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择优选中考语文之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545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尚择优选中考语文之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尚择优选中考语文之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尚择优选中考语文之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尚择优选中考语文之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尚择优选中考语文之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尚择优选中考语文之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doc.docx

《尚择优选中考语文之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尚择优选中考语文之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doc.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尚择优选中考语文之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doc.docx

尚择优选中考语文之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doc

辨析并修改病句(学生用)

全国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对句子的考查要求之一是:

“辨析并修改病句。

”所谓病句,是指句子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或修辞不当,或不合事理逻辑等的句子。

病句种类繁多,《考试大纲》规定考查六种“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其中前四种语病属语法毛病,表意不明属修辞毛病,不合逻辑属逻辑毛病。

这项考试能力层级为D级——“表达应用”。

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的辨别与认识,它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是修改病句的基础。

修改病句,是就语病的动手修改而言的,它是语言表达较高的能力要求。

 一、“辨析病句”指要

 辨析病句,首先要明确语病的类别。

记住《考试大纲》中指出的六种病句类型及其基本特点,适当记忆一些典型语病例句,是十分必要的。

解题时可进行“对号入座”,举一反三,从而找准病因,作出判断。

其次,要掌握病句辨析的方法。

 1、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对语言的感性认识上察觉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病之所在。

用这种办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

胆大就是要敢于大胆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相辅而行。

 2、句意分析法

 (1)看句意是否明确。

一般地,一句话只能有一种理解,即一句话表达惟一的一个意思。

如果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是歧义句,就犯了句意不明的毛病。

(2)看前后句意思是否合事理。

例如:

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很显然,“伪劣产品”是不会有人仿造的。

那些不法之徒是要通过伪造“名牌产品”来赚钱。

这句话不合事理。

 3、主干枝叶梳理法

 综观全局,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的主干是否有搭配不当的错误;再清理句子的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

 4、造句类比法

 有的句子是否有语病,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另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

 5、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找出毛病,这时要从事理上对其进行分析,主要看其是否违反事理。

进行逻辑分析,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对句子进行分析。

6、关联词语检验法。

关联词的特点较普遍是成对出现的,如果上下文的关联词出现了问题,句子也会是病句。

此法主要是用来检查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存在问题。

如“不管我在那里有了职业,却是被资本家雇佣的”,上下句不存在条件关系,而应改为“尽管”表示转折关系。

7、标志搜索法

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性,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有标志的部位,如有多个否定词的句子,往往出现否定不当的错误;有“能否”、“是否”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对应的错误;介词结构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现介词结构掩盖主语的错误,等等。

做题时,可根据这些特点,顺藤摸瓜,准确地找到病症所在。

8、“对号入座法”

熟知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辨析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种病句类型及其基本特点,适当记忆一些典型语病的例句,解题时进行比较排除,从而找到病因,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修改病句指要

修改病句必须明确修改病句的原则,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1、修改的原则

 修改时既要改正句子的错误,又要充分体现句子的原意,而且还要尽量保留原句的基本结构和词语。

揣摩、恢复造句原意,“多就少改”——这是修改病句的原则。

切忌改变句子的原意。

能调整语序的就不能增删;改一处能解决问题,就决不能改两处。

 2、修改的步骤、方法

 

(1)审明要求。

根据题目要求,有的要修改使用不恰当的句子,有的要修改语法上有毛病的句子,有的要删除多余的词句等,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通观全段,联系上下句,找出“病点”进行修改。

(2)辨清类型。

运用“辨析病句”的分析方法,对语段进行“细致阅读”,分清语病类型,确定病因,再作相应的修改。

(3)方法对症。

确定病处后,便着手修改。

修改的方法主要有:

①删:

删去多余的内容,主要用于成分多余、重复、啰嗦、自相矛盾等类型的病句。

②换:

主要用于搭配不当、用词不妥当、错误等类病句。

③增:

主要用于成分残缺等类病句。

④调:

主要用于语序不当等类病句。

三、病句的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详细解说和指导如下:

一、“语序不当”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1、定语和中心词次序不当

例①:

由于纺织工厂努力提高生产质量,我国棉布的出口深受各国顾客的欢迎。

例②:

近年来,龙口市各行政村以南山精神为动力。

在新农村建设中励精图治、辛勤耕作,描绘着家园未来美好的远景。

(20GG年高考山东卷)

例③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山东卷6B)

2、把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①:

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例②:

“20GG年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届占地面积最大、活动最丰富、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

(20GG年高考辽宁卷)

3、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顺序一般是:

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问、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如:

我们学校的(表领属)一位(数量)有3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女(名词)教师退休了。

如果不按这个顺序排列就是语序不当,渎起来就别扭。

例①: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20GG年高考江西卷)

例②:

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

(广东卷4A)

4、状语和中心词次序不当

例①:

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例②:

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20GG年高考湖南卷)

5、把状语误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

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6、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多项状语排列顺序一般是:

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表范围或频率的副词⑤表情态的形容词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如:

那位失主为表谢意(表目的),昨天(表时间)在电视台(处所)又(副词)诚挚地(表情态形容词)为他(表对象)点了一首歌。

如果不按这个顺序排,就会使句子结构混乱。

例①:

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例②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

(全国卷Ⅰ3A)

例③.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湖南卷5D)

7、主客体次序不当

例①勒萨日在过去对中国读者是比较生疏的。

例②强调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北京卷5D)

8、谓语次序不当

 例:

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

9、主语次序不当

例:

学生、领导和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10、并列成分前后照应不周

例:

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20GG年高考湖北卷)

11、对应词语的顺序不合理

有些词语前后有对应关系,互相对应的词语如果顺序不合理,就会表意不明确。

例:

天山连绵几千里,横亘在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12、虚词位置不当

(1) 介词或介词短语位置不当。

例①:

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20GG年高考湖南卷)

例②:

3月17日6名委员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的报道。

(2)副词“不”的位置不当。

例:

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3)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关联词语的位置有两种情况:

前后分句主语相同时,前分句的关联词置于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时。

则置于主语前。

后一分句的关联词由连词充当时,不论分句主语是否相同,都放在主语前;由副词充当时,则放在主语后。

例①:

不但他成绩好,而且思想也很好。

例②:

这次活动搞得很成功,同学们不但积极参加,而且老师也临场指导。

13、复句的分句次序不当

句序不当一般包括概念大小排序不当、语义轻重排序不当、时空顺序不当、逻辑顺序不当等几种情况。

造成句序不当的原因一般是:

造句时没有遵循概念大小、表里、远近、深浅、高低、因果、现象到本质的排列规律,对句子排序的客观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

例①:

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例②:

如果分裂祖国的阴谋得逞,子孙后代不答应,海峡两岸的人民不答应。

例③:

强强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备考提示:

语序不当从语法角度看:

对单句来说主要是词序不当,对复句来说主要是句序不当;语序不当又可能引起搭配不当,从语意方面来看,语序不当可能引起不合事理、表意不明、主客颠倒等语病。

有些语序不当问题从语法方面能明显看到,但有些语序不当比较隐蔽,只能从语意语境方面去分析,像语言衔接连贯又是一类语序问题,辨析时更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

谨防“并列惹祸”,句中若出现并列结构时,应考虑并列结构的语序是否合理、是否合乎逻辑、与其他成分的搭配是否妥当等;多重定语、多重状语的排列也是重点。

[高考经典试题分析1](语序不当)

1、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94年)

2、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95年上海)

训练一(语序不当):

1、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改为:

2、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改为:

3、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分句间次序不当)

改为;

4、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5、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6、试看山花烂漫开遍了原野。

7、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8、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

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9、对于自己的路。

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二、“搭配不当”病句分类例析及备考提示

1、主谓不搭配

例①:

我国于l998年开通手机短信,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层出不穷。

(20GG年高考福建卷)

例②:

共产党员罗霄同志的一生,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

例③:

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

 2、动宾不搭配

 例①:

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20GG年高考江西卷)

例②:

九颗正义的子弹几乎同时射出,结束了九个罪恶的灵魂!

 3、主宾不搭配

例①:

中学生是学习的主要阶段。

例②:

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20GG年高考湖南卷)

4.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

例①:

各种读书声交织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