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上第三观察物体四单元简易方程 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3805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0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上第三观察物体四单元简易方程 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人教版五上第三观察物体四单元简易方程 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人教版五上第三观察物体四单元简易方程 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人教版五上第三观察物体四单元简易方程 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人教版五上第三观察物体四单元简易方程 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上第三观察物体四单元简易方程 导学案.docx

《人教版五上第三观察物体四单元简易方程 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上第三观察物体四单元简易方程 导学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上第三观察物体四单元简易方程 导学案.docx

人教版五上第三观察物体四单元简易方程导学案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导学案1

云溪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主备人:

陈元香

课题

观察物体(教材例1、例2)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教材例1、例2)

学习目标

1、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不同的形状。

2、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重点:

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不同的形状。

难点:

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具学具: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盒子

教学过程

教师修正记录

一、设疑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

同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2、如果观察药箱又会有什么结果呢?

二、自主学习

1.请你自备一个长方体,数一数它有几个面?

2.本组小朋友在不同方向观察长方体纸箱。

这个纸箱有()个面。

几个小朋友每人最多可以看到()个面,最少可以看到()个面.

3、为什么有人只看到一个面?

有人看到两个面?

有人却看到了三个面?

这是因为人们观察物体的()不同。

(你也试一试,看是不是这样,(老师提醒你:

观察时视线一定要垂直于被观察物体的表面)。

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三、展示互动

1、拿出长方体从不同方向进行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一次最多看到几个面?

(注意观察过程中不能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2、如果我们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又能出现什么呢?

四、探究提升

1、看例1右下角的3张图片,说一说这3个同学分别是从哪面看到的?

2、根据前面探究所得知识判断39页例2。

五、归纳反思

①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的。

②站在任一位置都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个面。

六、达标测评

1、39页做一做。

2、完成P40第1题,连一连。

3、从不同方向观察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看看观察到了什么形状。

把你从各个角度看到的形状画下来。

4、判断:

  

(1)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  )

  

(2)观察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可以看到4个面。

(  )

  (3)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球体,观察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  )

教学后记

导学案2

云溪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主备人:

陈元香

课题

观察物体(教材例3)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教材例3)

学习目标:

进一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

变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

发现平面图与立体图之间的关系.

难点:

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具学具:

小正方体若干。

教学过程

教师修正记录

一、设疑导入

1、这个图形是由若干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正面图形

你能猜出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吗?

说说猜的理由。

二、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课本41页,准备四个小正方体按例3摆放在桌子上,自学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课本上给出的图形分别是小华从什么位置上看到的?

(2)自己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表象是什么,试着画画。

三、展示互动

1、操作。

把四个立方体组合起来,说出从上面、正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

2、比较。

把刚才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3、思考:

如果仅给你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能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四、探究提升

自己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表象和摆放的实物符合吗?

每人画出其从左面正面上面观察所得到的平面图形,每人展示并说明其理由。

学生用四个小正方体在小组中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对观察结果进行比较,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适当增加小正方体的数量进行活动。

五、归纳反思

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六、达标测评

1、完成例3及做一做。

2、完成练习九1-3题。

3、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形状。

(1)我在正面看到的是,它可能是()。

(2)我在正面看到的是,它可能是()。

4、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5、

 

这个图形是由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把这个图形的表面涂上红色,那么,

只有一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有两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只有3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只有4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只有5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

教学后记

导学案3

云溪小学年级上册教案主备人:

陈元香

课题

观察物体练习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练习,课本第38---43页

学习目标:

经历观察、思维过程,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教师修正记录

一、课前反思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的一些知识,你都学会了什么,还有那些不懂的地方呢?

二、点拨自学、交流解惑

(一)、自主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反思

2、以小组为单位回顾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说一说都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在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班内汇报。

(二)、汇报、解疑

三、巩固训练

针对P42—P43练习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相应的训练。

四、自主测评(1、先独立答题2、组内交流3、师生交流)

1、同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是不是相同的呢?

2、下面这些图形分别是从哪些方向看到的?

()()()

 

()()()

4、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分别得到下面的两个图形。

 

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5、

 

这个图形是由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把这个图形的表面涂上红色,那么,

只有一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有两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只有3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只有4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只有5个面涂红色的有()个小正方体

6、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形状。

(1)我在正面看到的是,它可能是()。

(2)我在正面看到的是,它可能是()。

﹡7、我是小小智多星!

兄弟二人举行100米赛跑,当哥哥到达终点时,弟弟才在95米处。

如果让弟弟在原起点起跑,哥哥后退5米起跑,两人的速度仍和原来一样,那么谁将获胜呢?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导学案1

云溪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主备人:

陈元香

课题

用字母表示数

(一)

教学内容:

用字母表示数例1-例3

学习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面积计算公式。

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重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难点:

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教师修正记录

一、设疑导入

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

2、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结果不变,这叫做()。

3、我们还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二、自主学习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做什么?

还可以怎么办?

2、图形的周长用哪个字母表示?

面积呢?

3、我能举出一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4、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5、试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

三、展示互动

1、试做例2:

用字母表示乘法的运算定律(注意省略乘号)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2、试做例3:

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并用公式计算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四、探究提升

1.我会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x×xm×m0.1×ba×6

3×nχ×8a×c0.14×e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cm,宽是5cm,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五、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六、达标测评

1、

(1)省略乘号,写出下列格式。

x×y()7×a()1×a()y×3+9()

(2)下面式子对吗?

如果不对请改正过来。

㎡写作m×2(    )

a×b写作ba(    )

1×a写作1a(    )。

教学后记

导学案2

云溪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主备人:

陈元香

课题

用字母表示数

(二)

教学内容: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例4

学习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面积计算公式。

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重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难点:

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教师修正记录

一、设疑导入

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

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

2×3=a×7=14+b=a÷7=

a×a=5-x=0.6×0.6=b×1=

二、自主学习

(1)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4)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三、展示互动

1.学习例4第

(1)题:

我来说说我的发现。

(1)小红同学的年龄可以用字母()表示。

(2)爸爸的年龄可以表示为()+30。

(3)a能是200吗?

试假定出小红的年龄,再算出爸

爸的年龄。

当a=()时,爸爸的年龄是:

a+30=()=()

2.学习例4第

(2)题。

(1)说出结论:

()

(2)体会: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的意义。

四、探究提升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也可以表示()。

2、一本《有趣的数学故事》的单价是t元,请问2t表示(),100÷t表示(),100-3t表示()。

3、请结合自己的身高、体重情况,算算自己的标准体重,并讨论:

比标准体重轻说明什么?

如果比标准体重重,又说明什么?

五、归纳反思

思考:

你觉得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六、达标测评

(1)成年男子的标准体重通常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标准体重=身高-105(身高用厘米数,体重用千克数)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成年男子的标准体重为:

()

爸爸的身高为176厘米,用上面的式子求出爸爸的标准体重。

()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4.7与x的积x除以8的商

6.4减去x的3倍比7.2的x倍多b的数

教学后记

导学案3

云溪小学年级上册教案主备人:

陈元香

课题

用字母表示数(三)练习

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1、能较熟练的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数量。

3、会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重点难点:

能熟炼地运用字母表示数。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教师修正记录

一、基本练习:

1、填空:

(1)a+a=()a×a=()

(2)当a=5时,2a=(),a的平方=()

2、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操,五年级站了x列,平均每列20人,六年级有a人。

说出下面各式所表示的意义:

(1)30x

(2)30x+a(3)a—30x

3、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二、综合练习

1、王丽跑步,现在每天比原来多跑200米,原来每天跑步x米,原来一星期(7天)跑步的米数是(),现在每天跑步的米数是()。

2、当a=600时,8a=(),a+300=()。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4.7与x的积

(2)x除以8的商

(3)6.4减去x的3倍(4)比7.2的x倍多b的数

三、课本练习:

1、独立解答P51第7题师巡视指导个别学困生。

集体评议,注意评讲求值的书写格式。

2、讨论口答P51第8题注意理解(3)小题,3x表示投中3分球得的总分数。

3、分小组完成P51第9题请几个小组派代表说说式子表示的含义。

4、独立完成P52第10-12题

三、全课总结:

通过练习,你还有什么疑困?

你觉得你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是什么?

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地方是什么?

导学案4

云溪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主备人:

陈元香

课题

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方程的意义课本第53~54页

学习目标:

1、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有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教师修正记录

一、设疑导入

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

山羊、小狗、小兔中,如果山羊和小兔玩跷跷板,他们能开心的玩吗?

怎么办才行?

只有跷跷板两边重量()时,才能开心的玩起来。

二、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课本53-56页,回答下列问题

1、课本53页图1中天平的指针指着刻度盘的()说明天平处于()状态,这时天平左盘放着一个杯子,右盘放着()克的砝码,说明这一个杯子重()克。

2、图2中在天平的左盘中加入一杯水,右盘还是100g的砝码,这时天平处于()状态。

如果加入的水重x克,那么杯子和水共重()。

3、在图3

(1)中,天平右盘放有200g的砝码,这时天平大指针偏()边,说明天平()盘重,处于()状态。

这时天平的状态用式子表示是();在图3

(2)中,天平右盘放有300g的砝码,这时天平大指针偏()边,说明天平()盘重,处于()状态。

这时天平的状态用式子表示是(   );

三、展示互动

一.理解等式的概念

1.学习第53页图1、2,完成下列问题。

(1)用式子表示:

(2)用式子表示:

(3)以上两个式子都是表示物体之间质量的关系,数学上把这样表示两边相等的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式。

二.理解方程的意义

1.自学第53页、54页,我能回答下列问题。

(1)()的等式,称为方程。

(2)分别写出三个等式、三个方程:

体会方程和等式的异同,将其关系填入下图中,并写出各自的特征。

可以含未知数,也可以()。

只包括含有()的()。

四、探究提升

1、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个条件,一要是(),二要()2、请自己写几个方程。

()()()()

五、归纳反思

讨论并归纳总结:

一个方程应该符合哪些条件:

a.必须是()。

b.等式中一定要含()。

六、达标测评

1、下面哪些是方程,在括号里打上√.

(1)32X>64()

(2)56+X-8()(3)15÷X=1()

2、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小华买了3枝钢笔,每支x元,共付9元。

(2)小明a岁,小华比小明大3岁,小华是15岁。

(3)一个数的3倍与5.4的差是9.6,求这个数。

3、一本书有a页,张华每天看8页,看了b页,

(1)用式子表示还没有看的页数。

(2)这本书如果有94页,张华看了7天,用上边的式子求还没有看的页数。

教学后记

导学案5

云溪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主备人:

陈元香

课题

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天平游戏第55、56页

学习目标:

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重点难点:

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进而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教师修正记录

一、设疑导入

1、什么叫方程?

方程是不是等式?

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2、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

X+2.4=6a×5<122.4+1.8=4.246+a

6.3÷3>24x+2y=1815.7-x=87b=49

3、你对天平有哪些了解?

二、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55页的第一幅主题图,理解后填空。

(1)天平的左盘放一茶壶,右盘放两茶杯,天平保持平衡。

这说明()如果设一把茶壶重a克,1个茶杯重b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  )来表示。

(2)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

往两边各放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 )变化。

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 )。

这个过程可以式子表示为(   )。

(3)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   ),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

天平(    )。

(4)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两边增加(    )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

如果天平两边减少(   )的物品,天平不会保持平衡。

2、阅读教材P55页第2幅图,理解图意后填空。

(1)1个花盆和()个花瓶同样重,两边同时减少()个花瓶,天平保持平衡。

(2)1个花盆和()个花瓶同样重。

3、阅读教材P56页第1、2幅图,理解图意。

(1)天平左盘放一瓶墨水,右盘放两个铅笔盒,天平保持平衡。

一瓶墨水等于()个铅笔盒的质量,如果设一瓶墨水重c克,1个铅笔盒重d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

即()。

(2)想一想,如果在左边再放上1瓶墨水,右边再放上2个铅笔盒,天平()。

天平两边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也不同,为什么还能保持平衡呢,天平左边的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了2倍变化?

,右边也()2倍,因此天平两边尽管所增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不同,但两边质量所发生的变化是()的,都扩大了2倍,所以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用式子表示就是().

(3)反过来,就是天平两边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c÷2=4d÷2。

因此,天平除了在两边同时()或()同样的物品会保持平衡外,还可以天平两边物品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的倍数,天平保持()。

(4)阅读教材56页的第2幅图,要求1个排球和()个皮球同样重,两边质量同时()2倍,即把两边的球都平均分成()份,保留其中的一份,天平保持平衡,得出()个排球和()个皮球同样重。

三、展示互动

1、天平两端分别放有一袋500克的盐和两袋250克的花生。

(天平保持平衡)

1、当两边各增加3袋同样的花生(250克/袋)时,天平是否保持平衡?

为什么?

2、在平衡的基础上,现在将把天平两端的东西减少,怎样变化可使天平依然保持平衡?

怎么想的?

3、假如天平两端只能加与先前完全一样的东西,要保持平衡可以怎么做?

怎么想的?

四、探究提升

1、

(1)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

(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0除外),等式()。

过关检测:

2、

(1)天平两边的()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数,天平保持平衡。

(2)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的数,等式();

3、一个四位数,千位上的数字是a,百位上的数十b,十位上的数是c,个位上的数字是d,这个四位数是多少?

(提示: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各级进率位10)。

五、归纳反思

通过以上活动得出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

在天平的两端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重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两边保持()。

同理,在方程的两端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端仍然();在方程两端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 )。

六、达标测评

1.填空

(1)等式两边同时()或()同一个(),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2)等式两边同时()或(),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2、猜一猜

葡萄+苹果=苹果+200千克葡萄=()千克

○○○=□□□□□□○=()个□

从3a=3b能不能得到a=b,为什么?

2a+b=5b   a=()b

3、如果X+6.5=10,那么X+6.5-()=10-();

如果X-10.8=25.6,那么X-10.8+()=25.6+();

如果1.5X=22.5,那么1.5X÷()=22.5÷();

如果X÷1.3=1.2,那么X÷1.3×()=1.2×().

2.从x=y能不能得到x÷9=y÷9,为什么?

从x=y能不能得到x+5=y+5,为什么?

教学后记

导学案6

云溪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主备人:

陈元香

课题

解简易方程

(1)

教学内容:

解方程

(一)课本第57~59页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题目,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义。

2、会检验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检验的格式。

3、进一步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重点:

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难点:

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教师修正记录

一、设疑导入

1、什么叫方程?

2、方程一定是等式吗?

3、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是什么?

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57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上可以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天平保持平衡说明什么?

(2)用一个方程来表示这一等量关系:

()

(3)你知道方程100+x=250中的未知数x等于多少吗?

你是怎样想的?

把各种方法记录下来。

(4)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

()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5)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有什么不同?

三、展示互动

1、方程的解是一个具体的(),而解方程是一个(),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2、解方程。

X+3.5=79.46x=7.5x÷5=4.25

四、探究提升

1、学习第58页例1,我能说出利用等式不变的规律解方程的依据。

(1)方程两边同时(),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我可以写出解这个方程的过程,并写出检验过程。

2、学习第59页例2,我体会到了用等式不变的规律解方程的方法。

3、通过解方程,我能得出:

(1)方程两边()加上或减去(),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五、归纳反思

认识和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像这样,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150就是方程100+x=250的解。

(2)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种方法来求100+x=250的解的过程就是()。

六、达标测评

1、后面的括号中哪个是方程的解?

(1)x+32=76(x=44,x=108)

(2)12-x=4(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