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5522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8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道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道路建设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1.2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2

1.3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2

1.4编制原则4

1.5主要研究结论4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8

2.1项目建设背景8

2.2项目建设必要性9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与预测12

3.1概述12

3.2交通量分析与预测12

3.3交通量预测结论19

3.4道路通行能力分析19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22

4.1项目选址22

4.2项目建设条件22

第五章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26

5.1技术标准论述26

5.2道路技术标准27

5.3建设规模28

第六章工程建设方案31

6.1道路工程31

6.2市政管线工程34

6.3道路照明及附属工程39

第七章环境与生态影响分析44

7.1环境影响评价标准44

7.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5

7.3环境污染源分析46

7.4环境保护措施分析47

7.5评价结论53

第八章节能方案分析55

8.1节能规范与耗能标准55

8.2能源状况分析55

8.3能耗指标分析56

8.4节省油料预测57

8.5节能措施63

8.6结论65

第九章项目工程管理与劳动保护66

9.1工程管理66

9.2劳动保护68

9.3安全措施68

9.4项目实施进度计划69

第十章征地拆迁安置方案分析70

10.1工程概况70

10.2征地拆迁原则70

10.3保障措施70

10.4移民安置实施方案71

10.5征地、拆迁补偿方式71

10.6征地拆迁主要工程数量72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3

11.1投资概况73

11.2资金筹措74

第十二章招投标方案75

12.1编制依据75

12.2招标范围75

12.3招标组织形式76

12.4招标方式76

12.5招标信息发布76

第十三章国民经济评价77

13.1经济评价参数和模型的确定77

13.2经济评价费用调整及效益计算78

13.3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85

13.4综合评价86

第十四章社会影响分析87

14.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87

14.2社会适应性分析88

14.3社会风险分析89

第十五章研究结论与建议90

15.1研究结论90

15.2建议90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承办单位

1.1.3道路起止点

1.1.4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路线全长2281.329米,红线宽为4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为28米,两侧人行道宽各为6米。

配套基础设施内容包括给水工程、排水工程、路灯照明工程、管线入地工程、煤气管道工程、绿化工程等。

1.1.5建设性质

新建

1.1.6建设期限

为了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建设进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编好施工组织设计,搞好安全施工,全部工程计划在2014年4月全面竣工,项目建设工期16个月(2013年1月-2014年4月)。

1.1.7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总额为19596.7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0234.04万元,占总投资的52.22%;征地拆迁费用7616.50万元,占总投资的38.87%;其他费用812.98万元,占总投资的4.15%;预备费933.18万元,占总投资的4.76%。

2、资金筹措

该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9596.70万元,拟由建设单位采取多渠道融资方式进行解决。

1.2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1.3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1.3.1编制依据

1、《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2、《某市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2010-2030);

3、《某市某城区道路路网专项规划》(2010-2030);

4、《某市某城区给水专项规划》(2010-2030);

5、《某市城市排水规划》(2010-2030);

6、《某市某城区电力电信燃气专项规划》(2010-2030);

7、《某市电力、电讯规划》及其它各专业规划;

8、某市规划局《某路西延段(规划支路-某路)规划设计要求》;

9、《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008年版);

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CJJ45-2006);

1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4、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15、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深度与要求;

16、1:

1000地形图;

17、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1.3.2研究范围

本报告依据国家有关部门法律、政策、规程、规范,主要从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研究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本项目的建设决策提供依据。

1.3.3研究的主要内容

1、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3、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4、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

5、工程建设方案;

6、环境保护与节能方案分析;

7、项目工程管理与劳动保护;

8、征地拆迁安置方案分析;

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0、招投标方案;

11、国民经济评价;

12、社会影响分析。

1.4编制原则

实事求是地调查项目各方面真实情况和数据,进行科学地分析论证,对项目的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

1.5主要研究结论

1.5.1工程建设条件

本报告通过认真调查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域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良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雄厚,道路建设材料来源丰富,运输条件极其便利,具备良好的工程建设条件。

1.5.2交通量预测

本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某路西延段(规划支路-某路)交通量预测结果单位:

pcu/h

年份

基准年

特征年

2009

2010

2011

2015

2020

2025

2030

单向高峰流量

189

204

225

281

407

672

1108

该道路可以在设计年限内满足C级服务水平的要求,使得道路具有稳定的交通流,能接受的延误,在可接受的范围。

1.5.3工程建设规模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和某市规划局下发的规划设计要点,本工程建设规模如表1-2所示,配套建设市政工程及管线照明,沿线设置公交车站、交通标志标线等相应交通管理设施,以及无障碍设施和绿化设施等。

表1-2道路建设规模

项目名称

起迄点

建设标准

建设长度

(m)

红线宽度

(m)

设计车速

(Km/h)

备注

某路西延段

规划支路-某路

城市主干道

2281.329

40

40

单幅路

1.5.4工程方案设计

1、道路工程

(1)平面设计

根据现状地形地貌确定本道路平面线形为直线。

(2)纵断面设计

考虑路面排水的需要,道路纵断面设计考虑尽可能采用自然纵坡,最大纵坡为0.625%。

(3)横断面设计

通过对规划提出的标准横断面方案进一步分析研究,本工程对某路西延段(规划支路-某路)提出横断面设计方案如表1-3所示。

表1-3标准横断面单位:

项目名称

起迄点

红线宽度

道路横断面组成

备注

人行道

机动车道

人行道

某路西延段

规划支路-某路

40

6

28

6

单幅路

(4)路面设计

本设计推荐采用沥青砼路面,拟定路面结构组合如表1-4所示。

表1-4路面结构设计表

名称

单位

备注

道路等级

城市主干道

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cm

4

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cm

5

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cm

7

6%水泥稳定碎石

cm

20

5%水泥稳定砂砾

cm

20

总厚度合计

56

20×10机制砼人行道板

cm

6

1:

3干硬水泥砂浆

cm

3

C20水泥混凝土

cm

15

总厚度合计

24

2、给水工程

给水管道主管采用DN400的球墨铸铁管管材单侧敷设在道路的人行道下。

3、雨水工程

在道路两侧敷设d400~d2000的雨水管道,收集新建道路两侧及道路路面的雨水,尽量依靠地面自然坡度将雨水就近汇入已建雨水干管,完善城市的雨水系统。

4、污水工程

在道路双侧敷设d400~d800的污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管道连接采用橡胶圈承插接口。

5、电力工程

沿设计路段双侧人行道地下布置电力管线,电力管线为排管直埋方式,采用8根管,电力管线纵坡与道路纵坡保持一致。

6、电信工程

沿设计路段双侧人行道地下布置电信管沟各一条,采用3根管,其纵坡与道路纵坡保持一致。

7、燃气工程

本项目燃气管道随地形敷设,除特殊情况外,均采用埋地敷设。

8、照明工程

沿双侧人行道设施带内布置欧式单杆双挑路灯,两侧对称布置。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5。

 

表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道路等级

城市主干道

2

设计速度

Km/h

40

3

设计年限

3.1

城市交通年限

15

3.2

沥青混凝土路面

15

4

道路长度

2281.329

5

道路红线宽度

40

6

填方段路槽以下0-80cm压实度

%

96

7

填方段路槽以下80-150cm压实度

%

94

8

填方段路槽以下150cm以下压实度

%

92

9

挖方段0-30cm压实度

%

96

10

路面结构

沥青混凝土

11

路面设计荷载

标准轴载BZZ-100KN

12

新征用土地

136.88

13

拆迁户数

52

14

拆迁房屋

平方米

23920

15

建设工期

16

16

总投资

万元

19596.70

17

经济净现值

万元

17658.90

18

经济内部收益率

%

13.29

19

经济投资回收期

11.29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3.1概述

交通量调查是道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研究项目所在地区道路交通量的特征和构成,掌握交通流量、流向及车辆构成等数据资料,为拟建道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经济评价、确定技术标准和道路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道路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建设要求服从并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通过项目的建设对社会经济加快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同时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是确定未来建设项目交通量,以及最终确定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标准的重要依据。

因此,较准确的分析区内过去、现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是论述建设项目必要性的基础。

该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某城区西部区域,拟定项目影响区为某城区西部区域,通过建立合理的交通模型,对特征年的道路交通量进行预测和描述,并通过分析交通起止点和整体交通流量分布特征,反映该项目在某城区西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3.2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3.2.1特征年路网

拟定未来特征年的路网是交通量预测的重要准备工作,本报告拟定特征年路网遵循了下述原则:

(1)与基准年路网覆盖的范围相同;

(2)满足项目建设的具体要求;(3)符合某城区西部区域路网建设发展规划。

特征年路网是在基准年路网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基本格局是稳定的,所以在拟定特征年路网时主要以基准年路网为参考,并依据规划调整变化了的道路条件。

3.2.2交通发生集中预测

1、交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本项目以国内生产总值发展情况代表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社会经济指标的预测,根据资料占有情况采用灰预测的方法进行,预测结果详见表3-1。

表3-1交通区域未来经济增长率单位:

%

年份

基准年

特征年

2009

2010

2011

2015

2020

2025

2030

增长率

12.7

15.5

14.21

13.02

11.94

10.94

10.03

2、未来交通量增长率的确定

汽车未来交通量增长率根据弹性系数法确定。

目前道路网交通需求预测中,国内外比较通用的计算发生吸引量的方法是弹性系数分析法。

道路交通与地区宏观经济指标的弹性系数,反映了道路交通与经济的适应情况和相互关系,所以交通需求预测可以采用弹性系数预测法。

道路交通量对经济指标的弹性系数为道路交通量的变化系数和经济指标的变化率之比。

e=IR/IE

式中:

e—弹性系数;

IR—历年交通量增长速度或发生吸引力增长率;

IE—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将预测的未来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代入上式,即可求出各分区未来年份客运增长率。

道路交通量的增长与区域内道路运输量、社会经济发展互为因果关系,交通量的规模、道路运输量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的水平和增长速度密切相关,该项目交通量预测采用的弹性系数,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世界银行《公路投资优化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方法改进》(1996年3月)对于道路客运主要指针对经济指针的弹性分析,并参考全国及相邻省市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结论,结合该项目的具体情况,最终确定该道路汽车交通量相对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弹性系数,详见表3-2。

表3-2推荐弹性系数结果表

年份

基准年

特征年

2009

2010

2011

2015

2020

2025

2030

弹性系数

1.09

1.02

0.94

0.89

0.8

0.71

0.62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弹性系数与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得到汽车发生集中地增长率,详见表3-3。

表3-3汽车发生集中增长率表

年份

基准年

特征年

2009

2010

2011

2015

2020

2025

2030

增长率

13.84

15.81

13.36

11.59

9.55

7.77

6.22

3、发生、集中交通量预测

根据前面得到的未来年份交通量增长率,利用调查得到的各交通区域发生和集中交通量,按照下式计算未来各区域发生和集中交通量。

Pi=Ri×Pio

Aj=Rj×Ajo

Pi—i区发生交通量;

Ri—i区发生交通量增长率;

Pio—i区基年发生交通量;

Aj—j区集中交通量;

Rj—j区集中交通量增长率;

Ajo—j区基年集中交通量。

3.2.3交通分布预测

常用的交通分布预测方法分重力模型法和增长系数法两大类,公路交通需求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分布模型为双约束重力模型和Fratar模型。

该项目交通分布客流预测采用Fratar模型,具体计算模型如下:

Tij(F)=1/2(Tij1(F)+Tij2(F))

Tij1(F)=Tij(0)×Ei×Ej×∑jTij(0)/∑j(Tij(0)×Ej)

Tij2(F)=Tij(0)×Ei×Ej×∑iTij(0)/∑i(Tij(0)×Ei)

式中:

Tij(F)—交通区i到交通区j客运OD量;

Tij(0)—交通区i到交通区j基年客运OD量;

Ei—i区客运OD总发生量或总集中量的增长倍数;

Ej—j区客运OD总发生量或总集中量的增长倍数。

3.2.4交通量分配

该项目采用容量限制分配法。

该方法将交通量分配到交通区之间最小路权的线路上,它考虑了行驶速度与交通量之间的关系,当交通量大到一定量时速度会随着交通量增加而减少,路权则会变大。

因此先分配到路权最小的线路,当分配到一定量时路权不会是最小,此时交通量会分配到其他路权最小的线路上。

主要步骤如下:

1、将路网简化为网络,以“零流量”路段行程时间开始;

2、依次对每个起点分区计算通过路网的最短行程时间的通路;

3、按全有全无分配模型将起始点的交通模式加到路网上;

4、计算分配到各条路线上的交通量;

5、在流量与行程时间的关系中,用分配给路段的交通量计算路段行程时间,重新计算新的最短时间的通路;

6、按全有全无分配法再将原来起始点的交通模式加到由步骤5得出的路网新的最短时间的通路;

7、返回步骤4继续分配,直到分配的交通量和行程时间稳定为止。

出行时间根据出行时间模型进行确定,其形式如下:

t=t0[1+α×(V/C)β]

式中:

t—两个交叉口之间路段行驶时间(分);

t0—交通量为零时的路段行驶时间(分);

V—路段机动车交通量(辆/小时);

C—路段实用通行能力(辆/小时);

α、β—参数。

交通流在进行选择时按照各路径阻抗大小进行确定。

对于不收费道路,交通阻抗采用下式计算:

交通阻抗=CDIST×DIST+CTIME×TIME

式中:

CDIST—路径长度系数;

DIST—路径长度;

CTIME—路径行程时间系数;

TIME—路径行程时间。

趋势增长高峰小时交通量预测结果详见表3-4。

表3-4趋势增长高峰小时交通量预测结果单位:

pcu/h

年份

车辆类别

双向高峰流量

单向高峰流量

2009

小车

150

98

中车

47

31

大车

10

7

合计

207

135

2010

小车

162

106

中车

50

33

大车

11

7

合计

223

146

2011

小车

178

116

中车

56

36

大车

12

8

合计

246

160

2015

小车

223

146

中车

69

45

大车

15

10

合计

307

201

2020

小车

323

211

中车

101

66

大车

22

14

合计

445

291

2025

小车

533

348

中车

166

108

大车

36

23

合计

734

480

2030

小车

879

574

中车

274

179

大车

59

38

合计

1212

792

3.2.5转移及诱增交通量

由于建设项目的出现,将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与激励作用,缩短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时间,导致入口密集、土地利用性质转变、开发强度增大,提高了交通运输量。

转移交通量实质上就是在一条或数条老路与规划路之间合理分配交通量,诱增交通量就是项目完成后,由于改善了路网结构,从而影响了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改善了区域间的经济可接近性,使通道整体通行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使道路两侧的土地性质发生变化而引发的新交通量。

道路对交通量(Q)地吸引程度,一般与道路提供的行车条件的差异有关。

行车条件主要包括行程时间(t)、行程距离(l)、费用(c)及舒适性(e),道路交通量与这些因素间的关系可表述为:

Q=f(t,l,c,e)

上述中的c为广义费用,包括时间费用、行驶费用和道路收费三部分。

在这种思路下,采用的转移曲线为:

P1=P0+[(1-P0)/(1+eλ(c1-c2+δ))]

式中:

P1—第一条路交通量占总交通量的比例;

P0—第一条路交通量的最小比例;

c1、c2—分别为第一、二条路的单位车辆广义费用;

λ—道路选择修正系数,在(1,1)间取值;

δ—两条道路各承担50%交通量,费用差为0时的函数调节值。

交通量的增减变化会导致道路上车辆行驶速度、行驶时间和服务水平的变化,通行条件得广义费用也将逐步变化。

因此使用转移曲线方程时还应从动态角度来考虑广义费用。

诱增型交通分布量的预测,可采用如下模型:

Tij*=Tij{1+ρ[(Ei*/Ei)ξ(Ej*/Ej)η(Cij*/Cij)δ-1]}

式中:

Tij*、Tij—分别为诱增型和趋势型的有i区到j区的分布交通量;

Ei*、Ej*—分别为i区到j区的诱增型工农业总产值;

Ei、Ej—分别为i区到j区的趋势型工农业总产值;

Cij*、Cij—分别为有无建设项目时i区到j区之间的交通阻抗,与行程时间及费用等因素有关;

ρ—实现潜在交通量(诱增)的可能系数,通常取1/2;

ξ、η、δ—均为重力模型参数。

转移及诱增交通量预测结果详见表3-5。

表3-5转移及诱增高峰小时交通量预测结果单位:

pcu/h

年份

车辆类别

双向高峰流量

单向高峰流量

2009

小车

60

39

中车

19

12

大车

4

3

合计

83

54

2010

小车

65

42

中车

20

13

大车

4

3

合计

89

58

2011

小车

71

47

中车

22

15

大车

5

3

合计

98

64

2015

小车

89

58

中车

28

18

大车

6

4

合计

123

80

2020

小车

129

84

中车

40

26

大车

9

6

合计

178

116

2025

小车

213

139

中车

66

43

大车

14

9

合计

294

192

2030

小车

352

230

中车

110

72

大车

23

15

合计

485

317

 

3.3交通量预测结论

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和基年交通量,得到本项目路段交通量预测结果,详见表3-6。

表3-6特征年高峰小时交通量预测结果单位:

pcu/h

年份

车辆类别

双向高峰流量

单向高峰流量

2009

小车

210

137

中车

65

43

大车

14

9

合计

289

189

2010

小车

227

148

中车

71

46

大车

15

10

合计

313

204

2011

小车

249

163

中车

78

51

大车

17

11

合计

344

225

2015

小车

312

204

中车

97

63

大车

21

14

合计

430

281

2020

小车

452

295

中车

141

92

大车

30

20

合计

623

407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