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业务文书中需规范的几个问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4516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业务文书中需规范的几个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审计业务文书中需规范的几个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审计业务文书中需规范的几个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审计业务文书中需规范的几个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审计业务文书中需规范的几个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计业务文书中需规范的几个问题.docx

《审计业务文书中需规范的几个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业务文书中需规范的几个问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审计业务文书中需规范的几个问题.docx

审计业务文书中需规范的几个问题

审计业务文书中需规范的几个问题

审计业务文书是审计工作的最终体现,它的规范程度代表了审计工作是否严谨细致,在审计复核中发现,由于信息滞后、文件学习不够等原因,导致审计业务文书中多少存在一些问题,需加以规范。

一是发文字号和标题里的年度等阿拉伯数字使用错误,如:

﹡审决〔2009〕45号、﹡﹡审计局关于﹡﹡局2007和2008年度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

正确的是发文字号和标题里的阿拉伯数字一般使用半角,如:

X审发〔2009〕45号、XX审计局关于XX局2007和2008年度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

二是文章结构层次序数不规范。

如:

(一)”和“

(1)”等序数后使用顿号,“1.”没有使用齐线墨点,而是用顿号,写为“1、”。

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国发〔2000〕23号)第二十五条第(六)项规定,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

(1)”。

那么,“

(一)”和“

(1)”等序数后无顿号等标点符号,第三层为“1.”中数字1后为齐线墨点。

三是数据金额的角争使用不当。

《审计署法制司关于印发<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书>参考格式的函》(审法字〔2005〕1号)指出,审计报告中的数值(包括百分数)除整数值外,小数点后一律保留两位。

当金额有角无分时,分位应当写0,如写为183.90元的形式;当金额无角分时,不加.00,直接写为3784元的形式。

四是“账”、“帐”不分。

应使用“账”而使用“帐”。

“账”用于货币和货物出入的记载、债务等,如“账本、报账、借账、还账”等;“帐”专表用布、纱、绸子等制成的遮蔽物,如:

“蚊帐、帐篷、青纱帐(比喻用法)”等。

五是在引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发文单位不规范。

《审计署法制司关于印发<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书>参考格式的函》指出,在引用法律和法规时,一般应列明文件名称、具体条款号及条款内容;在引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一般应列明发文单位、文件名称、发文号、具体条款号及条款内容。

如表述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十三条、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等。

在引用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应列明发文号,如:

表述为违反了《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9号)第十一条、《中国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9号)。

六是金额单位使用不统一,数量词混用。

如:

在同一审计业务文书中“元”和“万元”混用。

正确的做法是:

在同一审计业务文书中,金额单位尽量统一,全部用“元”或全部用“万元”。

同时数字在报告中不能使用分节号。

审计文书的中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为了提高审计文书的质量,总结归纳了一些撰写审计文书时,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与大家分享:

一、语言表述及结构层次方面的问题

(一)审计报告人称

审计报告中单位的名称(包括被审计单位名称)应使用全称或标准简称,没有标准简称的,第一次称呼应使用全称,其后如需使用简称,应在第一次使用全称后标注“(以下简称××××)”。

(二)文章结构层次序数

常见错误:

(一)”和“

(1)”等序数后使用顿号,“1.”没有使用齐线墨点,而是用顿号,写为“1、”。

正确用法:

(一)”和“

(1)”等序数后无顿号等标点符号,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

(1)”。

(三)金额单位

常见错误:

在同一审计业务文书中,“万元”和“元”混用。

正确用法:

在同一审计业务文书中,金额单位应尽量统一。

同时数字在报告中不能运用分节号。

(四)引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发文字号及条款

1.常见错误:

引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未列明发文字号。

正确用法:

在引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时,一般可不写发文号,如: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十三条、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等。

在引用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应列明发文号,必须注明法律法规的条款,部分生僻的法规还必须将法规具体条款内容引入,如:

违反了《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9号)第十一条。

2.常见错误:

与相关法规的表述不一致。

如: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问题”、“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问题”、“其他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问题”等。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均未出现过“问题”类的表述。

行政执法类文书的语言文字表达应当尽量与法律法规的表达相一致,以免产生歧义。

正确用法:

①有审计处理处罚的情况,可表述为:

上述行为(做法)违反了《××××法》第××条“××××××××××”的规定。

②没有审计处理处罚的情况,可表述为:

上述行为(做法)不符合《××××法》第××条“××××××××××”的规定。

二、标点符号方面的问题

(一)引文末尾及内容中的标点符号

常见错误:

保留引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内容末尾的句号、分号及内容中的标点符号。

正确用法:

我们所引用的法规内容,从句子成分来说,只是句中的一个定语成分,不独立,因此,原来引文中末尾的句号、分号等标点符号要省略。

引用内容中出现双引号时,内容中原有的双引号应改为单引号,如:

将“小金库”改为‘小金库’、“收支两条线”改为‘收支两条线’等。

(二)发文字号和标题里的阿拉伯数字

常见错误:

发文字号和标题里的年度等阿拉伯数字使用全角,如:

X审社决〔2009〕45号、XX审计局关于XX局2007至2008年度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

正确用法:

发文字号和标题里的阿拉伯数字一般使用半角,如宁审社决〔2009〕45号、XX审计局关于XX局2007至2008年度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

(三)版记中抄送机关之间的标点符号

公文版记中的抄送,正确做法是抄送机关之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审计文书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审计公文是各级审计机关依法行政、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主要载体,高质量的审计文书,不仅能够真实完整反映审计工作情况,也容易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使其成为地方党委、政府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促进审计成果的转化。

为了规范审计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保证公文质量,审计署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市局对公文的质量制定了详细的考核细则。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如何提高公文写作的严谨性,进一步重视审计公文的拟写,避免公文中的常见漏洞,是值得大家密切关注的问题。

一、审计文书的分类

我们在日常审计工作中,正常运用到的审计文书包括以下几种:

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审计综合报告、审计处罚告知书、审计听证告知书、审计决定书等。

二、审计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

审计文书写作要做到文件的主题(观点)与材料能够相统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公文内容做到情况确实,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观点明确,表述准确,字词规范,标点正确,篇幅简短,公文中无错字、别字、漏字、多字,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

(一)公文的一般要求

1.逻辑清晰。

所谓逻辑清晰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字符合逻辑性,层次递进性。

写公文要做到不开“中药铺”,部分不宜太多,层次不宜太多。

这就是要简洁,还要环环相扣,符合事物发展逻辑,符合人类思维逻辑。

2.观点鲜明。

公文中没有纯客观的描述,表明观点是公文的重要内容。

注意克服两种现象:

一是没有研究清楚;还有是自己清楚以为别人也清楚。

要灵活运用两种方法:

单独表述和夹叙夹议。

3.依据充分。

要从法律规定上找理由;从通行做法上找理由;从现状危害上找理由;从工作发展上找理由;从理论依据上找理由。

4.简洁明了。

就是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篇幅尽量短小精悍,语言尽量深邃精辟。

简洁明了的方法:

内容要突出重点,语言要精炼。

描述单项工作要抓住关键环节?

?

与最终结果直接相关的环节,与问题的性质相关的环节。

描述面上要注意详略得当,新鲜的突出的,与上级要求相关的,与工作发展相关的要详。

我们重点对运用比较多的审计报告作详细讲解。

(二)审计报告的特殊要求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8号令—国家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包括:

------标题,统一表述为“审计报告”;

------编号,一般表述为“****年第*号”;

------被审计单位名称;

------审计项目名称,一般表述为“****年度****审计”;

------内容;

------出具单位,即派出审计组的审计机关;

------签发日期。

审计报告的内容包括:

1.审计依据,即:

实施审计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具体规定。

2.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以及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状况等。

3.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一般表述为被审计单位应对其提供的与审计相关的会计资料、其他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4.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一般包括审计范围、审计方式和审计实施的起止时间。

审计范围应说明审计所涉及的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所属的会计期间和有关审计事项。

5.审计评价意见,即:

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以审计结果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发表评价意见。

真实性主要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遵守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情况,以及相关会计信息与实际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状况和业务经营活动成果的符合程度。

合法性主要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程度。

效益性主要评价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的实现程度。

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应运用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并考虑重要性水平、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审计发现问题的数额大小、性质和情节等因素。

审计机关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

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

6.审计查出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的事实和定性、处理处罚决定以及法律、法规、规章依据,有关移送处理的决定。

7.必要时可以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改进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三、审计文书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及正误

我们在日常公文写作中容易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文方面存在层次太多、比较繁琐,问题的概括定性与具体描述的内容事实不一致,小问题戴大帽子;审计评价缺乏事实依据或与审计反映的问题相矛盾。

(二)语言表述不够通俗易懂。

使用专业语言过多,非专业人士难以理解

(三)文章结构层次序数。

常见错误:

(一)”和“

(1)”等序数后使用顿号,“1.”没有使用齐线墨点,而是用顿号,写为“1、”。

正确用法:

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

(1)”。

(四)引文末尾的标点符号。

常见错误:

保留引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内容末尾的句号、分号。

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句号、分号为点号,使用引号时,若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有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正确用法:

我们所引用的法规内容,从句子成分来说,只是句中的一个定语成分,不独立,因此,原来引文中末尾的句号、分号等点号等要省略。

(五)金额单位。

常见错误:

数、量词等使用不规范,在同一审计业务文书中,“万元”和“元”混用。

正确用法:

在同一审计业务文书中,金额单位应尽量统一。

同时数字在报告中不能运用分节号。

(六)金额小数点保留位。

常见错误:

有角无分的金额,在小数点后只保留一位,如壹佰捌拾叁元玖角写为183.9元;无角分的金额,在整数后加.00,如叁仟柒佰捌拾肆元写为3784.00元。

正确用法:

当金额有角无分时,分位应当写0,如写为183.90元的形式;当金额无角分时,不加.00,写为3784元的形式。

(七)审计报告人称。

审计报告中单位的名称(包括被审计单位名称)应使用全称或标准简称,没有标准简称的,第一次称呼应使用全称,其后如需使用简称,应在第一次使用全称后标注“(以下简称‘××××’)”。

(八)“账”与“帐”。

常见错误:

使用“帐”。

正确用法:

使用“账”。

(九)引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发文字号及条款。

常见错误:

引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未列明发文字号。

正确用法:

在引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时,一般可不写发文号,如表述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十三条、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等。

在引用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应列明发文号,必须注明法律法规的条款,部分生僻的法规还必须将法规具体条款内容引入,如表述为违反了《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9号)第十一条。

引用文中的年限要注意“〔〕”与“[]”的区别,要正确使用“〔〕”。

(十)标点符号错误。

标序号时:

“第一”“其次”后面,用顿号;“一”“二”后面用逗号。

正确的做法是“第一”“其次”后面用逗号;“一”“二”后面用顿号;“1”“2”后面用点“.”。

序号如加括号,后面不加逗号、顿号。

还有“从多少到多少”的写法,30%到40%”不能写作”30到40%”,或者30%--80%;10万--15万”不能写作”10--15万”。

四、审计文书起草签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在起草审计文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一)发文稿纸的标题。

发文稿纸的标题,由发文机关、公文主旨和文种三个要素构成,标题在公文中起到揭示主旨的作用,要求简练、准确。

(二)抄送机关。

公文版记中的抄送,我们有时是用空格隔开,实际正确的做法是抄送机关之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标句号。

同时要注意机关全称的准确性,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不向个人抄送,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必须抄送上级审计机关。

(三)正确标审计公文主题词。

为了规范审计机关行政公文,便于公文管理和计算机索引,我们在出具审计行政公文时,必须标引主题词。

目前实际操作过程中,主题词的标引存在不规范和随意性的问题。

我们日常运用的主题词,主要的依据是《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

审计公文分单主题公文和多主题公文,我们经常使用的审计业务文书多为单主题公文,其主题词标引的格式是“类别词+类属词+文种”,其中的类别词在《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中可统一为“审计”,类属词有“授权、委托、征求、结论、经济责任、…”等等。

但在实际应用中,以上类属词并不够用,在找不到能准确反映文书内容的类属词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的选词原则选用自由词,即选用词表外的词,并在自由词后面加“△”,表明此词为《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以外的词。

下面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举例说明:

1、在《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中可找到类属词的主题词标引方法。

如在下达经济责任审计通知书时,如《×××审计局关于审计×××经济责任的通知》,先标类别词即“审计”,再标类属词,在《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的“审计”类别中可找到“经济责任”这个类属词,最后再标注此公文的文种即“通知”,那么其主题词应标引为“审计经济责任通知”。

2、在《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中找不到类属词的主题词标引方法。

我们在下达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通知书时,如《×××审计局关于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通知》,其类别词标引还是“审计”不变,但其类属词的标引,我们在《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中找不到能准确反映公文内容的类属词,此时我们可依据《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的选词原则,选用可用的自由词,如“预算执行”,并在其后面加“△”以区别于《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中的类属词,最后标引其文种即“通知”,那么其主题词应标引为“审计预算执行△通知”。

但需要说明一点,如果把“预算执行”分开标引,主题词标引为“审计预算 执行 通知”,这种标引格式也是正确的。

在实际标引审计业务文书主题词是,要注意使用的统一性。

如对×××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后形成的《审计报告》,其主题词可标引为“审计经济责任报告”,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形成的《审计报告》,由于在《审计署公文主题词表》中找不到相适应的类属词,可使用自由词“预算执行”,其主题词可标引为“审计预算执行△报告”。

3、在审计业务文书标题未标明文种时,其主题词标引文种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审计业务文书的标题即标明了文书的文种,但在某些情况下,根据标题并不能看出其文种形式,如《×××审计局关于×××的移送处理书》,其文种从标题中难以找到,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审计机关公文处理的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分析判断其文种为“函”,所以在标引主题词时就应标引为“审计移送处理函”。

(四)起草审计报告的几点建议

1、发文标题格式的统一,如“的”的使用,建议统一为“审计结果的报告”,如“***财务收支审计结果的报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报告”。

2、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要少用形容词与修饰词,如:

“千方百计”、“名列前茅”、“做了大量的工作”等。

这些词的运用,要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才可以。

3、正确运用“截止到”、“截至”,不能运用“截止”。

4、向政府的报告与白皮书报告的注意点:

如:

审计发现的问题部分,向政府报告应为“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白皮书为“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白皮书金额使用“元”单位,向政府报告用“万元”单位;注意审计建议的区别。

5、任期经济责任报告,特别是反映任期内的净资产增、减情况,必须在同一口径的时限来比较,注意月底与月初的问题。

公文工作中1%的错误都不能存在,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好关,多看看,重视克服简单错误。

审计业务文书常见不规范用法

审计业务文书的规范,代表了一个单位的整体面貌和工作水平,也是维护公文严肃性和权威性的要求。

审计干部勤于学习,作风严谨,因此审计系统的公文一向比较规范,但由于对相关文件学习不够或信息渠道不畅等原因,目前各级审计机关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业务文书中仍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

下面我将审计业务文书中常见的错误归纳如下,并将相关规定或参考资料附后,以使读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希望对广大审计干部有所帮助。

一、发文字号的括号

常见错误:

使用方括号,如:

X审报[2009]4号。

错用的原因,一是部分审计人员不知方括号和六角括号是两个不同的标点符号(括号分为圆括号即小括号、方括号、六角括号、方头括号即黑括号、大括号);二是计算机键盘上无六角括号的直接录入键,因而在word中使用智能ABC输入法或五笔输入法录入较为麻烦。

参考资料: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1999)规定,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

正确用法:

使用六角括号,如:

X审报〔2009〕4号。

注:

几种输入六角括号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右击智能ABC托盘上的小键盘图标,选择“标点符号”,出现的软键盘中“A”和“S”对应的既为“〔”和“〕”;另一种方法是选择WORD菜单“插入”——“特殊符号”,在标点符号页框中选择即可;第三种方法是设置自动替换,选择word菜单“工具”——“自动更正选项”,选择“自动更正”选项卡,保证“键入时自动替换”复选框为选中状态,在“替换”文本框中输入“[”,在“替换为”文本框中输入“〔”,然后选择“添加”按钮,“〕”也做同样设置,这样,在以后录入中就可以通过计算机键盘的“[”和“]”来输入六角括号了,此种方法最为简便,建议采用。

二、发文字号和标题里的阿拉伯数字

常见错误:

发文字号和标题里的年度等阿拉伯数字使用全角,如:

X审决〔2009〕45号、XXX审计局关于XX局2007和2008年度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

参考资料:

2004年7月1日审计署办公厅下发的《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公文处理全员培训答疑材料的通知》指出,发文字号和标题里的阿拉伯数字,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未就此作出规定,参照国务院印发的公文,发文字号和标题里的阿拉伯数字一般使用半角。

正确用法:

发文字号和标题里的阿拉伯数字一般使用半角,如:

X审发〔2009〕45号、XXX审计局关于XX局2007和2008年度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

三、文章结构层次序数

常见错误:

(一)”和“

(1)”等序数后使用顿号,“1.”没有使用齐线墨点,而是用顿号,写为“1、”。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国发〔2000〕23号)第二十五条第(六)项规定,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

(1)”。

正确用法:

(一)”和“

(1)”等序数后无顿号等标点符号,第三层为“1.”中数字1后为齐线墨点。

四、引文末尾的标点符号

常见错误:

保留引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内容末尾的句号、分号。

参考资料:

《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等资料指出,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句号、分号为点号,使用引号时,若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有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正确用法:

我们所引用的法规内容,从句子成分来说,只是句中的一个定语成分,不独立,因此,原来引文中末尾的句号、分号等点号等要省略。

五、金额单位

常见错误:

在同一审计业务文书中,“万元”和“元”混用。

参考资料:

《审计署办公厅关于规范公文处理工作提高公文质量的通知》(审办办发〔2003〕151号)在“当前公文处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指出,数、量词等使用不规范,在同一份文件里“万元”、“元”混合使用。

正确用法:

在同一审计业务文书中,金额单位应尽量统一。

六、金额小数点保留位

常见错误:

有角无分的金额,在小数点后只保留一位,如壹佰捌拾叁元玖角写为183.9元;无角分的金额,在整数后加.00,如叁仟柒佰捌拾肆元写为3784.00元。

参考资料:

《审计署法制司关于印发<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书>参考格式的函》(审法字〔2005〕1号)指出,审计报告中的数值(包括百分数)除整数值外,小数点后一律保留两位。

正确用法:

当金额有角无分时,分位应当写0,如写为183.90元的形式;当金额无角分时,不加.00,写为3784元的形式。

注:

《审计署法制司关于印发<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书>参考格式的函》仅发至审计署机关各业务司、各派出审计局,笔者建议基层审计机关参照执行。

七、审计报告人称

常见错误:

在审计报告中使用第二人称,使用“你单位”、“你局”、“你办”的说法。

参考资料:

《审计署法制司关于印发<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书>参考格式的函》指出,审计报告中称呼被审计单位一律采用第三人称形式,一般使用被审计单位名称,或称“该单位”。

审计报告中单位的名称(包括被审计单位名称)应使用全称或标准简称,没有标准简称的,第一次称呼应使用全称,其后如需使用简称,应在第一次使用全称后标注“(以下简称‘××××’)”。

正确用法:

按《审计署法制司关于印发<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书>参考格式的函》规定执行或参照执行。

八、“账”与“帐”

常见错误:

使用“帐”。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01年12月19日发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在注释中指出,“账”是“帐”的分化字。

古人常把账目记于布帛上悬挂起来以利保存,故称日用的账目为“帐”。

后来为了与帷帐分开,另造形声字“账”,表示与钱财有关。

“账”“帐”并存并用后,形成了几十组异形词。

《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账”“帐”均收,可见主张分化。

二字分工如下:

“账”用于货币和货物出入的记载、债务等,如“账本、报账、借账、还账”等;“帐”专表用布、纱、绸子等制成的遮蔽物,如“蚊帐、帐篷、青纱帐(比喻用法)”等。

正确用法:

使用“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