是门,是窗,是隔断,是墙,是敞洞的临时掩护。

在两柱之间,排满槅扇,当它是门,只开启其中的两扇。

当有红白大事或节日,便一齐开敞,或摘下,便成了大敞厅,三五间合一为大堂。

还有各式挂落、罩,它是一种隔而不断的境界。

是日本也没有的装拆体系。

中国古建筑是中性的时空体系,厅室之间与内外,可分可合,可大可小,可私密可公共活动,空间随时间的不同——活动的变化而变化,这是从单间厅室直到群体的,完整完美的同构性,也体现着儒家物尽其用,触类旁通的原则及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千万”的道理。

这一系列的亦此亦彼的特征,在中国古代建筑,发挥的淋漓尽致,使得中国古代的建筑高标独立于世界,连日本也未尽得此妙,更不同西方古代砖墙的建筑体系。

因此在古代建筑中儒家思想与道家文化则体现为互补共存。

 

参考文献:

[1]王仲殊:

《中国古代都城概说》,《考古》1982年5期

[2]赵宗乙.淮南子译注(上)[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汪洪澜.《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哲学》[J]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5月第三期

[4]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5]吕友仁,周礼译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