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粉砂浆可行性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466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粉砂浆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干粉砂浆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干粉砂浆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干粉砂浆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干粉砂浆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干粉砂浆可行性报告.docx

《干粉砂浆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粉砂浆可行性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干粉砂浆可行性报告.docx

干粉砂浆可行性报告

 

干混砂浆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目录

第5章年产20万吨干粉砂浆生产线经济核算分析。

12

第6章建设周期。

14

第1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干混砂浆作为继预拌混凝土之后的又一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实现资源再利用等方面的优良性能,已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和重视。

它的发展不仅充分体现了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方针,也是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

干混砂浆类产品于二战后在西欧的大量应用,技术逐步成熟,产品种类烦多,满足了工程各项功能性需求。

中国自上世纪末于国内推广干混砂浆应用后,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1.1项目提出的背景

§1.1.1国内形式及建筑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强劲,建筑业受其推动也发展迅速。

据估计,上海市未来5年内将要竣工的房地产面积将达到7000-9000万平方米,北京市将达到1.3亿平方米以上,其它地区的发展规划也非常快。

由于中国目前经济已初具规模,政府以及人民对建筑产品的质量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年产水泥近6亿吨,约有1/3用于拌合砂浆,则年需要砂浆10亿吨以上。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所使用的建筑砂浆,绝大多数都是在施工现场临时配制拌和,操作误差大,配制成品质量无保证,砂浆用量多,这些造成建筑质量低下,资源浪费、费时费力、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一些施工关键部位如贴瓷砖、防水、防火层、设备基础二次灌缝等需要一些有特殊性能要求的砂浆。

而传统的现场配制很难达到高质量,很容易发生质量问题。

这就对预拌砂浆的大力发展提出了要求。

§1.1.2国家政策

目前商品混凝土已在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普及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成本,减少了人力及物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但中国干混商品砂浆的应用还呈现滞后状态。

鉴于此种状况,1999年原国家建材局将“聚合物干混砂浆”列为2000年重点发展的新型墙体材料(见《新型建材及制品发展导向目录》)。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2000年10月1日施行)中阐明,国家鼓励发展新型节能墙体和屋面的保温、隔热技术与材料。

《散装水泥发展“十五”规划》中规定:

要加快发展预拌混凝土和干混砂浆,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及旅游城市从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

其它城市自2005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

2007年6月6日,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等六部门下发了《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

根据通知要求,北京等十城市从2007年9月1日起将正式启动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砂浆的规定,工程中将使用预拌砂浆,其它117个城市也将于今后两年分期分批实施“禁现”,这是商务部、建设部等部门继2003年在全国部分城市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后,推动散装水泥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是贯彻2005年国务院提出的“从使用环节入手,进一步加大散装水泥推广力度”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节能减排的一项实际行动,工作意义重大。

按照《通知》要求,从2009年7月1日起,全国又有长春等84个城市(第三批)开始砂浆“禁现”。

至此,全国已有127个城市开展砂浆“禁现”工作。

这正是沿海地区发达城市和内陆大城市大力发展商品干混砂浆的大好时机。

由财政部和国家经贸委联合下发的财综[2002]23号文件中已明确规定发展干混砂浆可以享受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政府贴息贷款的政策。

 

§1.2项目介绍及国外的发展情况及过程

§1.2.1项目介绍

干混砂浆是将水泥、砂、矿物粉、聚合物添加剂等在干燥状态下预混,并以干混料形式包装或散装的砂浆。

使用时,只需加水拌和即可,且质量有保证。

干混砂浆的产品门类齐全,干混砂浆产品品种齐全,能有针对性的满足各种功能和强度要求,还可以根据需要开发功能性产品;

普通干混砂浆:

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地平砂浆等

特种干混砂浆:

饰面类:

内外墙壁腻子,彩色装饰干混,粉末涂料

粘结类:

瓷板粘结剂、填缝剂,保温板粘结剂等

其它功能性材料:

保温砂浆,自流平地坪材料,修复砂浆,防水砂浆,硬化地面材料等等

相对于在施工现场配制的砂浆,干混砂浆有下列优势:

(1)品质稳定可靠,可以满足不同的功能和性能需要,提高工程质量。

(2)工效提高,有利于自动化施工机具的应用,改变传统建筑施工的落后方式。

(3)对新型墙体材料有较强的适应性,有利于推广应用新型墙材。

(4) 施工过程中用量比传统方式少,可以节省资源。

(5) 改善施工环境,有利于环保。

(6) 使用方便。

§1.2.2国外干混砂浆的发展情况

干混商品砂浆起源于1958年的芬兰,第一家工厂专门生产墙面灰浆即腻子。

后来逐渐出现瓷砖粘结剂等其它干混产品。

经过60年代至80年代发展,至90年代,干混市场在欧洲发达地区如德国、芬兰等已经成熟。

干混产品使用量占水泥销售的1/3,由于其单位价值高,利润大大高于水泥行业利润的1/3。

根据统计,在这些地区,每一百万人口需近2个干混工厂,如德国目前有干混砂浆专业化工厂180家,芬兰有干混砂浆工厂10家,水泥企业及建材化工公司从中受益匪浅。

亚洲干混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极快,1984年,新加坡建立了第一家干混工厂,到目前,已经有6家干混砂浆生产工厂。

干混行业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台湾、香港、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迅速壮大,已形成市场规模,在这些地区,高附加值产品如瓷砖粘结剂、墙面彩色砂浆等已开始取代传统产品,低附加值产品如打底灰浆,砌筑灰浆、地坪砂浆等也开始逐渐流行。

§1.2.3国内行业现状

我国干混砂浆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直到90年代末期,才开始出现具有一定规模的干混砂浆生产企业。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市场推动和政策干预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干混砂浆行业已逐步从市场导入期向快速成长期过渡。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国外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各级政府、生产企业、用户的积极努力,我国干混砂浆行业稳步发展。

干混砂浆科研开发、装备制造、原料供应、产品生产、物流及产品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且已初具规模,对建筑产品质量及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各级政府对节约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及法规的出台,对干混商品砂浆行业形成了强有力地推动。

国内一些省市或地区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对干混砂浆行业进行推动。

目前已有国内外厂商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或其周边地区筹备投资建厂,进行大规模生产,从这个新兴行业中赚取利润。

§1.3投资前景

中国年产水泥7亿吨,如果按照国外成熟市场的发展情况,干混砂浆的年生产量可达到水泥总产量的1/3,则干混砂浆年生产量将达到2亿吨以上,而目前工厂化生产的干混砂浆产量仅为数百万吨,这无疑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待开发市场。

1.宏观环境分析

2.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

未来15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仍将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十一五”主要目标除经济发展目标以外,还包括一些环境、资源指标: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达到20%,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

这表明,中国会越来越重视发展节能降耗产业,并为之提供扶持政策。

发展新型、绿色、环保建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将迎来一片广阔的天地。

2.建筑业发展分析

干混砂浆因为直接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其发展与建筑业关系密切,未来建筑业的发展目标和特点,将直接影响到干混砂浆的发展。

未来建筑业发展的特点如下:

1)建筑总量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建筑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既有建筑量达到了400多亿平方米。

未来15年,建筑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随着中国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可预料,今后15年,我国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将达到28平方米,农村人均住宅达到33平方米,需要新增加住宅80亿平方米左右。

到2020年,城市人均住宅将达到35平方米,农村将达到40平方米,共需新建住宅200多亿平方米,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也为干混砂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基础。

2)推广建筑节能势在必行

在能源越来越紧张的今天,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已由27.6%上升到33%以上,推广节能建筑已成为未来几年建筑业发展的重点。

建筑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工作条件、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一项最直接、最廉价的措施。

具体来说,就是要使用更加有效的建筑材料以达到减少热量散失、节约能源的目的。

我国“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的目标是:

到2010年,节约1.01亿吨标准煤,减排4亿多吨二氧化碳气体。

通过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到2010年,城镇建筑达到节能50%的设计标准,其中各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率先实施节能65%的标准;开展城市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大城市完成改造面积25%,中等城市完成15%,小城市完成10%。

干混砂浆中的墙体保温系统专用砂浆,具有高黏结强度、高柔软性、低吸水率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保温,我国建筑节能目标的实施,将会有力带动保温用砂浆市场的快速发展。

3)建筑质量明显提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应用干混砂浆,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质量。

由于受到施工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及水泥、砂子等各种原材料质量的影响,施工现场配置的砂浆,无论是砌筑砂浆、抹面砂浆,还是地面找平砂浆,常常出现建筑物抹灰砂浆开裂现象(即便是最传统的黏土砖墙使用水泥砂浆抹灰也会出现大面积开裂),从而造成工程质量不稳定、强度达不到要求、甚至质量低劣的情况时有发生,已成为建筑质量通病。

另一方面,国家为减少黏土砖使用,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由于这种材料特点使得采用普通水泥砂浆已经不能满足砌筑抹灰需要。

而干混砂浆采用工业化生产,对原材料和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优选原料、计量准确、搅拌均匀,可以确保砂浆质量稳定、可靠。

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将引导传统砂浆向预拌砂浆方向转化。

干混砂浆会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逐渐成为市场的宠儿。

4)建筑结构特点依然保持对砂浆的旺盛需求

受施工技术、建筑工业化水平、材料质量、建筑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建筑形式以多层和高层为多,建筑结构以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为主。

我国建筑结构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墙体砌筑量大、墙面平整度差、抹灰量大。

这种建筑结构的特点,在短时间内不会轻易改变。

因此,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需要大量的普通抹灰砂浆和普通砌筑砂浆,从而为干混砂浆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3.政策环境分析

我国预拌混凝土消费量正是通过强制推行大幅上升的,从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干混砂浆的发展历程、推广经历、产品属性、政策环境、工程条件与预拌混凝土非常相近,市场应用强制性措施的出台只是一个时机问题。

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工程质量的日益重视,国家相关部门会总结商品混凝土的发展经验,扬长避短,走一条快速、高效的干混砂浆推广之路。

4.技术因素分析

未来20年是中国预拌砂浆发展的最好时期,国家会制定政策推广以工业固体废弃物等为主要原材料的干混砂浆。

目前,推广干混砂浆的技术条件已基本成熟。

1)科研为先,为干混砂浆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干混砂浆应用技术研究取得成果,应用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