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产业化开发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7410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产业化开发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产业化开发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产业化开发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产业化开发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产业化开发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产业化开发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产业化开发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产业化开发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产业化开发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产业化开发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

 

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产业化开发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所处的技术领域本项目属农业技术领域,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明确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

之重。

水稻种植是我县主导产业之一,优质水稻种植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繁荣农村经济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进行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产业化开发,对于提升我县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XX县位于XX省东南部的XX山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5.1℃,日照时数达1769.1小时,降雨量764.9—929.7mm,无霜期258天,≥10℃的活动积温4710.2℃,土地以水稻土和黄壤土为主,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一年两熟制。

项目区灌溉条件发达,水源丰富,农业处于主导地位,是典型的农业县,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实施5万吨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产业化开发项目,目的在于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产业政策,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增强农民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引导各类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组织持续发展,促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带动农村经济长足发展,确保农民增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实施5万吨无公害优质富

硒大米产业化开发项目,是省、市、县关于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产品加工升级的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打破国际贸易“绿色堡垒”扩大产品出口,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XX县有水田面积1万公顷,年产水稻7.5万吨,是XX(仅供参考,版权所有)市主要的优质水稻基地,2006年8月被省农业厅确认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据专家检测该区域环境、土质、大气、水源均达到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二)项目内容

本项目依托XX县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和无公害产地认证优势,围绕10万亩无公害优质富硒水稻生产基地建设,搞好无公害优质富硒稻米的精加工,提高种植优质水稻的经济效益,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食味上佳、粒形整齐、色泽莹白、透明度强、软硬适中、粘性强度,富含人体必需的稀有元素——硒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

随着我国水稻生产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已基本结束了靠数量发展的阶段,进入了高效种植、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为此,本项目建设内容为:

一是建立10万亩无公害优质富硒水稻生产基地,引进水稻优良品种,提高大米品质,保证稻米加工企业原料供给;二是推广适合于无公害优质稻生产的生物农药和生物有机肥料,引进推广高效低毒、残留少的农药,保证稻米达到无公害标准。

三是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稻米加工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稻米加工技术水平和大米产品的质量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稻米加工的经济效益;四是改建、扩建企业稻米加工设施,增加库容和生产能力,保证农户稻谷的收购加工,解决农民卖粮难和经济效益低问题,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繁荣农村经济做出贡献。

(三)项目的创新点

本项目创新点在于引进推广优质水稻新品种,充分利用我县富硒资源、无公害认证优势,实施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采用先进的大米加工工艺和设备,生产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实行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产业化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统一标准、统一供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销售,架起水稻种植户与市场销售的桥梁。

通过项目创新,不但降低了稻米加工企业和水稻种植户的风险,而且又降低了生产成本费用,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大米的品质,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和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项目的技术水平本项目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理由:

一是在无公害优质富硒水稻生产基地建设上,采用国家推广的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技术,引进优貭水稻新品种。

二是推广适合于无公害高效低毒、残留少的农药;三是粮食加工企业革新改进大米加工工艺,引进推广无污染的大米加工设备;四是采用优质大米包装技术研究成果,包装材料密封、防潮、无污染、无异味,在包装设计上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突出无公害大米特点,塑造鲜明独特的市场形象。

(五)项目的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的主食,是食品工业的原料。

大米是稻谷的籽实经脱壳碾制而成。

稻谷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品种,其产量占全部粮食产量的40%左右。

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在餐饮用餐,米饭都不必不可少的。

传统医学认为大米味甘,性平,无毒,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等功效。

大米的主要营养成份是:

蛋白质、糖类、钙、磷、铁、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

除此之外,大米还含有阿魏酸等生理活性物质,另外还有维生素E。

大米中的各种营养素含量虽不是很高,但因其食用量大,具有很高营养功效,是补充营养素的基础食物。

大米是提供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是预防脚气病、消除口腔炎症的重要食疗资源。

大米对处在长胖边缘的人很有益处,因为它做出的食品不刺激胃液分泌,对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也有好处,与小麦不同,它不含过敏原的谷蛋白。

大米对胃炎和胃溃疡患者尤其有效,所含的黏性淀粉能形成胃的保护膜,但糖尿病患者不要过多食用。

此外,大米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功效。

米汤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性味甘平,有益于婴儿的发育和健康,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对脂肪的吸收有促进作用。

大米是我国居民的重要主食之一,人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

大米是一个长盛不衰的产品,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和地区不断扩大。

国内大米消费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大米需求量越来越大。

其次,以粳米为主食的地区和人口越来越多,喜爱粳米和优质米的人越来越多。

另外随着人口的增加,而稻谷种植面积增加缓慢,未来国内稻米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日趋紧张。

稻谷是人类粮食的重要作用,是世界上三十亿人口赖以生存的基本食物,是世界上单产最高、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是国际贸易中的大宗货物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对大米及大米制品需求的多样化,全球对大米的需求量增加,世界大米贸易量也将不断增长。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产量国和消费国,全国65%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

大米的生产牵涉到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美国、日本等大米加工业发达的国家,稻米精深加工品种已超过350种,加工业对稻谷资源的增值率已达1:

4-1:

5左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米的消费逐步向优质化、功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我国在大米深加工方面:

重点发展精制米加工和转化技术与装备,提高优质米比重和深加工比重。

改进加工工艺,加强专用米研制和专用设备开发,开发有机(生态)米、营养米、留胚米、发芽糙米等。

加强米制品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发展大米(碎米)深加工,开发大米淀粉(淀粉糖)、大米粉丝(米线)、大米蛋白、膨化食品等。

在稻谷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加快稻谷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深度利用米糠和稻壳资源,利用米糠开发米糖多糖、膳食纤维、米糠蛋白等食品或开发日化、医药产品,利用稻壳发电和生产环保纸杯、包装材料、脱色剂、硅胶、耐火材料等。

(六)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供需基本平衡。

但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粮食安全的基础比较脆弱弱。

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

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1)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不仅可探索山区生态类型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县区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途径,在本项目区内,经大规模技术引进和技术培训,广大农户、科技人员、龙头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生产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创立品牌,提升产品档次,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生态效益:

无公害技术的推广应用,避免了滥施农药,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农产品残留给消费者造成健康危害,避免了过量施用化肥特别是氮肥对土壤造成的破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因此,实施无公害优质富硒产业化开发,对绿色无公害稻米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经济效益:

建设10万亩无公害优质富硒水稻生产基地,按每亩平均生产无公害优质富硒稻谷0.5吨计算,可产稻谷5万吨,平均每吨稻谷售价2300元,产值1.15亿元,农民可获纯利6000万元。

龙头加工企业年加工5万吨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销售收入12285万元,上缴税金567万元,企业可获利润656万元。

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农民增加了经济收入,激发了种粮积极性;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健康、安全、无污染优质富硒大米,而且为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加工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了广阔的市场。

(七)项目目前的进展情况目前,本项目先导工程已经启动,项目前期准备充分扎实,发展势头迅猛,项目目前已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在无公害优质富硒水稻生产基地建设方面:

一是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二是进行了硒资源普查工作,为优质富硒大米生产奠定了基础;三是完成了10万亩无公害优质富硒水稻生产基地

的规划,设计工作;四是完成了优质水稻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五是完成了20个无公害优质富硒水稻种植协会的组建工作,进行了无公害优质富硒水稻栽培技术培训,签订了订单合同。

在无公害优质富硒大米生产加工企业建设上,项目承担单位完成了国内最先进的优质稻米深加工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并进行了生产运营和消化吸收、创新;完成了部分厂房修建和改造,完成了企业内部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取得了国家产品质量安全(QS)和无公害产地认证工作;完成了销售网络建设,完成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扩初设计工作;完成了项目环保评价工作,完成了项目代款工作。

此外,XX县委、县政府为了加快XX县无公害优质富硒水稻产业化进程,为促进优质稻米产业突破发展,县委、县政府坚持从强化领导,健全机制抓起,夯实部门责任,以强有力的措施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建立了组织保障体系。

县、乡、村三级分别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在全县上下形成了级级有目标、层层有责任、户户有任务、人人抓落实的组织保障体系。

二是建立了无公害优质富硒水稻种植技术服务体系。

以农技推广队伍为依托,选派科技特派员,成立了无公害优质富硒水稻种植技术服务队,编制了《XX县无公害优质富硒水稻生产技术规程》,适用技术得到不断普及。

三是建立了检查考核体系。

无公害优质富硒水稻产业发展,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制定了具体考核办法,进行单项考核。

四是建立了协调配合体系,强化部门协调配合职能,各尽其力,全力支持无公害优质富硒稻米产业发展,在全县形成了上下齐心,部门联动的良好发展氛围。

(八)申请专项资金的必要性

XX县XX米业有限公司是XX县目前生产规模最大、规模化、标准化程度最高的稻米加工企业,担负着全县和邻县部分地区稻米收购加工任务。

公司自组建以来,长期不懈投入大量资金引进优质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建立无公害优质富硒水稻生产基地,扩大稻米加工能力,做到了水稻种植农户和加工企业的双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