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本科班《03岁婴幼儿的保育跟教育》期末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4273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9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本科班《03岁婴幼儿的保育跟教育》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学前本科班《03岁婴幼儿的保育跟教育》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学前本科班《03岁婴幼儿的保育跟教育》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学前本科班《03岁婴幼儿的保育跟教育》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学前本科班《03岁婴幼儿的保育跟教育》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本科班《03岁婴幼儿的保育跟教育》期末复习重点.docx

《学前本科班《03岁婴幼儿的保育跟教育》期末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本科班《03岁婴幼儿的保育跟教育》期末复习重点.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本科班《03岁婴幼儿的保育跟教育》期末复习重点.docx

学前本科班《03岁婴幼儿的保育跟教育》期末复习重点

学前本科班《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期末复习重点

1、考试时间:

2012年1月6日14:

00-15:

30

2、考试形式:

闭卷

3、期末考核形式及要求

 内容:

纸质闭卷考试,90分钟。

试题覆盖第1~7章。

另外第1章第3节(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和第8章不列入考试范围,大家在复习时可以有所选择。

 题型:

和原考核说明相比,修订后的期末考试主要是减少了1道材料分析题,这样考题量更为科学,也能方便各位同学科学作答。

单选题,2分×11道,22分;

判断题,1分×10道,10分;       

简答题,8分×3道,24分;

分析题,20分×1道,20分;

论述题,24分×1道,24分。

4、请同学们结合中央电大命题老师下发的两份资料复习。

即知识要点和网上教学活动相关问题。

(即以下附件的资料)

(基础篇)《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知识要点

《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期末复习要点知识上线了2011-12-1611:

12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要点知识的电子版本已经出来了,附件中和电大在线上都有。

大家可结合12月14日的期末网络复习辅导的各项内容(尤其是各章内容重点)和课程中形考作业,合理安排,更有效地复习。

顺祝大家期末顺利!

 

第一章婴幼儿卫生保健

婴幼儿是指从出生至不满3岁的儿童。

婴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基础阶段,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

从新生儿到婴儿、幼儿,儿童都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其解剖生理上的动态特点在各个年龄段也有变化,而且与成人完全不同。

在这一时期婴幼儿生长发育最为迅速,但各器官系统不成熟、机体抵抗能力低下,易患各种疾病。

因此,重视与加强对婴幼儿的保健尤为重要。

第一节婴幼儿分期与保健要点

一、新生儿期

从出生至未满28日为新生儿期,这是婴儿期当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新生儿从在母亲子宫内生活过渡到外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新生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不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抵抗感染能力弱,极易患各种疾病。

新生儿期是生命最脆弱的时期,发病率高而且病情变化迅速,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阶段。

新生儿期保健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保暖

新生儿自身调节体温功能尚不成熟。

冬季新生儿居室的温度宜18℃~24。

C,湿度在50%~60%;夏季注意通风,随时调节室内环境温度。

冬季预防煤气中毒,夏季要预防中暑。

(二)喂养

鼓励与提倡母乳喂养,母乳营养成分全面,酶和免疫物质含量多,有利于新生儿健康成长和抵抗感染。

足月顺产的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内应开始吸吮母亲乳头,早吸吮有利于母亲分泌乳汁,有助于母乳喂养成功。

新生儿期一昼夜哺喂次数不应少于8次。

(三)护理

1.衣服:

新生儿衣着要宽松、不宜捆裹,不妨碍四肢活动,易穿易脱。

可用柔软的棉布制成,干燥、清洁。

2.脐带:

脐带未脱落时,要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防止沾水或污染,预防脐部感染。

脐带一般出生后3~7天脱落,脱落后局部有少许渗液,可自然愈合。

3.皮肤:

新生儿皮肤娇嫩,易发生破溃或感染。

应当注意保持新生儿皮肤的干燥和清洁。

洗澡水温度以略高于体温为宜,浴后可用爽身粉。

4.睡眠:

新生儿睡眠时间为每天20小时左右,睡时体位宜变换,不宜长时间仰卧。

喂奶后宜向右侧睡,可减少溢奶的发生率。

(四)预防感染

1.新生儿的一切用具要经常煮沸消毒。

洗脸与洗臀部的毛巾要分开。

2.不要给新生儿挤乳头,不擦口腔,不擦马牙,以防乳腺炎和口腔感染。

3.护理新生儿时,要勤洗手。

新生儿期尽量减少亲友探望,避免交叉感染。

二、婴儿期

自出生至不满1周岁称为婴儿期。

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特别高,如供给不足易发生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

婴儿消化和吸收功能未发育完善,容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生消化不良和腹泻。

随着月龄增长,婴儿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

婴儿期保健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合理喂养

母乳的成分最适于6个月内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要鼓励纯母乳喂养;婴儿满6个月后要逐渐添加辅食。

(二)促进感知觉和运动的发展

婴儿期是感知觉和运动的快速发展时期。

婴儿的感知觉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践与训练发展起来的。

应结合婴儿的特点,利用颜色鲜艳的玩具或带有声响的玩具及柔和的语声促进初生婴儿视觉、听觉的发展;稍大的婴儿,要结合一日的生活引导其认识生活环境,促进感知觉的发育并培养观察的能力。

按照运动发展的规律,适时地训练婴儿翻身、坐、爬、站走筹能力,促进婴儿运动觉的发展。

(三)坚持户外活动与体格锻炼

婴儿满月以后就可以抱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接触阳光。

根据不同的季节,只要风和日丽、室外温度在0。

C以上,均可以让婴儿在户外活动;每日1~2次,随着月龄的增加,可以从开始时的每次10~15分钟延长到每次30分钟~1小时。

(四)按时预防接种

婴儿时期由于抵抗能力低下,接种疫苗是预防、减少与消除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为保护婴儿,家长应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在1岁以内完成预防接种的基本免疫。

(5)定期健康检查及预防常见病

按目前婴儿期健康体检要求,婴儿在出生后一年内定期健康体检4次(3月龄、6月龄、9月龄、12月龄),6月龄测查一次血红蛋白,8~9月龄进行一次听力筛查。

此外,要积极预防婴儿期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等;营养缺乏性疾病,如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等疾病。

三、幼儿期

l至3周岁属于幼儿期。

幼儿期体格生长速度较婴儿期缓慢,但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依然要重视幼儿期的膳食质量。

幼儿期神经发育迅速,语言、思维、动作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发展,应关注幼儿教育与生活、卫生习惯养成、注意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幼儿期保健要点:

(一)合理安排膳食

幼儿期正处于断奶之后,乳牙尚未出齐(2岁~2岁半)之前,咀嚼能力和胃肠消化功能较弱,因此食物应细、软、烂,便于消化,各种营养素比例均衡。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幼儿期是各种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饮食、睡眠和排泄等生活习惯的培养和卫生习惯的形成,对幼儿的一生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促进动作和语言的发展

可通过游戏等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和跑、跳、攀登等动作;利用积木搭高塔、画画、等训练幼儿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通过玩具、图画书、儿歌等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定期健康检查和预防疾病

幼儿期(1-3岁)应每6个月体检一次,每年测查一次血红蛋白、筛查一次听力,系统观察幼儿的体格生长和营养情况。

做好预防接种及贫血、营养不良、肥胖等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五)预防幼儿伤害

幼儿的活动范围明显扩大,但幼儿缺乏危险意识,容易发生外伤、烫伤、触电、食物或药物中毒等意外伤害,家庭中要有相应的保护性措施。

第二节婴幼儿体格生长

一、体格生长的基本规律

婴幼儿不同于成人的突出特点是处在不断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

生长与发育密切相关,很难截然分开,它们共同表示机体的动态变化和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

(一)体格生长的速率各时期不同

在婴幼儿的特殊阶段生长发育最为迅速,体格生长表现在速率上的特点为:

先快后慢。

在出生后的前半年生长速度最快,后半年次之。

第二年逐渐减慢,2岁后至青春前期身高、体重每年均稳定增长。

体格生长速度出现两个突增阶段:

婴儿期市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是第二个生长高峰。

(二)身体各部分长度比例随年龄而不同

身体各部分长度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不同。

身体各部分长度的生长有其头尾规律,即头部领先生长,躯干的生长先于四肢,肢体近端的生长先于远端。

(三)体格生长与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

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是按年龄以同步速度进行,而是有先有后,呈现不平衡的规律。

神经系统脑发育在出生后头2年最快,尤其在胎儿期、出生后第一年脑的发育特别迅速。

所以,年龄越小,保护脑神经系统就越重要。

(四)体格生长存在个体差异

体格生长虽然有一定的规律,但在一定的范围内受到遗传、性别、营养、疾病、环境的影响,在儿童的生长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

因此,体格生长标准的正常值往往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二、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一)体重

体重指身体重量的大小,是反映儿营养状况最容易获得的灵敏指标,同时也是衡量体格生长最常用的重要指标。

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平均为3kg左右。

出生后新生儿会出现暂时性的生理性体重下降。

出生后3个月的体重约是出生时的2倍,l岁时约3倍;第二年体重增加2.5~3.5kg,2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4倍。

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增长减慢,每年稳定增长约2kg。

(二)身高(身长)

身高(身长)代表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作为反映儿童长期营养状况的指标。

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出生前半年每月2.5cm,后半年每月1.5cm;l岁时身长75cm。

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平均年增长10cm。

2岁以后直至青春前期平均每年增加5~7.5cm。

(三)胸围

胸围反映胸廓、胸背部肌肉、皮下脂肪与肺的发育程度。

婴幼儿时胸廓呈圆筒状,胸腔狭窄,肋骨呈水平位,呼吸肌又不发达,所以呼吸的特点是浅表。

(四)头围

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

新生儿出生时头围平均为34cm。

在前半年增加9cm,后半年增加3cm,l岁时头围为46cm左右。

当头围过大时,应注意有无脑积水。

(五)囟门

囟门的大小与闭合时间可衡量颅骨的骨化程度。

前囟为菱形间隙,后囟呈三角形。

囟门早闭合,要注意是否为头小畸形;囟门晚闭合,要注意是否为佝偻病、脑积水。

(六)牙齿

乳牙共20颗,由上下各4个切牙、两个尖牙、4个磨牙组成。

萌出时间一般在6个月左右,早的4个月开始出牙,晚的可到l0~12个月。

全副乳牙在2岁半出齐。

三、影响体格生长的因素

体格生长的状况受到内在因素与营养、疾病、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环境:

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对促进婴幼儿体格生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家庭生活、卫生环境对婴幼儿体格生长有一定影响。

(二)遗传:

细胞染色体所载的基因是决定遗传的物质基础,决定着每个儿童个体发育的特点,同时受种族、民族、家族的影响很深,制约着儿童的生长。

(三)营养:

营养是影响婴幼儿生长最重要的因素。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是婴幼儿体格生长的物质基础。

宫内营养不良,可影响胎儿的体格及神经系统发育;出生后营养素供给不足,不仅影响婴幼儿体重、身高的增长,对智能发育也有不良影响。

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其患病率呈增高趋势。

(四)疾病:

疾病对婴幼儿体格生长作用十分明显。

急性感染常引起体重减轻,慢性疾病则同时影响身高与体重的增长。

第三节婴幼儿各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无重点,略)

 

第二章婴幼儿营养

婴幼儿阶段生长发育迅速,良好的营养可以促进体格生长与智力发育,而营养不足或过剩则会对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根据婴幼儿对营养素的生理需要,科学合理喂养是婴幼儿保健措施中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

第一节0-6月龄婴儿喂养

婴儿在0~6月龄阶段是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关键时期,需要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的供给。

母乳是这个时期婴儿最佳的膳食营养来源,因此,提倡采用纯母乳喂养。

一、纯母乳喂养

(一)母乳喂养的优点

母乳是0~6月龄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极为适合体格快速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婴儿。

母乳所含有的营养物质齐全,非常适合于婴儿的身体快速生长发育;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合适,容易被婴儿消化吸收;含有其他动物乳类不可替代的具有抗感染作用的免疫活性物质,能够帮助婴儿抵抗疾病。

此外,母乳喂养有助于增进母子感情,使母亲能细心护理婴儿;有利于促进母体产后的康复;母乳喂养安全、方便且经济。

但母乳在某些营养素方面也有不足,例如维生素D、K的含量稍低,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需酌情额外补充。

(二)母乳的营养成分特点

母乳是母亲为婴儿精心设计的食物,是其他哺乳类动物的乳汁无法相比的,母乳有其特有的特点,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1.蛋白质:

母乳中蛋白质含量虽然低于牛奶,但母乳中的蛋白质以乳清蛋白为主,易于消化吸收,而且氨基酸组成平衡。

母乳中牛磺酸含量较多,是婴儿大脑与视网膜发育所必需的。

母乳蛋白中含有特别丰富的乳铁蛋白、溶菌酶等免疫活性蛋白,不易受胃液和消化过程中的破坏,可直接进入人体,可保护婴儿避免和减少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脂类:

母乳中脂肪含量丰富,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由于母乳中本身含有脂肪酶可帮助消化脂肪,因此母乳脂肪比牛乳更易消化吸收。

3.糖类:

母乳中乳糖含量高,且多为乙型乳糖,不仅可给婴儿提供能量,而且在肠道中被乳酸菌利用后可产生乳酸,有利于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并且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4.矿物质:

母乳中矿物质含量较牛乳更适合婴儿的需要,母乳中钙的含量虽然比牛乳中低,但母乳中钙磷比例恰当,为2:

1,有利于钙的吸收。

母乳中铁的含量与牛乳接近,但母乳中铁的吸收率可达50%,而牛乳仅为10%。

5.维生素:

母乳中维生素的含量易受乳母营养状况的影响,母乳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E和维生素C一般都高于牛乳。

母乳中的维生素D、K的含量低于牛乳。

6.免疫活性物质:

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预防细菌病毒感染和防止婴儿过敏。

(三)乳汁的产生及分泌调节

乳房的大小和形状取决于腺泡和输乳管周围支持组织的多少,与分泌乳汁的腺体无关,因此,乳房的大小不影响乳汁的分泌。

乳汁分泌受催乳素反射、催产素反射和乳汁分泌抑制因子共同调节。

1.催乳素反射。

当婴儿吸吮时,大脑底部的垂体前叶分泌催乳素。

催乳素除了促使泌乳细胞分泌乳汁外,它还有镇静作用,可使母亲放松;抑制排卵作用,延迟月经复潮。

2.催产素反射。

婴儿吸吮的刺激传到大脑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

催产素经血回到乳房,使泌乳细胞周围的肌细胞收缩,将乳腺泡内的乳汁压向乳窦,甚至流出体外。

催产素可促使母亲子宫收缩,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

3.乳汁分泌抑制因子。

乳汁分泌抑制因子存在于乳汁中,是一种多肽。

当大量乳汁存留在乳房内,抑制因子就抑制泌乳细胞的分泌。

当婴儿吸吮使乳房及时排空,抑制因子被排除,乳房就会分泌更多的乳汁。

这一机制使得乳房不会因分泌过多的乳汁而受损。

(四)母乳喂养的方法

1.产后尽早开奶,初乳的营养最好。

新生儿尽早吸吮母亲的乳头,可以获得初乳,还能刺激泌乳。

新生儿在出生后1小时内即可以开始母婴接触,让其吸吮乳头,开始喂奶。

初乳是在分娩7天内泌出的,呈淡黄色、质地黏稠的特殊乳汁。

之后第8~14天的乳汁称为过渡乳,大约2周后称为成熟乳。

初乳对婴儿十分珍贵,有以下营养特点:

(1)蛋白质含量高。

(2)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含有更多的抗体、抗感染蛋白、白细胞抗感染物质,有助于婴儿防御感染及初级免疫系统的建立。

(3)初乳中微量元素、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素比成熟乳要高得多。

(4)初乳也有通便的作用,可以清理初生儿的肠道和胎便。

因此,应尽早开奶,产后30分钟即可开奶。

2.按需哺乳。

应该按需喂奶,每天可以喂奶6~8次以上,即婴儿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喂,不限制喂奶时间和喂奶量。

每次哺乳中先产生的淡蓝色的奶叫前奶,后产生的较白的奶叫后奶。

前奶后奶比较,前奶含有更多的蛋白质、乳糖和其他营养素,后奶则含有更多的肪,可为婴儿提供足够的能量。

因此,应使婴儿每次都既吃到前奶又吃到后奶才能得到完整的营养。

通常应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吮另一侧。

3.不给新生儿人工奶头和代乳品(水、糖水或奶粉)

人工奶头会使婴儿对母亲的乳头产生错觉,代乳品也回影响母乳喂养。

4.教会母亲掌握母乳喂养的技术。

乳母应保持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睡眠充足;饮食要营养丰富,多样、清洁、易消化吸收,保证足够的热量和水分的摄入。

乳母在进行母乳喂养时,婴儿嘴与母亲乳房的正确含接、婴儿的有效吸吮、正确的哺乳体位和及时的挤奶,是促进和保持母乳足量分泌的有效技巧。

5.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

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家长应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适宜的阳光会促进皮肤维生素D的合成;也可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制剂,这种补充对预防维生素D缺乏尤为重要。

6.给新生儿和l~6月龄婴儿及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

由于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给新生儿和1~6月龄婴儿补充维生素K。

7.纯母乳喂养应坚持到婴儿满6个月

在4~6月龄以前,如果婴儿体重不能达到标准体重时,需要增加母乳喂养次数。

二、部分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

当婴儿无法完全用母乳喂养,需要补充母乳代用品,此种喂养方式为部分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

在部分母乳喂养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乳母要注意充足的休息与合理的营养,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定时喂奶,以便尽量保持母乳的分泌。

2.乳母需要外出工作,当超过6小时未哺乳时,至少要挤奶一次,将挤出的奶装在消毒好的瓶子里密封,放入冰箱保存,并于当天饮用。

3.母乳不足部分,可以根据实际添加适量适合0~6月龄婴儿的配方奶粉。

三、人工喂养

当婴幼儿无法实行母乳喂养时,可考虑用母乳代用品进行人工喂养。

(一)母乳代用品的选择

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建议首选适合0~6月龄婴儿的配方奶粉喂养(在牛奶的基础上调整部分营养成分的构成和含量,添加多种微量营养素,其产品的性能、成分及含量基本接近母乳),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等喂养婴儿。

(二)人工喂养方法

0~6月龄婴儿由于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很容易因喂养方法不得当引发婴儿腹泻或其他健康问题。

在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采用以下方法:

1.为婴儿选择合适的奶瓶、奶嘴。

2.奶瓶、奶头的清洗和消毒至关重要,每日1次集中煮沸消毒。

3.使用清洁饮用水调制婴儿配方奶粉。

4.认真阅读奶粉冲调说明,严格按说明中相应的水与奶粉比例、冲调程序方法进行操作。

5.奶的温度应适宜,不能过热或过冷,一般可将冲调好的奶液滴在手腕内侧或手背上,以感觉不烫、不很热为适度。

6.每次喂奶时间为15~20分钟,不宜超过30分钟。

7.每次喂奶结束时,奶瓶中应有剩余奶液,以便观察婴儿食入奶量是否充足,喂奶后需要直抱婴儿,轻拍背部,排出胃内空气。

8.两次喂奶间隔一般在3~4小时,每天每次的喂奶量会有差异,每次喂奶不必强求婴儿将奶瓶内的奶液全部喝净。

四、营养状况评价

体重、身长的生长发育反映了0~6月龄婴儿的营养状况。

在家庭中对婴儿进行定期的测量,方法简单易行,既可帮助家长了解婴儿生长发育的速度是否正常,又可及时提醒注意营养喂养是否得当。

在0~6月龄期间,应每月测量体重、身长一次。

第二节6-12月龄婴儿喂养

6~12月龄婴幼儿仍然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当此时单纯以母乳或配方奶喂养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全部营养需求了,因此,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需要开始逐步给婴儿提供母乳以外的多种多样食物,以补充母乳的营养不足,也为顺利断母乳做好准备。

一、奶类应是6~12月龄婴儿营养的主要来源

在婴儿6~12月龄时,奶类仍应是营养需要的主要来源,以奶类优选,继续母乳喂养为原则,每天应首先保证600~800ml的奶量,以保证婴儿正常体格和智力发育。

(一)继续给予母乳喂养

对于6~12月龄的婴儿,母乳仍是婴儿首选的理想天然食物。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6月龄以上的婴儿,在开始逐渐添加辅食的同时,应继续母乳喂养到l岁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因此,目前建议6~12月龄的婴儿尽可能继续给予母乳喂养。

(二)选择较大婴儿配方奶粉

除了母乳之外,乳类制品应是6~12月龄婴儿的奶类食物来源。

当母乳不能满足婴儿需要时,可使用较大婴儿配方奶粉予以补充。

对于不能用母乳喂养的6~12月龄婴儿,也建议选择较大婴儿配方奶粉。

二、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从6月龄时开始添加辅食,逐渐增加辅食种类,由泥糊状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黄泥、鱼泥等)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

7~9月龄时,可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如烂面、碎菜、全蛋、肉末);10~12月龄时,大多数婴儿可逐渐转为以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

(一)添加辅食的重要性

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素的需求量增加,仅靠母乳或婴儿配方奶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从6月龄开始,必须从辅助食品中获得足够的营养素。

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可以刺激婴儿唾液和其他消化酶的分泌量增加,并增强消化酶的活性;可以促进婴儿牙齿发育和训练咀嚼吞咽能力,有助于增强消化机能;可以促进婴儿嗅觉、味觉、视觉、触觉等神经系统的发育;可以帮助婴儿学习进食,培养婴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添加辅食的顺序

首先添加谷类食物(如婴儿营养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蔬菜泥)和水果汁(水果泥)、动物性食物(如蛋羹、鱼、禽、畜肉泥/松等)。

(三)辅食添加的方法

由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同时婴儿对食物的爱好以及适应性也存在一定的个体不同,因此在辅食添加的过程中,对于添加食物的时间、种类、数量、快慢等均要针对婴儿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应遵循以下方法。

1.从一种到多种。

开始添加食物时,应遵循从一种到多种的原则。

2.由少量到多量。

添加的食物量要考虑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道的成熟程度,每次开始添加一种新食物时应先从少量开始,每天1次,而后由少到多逐渐增加次数和量。

3.逐渐从稀到稠、从细到粗。

在婴儿添加辅食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稀到稠逐步增加食物的黏稠度,给予的食物的性状应从细到粗。

4.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

婴儿6月龄时,每餐的安排可开始尝试搭配谷类、蔬菜、动物性食物,每天应有水果。

限制果汁的摄入量或避免提供低营养价值的饮料,以免影响进食量。

5.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制作辅食时应尽可能少糖、不放盐、不加调味品,但可添加少量食用油。

6~12月龄婴儿的味觉正处于发育过程中,对甜味以及各种浓烈的味道比较敏感,过甜或加调味品容易造成婴儿挑食或厌食,给婴儿食物中少放糖也是为了预防龋齿。

婴儿期每日的盐需要量不到1克,仅从奶类和辅食中所摄取的钠元素已经能够满足婴儿的需要,如果额外再添加盐,会增加婴儿肾脏的负担。

6.适当添加,不要强迫进食。

依据婴儿食欲和吃饱的信号提供食物,并做到进餐次数和喂养方法符合6~12月龄婴儿的年龄要求。

当婴儿不愿意或拒绝某种新的食物时,不要强迫进食,可变换方式,采用在婴儿饥饿或口渴时喂给新的食物,多次尝试后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7.注意观察婴儿添加食物后的反应。

添加辅食的过程中,每添加一种新的食物时应密切注意进食后的反应,需要注意观察婴儿的消化能力和是否引起过敏症状。

每次开始添加一种食物时,一般应观察3天有无异常,才能逐渐增加分量或尝试另一种食物。

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反应或皮肤出现皮疹等过敏症状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暂停添加或暂缓添加该种食物,待症状消失后再从少量开始添加。

但是,不能据此认为是婴儿不能吃此种食物,从而不再给婴儿添加此种食物了。

8.6~12月龄婴儿的辅食添加建议。

应在婴儿满6个月(180天)时添加辅食。

辅食添加的时问有个体差异,若单纯乳类喂养的婴儿出现体重增长不良、频繁喂乳婴儿仍表现饥饿、对泥糊状食物表现出明显兴趣等现象时,可视具体情况酌情在4~6个月时添加辅食。

6月龄开始添加辅食是以尝试食物味道、培养进食兴趣、不影响奶量为前提,逐步进行食物种类与数量的添加。

三、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

建议用小勺给婴儿喂食物。

对于7~8月龄的婴儿应允许其自己用手握或抓食物吃,到10~12岁月龄时可鼓励婴儿自己用勺进食,这样可以锻炼婴儿的手眼协调功能,促进精细动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