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认识综合实践作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4854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以内数的认识综合实践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综合实践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综合实践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综合实践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00以内数的认识综合实践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以内数的认识综合实践作业.docx

《100以内数的认识综合实践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以内数的认识综合实践作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0以内数的认识综合实践作业.docx

100以内数的认识综合实践作业

100以内数的认识综合实践教案

一、地位和作用

100以内数的认识属于数与代数板块的内容。

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最基础的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数学知识。

本册教材中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20各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认识人民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认识更大数的基础。

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从上面的内容结构图可以看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②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感知计算单位“个”、“十”、“百”,熟练地读写100以内数。

③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④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的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

由于数的范围扩大,100以内数的认识与20以内的数又有所不同。

首先数数的难度增加了。

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

但这种数数大多属于唱数的水平,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漏数或跳数。

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算单位“十”。

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算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

因此,这一单元要求学生学会学会十进制计数法,能认、读、写百以内的数,知道这写数的组成(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能够用符号和语言描述数的大小,能说出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注重的是将数的组成与数的计算建立起联系,让学生能结合现实情境,通过数的组成来进行口算。

如何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得到落实?

我个人认为教学中要做到两个重视:

一是重视十进制计数法;二是要重视数感的培养。

3、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读写,而其中数的组成、数位意义的理解等概念又是读写的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有三:

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数位的意义。

探索例7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三、具体内容分析

本人建议本单元用8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主题图,教学例1~例2及做一做,完成练习七的1、2、3、5。

第二课时——教学例3,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七4。

第三课时——教学例4、例5、例6,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七的6、7、8。

第四课时——教学例7,完成练习八的1、7。

第五课时——教学例8,完成做一做及练习八的2、3。

 

第六课时——教学例9,完成做一做及练习八的4、8。

第七课时——教学例10,完成做一做及练习八的5、6。

第八课时——教学综合实践摆一摆,想一想。

(课时内容及课后练习的分配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情况灵活地安排)

第一课时:

数数

1. 关于主题图:

教材中的这幅图我的定位它不是单元主题图 , 而是为引出数数教学的情景图。

教材呈现的是一幅百羊图,我个人认为教学时教师要把握三点:

(1)结合具体的情境感知100有多少,体会它比以前学的20多得多。

(2)通过让学生估一估有多少只羊,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3)突出按群计数的方法。

教学时建议大家可以分两个层次来呈现百羊图,先出示两群羊,再出示8群羊,引出例1的教学后再次回到主题图上,要求学生用十进制计数法来数一数有几个十,有多少只羊 。

当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处理。

关于例1的教学

例1教材呈现了两幅图,图中三个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数数量是100的不同的物体。

教材借助数数的活动形式使学生认识到数数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十个十个的数,通过数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材中两个小朋友都是按照一十一十数的方法数小棒和小方块,数小棒的的小朋友发现10个十是100,其意图就在于突出按十计数的方法,同时运用计数单位十来认识百,知道十和百之间的关系即10个十是100。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

教学例1时教师要把握两点:

(1)要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但落脚点不在这个过程上,而是通过数数让学生发现数较大数时要一十一十的数。

(2)“十”和“百”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不是有老师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具体数的过程中亲自体验和感悟出来的。

当然教学时要注意组织好学生操作活动,提醒学生口中数的要和手中拿的一致等,这都需要老师自己去把握。

例2教学的是拐弯数。

教材分两个层次呈现了学生的数数活动:

(1)借助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2)脱离实物,抽象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设计这两个活动是为了突破数数中的难点,数到几十九时,不清楚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几十。

这一例题的教学既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教学例2时教师要把握两点:

(1).通过操作活动,利用小棒边摆边数。

首先让学生正确地摆出三十五根小棒,接着让学生边加小棒边数到四十二,当数到三十九时,注意引导学生九根小棒添上一根就是10根小棒,将十根小棒捆成一捆,在三捆的基础上添上一捆就是四捆,即是四个十。

让学生弄清楚39后面的一个整十数是四十。

2。

采用不同的形式训练学生抽象数数。

当学生脱离小棒,从88数到100时,教师要强调99的后面一个数就是100。

同时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训练学生抽象数数

(1)同桌合作,互相报数数;

(2)师生对口令数;(3)开火车数。

关于练习

练习七的第二题是百球图,该题设计的意义有三:

(1)利用百球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100有多少,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

(2)通过观察和思考,使学生知道利用图中球的色彩或用方格图的格数,十个十个地数,能很快数出球的个数。

(3)进一步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理解十个十是100。

此题教学的落脚点在小精灵的问题上“怎样数比较快?

” 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整体观察估一估有多少个?

接着提出问题:

怎样数能很快地数出一共有多少个?

然后展示交流学生的数法,引导学生得出要十个十个地数。

第二课时:

数的组成

关于例3:

教材是通过让学生摆放35根小棒的过程,使学生领会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十”的理解。

它是学生读数、写数,认识数位的基础。

  教学例3时建议

(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摆能一眼看出是35根小棒,即先摆出三捆每捆10根,再摆出5根单根。

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35是由三个十和五个一组成的 。

(2)可增加几个整十数让学生说它的组成,为读写整十数做准备。

例如出示四捆让学生说它的组成。

做一做的题目加强了练习生活实际来谈数的组成,要注意指导学生看清题意,钢笔每盒十枝,表示一个十,四盒表示有四个十。

汤圆每格有五个,每盒有两格,表示一个十。

第三课时:

读数、写数

关于例4:

教材将读、写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教材呈现的是用铅笔表示24过渡到用计算器上的珠子表示24,,让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再抽象出用数来表示。

知道几个十就在计算器的十位上用几个珠子表示,写时就在十位上写几,读时就读几十;几个一就在个位上用几个珠子表示,写时就在个位上写几,读时就读几。

数位意义的理解是本课时的难点,也是本单元的难点。

一年级上册学生已学了“1~20各数的认识”。

已经会读写20以内的数,并说出数的组成。

我认为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读、写时教师应作好新知的铺垫,较好的将新旧知识衔接起来。

教学例4时教师可通过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来理解数位的意义:

(1)要求学生用小棒摆出24,并说一说2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接着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让学生明白:

2个十在十位上用2个珠子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用4个珠子表示,引导学生理解个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一个一,十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一个十。

然后借助计数器正确地读写24。

(2)可通过对比操作24和42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写完24后,可引导学生在计算器上拨珠表示42,在读写出来后,引导学生来对比24和42中的4和2各在什么位上?

各表示什么意义?

从而加深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2.关于例5的教学:

教材通过让学生在留有空白的横线上练习写数和读数,让学生掌握两位数的读法和写法,进一步加深对数位意义理解。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材是分两个层次来呈现的:

先让学生尝试读写一个任意的两位数,即个位上非0的。

再让学生读写一个任意的整十数。

教学本例题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计数器来读写,然后讨论交流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怎么写。

使学生明白:

在写一个数时,当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的时候,应用0来占位。

3.关于例6:

教材通过操作,让学生能正确的读写100,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

并概括出读数和写数的方法。

教学时可通过例5迁移到例6个位、十位一个珠子也没有,百位上只有一个珠子怎么来表示。

教学数位顺序时要强调从右边起,而读数写数时是从高位起,即从左边起。

关于练习:

练习七第八题猜数的游戏是一道开放题,通过这个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对所猜的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推算,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猜数游戏,教师可以适当地补充几组,如:

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3。

第四课时:

数的顺序

关于例7:

例7是关于100以内数的顺序的教学。

认识百数图这是传统教材中没有的。

教材呈现的是一幅未填满的100以内的数目表。

通过让学生填写,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100以内数的 顺序,为后面学习比 较数的大小做准备,并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通过探究百数图的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1)本例题是借助找规律的活动进行数的顺序的教学。

而不是在规律的本身。

这个定位对本课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挖掘数的排列规律,而忽视了对数序的感知。

所以填数时要求学生按数的顺序来填,填好了又回头重温100以内数的顺序。

(2)涂色活动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数位意义的理解。

涂完色教师可问问学生涂上绿色的3都表示什么?

涂上黄色的3都表示什么?

(3)在引导学生发现排列规律时,要指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如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竖着看、斜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2.关于练习;

练习八的第1题是用数轴来填数,感知数的顺序和大小。

第一条数轴是按一十一十的来,填,第二条是按一个一个的来填。

让学生体会到在数轴上越到右边数越大,反之越小。

两个回答问题应让学生明确在数轴上挨着哪个数越近就越接近哪个数。

第五课时:

比较大小

关于例8:

数有了顺序就有大小,这样就有了例八的教学。

例八是教学的是比较接近的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教材首先呈现的是利用实物鸡蛋图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接着呈现的是利用计数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到了做一做中直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本例题的落脚点就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借助实物和计数器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基础上概括出比较两个两位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

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教学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

(1)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从直观到抽象。

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素材鸡蛋图和计数器,计数器相对于鸡蛋图更为抽象一些。

(2)放手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大小,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个数的大小比较,既可以根据数的顺序,也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两个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第六课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1、关于例9:

通过两个小朋友比较3个鱼缸中金鱼的多少,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落脚点在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9还是比较数的大小,只是一种模糊的比较。

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两个层次来把握教学。

(1)先只出示金鱼让学生直观感知,两两之间进行比较。

教学时可以先不出示三种金鱼的条数,直接用红金鱼和花金鱼进行比较,谁多谁少,再用花金鱼和黑金鱼比较谁多谁少,从而得出红金鱼最多,黑金鱼最少。

引导学生说出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黑金鱼比红金鱼少得多;花金鱼比黑金鱼多一些,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

(2)再出示三种金鱼的条数,引导学生说出48比10多得多,10比48少得多,15比10多一些,10比15少一些,从而达到结合具体的情境感知100以内数的大小。

2、关于练习:

做一做的第一题可以让学生合作完成,让学生在组内互相的用四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第二三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第三题有以下几种填法15<78、15<25、15<31、25<78、25<31、31〈78填完后可以组织学生说一说哪两个数比是少一些,哪两个数比是少得多。

练习八的第4题,本题是练习用语言和相应的数据来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学时教师还可将条件“我吃得比你少一些”改为“我吃得比你少得多”,这样就可选择10或8。

 

第七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1.关于例10的教学。

教材呈现的是妈妈带儿子买酸奶的情境,联系这一购物活动进行30+2和30—2的教学。

培养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和加减法的含义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时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根据购物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把购物图制成课件或绘成图呈现出来。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情境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只要是符合情境的问题都可以,教师加以鼓励,然后从学生的问题中筛选出“求一共有多少瓶酸奶?

”和“喝掉2瓶,还剩多少瓶?

”引出例10的教学。

(2)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列出加、减法的算式,根据100以内的数的组成计算得数。

这是本例题的落脚点。

教学时教师要是学生理解30+2是依据加法的含义把30和2合起来,30—2是根据减法的含义,从32中去掉2。

而计算30+2和30—2则是根据百以内的数的组成:

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3个十和2个一中去掉2个一得3个十。

这一点的明确正是为学生今后学习100以内数的口算做好铺垫。

(3)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2+30=()。

2+30=()是一道加法的变式题,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数的组成知识,另一方面渗透了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首先独立思考,让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结果。

既可以想2个一和三个十是32,也可以根据30+2=32推出2+30=32。

2、关于练习。

上完例10,除了可以练习做一做1、2题,还可以配合练习八的第5题。

做一做的第一题可以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再根据摆的小棒写出算式和结果。

第二题是把算式和结果联起来,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

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结果是28的算式有20+8和8+20。

在练习八的第五题可以补充一组30+5、5+30这样的题目来巩固例10的教学。

练习八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6题是联系实际来比较两个数大小的题目。

此题综合性比较强,解答时引导学生应用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如加法的含义、数的组成、比较大小都可以,让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第八题估一估、猜一猜,这是一个猜数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加深学生对数的大小的体会,同时感受“区间套”的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时,可以用小棒作为游戏的工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不同的小组设置100以内不同的数让学生猜,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