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7522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淇滨高中高一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时间:

90分钟命题人: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同温同压下,分别用等质量的H2、CO、CO2、NH3四种气体吹起四个气球,其中由H2吹起的是

A.AB.BC.CD.D

2.鉴别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萃取B.渗析C.过滤D.丁达尔效应

3.能用离子方程式:

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NaHSO4溶液和KOH溶液反应

C.二氧化碳通入NaOH溶液中D.稀硝酸和氨水混合

4.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C.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

5.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3ClO-+4OH-===2RO

+3Cl-+5H2O,则RO

中R的化合价是:

()

A.+3B.+4C.+5D.+6

6.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

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强弱符合(  )

A.Y2+>Z2+>R2+>X2+B.X2+>R2+>Y2+>Z2+

C.R2+>X2+>Z2+>Y2+D.Z2+>X2+>R2+>Y2+

7.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有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①③B.②③C.③①D.①②③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3.6gH2O所占体积为4.48L

C.常温常压下,44gCO2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D.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9.不是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A.都比较稳定,密封静置不产生沉淀

B.分散质微粒均可透过滤纸

C.加入少量NaOH溶液都可以产生沉淀

D.都有丁达尔效应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与盐酸:

2Fe+6H+==2Fe3++3H2↑

B.CuO和硝酸:

O2-+2H+==H2O

C.盐酸和NaHCO3:

H++HCO3-==CO2↑+H2O

D.Ba(OH)2和H2SO4溶液:

Ba2++OH-+H++SO42-==BaSO4↓+H2O

1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是本身不是电解质的为()

A.CO2B.HClC.蔗糖D.BaCO3

12.下列化学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加热制氧气B.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盐酸制CO2

C.实验室用锌片和稀硫酸制氢气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

13.在反应3Cl2+8NH3=6NH4Cl+N2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A.136:

213B.213:

136C.3:

8D.213:

34

14.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7,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15.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一步得到的是

A.Fe3O4B.FeCl2C.Al(OH)3D.Fe(OH)3

16.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后,最终产物是

A.NaOHB.Na2OC.Na2O2D.Na2CO3

17.下列反应中,HCl被氧化的是

A.NaOH+HCl=NaCl+H2OB.Fe+2HCl=FeCl2+H2↑

C.CuO+2HCl=CuCl2+H2OD.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18.在澄清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Fe3+SO42-NO3-B.K+Na+CO32-NO3-

C.K+NH4+OH-SO42-D.Na+K+AlO2-Cl-

19.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

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1.8gB.2.7gC.3.6gD.5.4g

 

20.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

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32-+2H+=H2O+CO2↑

C.a=0.3

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

21.

(1)含

个分子的CO中,

(2)

=。

(3)

在标准状况下的

(4)5L

溶液中所含

(5)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些小孔,再放入水中,请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

②_____________。

22.向20mLAlCl3溶液中滴入2mol/LNaOH溶液时,得到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加NaOH溶液的体积有如图关系: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

(2)图中B点表示的意义是。

(3)若溶液中有Al(OH)3沉淀0.39g,则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或毫升。

 

23A、B、C、D、F五种物质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A、B、C、D与盐酸反应均生成E,此外B还生成一种可燃气体。

而C、D还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H,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和A可反应生成C,F和H也可反应生成C和另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E、F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F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D+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解析】鉴别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最简便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为氢氧化铁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为氯化铁溶液,答案选D。

3.B

4.C

【解析】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无色气体不一定是CO2,因此不能证明该固体一定是CaCO3,A错误;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一定是硫酸钡,也可能是氯化银等,因此该溶液中不一定含SO42-,B错误;C.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C正确;D.先加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不能证明含Cl-,D错误,答案选C。

5.D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得3×1+4×1=3×1+2n,则n=2,所以RO4n-为RO42-,该离子中O元素化合价为-2价,R、O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所以该离子中R元素化合价=-2-(-2)×4=+6,故选D。

6.C

7.C

【解析】因为KSCN与Fe3+作用使溶液显红色,与Fe2+作用无此现象,可以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不含有Fe3+,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说明滴加氯水后溶液中有Fe3+,证明原溶液含有Fe2+,即最佳顺序为③①,答案选C。

8.C

9.D

【解析】溶液和胶体外观基本一致,一般为均一透明、稳定;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中微粒均可透过滤纸;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可以聚沉,MgCl2溶液加入NaOH溶液可以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选D。

10.C

【解析】A、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Fe+2H+==Fe2++H2↑,A错误;B、CuO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

CuO+2H+==Cu2++H2O,B错误;C、盐酸和NaHCO3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H++HCO3-==CO2↑+H2O,C正确;D、Ba(OH)2和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

Ba2++2OH-+2H++SO42-==BaSO4↓+2H2O,D错误,答案选C。

11.A

12.C

【解析】A、该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不属于离子反应,O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Cl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中有离子参加,属于离子反应,但反应中没有电子转移,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该反应中Zn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H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中有离子参加,属于离子反应,故C正确;D、该反应中有离子参加,属于离子反应,但反应中没有电子转移,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C。

13.D

【解析】2个NH3做还原剂,3个Cl2做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质量比3×71:

2×17=213:

34,故D正确。

14.B

【解析】发生的反应有:

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则

(1)若酸碱均过量,则产生的氢气取决于铝,铝的质量相同,所以氢气相等,即为1:

1;

(2)若酸碱均不够,产生的氢气取决于酸碱,根据方程式可知酸碱产生的比值为1:

3;(3)现在的比值是5:

7,比值处于1:

3和1:

1之间,由于铝消耗盐酸量大于碱,此时对于铝与酸,铝过量而对于碱,铝不足碱过量,即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答案选B。

15.C

【解析】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发生化合反应,故A错误;B.铁与氯化铁反应生成FeCl2,发生化合反应,故B正确;C.Al2O3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不能化合生成Al(OH)3,故C错误;D.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铁,4Fe(OH)2+O2+2H2O=4Fe(OH)3;故D正确;答案为C。

16.D

【解析】

试题分析:

Na的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a2O,Na2O易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2生成Na2CO3•xH2O,Na2CO3•xH2O风化脱水生成Na2CO3;答案选D。

17.D

18.A

【解析】试题分析:

A、在强酸性溶液中NH4+、Fe3+、SO42-、NO3-离子间不发生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B、在强酸性溶液中,CO32-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在强酸性溶液中,OH-与酸反应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