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7444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docx

《小学五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docx

小学五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

周次

月日至月日

教学内容

节次

1

8.26---8.27

父母对我们的希望

1

2

8.30---9.3

希望带来的苦与乐

3

3

9.6----9.10

架起沟通的桥梁

3

4

9.13---9.17

我有上学的权利

3

5

9.20---9.24

选举我们的班干部

3

6

9.27---9.30

做有责任的小公民

3

7

10.3---10.7

放假

8

10.10--10.14

我们的衣食哪里来

3

9

10.17--10.21

生活中得工业产品

3

10

10.24--10.28

四通八达的交通

3

11

10.31--11.4

现代通讯真方便

3

12

11.7---11.11

传媒拉近了时空

3

13

11.14--11.18

世界科技的今天

3

14

11.21--11.25

让科技造福人类

3

15

11.28--12.2

揭开邪教的面纱

3

16

12.5---12.9

抵制邪教

3

17

12.12--12.16

复习

3

检查签字

教学进度计划

()学年度第

(一)学期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1.父母对我的希望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平时积累的感人小事有条理、生动地描述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积累、筛选素材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

领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希望”的习作真谛。

4、培养学生评价他任何修改作文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

选择典型的材料进行习作。

难点:

表达出真情实感。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积蓄情感,在享受中动情。

教师播放《懂你》,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1)教师与学生交谈,有人说:

“父母啊,无论走到哪里,我眼前总有你慈祥的面容,慈爱的目光。

”观看完这个MTV,你有什么感受?

(2)俄国有句俗话: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或不能灭。

”观看了这个MTV,你有什么话想要对大家说?

今天,我们就一起回顾一下几年来父母与我们共同走过的日子,诉说父母与我们之间无尽的爱。

板书:

父母对我的希望

(二)在交流中叙情

1、老师让大家课前搜集有关父母对儿女深情的文章、诗词或者词语,把你搜集到地读给大家听。

(学生汇报)

同学们读得真好,你可以把这些好词、好句引用到你的作文中来,为你的作文增添色彩。

2、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与父母之间感人的事。

3、谁愿意把自己与父母之间感人的故事说一说。

4、同学们,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曾经为许多人所讴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些名句都把亲情表达到了极致,其实,真情的流露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语言作修饰,也不只是在重大事件上才能表现出真情,或与知识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或许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话,或许平实的你丝毫都没有在意,然而,就是这样的点滴,却往往更能体现出真情的伟大!

以感恩的心,用心去体会亲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平淡的小事一样会打动别人。

5、下面来看一下本次习作的要求。

(1)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展开具体描写。

(2)抓住细节,以小见大,把过程叙述完整。

(3)要表达真情实感。

(三)写作中抒情

1、学生开始写作。

2、教师巡视,具体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四)佳作欣赏

学生互相点评。

(五)总结

今天,我发现同学们长大了,因为你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

相信上完这节课,你再不会对爸爸、妈妈所作的一切无动于衷,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你才会觉得生活充满阳光、充满快乐。

最后,我们全体学生起立,一起唱一首歌——《母亲》,无论以后你干什么,都不要忘了父母对你的希望。

六、课后作业:

习作《父母对我的爱》。

2.希望带来的苦与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父母合理的希望和要求会促进自己不断进步;反之,父母不合理或者过过的希望和要求,会给自己带来烦恼与压力,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父母不合理或过高的希望和要求给自己的带来烦恼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能够体谅父母的用心、理解父母的做法。

3、在了解父母对自己希望的同时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从正面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来理解父母、感激父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希望;

2、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父母的行为去理解他们对儿女所做的无私的奉献,学会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1、让学生在课前准备自己的获奖证书;

2、教师录制故事《揠苗助长》;

3、学生课前搜集古今中外父母为儿女甘心奉献的故事。

六、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新课

导语以启示性的语言,对本课学习活动的主旨进行了了概括,重点揭示了促进孩子进步的前提是“父母的希望和孩子的愿望相一致”,那就是合理的希望和要求,会使孩子们产生动力,不断进步;过分的希望和要求,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烦恼,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2、图文分析

通过看图及文字分析,使学生了解父母在学习上、生活中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给予的帮助,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自己知道,在父母的严格要求和督促下,如果自己坚持着去做,同样也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3、联系实际讨论交流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获奖证书,介绍自己取得的成绩,然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分析在这些成绩的背后,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及付出的辛劳。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⑴在自己取得成绩的事情中,哪些是自己愿意做县父母给予了支持、给予了巨大帮助的?

⑵在自己取得成绩的事情中,哪些是自己要做且父母作出了牺牲,促使自己成功的?

⑶在自己为取得成绩而努力的过程中,有没有父母“逼迫”的成分?

这种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当时自己是如何接受的?

如果以后还有这种“逼迫”,自己会如何看待和接受?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交流对父母严格要求自己的理解,并写出对父母的理解及感谢的话语。

4、听故事明道理

听录音故事《揠苗助长》,讨论“助长”这样目的和“揠苗”这种手段之间的矛盾。

然后让同学们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父母提出不符合实际的希望和要求,给自己带来的烦恼。

而且要认识哪些是真正的由“希望”带来的“烦恼”。

七、本课总结

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我们对父母的爱也应该如此。

让我们把爱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进步”与“烦恼”的问题,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并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的恩情吧。

八、作业布置

1、制作一张“爱心”卡片,并写上感谢父母的话语送给自己的父母,来表达对自己父母的感激之情。

2、搜集古今中外父母为儿女甘心奉献的故事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3、填写课本中的表格并与同学交流。

3.架起沟通的桥梁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方法,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和主要策略。

2.培养学生与父母进行沟通的能力和选择解问题的方式、方法的能力。

3.尝试与父母换位思考,体会父母对自己的良苦用心和期望待,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方式。

教学方法:

讨论分析归纳

教学课时:

1

思想教育:

理解父母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与烦恼,大多是因为彼此之间不平等、不理解、不尊重、不沟通造成的。

当矛盾或冲突时,如果我们把自己合理的真是想法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方式及时的与父母进行沟通,就能增进了解,消除烦恼。

二.学会沟通的技巧

1.议一议:

(1)在家了,涉及你的事情时,爸爸妈妈会跟你商量吗和沟通吗

(2)你有心里话愿意直接对爸爸妈妈说吗?

为什么?

2.写一写:

在我们家里:

1.读一读:

读课文第十五页,说一说。

(1)你认为还有哪些更好的沟通方式,?

(2)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跟父母沟通?

(3)你有没有准备跟父母沟通的事情?

(4)打算怎样沟通?

(制定一个计划)

(5)

沟通对象

沟通地点

沟通时间

沟通方式

要解决的问题

我准备这样沟通

三.分享沟通的快乐

1.说一说;你是怎样跟父母沟通的:

讲讲沟通的过程和结果》

2.写一写:

通过沟通,你有哪些感受哦。

我的感受:

3.我有上学的权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失学儿童情况,并能与同学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2、简单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的规定。

二、教学重点:

简单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的规定。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学习运用法律来保护和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揭题。

讲述刘玉芬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失学儿童的情况,说说听后感,激发学生

对失学儿童的关注,感受到自己的幸福,从而揭题——《我有上学的权利》

(二)讲授新知。

1、看图说一说,了解导致儿童失学的其他原因。

2、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法制小天地:

(1)学生自由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2)法律知识竞赛。

①国家实行义务教育。

(九年)

②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学费、杂费)

③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 接受并    。

(按时入学)(完成义务教育)

④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

(适龄儿童、少年)

⑤未成年人是指的公民。

(未满十八周岁)

3、大家说法。

图一:

在一个小饭馆里,吃饭的客人特别多,一个小女孩和妈妈正忙着给客人端菜,小女孩说:

“妈妈,我想接着读初中?

”妈妈说:

“女孩子小学毕业就可以了,还是帮我赚钱吧!

图二:

一个工厂门口粘贴招收启事,父亲让孩子去打工赚钱,父亲说:

“老板,我家的孩子可以来这里干活吗?

|”老板说:

“行,不过他人小,一个月我只给两百元。

”小孩哭着说:

“爸爸,我才十三岁,我想读书。

(1)小组讨论:

这些大人做得对吗?

为什么?

(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自己的看法。

(2)全班交流。

(3)学到这里,你觉的课题中的“我”是指谁?

4、七嘴八舌

(1)假如你是图中这两位孩子,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该怎么办呢?

(2)小玉芬的妈妈也想让她的孩子上学,你想怎样帮助那些像小玉芬一样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儿童呢?

(三)归纳引伸

1、收获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推荐相关网址。

5.选举我们的班干部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学生干部应通过选举产生,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

2.知道人人都有选举权,选举中做到公平、公正。

3.懂得当干部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责任,没有特殊权利。

二、教学重点:

1.知道学生干部应通过选举产生,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

2.知道人人都有选举权,选举中做到公平、公正。

3.懂得当干部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责任,没有特殊权利。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们心目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