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十二特点类材料题答题模板含答案.docx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十二特点类材料题答题模板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十二特点类材料题答题模板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十二特点类材料题答题模板含答案
2020年高考历史解题模板专题
:
特点类材料题解题模板
题型特点
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因素,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其特殊性一般通过和同类事物比较、鉴别中得出结论。
历史特点类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
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共同特征、不同特征。
解题方法
特点=本质(阶级属性)+各方面状况(指导思想、主导者、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范围、地域或领域、规模速度等)+新发展、新变化(比较)+时间(时间早晚、经历时间长短)+目的+过程+程度(彻底、局限性)+因素+性质+地位(最早、首创、领先)+作用+影响(广泛、深远、持久)。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种解题方法:
模板1、从历史特点的设问角度看主要答题思路和内容
(1)、某一时期的特征,一般从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方面归纳。
(2)、某一历史现象发展的阶段特点,可以从技术发展、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经济形态等方面进行概括。
(3)、某一历史事件自身具有的特点,可以从原因、性质、过程、特殊性、结果、历史地位与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
这类设问一般适用于重大革命、改革、思想运动等。
(4)、针对某一历史现象可利用材料信息,归纳其发展过和反映的特点,如综合材料信息说明该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突出特点、总结材料信息说明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等。
模板2:
专项分析
(1)、政治方面:
可从政治制度和政策、政权的变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民族关系等方面考虑。
(2)、经济方面;可从经济政策、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繁荣状况(交通、城市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分析。
(3)、思想文化方面:
要体现时代特色。
思想方面的特点可从人们的思想解放作用或对新生事物的阻碍作用方面思考;文化方面的特点要结合当时政治、经济状况进行思考。
模板3:
从历史事物的要素角度看答题内容
(1)背景:
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作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
(2)时间:
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
(3)目的:
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
(4)过程:
相关准备、发生的变化(领导力量、力量对比)、
(5)内容(措施):
产生依据、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特点、
(6)程度:
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不是彻底、局限性等。
(7)范围:
包括地域、领域等。
(8)性质:
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双重性质、性质发生变化等。
(9)影响:
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
如
实战演练
1.(2019全国卷I·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2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单位:
万吨)
年份
中国
美国
苏联
日本
1950
61
8785
2733
484
1955
285
10617
4527
941
1965
1223
11926
9102
4116
1975
2390
10582
14134
10231
1980
3712
10080
14800
11141
——摘编自《1949~1984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
【答案】
(1)趋势:
美国:
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70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
日本: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70年代放缓。
苏联:
稳步增长,70年代中后期放缓。
中国:
快速增长。
【解析】
(1)趋势,据表格美国1950—1975年增长而1975—1980下降得出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70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表格日本1950—1975成倍增长,1975—1980增长较少得出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70年代放缓;由表格苏联1950—1965年成倍增长,1965—1980年增长减少可知稳步增长,70年代中后期放缓;从据表格1950—1980中国钢产量翻了600多倍得出快速增长。
2.(2019全国卷II·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三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
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
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
【答案】
(2)特征:
完全自主;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
【解析】
(2)第一小问特征,由材料三“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得出完全自主;由材料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得出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
3.(2019全国III卷44节选)
材料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
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
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
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
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9分)
【答案】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解析】
(2)根据材料“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可得出它是变法的核心机构,“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可见其是维护皇帝权威的,“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可见其运行有议院的性质等。
4.(16分)古往今来,社会关怀是一个重大议题。
16世纪上半期,德国许多地区和城市颁布法令,进行济贫改革。
萨克森的莱斯尼希市设立济贫公共基金,将关闭的修道院的资产以及信徒捐给教会和修会的财物转入公共基金。
公共基金的日常管理由10位民主选举产生的世俗人士负责。
他们还接管了城市的济贫事务,统筹管理,对接受救济的对象进行资格审查,避免了教会和修会救济的弊端。
(1)概述16世纪上半期德国济贫改革的主要特点。
【答案】特点:
济贫由教会主导转向世俗主导。
【解析】特点,由材料“萨克森的莱斯尼希市设立济贫公共基金,将关闭的修道院的资产以及信徒捐给教会和修会的财物转入公共基金。
公共基金的日常管理由10位民主选举产生的世俗人士负责。
他们还接管了城市的济贫事务,统筹管理”得出济贫由教会主导转向世俗主导。
5.(2019江苏卷23节选)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
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
的动植物交换并来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2)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
(5分)
【答案】
(2)特点:
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
【解析】
(2)据材料二“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引发的生物大交换…从人类观点视之---正负参半…两半球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从欧洲发挥的作用、内容、范围、时间及历史影响等方面归纳特点。
6.(2019天津卷12节选)
材料二“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
”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
“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
——《韩非子》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
【答案】
(2)特点:
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
【解析】
(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可知其特点是强调法、术、势的作用;根据材料二中“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可知其特点是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根据材料二中“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可知其特点是宣扬君权至上。
6.(2018全国II卷·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
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
《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
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
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
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
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
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
(5分)
【答案】特点:
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
【解析】特点,由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得出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由材料“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得出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由材料“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得出开发出各种豆制品;由材料“《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得出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由材料“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得出政府推动。
7.(2018海南卷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220世纪自由贸易的发展演变
时间
事件
1918年
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其中包括取消一切贸易壁垒、国际贸易计划均等。
1941年
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宣布所有国家都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贸易。
后该原则被26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确认。
1946~1948年
美国向联合国提议,成立一个以自由贸易为原则的国际贸易组织。
23个国家参加的关贸总协定生效,重要目标是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等。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其宗旨和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一致。
——据金卫星《从“门户开放”到世界贸易组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贸易在20世纪的发展趋势。
(6分)
【答案】
(2)趋势:
①从少数国家提倡到大多数国家接受(3分);②从原则理念发展到制度体系或者制度化或者法制化或者规范化或者体系化(任答一个3分)。
【解析】
(2)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威尔逊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中提出自由贸易原则理念,但没有被采纳,到《大西洋宪章》自由贸易原则“被26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确认”,“23个国家参加的关贸总协定生效”,再到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可得出自由贸易原则从少数国家提倡到大多数国家接受;据材料威尔逊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可得出提出自由贸易原则理念,据材料关贸总协定建立,可得出世界贸易体系化、制度化,据材料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可得出世界贸易规范化、法制化。
8.(2018北京卷37节选)史学:
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材料二在欧洲,19世纪被誉为“历史学的世纪”,历史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自然界的规律适用于人类社会,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适用于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应该以回忆录、日记、外交报告等原始文献为材料,通过科学的解释方法,寻求人类社会进步的规律。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引起欧洲史学界的普遍关注,成为史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很多史学家批判拿破仑对各国的侵略,认为历史是体现民族特性的标志。
各国相继整理出版自己民族的大型史料集,编纂各自的国家通史。
普鲁士的《民族历史评论》发刊词说,历史“比任何学科都有助于全体德国人民的统一”。
历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仍然是社会上层,但包括工人在内的社会下层的历史也逐渐受到关注。
1850年,斯坦因的《1789年至今的法国工人运动史》和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问世。
恩格斯指出:
“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
(2)阅读材料二,概括19世纪欧洲历史学发展的特点。
(5分)
【答案】
(2)特点:
历史研究科学化(历史学成为科学);关注民族历史研究;关注工人运动史;唯物史观诞生。
【解析】
(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历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仍然是社会上层,但包括工人在内的社会下层的历史也逐渐受到关注”得出是关注工人运动,根据材料二中恩格斯的思想“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可知强调唯物主义史观。
9.(2018北京卷41节选)坭兴陶、宜兴陶、建水陶和荣昌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
新中国成立前夕,紫砂行业衰落。
建国后,紫砂壶生产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阶段
紫砂壶生产状况
1955年—20世纪70年代末
1955年,“宜兴紫砂生产合作社”成立。
1958年,国营“宜兴紫砂厂”建立。
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世纪80年代初,民营紫砂厂陆续建立。
1998年,国营“宜兴紫砂厂”改制为民营。
紫砂陶匠和私人工作坊大量涌现。
(2)从所有制变化的角度,概括建国以来宜兴紫砂壶企业发展的特点。
(4分)
【答案】特点:
20世纪50—70年代,建立了公有制企业。
80年代至今,民营企业发展。
【解析】特点,根据材料图表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70年代,建立了公有制企业,80年代至今是改为民营企业。
10.(2018浙江选考33节选)阅读文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达到)于秦。
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
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
……末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性……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
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
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
……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拟已。
——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
(1)仔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论秦皇“秦制”建设有哪些特点。
(4分)
【答案】
(1)特点:
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不行世官制,平政守法。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材料一“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不行世官制;“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平政守法。
11.(2017全国III卷44节选)
材料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
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
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
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7分)
【答案】
(1)特点:
改变了北周的严刑竣法,减轻刑罚;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解析】
(1)根据“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粱,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得出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根据“度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得出改变了北周的严刑竣法,减轻刑罚;根据“刑网简要,疏而不失”得出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12.(2017北京卷37)
材料二大约在17、18世纪,新的儿童观念逐渐形成。
卢梭认为:
“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儿童时代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观察、思维、感知方式。
”
18世纪末,童工约占西方工人总数的1/10,平均每天工作13—14小时。
1821年,法国爆发了反对雇佣童工的抗议。
19世纪,英法等国先后颁布一系列法律,限定童工的最低工作年龄及工作时间,并规定儿童要接受教育。
1884年,伦敦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成立。
在此前后,英法等国先后制定法律,保护儿童免受肉体及精神侵害;剥夺虐待儿童的家长的监护权。
1904年,法国设立儿童福利部。
1908年,英国设立儿童法庭。
1924年,第一份《儿童权利宣言》提出儿童应受特殊保护。
1946年,联合国设立儿童基金组织。
1989年《国际儿童公约》确认每个儿童均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
现已有196个国家签署该公约。
(2)概括20世纪以来儿童保护的新特点。
(14分)
【答案】
(2)特点:
出现了专门保护儿童权利的国家机构和国际组织;儿童权利保护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儿童权利保护成为国际共识。
【解析】
(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1904年,法国设立儿童福利部,1908年,英国设立儿童法庭,1946年,联合国设立儿童基金组织得出是出现了专门保护儿童权利的国家机构和国际组织,根据材料二中从限定工作年龄和防止受虐待到“1989年《国际儿童公约》确认每个儿童均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说明儿童权利保护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根据材料二中“现已有196个国家签署该公约”说明得到了国际较为普遍的认同。
13.(2017海南卷24节选)
材料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为摆脱贫困,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
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指出:
许多干部一讲到包产到户,就心有余悸,可以说谈“包”色变,但农民普遍希望包产到户,这是矛盾,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会议强调试点不宣传、不报道、不推广。
1979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文件,认为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一般不加以提倡。
1980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指出:
“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
1980年11月,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为15%;到1983年初,这一比例达到93%。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推进的特点。
(6分)
【答案】
(2)特点:
从农民自发、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到全国推广;政策从限制到予以肯定。
【解析】
(2)特点,材料“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为摆脱贫困,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农民自发行动;“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到全国推广;“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政策上由限制到予以肯定。
14.(2017江苏卷24.A节选)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
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3分)
【答案】
(2)据材料“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
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得出汉化是主流,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汉化方式具有多样性。
【解析】
(2)特点:
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15.(2017天津卷13节选)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
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
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
(2分)
【答案】
(1)特点:
参考西方法律编纂。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一“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
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可知《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是参考西方法律编纂
16.(2017浙江选考31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
……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
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
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
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2)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4分)
【答案】
(2)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分)
【解析】
(2)特点,结合材料一、二,得出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