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 监理事迹i 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4489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 监理事迹i 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建 监理事迹i 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建 监理事迹i 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建 监理事迹i 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建 监理事迹i 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 监理事迹i 5.docx

《新建 监理事迹i 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 监理事迹i 5.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建 监理事迹i 5.docx

新建监理事迹i5

奇人奇事

——记黑龙江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项目总监李奇

刘西平

在黑龙江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哈阿大修工程监理工地上,活跃着一位被确诊为肺癌已经4年的患者,他就是黑龙江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项目总监、复员士官李奇。

李奇一奇:

复员15载,在家不到1年。

家属说他复员也等于没复员。

说起李奇,他下岗多年的爱人满腹委屈。

他当了十多年兵,总算于1997年转业了,实指望他能在哈尔滨安排个工作,一家人过上个团团圆圆的日子。

谁知,李奇虽然被分配在哈尔滨市,但他却没在哈尔滨工作几天就被派到了外地工作。

1997年到方虎公路、1998年到同三公路集佳段、1999年到哈双公路、2000年到鹤大公路、2003年到哈同公路、2005年到陕西兰商公路、2007年2月到河北沿海公路、2007年10月到双佳高速公路、2010年到哈阿大修工程等省内外建设项目任试验员、试验室主任、监理办主任、项目总监。

李奇爱人说,在部队时,他就争强好胜,工作从不落人后,为此他曾三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上级嘉奖和表彰,连年被评为优秀司务长。

到地方,还是那个样,干什么都想干得好一些,一年也不回家几次。

李奇读高中的女儿也似乎有点遗憾地说,在我模糊的记忆里,爸爸只带我出去过一次,时间还很短。

就连2010年我参加高考,他都没能陪伴我、接送我。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有父母呵护,心中真是感到失落啊。

但是想到爸爸为黑龙江省交通事业所做工作的艰苦,想到他工作的认真,想到他参与修的一条又一条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想到事业成功给他带来的快乐,我也就理解他了。

李奇爱人接着说,他转业15年在家的时间,加起来也不到1年,你说跟当兵有什么两样!

你指望他照顾家?

那是不可能的。

就说2009年他正在家里化疗,还剩3针没打完,听说双佳公路工程提前开工,带着药就跑回工地去了。

我说你不要命啦,你猜他说什么?

我的命早已不属于我自己的了,要不是共产党给我拿那么多医药费治病,我这个肺癌患者早已不知死了多少次了,哪里还能活到今天?

我要在有生之年好好报答公司,报答党,报答人民!

李奇二奇:

他管理的试验室一律军事化,领导检查时,还以为是误入了部队营房。

李奇会管理在公司是出了名的。

他把在部队学到的管理经验运用到监理检测工作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李奇认为,抓管理必须以人为本。

要针对每个试验检测人员的实际情况,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年轻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他采取身教和言教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全体试验检测人员认真贯彻公司党委工作部署,在艰苦的公路工程施工现场,深入开展学大庆、学英模,技术练兵等活动,引导试验检测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求别人做到的,他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他坚决不做。

监理试验检测要求耐心、细致、准确,有的试验项目还要做好台帐记录。

他不畏严寒酷暑,带头到施工现场采取试验样品,带头细致操作每个试验检测环节。

如果有一个步骤做错了,他就要从头开始再做一遍,直到全部合格。

在他的带领下,试验室所做的试验检测合格率达到100%,为监理工作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

监理项目驻地试验室各种仪器设备众多,其性能和作用各不相同。

李奇指导试验检测人员模仿部队枪械摆放方法,根据各种试验仪器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安置措施,做到有架放架,有台摆台,整齐划一,横平竖直。

各种试验仪器设备定期保养,定期校准,用后复位,光亮如新。

他指导试验检测人员在全线率先建立健全了试验室管理制度、试验仪器设备使用保养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要求所有人员严格按制度和程序操作,从而确保各项试验数据准确及时有效。

一个监理项目大约要3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项目驻地有点像部队的营房。

监理人员、试验检测人员的宿舍、厨房等生活区的安排,往往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单位的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

为了搞好驻地建设,李奇没少费心思。

他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能。

缺少办公设备和生活用具,他有时还会动用驻地老战友的关系,软磨硬泡地请求战友无偿支援一些。

在宿舍、厨房等生活区的布局上,他模仿部队连队设置,能标准化的他都要求做到标准化。

十几年的连队生活,特别是丰富的后勤管理经验使李奇对监理办生活区的安排井然有序。

一次公司领导带领中层干部到佳木斯李奇所在项目检查工作,到了试验室职工宿舍,只见一床床草绿色的被子叠得象豆腐块似的,每个人的牙膏、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井井有条,还以为是到了部队营房呢,大家不由得连声赞叹,这样的管理还能不出高质量的产品?

还能不出战斗力?

李奇三奇:

十年辛苦不寻常,外行终于变内行。

由初中文化程度一跃而成为高级工程师。

李奇于1997年从部队复员到黑龙江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担任检测试验员工作。

刚开始,他对监理检测试验室里的化学试剂和各种操作规程一窍不通。

但是他发扬在部队养成的顽强作风,不懂就问,就学。

他向书本学,向老试验员学,向实践学。

这期间吃了多少辛苦,费了多少时间,受了多少委曲,只有他的内心知道。

他积极参加公司和东北林大等单位举办的监理检测技术培训班,认真学习了混凝土试验规程、路面混凝土规范等十几门课程。

培训班上,李奇刻苦好学在老师和同学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不仅课堂上认真听讲、记下老师所讲的所有内容,课后还缠着老师补课“开小灶”。

为了尽快掌握土承载力、颗粒分析,砂石筛分等试验检测技术,他认真观察有经验的试验员的操作步骤,默记每道操作程序,对照CBR仪、土壤筛等仪器说明书,反复模拟试验,初步掌握方法后就深入现场实际操作。

多少个日日夜夜,别人睡觉去了,他却跑到试验室一学就是大半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好学加上勇于实践,使他很快熟悉并掌握了试验室数十种主要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使用方法,实现了角色转变,适应了公路工程监理检测试验工作,成了行家里手。

他当试验员期间,参加多次评比都获得全线第一名,受到公司和指挥部的表扬和奖励,并于2000年被任命为试验室主任。

李奇并未止步。

他像一台高速奔驰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奔。

在掌握了检测技术后,他又向更高的目标攀登了。

他说,在监理公司除了要懂检测还应当懂得监理。

只有懂得监理,才能更好地做好检测工作。

他又如饥似渴的学习起了监理技术。

他利用在工地每天与监理工程师打交道的有利条件,先是采取“偷艺”的方法,仔细观察有经验的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方法和步骤并记下监理工作学习日记,然后又找到了监理规范和监理工作程序等专业书籍认真阅读,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及时向监理办主任请教。

为了掌握一门过硬的监理技术,他把大量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他的检测技术渐趋炉火纯青,监理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于2001年晋升为工程师。

2006年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同事们说,李奇的骨子里有一种想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李奇四奇:

患肺癌4年多,除了住院和化疗,一直奋战在高速公路建设工地,喝酒抽烟无所顾忌,经常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身体却越来越好。

正当李奇的事业初入坦途,人生渐入佳境之时,2006年7月29日,在他42岁那年,巨大的不幸降临到了他的头上,他被检查患了肺癌!

犹如晴天霹雳,李奇的天空坍塌了,他陷入绝望之中。

李奇至今还记得,得知确诊为肺癌的那天晚上,在不可名状的情绪支配下,他跑到了饭店里喝酒喝得大醉。

他想,正当壮年却得了癌症,还有什么奔头呢。

然而生活还得继续。

在亲友的劝说下,他被安排住院治疗,经手术切除了癌患肺叶,并进行化疗。

短时间的消沉后,李奇终究是李奇。

当头发脱落、吃饭即吐这些化疗反应都向他袭来时,他经受住了考验。

当有的人对公司第一个癌症患者窃窃议论,有的甚至投去异样目光时,李奇经受住了考验。

经过一段凤凰涅槃似的治疗,李奇重又站了起来!

于2007年7月去了河北沿海高速公路项目,担任工程监理。

他努力工作,力图忘却疾病给他造成的身心痛苦,但是不能,化疗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他时常感到四肢无力,上气不接下气。

但他以一个共产党的坚强意志和毅力,克服了病痛的折磨,胜利完成了河北沿海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又到双佳高速公路任第四监理办试验室主任,后又担任了监理办主任。

2009年3月1日双佳高速公路第四项目部的路面工程正式开工。

他把化疗药品带到工地,边化疗边指导监理办的工作。

按照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的部署,2009年为公路建设三年决战攻坚年。

李奇深知攻坚年把好工程质量关的重要性,他不顾还很虚弱的身体,坚持到现场指导施工单位努力做好路面水稳基层的试验段,并通过试验段取得的可靠数据来指导全段施工。

由于当时他正处在化疗巩固期,连续几天化疗的不良反应,重重地折磨着他,使他经常咳嗽不止,白细胞降到最低值。

一些监理工程师看到他还很虚弱,整日奔波在寒意料峭的工地上,十分心疼。

赵志安等与李奇在一起工作的监理工程师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化疗引起的剧烈咳嗽,经常把睡梦中的监理工程师们惊醒。

大家纷纷劝说“李主任,化疗期间你要多休息,不用你天天到现场,我们能干好的”。

然而他哪里听得进去,第二天照样比谁都先到施工现场。

5月28日,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路面正式开工。

由于任务重,抢工期,一个未痊愈的癌症患者和常人一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任务突击时他彻夜不眠。

他每天自己驾车往返巡视不下百公里,常常累得吃不下饭,回到寝室一头躺那儿就不能动弹了。

在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监理过程中,李奇向以严格著称。

凡是质量上的问题,他绝不讲半点私情。

一次,试验监理发现第四标段有部分不合格碎石进场并报告了李奇,他毫不犹豫的给予制止,责令不许有半点不合格材料流入路面,回收粉和溢料一律不准使用。

有的施工人员出于利益等考虑,总是想使用一部分。

他便派4个监理24小时不停地死看硬守,并耐心细致反复地做施工人员的思想工作,讲清质量对于一个企业、对于公路建设三年决战、对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最终得到了施工人员的理解,没有再使用不合格材料。

由于材料上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出场温度能够达到标准,进入现场的混和料便都是合格的,从而为保证工程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期风吹雨淋加上化疗影响,李奇的头发几乎掉光,手上留下大片的瘢痕。

他的战友、同事、部下等真诚地劝他说,“李奇,你的女儿才上高中,要注意身体啊”。

然而,他却毫不畏惧,“烈士不忘在沟壑,志士不忘丧其元,人固有一死,孩子虽未成年,但也不小了。

能把自己的力量乃至生命献给祖国交通事业,也就是最光荣的事了”。

他这样想,这样说。

于是酒照喝,烟难忌,每天都坚持奋战在双佳工地上,对生人熟人都不讳言自己是癌症患者,他的身体却越来越好。

人们都说,是高昂的工作热情、冲天的攻坚干劲及乐观的人生态度救了他。

他以自己的良好心态和工作热情,使监理办和试验室全体职工密切配合,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留住了监理人才,集中了群众智慧,促进了各项工作不断取得优异成绩,保证了第四监理办所监理的路段经上级检验,各项指标全部合格。

2009年6月,他领导的第四监理办被双佳指挥部评为优秀监理办。

2010年2月16日,春节刚过,李奇就率领总监办人员来到了哈阿大修工程建设工地,他又接受了新的任务,被公司任命为哈阿大修工程项目总监。

6月10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哈阿大修工程施工现场。

当天哈尔滨市天气预报温度摄氏36度,哈尔滨至阿城大修项目工地上实测地表温度为42摄氏度,而施工现场沥青摊铺路面温度更高达160摄氏度。

李奇正与监理检测人员站在被称为“桑拿浴房”一样的沥青路面上,全神贯注地测量每一个数值,检查每一个环节,严格监理每一个部位。

哈阿公路大修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指挥刘涛说,李奇真是个铁汉子,工作责任心强,有股拼搏精神,工作交给他指挥部放心。

李奇告诉我们,为了保证哈阿大修工程如期通车,全体参战人员冒着烈日酷暑,英勇奋战。

现在已进入施工黄金季节,虽然天气有点热,但是施工人员、监理人员、检测人员24小时连续工作,为的就是保质保量地完成哈阿大修工程任务。

听到如此铿锵有力的话语,我的心里不由得说,李奇,奇人,奇了!

近年来,李奇和他所领导的监理检测试验室、监理办等单位曾获得抗洪抢险先进个人、监理检测先进个人、优秀试验室主任、优秀监理检测试验室、优秀监理办等荣誉称号,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鉴于李奇为公司所做出的贡献及战胜病痛的勇气和精神,公司党委已作出向李奇学习的决定。

 

“铁娘子”之铁

——记黑龙江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项目总监朱晓静

古今中外,士农工商,人们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被称为“铁娘子”的杰出女性。

我今天要说的这位“铁娘子”,是黑龙江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的项目总监朱晓静,她是黑龙江省公路监理行业第一位女总监。

听了她被称为“六铁”的那些事,你也许会感到,这位公路监理战线上的“铁娘子”,那才真叫铁——

“铁娘子”之铁一:

噗的一声,她把自己伤口上的缝合线拆了下来

2009年,朱晓静因在双佳高速公路任监理办主任时成绩突出,被公司提拔为黑龙江省前锋农场至嫩江高速公路第二总监办总监。

两年来,为了夺取公路建设三年决战全面胜利,她带领全体职工没日没夜地奋战在公路工程质量监理第一线。

超强度的工作,她一直乐观面对。

然而,从2011年初开始,40岁的朱总监便时常感到身体不适,也不知身体的哪个部位出了问题。

她记得前几年曾得过胆囊炎,是不是胆囊炎又犯了呢?

她吃了几片消炎药。

心想,工程建设现正处在攻坚阶段,实在是抽不出时间到医院去检查啊,再拖一拖,忍一忍吧,等到各项工作都有了眉目,再去医院看看吧。

然而,到了3月底,她实在忍不住了。

她不仅没有丝毫的力气上路检查,就是坐在屋子里也直冒虚汗。

她担心胆囊炎再度发作,于是将工作交待给各监理办主任后,赶到了哈尔滨市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进行检查,医生的诊断结果是:

多发性纤维瘤,虽属良性肿瘤,但也必须立即手术治疗。

3月30日,朱晓静被安排进了哈医大三院,4月1日进行了手术。

手术后,医生要求住院观察治疗15天后方可出院。

朱晓静身在病房,心中却惦念工地上的工程进展情况。

她每天多次给工地打电话,了解情况,指导监理工作。

当听到因受路基地质条件影响工程进展受阻时,她再也沉不住气了。

4月4日,在伤口还在隐隐作痛的情况下,她就强烈要求办理了出院手续。

然而,出院后伤口的疼痛却使她寸步难行,没奈何,她只好在家里边观察,边吃药。

凭着对工地情况的熟悉,她用电话和网络指导施工单位解决了部分难题。

挨到了4月9日,看看病情渐趋稳定,她就急急忙忙地赶到了工地上。

4月20日,她觉得伤口已基本愈合,就准备回哈尔滨到医院拆线。

可就在这关节眼儿上,上级要来前嫩项目进行检查,而且还要求各位总监汇报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管理情况。

如果回哈尔滨拆线,至少要两三天时间,而且还要向公司和指挥部请假。

于是,她决定自己拆线!

只见她撩起衣服,“噗”的一声,就把伤口上的缝合线拽了下来。

公司总经理陈柯在2011年7月10日东部片区半年生产工作会议上表扬了朱晓静总监这种坚强的意志和精神。

陈柯说,朱晓静真是个“铁娘子”,她自己把伤口缝合线拆了下来,这不由使我想起了三国时关羽的刮骨疗毒,但那是否真有其事,尚无从考证。

朱晓静自己拆线的行为却真切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从朱晓静的身上,体现出了特别能承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新时期龙江交通精神,全体职工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认真学习这种精神。

哈尔滨市疾控中心的孙大夫听了这件事后赞扬说,这个女总监真的了不起,不要说自己拆线所受的痛苦,就说工地上缺乏无菌器材,自已拆线还容易引起继发性感染。

她全然不顾其后果,一心只为事业,这样的女性令人敬佩,不愧为公路监理行业的“铁娘子”啊。

“铁娘子”之铁二:

胆囊炎无奈她何

贾甄是2007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黑龙江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工作的大学生。

2008年在哈尔滨至同江高速公路双佳段任试验员,曾在朱晓静的领导下工作两年多。

她对朱晓静勇敢地战胜胆囊炎的事了如指掌。

朱晓静的拼搏奉献精神及人格魅力,都对贾甄产生了极好的影响。

在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举办的演讲比赛中,贾甄曾以《朱姐是我好榜样》为题,深情地讲述了朱晓静任双佳项目监理办主任时的先进事迹,使所有听众深为感动,多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贾甄说,我深知,听众和评委多次热烈的掌声,不是说明我讲得好,而主要是因为朱姐的事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朱晓静2009年2月18日进入双佳项目施工现场后,即带领监理及检测人员深入到石场检查原材料质量,她夙兴夜寐,宵衣旰食,严格管理,统筹摆布,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都符合指挥部要求。

4月到8月,是公路建设施工的黄金季节,朱晓静每天跟班作业到夜间12点,有时干脆就在车里睡个囫囵觉,第二天早上4点半又赶到现场检查前一天施工路段的透水和压实情况,召开监理工作会议,研究沥青混凝土品质,指导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布置新的工作任务。

早7点吃饭,随后继续到现场检查巡视,跟班作业。

18公里的公路工程质量监理、监理办的行政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党支部组织委员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都要朱晓静这个新上任的监理办主任一人负责。

在5个月连续攻坚的时间里,每天只睡4个半小时,人们说,非有一副钢筋铁骨不能应付得了。

而朱晓静这个外表柔弱的女监理办主任却顽强地顶住了。

即使一年之中胆囊炎两度发作,也没有击垮这位勇敢的“铁娘子”。

贾甄至今还清楚地记得,“2009年6月的一天下午,当我走进朱姐的房间去送文件时,发现她在床上躺着。

”贾甄自忖,朱姐从不在这个时间睡觉的呀,今天是怎么了?

“当我来到她床前时,才发现朱姐满身是汗。

我以为她感冒发烧了,试她额头并不很烫。

就在这时,她突然大叫肚子疼。

我急忙叫来司机一起将她送到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被确诊为胆囊炎,而且情况十分严重,必须住院治疗。

但经初步治疗疼痛减轻后,朱姐又喜笑颜开地说,我不能住院,我要到工地打针。

医生断然拒绝并说,如此严重的胆囊炎不住院治疗,出了事谁负责?

朱姐当即拍着胸脯说,当然我负责啦。

她恳求医生说,我的工作确实很忙,实在没有时间住院。

医生拗不过她,也只好同意了。

两年多的朝夕相处,贾甄对朱晓静由衷地佩服。

她曾暗暗发誓,既然选择了公路监理这个行业,我也要像朱姐那样,做一个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铁娘子”。

在这个“铁娘子”的带领下,双佳第一监理办严格把好所监理工程的每一道关口,在2009年5月指挥部组织的全线检查评比中,荣获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朱晓静也受到了指挥部的表扬奖励。

贾甄说,“在庆功会上,一向不善饮酒的朱姐给监理办的每个职工都敬了酒。

她的脸上现出灿若云霞的笑容,那笑容是如此美丽,如此动人,令我永远难以忘怀!

“铁娘子”之铁三:

一个月瘦了8斤,艰苦环境难摧钢筋铁骨

2009年10月,朱晓静被公司任命为前锋农场至嫩江高速公路第二总监办总监。

这是她由刚参加工作的一个试验员到试验室主任、监理员、监理办主任、总监办总监的由茧变蝶的质的跨越。

她暗下决心,决不辜负公司党委的期望,一定要把总监办的工作做好。

由于前嫩公路第二总监办驻地偏僻,离最近的城市绥棱还有86公里的路程,而驻地附近没有任何建筑材料可以购买。

这就给驻地建设带来极大的困难。

为了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朱晓静可没少费心思。

从2010年4月20日开始,她前一天与工程技术人员做好用材计划,第二天一早就驱车直奔绥棱进行采购。

为了节省运费,集中将购置的物品运回,她没在绥棱吃过一顿饭。

午饭就在运动中的车上吃点面包和火腿肠等方便食品。

一个月下来,本来就很瘦弱的她体重减轻了8斤。

同事劝她注意身体,别累垮了。

她却乐呵呵地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用花钱费时去减肥了。

2010年12月,前嫩公路备料工作开始。

朱晓静多次到工地检查料场、料源及质量。

由于朱晓静所负责的路段是前嫩全线最复杂的山区、鸡爪岗地形,路线所经地区人烟稀少,她负责的4个标段离总监办都很远,每去一个标段都要走上五六个小时的颠簸路程。

在一年多时间里,确切地说,在17个月的时间里,她的车已行驶了9万余公里,等于围绕地球转了两圈多。

这期间,她的汽车的轴瓦等钢铁部件因崎岖的山路颠簸已损坏多次,修理多次,她那瘦小的身躯也动过手术。

然而,除了做手术在医院里住了4天外,仿佛有一副钢筋铁骨在支撑着这位“铁娘子”不知疲倦地奋战在监理一线。

“铁娘子”之铁四:

质量管理的“铁门闩”

多年的监理工作使朱晓静深刻地认识到,公路工程质量是公路监理行业的生命。

如果一个监理人员不能严格地把住工程质量关,让劣质工程通过验收,那就不仅是失职,而且就是犯罪。

因为公路监理行业所监理的高速公路、大中型桥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朱晓静对待监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慎之又慎,不放过任何可能引发劣质工作的疑点。

她多次不顾施工单位求情,废除不合格材料,对已完成的不合格工程进行返工处理,由此这位“铁娘子”还得了个质量管理“铁门闩”的美誉。

2009年6月25日,当时任双佳公路监理办主任的朱晓静在一次检查中,发现一家施工单位所用的沥青混合料因疏于防雨而不符合施工规范对温度的要求,如果进行铺设,有可能影响一段公路的工程质量,于是,她下通知将检验不合格的3车低温材料全部废除。

尽管施工单位因这些材料被废而造成了损失,朱晓静仍不为其多次求情所动,义无反顾地将不合格的材料清除出了施工现场。

一位领导在现场检查时听说这事后连连叫好说,“公路工程质量监理就需要这样的‘铁门闩’”。

2011年6月14日,朱晓静在前嫩公路进行巡查过程中发现有一个标段的梁场铰缝钢筋未严格按设计施工,驻地专业监理工程师下达整改通知后,施工单位非但没有停工进行整改,反而野蛮施工进行混凝土浇筑,企图蒙混过关。

朱晓静立即以总监办的名义再次下达通知,坚决地废除了这两片梁板。

为了保住这两片梁板,施工单位多次找到朱晓静,要求修补利用,朱晓静始终没有答应,最终,施工单位将这两片不合格梁板运出梁场销毁。

2011年6月16日,朱晓静在质量检查时发现,前嫩公路K89路段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节约施工成本,所上路基土超厚,如果听任此种做法继续下去,虽然施工速度可以加快,但因上土过厚,压路机难以将路基压实,路基不实必然会引起路面沉降损毁,酿成不可逆转的质量事故,于是,坚决地下发了返工令,将上土过厚的土方全部推除。

与朱晓静在一起工作过的监理人员都说,任何不合格工程和质量隐患都难逃这位“铁娘子”的慧眼。

出现质量问题就必须迅速整改,任何因质量问题而找这位“铁娘子”求情都将徒劳无功。

“铁娘子”之铁五:

十八年风雨彩虹,志比铁坚

朱晓静1993年从黑龙江省交通专科学校道桥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黑龙江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工作。

18年来,她从试验员干起,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迈得扎实有力,铮铮有声。

18年来,她不仅在省内方虎公路、哈双公路、哈尔滨绕城公路、双佳公路、前嫩公路等重点公路工作过,而且还曾出省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盐中高速公路工作过。

18年来,她担任过多种职务,她干过试验员、内业员、试验室主任、龙丰公司副经理、监理工程师、监理办主任、总监办总监等,每个岗位的工作她都干得有声有色,成绩斐然。

她曾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先进工作者、岗位能手,两次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文明职工,两次被评为全省交通系统三八红旗手,十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

但是,18年来,朱晓静经历的风风雨雨,所遭到的误解、嘲讽、轻蔑甚至屈辱,又有谁能知道呢?

她曾因工作积极而遭到一些人的误解与嘲讽。

曾几何时,她因表现突出甚至受到一些人的轻蔑,也曾因工作意见不同与同事争吵,还曾因工作失误而受到上级的批评。

朱晓静还清楚地记得,刚当监理的那段时间,因缺乏经验,她负责监理的路段因平整度达不到规范要求而受到了上级的批评。

为此,在赞扬声中长大的她连续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她反复思考自己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又虚心向有经验的工程师请教,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节。

18年来,谁也记不清朱晓静受到过多少次误解和批评,千锤百炼中,这位“铁娘子”茁壮地成长起来了。

她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人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都要有一颗坚定、淡然的心,不能因为环境的恶劣而丧失斗志和信念。

相反,我把恶劣的环境当成锤炼自己意志的机遇。

想想,在自己的一生中,能有这种艰苦的经历也非常难得。

”熟悉朱晓静的人们都说,也许正是这种龙门能跳、狗窦能钻的干练性格和豁达宽阔的胸襟,成就了这位“铁娘子”的事业。

“铁娘子”之铁六:

铁骨柔情,明明白白是我心

朱晓静不仅在公路监理行业素有“铁门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