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网络工程师常考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4790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级网络工程师常考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级网络工程师常考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级网络工程师常考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级网络工程师常考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级网络工程师常考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级网络工程师常考知识点整理.docx

《四级网络工程师常考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级网络工程师常考知识点整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级网络工程师常考知识点整理.docx

四级网络工程师常考知识点整理

  TCP/IP联网

  主要内容:

  1、TCP/IP实现的基本原理

  2、WindowsNT平台的联网

  3、UNIX平台的联网及LINUX网络的联网

  一、TCP/IP实现基本原理

  1、TCP/IP的实现方式:

  TSR常驻内存程序是一种安装在Windows之前在DOS上运行的程序。

缺点,不能动态分配内存,TSR需要动态链接库DLL帮助,才能让Windows程序访问网络。

目前只有在DOS环境下才使用TSR方式。

  DLL动态链接库是一个16位的Windows程序函数库,只有当用到其中的过程时才会被调用。

缺点,它们不能直接与网卡通信,它们依赖于Windows的调度程序。

  VxD虚拟设备是在Windows32位保护方式下实现的,用于实现一些关键的部分,如视频、鼠标及通信端口驱动程序。

它是通过硬件中断方式响应网络中的通信,可以彻底地访问Windwos和DOS程序。

  2、网络配置基本参数:

PC中网络适配卡基本参数,I/O端口地址、内存地址及中断号IRQ。

与Microsoft相关的网络信息,主机标识、工作组名、WINS服务器地址、DHCP服务器地址;与TCP/IP网络信息有关,IP地址、子网掩码、主机名、域名、域名服务器、默认网关IP地址。

二、WindowsNT平台的TCP/IP联网

  三、UNIX平台的TCP/IP联网

  1、建立UNIX联网的几个步骤:

设计物理和逻辑的网络结构;分配IP地址;安装网络硬件;为每个主机配置启动时候的网络接口;设立服务程序或者静态路由。

  2、IP地址的获取和分配:

可能通过/etc/hosts文件、DNS或者其他域名系统来实现。

  3、网卡的配置:

ifconfig命令可以设置网卡IP地址、子网掩码、广播地址、网卡的使能状态及其他选项参数。

Ifconfiginterface[family]addressupoption,其中interface是指定的网卡名,可以用netstat-i来检查当前系统网卡的芯片类型。

Loopback网卡通常叫lo0它是一个假想的硬件,用来作本机内部网络包的路由,

  4、路由配置:

route配置静态路由,route[-f]op[type]destinationgatewayhop-count,op参数如果是add就是增加一个路由表项,如果delete就是删除一个路由表项。

  5、routed标准路由daemon,只支持RIP,它使用hop作为距离计数单位。

Routed有两种运行方式:

服务器模式和安静模式。

两种模式都要监听广播包,但只有服务器模式才能发布自己的路由信息,通常只有多网卡的机器才设置成服务器模式,如果未说明就是安静模式。

  6、gated一个更好的路由daemon,gated配置文件在/etc/gated.conf的语法中加入BGP后有了很大改动,gated能细粒度地控制广播路由、广播地址、信任策略、距离向量等。

  四、Linux网络的安装与配置

  1、手工进行网络硬件配置:

  系统启动时会自动检测网卡,有两个缺点:

一个是不通正确的检查所有的网卡,特别是一些比较廉价的网卡,二是核心程序不会自动检测一个以上的网卡,这点是为了使用户可以控制将山上设置到指定的端口上。

如果使用两个以上的网卡,自动检测网卡就会失败。

  手动进行配置,一种方法是在核心程序的源代码的/drivers/net/space.c文件中修改或添加信息,然后重新编译内核。

另一种方法在系统启动过程中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内核程序。

在LILO系统时可以通过lilo.conf文件中的append参数来传递给内核。

  2、手工TCP/IP网络配置

  设置主机名:

hostnamename,为接口进行IP配置:

ifconfiginterfaceip-address

  routeadd-net202.112.58.0-net的含义,因为route既可以处理到网络的路由,又可以处理到单个主机的路由。

通过net来告诉它此地址是代表的一个网络,用host来告诉它此地址是代表一个主机。

如果为了方便,还可以在/etc/networks中定义网络名字,route后面直接使用网络名字就可以了。

  routeadddefaultgw2-2.112.58.254网络名字default是0.0.0.0的简写,指示默认的路径,并不需要将这个名字加入到/etc/networks文件。

 3、编辑hosts与networks文件

  如果不打算使用DNS或者NIS进行地址解析时,就必须将所有的主机名字都放入hosts文件中。

伴随hosts文件的还有一个/etc/networks文件,它在网络的名字和网络号之间建立映射。

  4、编译内核

  命令如下:

cd/usr/src/linuxmakeconfig

  新的Linux核心版本中,对核心的配置除了上述makeconfig命令外,还增加了字符状态下以菜单形式对核心进行配置的命令makecolormenu以及在X窗口系统中运行的图形配置界面命令makexconfig。

  五、高级TCP/IP应用配置

  1、网络配置文件:

在Linux中是通过/etc/rc.d/rc.inet1和/etc/rc.d/rc.inet2两个文件实现的,/etc/rc.d/rc.inet1主要是通过ifconfig和route命令进行基本的TCP/IP接口配置,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回送接口的配置,第二部分是对以太网接口的配置。

/etc/rc.d/rc.inet2主要是用来启动一些网络监控的进程,inetdportmapper等。

  2、名字服务和解析器配置

  运行named:

大多数UNIX机器上提供域名服务的程序叫named它是一个服务器程序,用来向客户或其他名字服务器提供域名服务。

它从配置文件/etc/named.boot中获取信息,以及各种包含域名到地址映射的数据文件,后者称为“区文件”zonefile。

Named包含的主文named.hosts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主要内容:

  1、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定义

  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

  3、TCP/IP协议集

  一、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定义

  1、网络体系结构:

是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层次,以及各层中的协议和层次之间接口的集合。

  2、网络协议:

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互相通信的对等实体间交换信息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

  3、语法(syntax):

包括数据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4、语义(semantics):

包括用于协议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5、定时(timing):

包括速度匹配和排序。

  二、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9年建立了一个分委员会来专门研究一种用于开放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这是一个定义连接异种计算机的标准主体结构。

  2、OSI简介:

OSI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共分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3、OSI参考模型的特性:

是一种异构系统互连的分层结构;提供了控制互连系统交互规则的标准骨架;定义一种抽象结构,而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不同系统中相同层的实体为同等层实体;同等层实体之间通信由该层的协议管理;相信层间的接口定义了原语操作和低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面向连接的或无连接的数据服务;直接的数据传送仅在最低层实现;每层完成所定义的功能,修改本层的功能并不影响其他层。

  4、物理层:

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要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有关的物理链路上传输非结构的位流以及故障检测指示。

  5、数据链路层:

在网络层实体间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功能和过程;提供数据链路的流控。

  6、网络层:

控制分组传送系统的操作、路由选择、拥护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它的作用是将具体的物理传送对高层透明。

  7、传输层:

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传送连接的功能;选择网络层提供最合适的服务;在系统之间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送,提供端到端的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

  8、会话层:

提供两进程之间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提供交互会话的管理功能,如三种数据流方向的控制,即一路交互、两路交替和两路同时会话模式。

  9、表示层:

代表应用进程协商数据表示;完成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

  10、应用层:

提供OSI用户服务,例如事务处理程序、文件传送协议和网络管理等。

 网络工程师之交换技术

  主要内容:

  1、线路交换

  2、分组交换

  3、帧中继交换

  4、信元交换

  一、线路交换

  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

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

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

  3、线路交换缺点:

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二、分组交换技术

  1、分组交换的优点:

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

  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

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

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

  4、数据报的优点:

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

  5、几点说明:

  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一旦连接建立起来,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

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

  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

  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

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

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

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

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

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

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

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连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

而网络为站之间建立传输分组用的逻辑连接,而且可以把连接另外维持一个扩展的时间以便满足预期的未来需求。

  三、帧中继交换

  1、X.25特性:

(1)用于建立和终止虚电路的呼叫控制分组与数据分组使用相同的通道和虚电路;

(2)第三层实现多路复用虚电路;(3)在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包含着流控和差错控制机制。

  2、帧中继与X.25的差别:

(1)呼叫控制信号与用户数据采用分开的逻辑连接,这样,中间结点就不必维护与呼叫控制有关的状态表或处理信息;

(2)在第二层而不是在第三层实现逻辑连接的多路复用和交换,这样就省掉了整个一层的处理;(3)不采用一步一步的流控和差错控制。

  3、在高速H通道上帧中继的四种应用:

数据块交互应用;文件传输;低速率的复用;字符交互通信。

  四、信元交换技术

  1、ATM信元

  ATM数据传送单位是一固定长度的分组,称为信元,它有一个信元头及一个信元信息域。

信元长度为53个字节,其中信元头占5个字节,信息域占48个字节。

  信元头主要功能是:

信元的网络路由。

  2、ATM采用了异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ATDM,ATDM采用排队机制,属于不同源的各个信元在发送到介质上之前,都要被分隔并存入队列中,这样就需要速率的匹配和信元的定界。

  3、应用独立:

主要表现在时间独立和语义独立两方面。

时间独立即应用时钟和网络时钟之间没有关联。

语义独立即在信元结构和应用协议数据单元之间无关联,所有与应用有关的数据都在信元的信息域中。

  4、ATM信元标识

  ATM采用虚拟通道模式,通信通道用一个逻辑号标识。

对于给定的多路复用器,该标识是本地的,并在任何交换部件处改变。

通道的标识基于两种标识符,即虚拟通路标识VPI和虚拟通道标识VCI。

一个虚拟通路VP包含有若干个虚拟通道VC。

网络工程师之局域网技术

  主要内容:

  1、局域网定义和特性

  2、各种流行的局域网技术

  3、高速局域网技术

  4、基于交换的局域网技术

  5、无线局域网技术及城域网技术

  一、局域网定义和特性

  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即LAN:

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联在一起的通信网络。

  1、局域网三个特性:

(1)高数据速率在0.1-100Mbps

(2)短距离0.1-25Km(3)低误码率10-8-10-11。

  2、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三个技术:

(1)用以传输数据的介质

(2)用以连接各种设备的拓扑结构(3)用以共享资源的介质控制方法。

  3、设计一个好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三个基本目标:

(1)协议要简单

(2)获得有效的通道利用率(3)对网上各站点用户的公平合理。

  二、以太网EthernetIEEE802.3

  以太网是一种总路线型局域网,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CSMA的控制方案:

(1)一个站要发送,首先需要监听总线,以决定介质上是否存在其他站的发送信号。

(2)如果介质是空闲的,则可以发送。

(3)如果介质忙,则等待一段间隔后再重试。

  坚持退避算法:

  

(1)非坚持CSMA:

假如介质是空闲的,则发送;假如介质是忙的,等待一段时间,重复第一步。

利用随机的重传时间来减少冲突的概率,缺点:

是即使有几个站有数据发送,介质仍然可能牌空闲状态,介质的利用率较低。

  

(2)1-坚持CSMA:

假如介质是空闲的,则发送;假如介质是忙的,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立即发送;假如冲突发生,则等待一段随机时间,重复第一步。

缺点:

假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站点有数据要发送,冲突就不可避免的。

  (3)P-坚持CSMA:

假如介质是空闲的,则以P的概率发送,而以(1-P)的概率延迟一个时间单位,时间单位等于最大的传播延迟时间;假如介质是忙的,继续监听,直到介质空闲,重复第一步;假如发送被延迟一个时间单位,则重复第一步。

  2、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这种协议广泛运用在局域网内,每个帧发送期间,同时有检测冲突的能力,一旦检测到冲突,就立即停止发送,并向总线上发一串阻塞信号,通知总线上各站冲突已经发生,这样通道的容量不致因白白传送已经损坏的帧而浪费。

  冲突检测的时间:

对基带总线,等于任意两个站之间最大的传播延迟的两倍;对于宽带总线,冲突检测时间等于任意两个站之间最大传播延迟时间的四倍。

  3、二进制退避算法:

  

(1)对每个帧,当第一次发生冲突时,设置参量为L=2;

  

(2)退避间隔取1-L个时间片中的一个随机数,1个时间片等于2a;

  (3)当帧重复发生一次冲突时,则将参量L加倍;

  (4)设置一个最大重传次数,则不再重传,并报告出错。

  5、ATM网络结构

虚拟通道VC:

用于描述ATM信元单向传送的一个概念,信元都与一个惟一的标识值-虚拟通道标识符VCI相联系。

  虚拟通路VP:

用于描述属于虚拟通路的ATM信元的单向传输的一个概念,虚拟通路都与一个标识值-虚拟通路标识符相联系。

  虚拟通道和虚拟通路者用来描述ATM信元单向传输的路由。

每个虚拟通路可以用复用方式容纳多达65535个虚拟通道,属于同一虚拟通道的信元群,拥用相同虚拟通道标识VCI,它是信元头一部分。

五、局域网标准

  IEEE802委员会是由IEEE计算机学会于1980年2月成立的,其目的是为局域网内的数字设备提供一套连接的标准,后来又扩大到城域网。

  1、服务访问点SAP

  在参考模型中,每个实体和另一个实体的同层实体按协议进行通信。

而一个系统内,实体和上下层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

用服务访问点SAP来定义接口。

  2、逻辑连接控制子层LLC

  IEEE802规定两种类型的链路服务:

无连接LLC(类型1),信息帧在LLC实体间,无需要在同等层实体间事先建立逻辑链路,对这种LLC帧既不确认,也无任何流量控制或差错恢复功能。

  面向连接LLC(类型2),任何信息帧,交换前在一对LLC实体间必须建立逻辑链路。

在数据传送方式中,信息帧依次序发送,并提供差错恢复和流量控制功能。

  3、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IEEE802规定的MAC有CSMA/CD、标记总线、标记环等。

  4、服务原语

  

(1)ISO服务原语类型

  REQUEST原语用以使服务用户能从服务提供者那里请求一定的服务,如建立连接、发送数据、结束连接或状态报告。

  INDICATION原语用以使服务提供者能向服务用户提示某种状态。

如连接请求、输入数据或连接结束。

  RESPONSE原语用以使服务用户能响应先前的INDIECATION,如接受连接INDICATION。

  CONFIRMARION原语用以使服务提供者能报告先前的REQUEST成功或失败。

  

(2)IEEE802服务原语类型

  和ISO服务原语类型相比REQUEST和INDICATION原语类型和ISO所用的具有相同意义。

IEEE802没有REPONSE原语类型,CONFIRMATION原语类型定义为仅是服务提供者的确认

 六、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1、IEEE802.2

  描述LAN协议中逻辑链路LLC子层的功能、特性和协议,描述LLC子层对网络层、MAC子层及LLC子层本身管理功能的界面服务规范。

  2、LLC子层界面服务规范IEEE802.2定义了三个界面服务规范:

  

(1)网络层/LLC子层界面服务规范;

  

(2)LLC子层/MAC子层界面服务规范;

  (3)LLC子层/LLC子层管理功能的界面服务规范。

  3、网络层/LLC子层界面服务规范

  提供两处服务方式

  不确认无连接的服务:

不确认无连接数据传输服务提供没有数据链路级连接的建立而网络层实体能交换链路服务数据单元LSDU手段。

数据的传输方式可为点到点方式、多点式或广播式。

这是一种数据报服务

  面向连接的服务:

提供了建立、使用、复位以及终止数据链路层连接的手段。

这些连接是LSAP之间点到点式的连接,它还提供数据链路层的定序、流控和错误恢复,这是一处虚电路服务。

  4、LLC子层/MAC子层界面服务规范

  本规范说明了LLC子层对MAC子层的服务要求,以便本地LLC子层实体间对等层LLC子层实体交换LLC数据单元。

  

(1)服务原语是:

MA-DATA.request、MA-DATA.indication、MA-DATA.confirm

  

(2)LLC协议数据单元结构LLCPDU:

  目的服务访问点地址字段DSAP,一个字节,其中七位实际地址,一位为地址型标志,用来标识DSAP地址为单个地址或组地址。

  源服务访问点地址字段SSAP,一个字节,其中七位实际地址,一位为命令/响应标志位用来识别LLCPDU是命令或响应。

  控制字段、信息字段。

  5、LLC协议的型和类

  LLC为服务访问点间的数据通信定义了两种操作:

Ⅰ型操作,LLC间交换PDU不需要建立数据链路连接,这些PDU不被确认,也没有流量控制和差错恢复。

  Ⅱ型操作,两个LLC间交换带信息的PDU之间,必须先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正常的通信包括,从源LLC到目的LLC发送带有信息的PDU,它由相反方向上的PDU所确认。

  LLC的类型:

第1类型,LLC只支持Ⅰ型操作;第2类型,LLC既支持Ⅰ型操作,也支持Ⅱ型操作。

  6、LLC协议的元素

  控制字段的三种格式:

带编号的信息帧传输、带编号的监视帧传输、无编号控制传输、无编号信息传输。

  带编号的信息帧传输和带编号的监视帧传输只能用于Ⅱ型操作。

  无编号控制传输和无编号信息传输可用于Ⅰ型或Ⅱ型操作,但不能同时用。

  信息帧用来发送数据,监视帧用来作回答响应和流控。

 七、CSMA/CD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1、MAC服务规范三种原语

  MA-DATA.request、MA-DATA.indication、MA-DATA.confirm

  2、介质访问控制的帧结构

  CSMA/CD的MAC帧由8个字段组成:

前导码;帧起始定界符SFD;帧的源和目的地址DA、SA;表示信息字段长度的字段;逻辑连接控制帧LLC;填充的字段PAD;帧检验序列字段FCS。

  前导码:

包含7个字节,每个字节为10101010,它用于使PLS电路和收到的帧定时达到稳态同步。

  帧起始定界符:

字段是10101011序列,它紧跟在前导码后,表示一幅帧的开始。

帧检验序列:

发送和接收算法两者都使用循环冗余检验(CRC)来产生FCS字段的CRC值。

  3、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IEEE802.3标准提供了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的功能说明,有两个主要的功能:

数据封装(发送和接收),完成成帧(帧定界、帧同步)、编址(源和目的地址处理)、差错检测(物理介质传输差错的检测);介质访问管理,完成介质分配避免冲突和解决争用处理冲突。

  八、标记环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标记环局域网协议标准包括四个部分:

逻辑链路控制LLC、介质访问控制MAC、物理层PHY和传输介质。

  1、IEEE802.5规定了后面三个部分的标准。

  LLC和MAC等效于OSI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PHY相当于OSI的第一层(物理层)。

LLC使用MAC子层的服务,提供网络层的服务,MAC控制介质访问,PHY负责和物理介质接口。

  2、介质访问控制帧结构

  标记环有两个基本格式:

标记和帧。

在IEEE802.5中帧的传输是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发送,而IEEE802.3和IEEE802.4正好相反,帧的传输是从最低位开始一位一位发送的,这一点对于不同协议的局域网互连时要进行转换。

  3、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帧发送:

对环中物理介质的访问系采用沿环传递一个标记的方法来控制。

取得标记的站具有发送一帧或一系列帧的机会。

  

(2)标记发送:

在完成帧发送后,该站就要查看本站地址是否在SA字段中返回,若未查看到,则该站就发送填充,否则就发送标记。

标记发送后,该站仍留在发送状态,起到该站发送的所有的帧从环上移去为止。

  (3)帧接收:

若帧的类型比特表示为MAC帧,则控制比特由环上所有的站进行解释。

如果帧的DA字段与站的单地址、相关组地址或广播地址匹配,则把FC、DA、SA、INFO以及FS字段拷贝入接收缓冲区中,并随后转送至适当子层。

  (4)优先权操作:

访问控制字段中的优先权比特PPP和预约比特RRR配合工作,使环中服务优先权与环上准备发送的PDU最高优先级匹配

 九、快速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的类型

  快速以太网(FastEthernet)是一个新的IEEE局域网标准,于1995年由原来制定的以太网标准的IEEE802.3工作组完成。

快速以太网正式名为100Base-T。

  共享介质快速以太网和传统以太网采用同样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CSMA/CD所有的介质访问控制算法不变,只是将有关的时间参量加速10倍。

  快速以太网的三种标准:

100Base-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