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 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3744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 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 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 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 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 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 元教案.docx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 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 元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 元教案.docx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单元授课计划

课题

去姥姥家——混合运算

单元序号

教学目标

1、探索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2、在解决问题和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必要性。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万以内数的连价、联检和不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混合运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混合运算,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

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课时分配

新授3课时、练习3课时、复习1课时,共计7课时

时间

年月日——年月日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探索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点

学难

重点

重点:

掌握万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脱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准备

教学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万以内数的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买这些礼物一共用了多少元?

112+103+88

=215+88

=303(元)

买衣服比鞋子多多少元?

112+103-88

=215-88

=127(元)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个性化

设计

活动一:

出示学习目标(3分钟)

 

活动二: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5分钟)

 

活动二:

解决问题感受新知

(22分钟)

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

万以内数连加计算方法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吗?

对,老人节。

老人节那天你都是怎么做的呀?

师:

同学们做的都很好,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小红家是怎样做的吧!

(教师出示课件)

图上画的是什么?

你能根据图中的有用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吗?

 

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1.买这些礼物一共用了多少元?

2.买衣服比鞋子多用了多少元?

 

师: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首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自己试试看,能用哪些方法解决?

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

好,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的算法?

学生读

 

生:

老人节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思考问题

学生根据画面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买三件衣服一共用了多少元?

2.买衣服比买裤子多用了多少元?

3.上衣比鞋子贵多少元?

……………………

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

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全班交流

各组展示算法说出想法。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估算

112,103,88都接近100,所以大约用了300元。

以有趣的话题导入新课,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老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关注学生是否能听取他人建议提倡算法多样化,但同时也要优化算法

 

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后,用最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建议提倡算法多样化,但同时也要优化算法

 

 

活动三:

当堂达标检测

(7分钟)

 

活动四:

小结

(3分钟

师: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方法,真了不起,我们今天重点学习脱式计算。

板书脱式计算法:

112+103+88

=215+88

=303(元)

师:

第二个问题同学们能试着自己解决吗?

试着用今天刚学习的方法。

1.用脱式计算。

576+286+5342100-482-689

==

==

2.小松鼠采松果。

三天采了268个,第一天采了122个,第二天采了97个,剩下的是第三天采的。

第三天采了多少个?

师: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下节课是不是应该表现更好呀?

2.脱式计算:

112+103+88

=215+88

=303(元)

3.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后,用最简便的方法解决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第二个问题,而后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而后全班交流

 

学生思考、交流。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

 

指导学生通过随堂练习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随时改正

作业

布置

知识巩固题

拓展延伸题

作业

内容

练习15道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口算题

应用题:

从第一层书架拿出16本书防入第二层后,第一层书的本书数比第二层少4本。

问原来第一层比第二层多多少本?

教学

反思

通过本节教学,学生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并能进行估算。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学生能够听取他人建议提倡算法多样化。

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练习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练习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并能进

行估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种算法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点

学难

重点

重点:

练习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

难点:

脱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准备

教学

多媒体课件

自主练习

75+75+11

=150+11

=161(人)

900-378-460

=522-460

=62(只)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个性化

设计

活动一:

复习导入

(5分钟)

 

活动二:

处理练习

(32分钟)

师:

在讲练习之前,老师想先考考大家

抢答口算以下题目:

200+500-300=

1200-600-300=

300+700+600=

80+120-60=

师:

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忍不住要奖励大家了。

送给大家几束美丽的花朵,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练习题1)

1.赏花

师:

同学们看,漂亮的花朵还要考考大家呢!

她说,只要你做对了她上面的口算题,花就送给你了,快做吧!

看哪个小组最先得到她。

师:

谁愿意把你的结果说给大家听呀!

2.乘车

师:

老师还要带大家一起去农场看看,坐车的时候,列车员叔叔遇到了一个难题,你愿意帮助他吗?

3.助人为乐

师:

列车上有一位邮递员叔叔想请同学们帮个忙,帮他算一算邮局到花园小区怎样走最近?

加油吧!

4.开锁

师:

到了农场了,谁会农场的连环锁呀!

快来赛一赛吧!

师:

哪个小组愿意先来交流一下?

5.参观养鸡厂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学生踊跃抢答

 

学生小组内独立完成课本练习题1

 

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表意见

 

学生先看图,弄清题意之后,独立解决

 

学生看图后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

学生分小组完成

小组间交流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以抢答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兴趣

 

 

以有趣的故事情节贯穿整个练习过程,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起到练习的作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活动三:

小结

(3分钟)

活动四:

当堂达标检测(10分钟)

孵小鸡的知识吧!

看图你能提出用价值的数学问题吗?

6.师:

先找规律后填数

 

7.师:

看第八题,先弄清题意,能自己解决吗?

好,一会全班交流

8.师:

空调公司的老板遇到了难题,我们来帮帮他吧!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想法,想收获吗?

一起来交流交流!

 

课本80页,第七题

先估算,后用脱式解决

学生弄清题意后自己解决

全班交流结果

“能”

 

学生自己弄清题意后,小组内解决

全班交流结果

 

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生做

 

给学生一个正确评价自己的机会,并学会听取他人意见

作业

布置

知识巩固题

拓展延伸题

作业

内容

练习15道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口算题

课本80页,第9题

先估算,后用脱式解决

教学

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方法,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并能进行估算。

通过与他人交流各种算法的过程,体验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混合运算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

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2、在解决问题和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必要性。

3、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点

学难

重点

重点:

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

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准备

教学

课件、小黑板

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还剩多少个鸭蛋?

原来:

600个卖了:

200个阿姨要:

150个

方案一:

600–200–150

=400–150

=250(个)

方案二:

600–(200+150)

=600–350

=250(个)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个性化

设计

活动一:

出示学习目标(3分钟)

活动二:

创设情境

 

5分钟

 

活动三

感受新知

 

(21分钟)

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带有小括号的加减两步混和运算的学习。

前天红红一家三口来到姥姥家,今天小表哥亮亮悄悄地对红红说,“我邀请你到我家的养鸭场看一看吧!

”孩子们,咱们也一块儿去看一看吧?

课件展示情境图,

在这幅图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信息?

 

同学们观察得真认真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问题?

教师板书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1、还剩多少个鸭蛋?

2、一共有多少只鸭?

(一)我们先来解决小红遇到的问题:

还剩多少个鸭蛋?

1、大家想一想,要求“阿姨买了150个以后还剩几个鸭蛋?

”要先求什么?

2、试一试,用自己的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3、教师选择四名学生把自己的方法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为何这样计算?

学生齐读

 

 

花鸭有398只,白鸭比花鸭少95只。

原来有600个鸭蛋,已经卖了200个”阿姨要买150个

 

生1:

还剩多少个鸭蛋?

生2:

一共有多少只鸭子?

生:

先求卖了200个剩多少,再求卖给阿姨后剩下的。

生:

先求一共卖了多少鸭蛋,再求剩下多少个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板演:

生1:

600-200=400(个)

400-150=250(个)

生2:

200+150=350(个)

明确学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观察找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能分析问题

 

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活动四

当堂达标检测

8分钟

活动五

小结

3分钟

(二)自主完成“花鸭白鸭一共多少只?

请看咱们今天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

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今后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大家首先要想一想: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需要先算的假如在算式后面时要加小括号。

1、850-(180+120)

2、420-(237-37)

3、共有900条金鱼,卖了350条红金鱼,280条黑金鱼,还剩多少条金鱼?

 

这节课你又增加了什么本领?

有什么收获?

600–350=250(个)

生3:

600-200-150

=400-150

=250(个)

4:

600-(200+150)

=600-350

=250(个)

先算出两次卖出鸭蛋的总个数,再用原来的减卖出的

独立完成、个别汇报、集体订正。

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另一生: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先算小括号的必要性

 

巩固提高

 

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作业

布置

知识巩固题

基础训练59页1题

拓展延伸题

基础训练60页3题判断

作业

内容

608+(450+79)

863-(256-56)

563-(363+243)

=200+243

=443

教学

反思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加深对了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

并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掌握了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在解决问题和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必要性。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综合应用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加减混合运算及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点

学难

重点

重点:

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灵活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准备

教学

课件

综合应用

1.山菊花和一串红一共有多少棵?

2.月季和郁金香一共有多少棵

450-180+450300+(300+60)

=270+450=300+360

=720(棵)=660(棵)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个性化

设计

活动一:

出使教学目标(3分钟)

 

活动二

创设情景

2分钟

 

活动三

提出问题

10分钟

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

综合应用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和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红红来到了姥爷的花园参观,花园里种了许多的花草,它们和蓝天大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同学们想不想和红红一起参观

课件展示情境图

同学们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好!

我知道咱们班同学都是提数学问题的小专家。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请把你提的问题说给小组成员听,一人说时,其他三人要评判他说的是否合理,不合理的话请你说出理由。

组长记录你组内提出的合理的问题。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交流活动中去。

师:

谁来把你们小组提出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让大家评判一下是否合理?

学生齐读

 

生1一串红450棵

山菊花比一串红少180棵

郁金香300棵

月季比郁金香多60棵

一串红上午卖出80棵,下午卖出110棵

山菊花上午卖出35棵

月季下午卖出78棵

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

 

小组内交流各自提出的问题。

 

生2.1.山菊花有多少棵

其余学生这个问题还可以

全体学生450-180

生2。

2.一串红和山菊花一共有多少棵

其余学生:

合理。

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会整理归类数学信息

 

归类整理问题的能

 

指导学生,根据所了解到的信息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

 

活动四

解决问题15分钟

 

师同时板书问题

同学们真是提问题的小专家,根据所了解到的信息提出了那么多合理的数学问题,下面该做什么了?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一起读一遍问题

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成员听一听,让大家来共同分享一下吗?

 

谁能代表你们小组说一说

那你能把你的思路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并计算出得数。

教师巡视指导,掌握情况。

投影出一名学生用分步解决的过程,并让该生讲一讲过程

[再让板演的学生讲计算过程]

解决问题2

请用算式把你的思路表示出来,学生独立完成,估计大部分学生完成时,指名一人板书。

生2.月季和郁金香一共有多少棵

其余学生:

合理。

 

生:

解决问题。

学生齐读。

一串红和山菊花一共有多少棵

生独立思考。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教师参与到小组交流活动中去。

 

要求一串红和山菊花一共有多少棵,就要先算出山菊花有多少棵然后再求一串红和山菊花一共有多少棵

再指名两位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一生板演正确的综合算式。

学生独立思考思路

先求出月季有多少棵再求月季和郁金香一共有多少棵

再指名一学生说一

 

培养团结合作的能力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教师参与到小组交流活动中去。

活动五

当堂达标检测

10分钟

 

活动六

总结

3分钟

出示题原来有一串红450棵,上午卖出80棵,下午卖出110棵,还剩多少棵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你能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说给大家听吗

你们的思路真开阔,想出了两种思路,好样的。

请列出算式算一算吧。

指两生板演

 

这节课你们通过思考交流,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独立思考

生1.先求出卖出多少棵再求还剩多少棵

生2.我现用450减去上午卖的80棵,然后再减下午卖的110棵

学生独立列式

生1.

450-(80+110)

=450-190

=260(棵)

并再次讲思路。

生2

450-80-110

=370-110

=260(棵)

并再次讲思路。

生1我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巩固所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导学生,巩固所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业

布置

知识巩固题

课本P86第2题计算

拓展延伸题

课本P86第4题

作业

内容

104+580+226

437-(237+163)

600-(558-358)

我们有400元钱买300元送100元购物券。

怎样买合适呢

教学

反思

通过本节教学,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加减混合运算及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我学会了吗?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掌握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法,混合运算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2、灵活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点

学难

重点

重点:

熟练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方法。

难点:

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列综合算式解决。

准备

教学

小黑板

我学会了吗?

1.34+83-98

=117-98

=19(人)

2.398-(207+179)

=398-386

=12(部)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个性化

设计

一、

复习

(5分钟)

 

二、

解决问题

(20分钟)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本单元学习的知识。

小黑板出示

462-199+201

365-(65+284)

 

师生共同订正

 

新星小学二年级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调查表

 

解决问题

(1)

指生列算式

(引导说出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解决问题

(2)

 

指生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3)

同桌交流蔬菜营养方面的知识

 

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练习(指学生板演)

 

学生观看统计表

学生自己读题目寻找信息,并列式。

指生列算式,说出先求出喜欢吃卷心菜和西红柿的一共有多少人?

再求出的结果,减去喜欢吃黄瓜的人。

同桌讨论解决方法

 

生回报:

 

生:

说出自己的发现

生提出问题

并且解决问题

 

同桌交流

 

巩固所学知识

 

关注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通过发现,让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三.小结(5分钟)

 

四.当堂达标检测(10分钟)

师:

一起看第2题

胜利商场手机销售情况

指生板演

集体订正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裁判:

400-(400+50)=50

462-199+201=62

388+122-122=388

生:

自己读题目

生独立计算

并注意计算方法

生板演

集体订正并指生说出自己的算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多人次提问题,并且找另一位同学解决问题

自由发言

 

生做

巩固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进一步巩固本节知识

作业

布置

知识巩固题

拓展延伸题

作业

内容

 

基础训练1、2、3、4

 

基础训练

实践园地

教学

反思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通过发现,让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本节知识。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配套练习

一、口算。

84-48=1700+300=

67-42=284+314=

489-127=9+46=

745-20=680-400=

840+400=700-80=

28+58=80-28=

70-26=35-27=

900+500=590-90=

1700-800=900-600=

630-600=46-27=

160-70=86-34=

34+25=320+70=

90-75=

二、估算。

861-319≈209+196≈

502+198≈698-223≈

959-347≈449+123≈

1490+703≈995-303≈

 

三、笔算。

450+490=570-480=

 

94+452=360-270=

450+210=570-380=

 

370+340690+230=

 

280-160=550-360=

 

240-160=490-230=

588+468=           804-276=

 

652+567=           950-454=

 

96+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