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3594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docx

《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docx

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财会[2006]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的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企业年金基金,是指根据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第三条 企业年金基金应当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

  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和其他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提供服务的主体,应当将企业年金基金与其固有资产和其他资产严格区分,确保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

  第二章 确认和计量

  第四条 企业年金基金应当分别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和净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

  第五条 企业年金基金缴费及其运营形成的各项资产包括:

货币资金、应收证券清算款、应收利息、买入返售证券、其他应收款、债券投资、基金投资、股票投资、其他投资等。

  第六条 企业年金基金在运营中根据国家规定的投资范围取得的国债、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和企业债、可转换债、投资性保险产品、证券投资基金、股票等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其初始取得和后续估值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

  

(一)初始取得投资时,应当以交易日支付的成交价款作为其公允价值。

发生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估值日对投资进行估值时,应当以其公允价值调整原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投资公允价值的确定,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第七条 企业年金基金运营形成的各项负债包括:

应付证券清算款、应付受益人待遇、应付受托人管理费、应付托管人管理费、应付投资管理人管理费、应交税金、卖出回购证券款、应付利息、应付佣金和其他应付款等。

  第八条 企业年金基金运营形成的各项收入包括:

存款利息收入、买入返售证券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处置收益和其他收入。

  第九条 收入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认和计量:

  

(一)存款利息收入,按照本金和适用的利率确定。

  

(二)买入返售证券收入,在融券期限内按照买入返售证券价款和协议约定的利率确定。

  (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在估值日按照当日投资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即上一估值日投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定。

  (四)投资处置收益,在交易日按照卖出投资所取得的价款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定。

  (五)风险准备金补亏等其他收入,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确定。

  第十条 企业年金基金运营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交易费用、受托人管理费、托管人管理费、投资管理人管理费、卖出回购证券支出和其他费用。

  第十一条 费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认和计量:

  

(一)交易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机构、券商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确定。

  

(二)受托人管理费、托管人管理费和投资管理人管理费,根据相关规定按实际计提的金额确定。

  (三)卖出回购证券支出,在融资期限内按照卖出回购证券价款和协议约定的利率确定。

  (四)其他费用,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确定。

  第十二条 企业年金基金的净资产,是指企业年金基金的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资产负债表日,应当将当期各项收入和费用结转至净资产。

  净资产应当分别企业和职工个人设置账户,根据企业年金计划按期将运营收益分配计入各账户。

  第十三条 净资产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认和计量:

  

(一)向企业和职工个人收取的缴费,按照收到的金额增加净资产。

  

(二)向受益人支付的待遇,按照应付的金额减少净资产。

  (三)因职工调入企业而发生的个人账户转入金额,增加净资产。

  (四)因职工调离企业而发生的个人账户转出金额,减少净资产。

  第三章 列报

  第十四条 企业年金基金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变动表和附注。

  第十五条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年金基金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应当按照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分类列示。

  第十六条 资产类项目至少应当列示下列信息:

  

(一)货币资金;

  

(二)应收证券清算款;

  (三)应收利息;

  (四)买入返售证券;

  (五)其他应收款;

  (六)债券投资;

  (七)基金投资;

  (八)股票投资;

  (九)其他投资;

  (十)其他资产。

  第十七条 负债类项目至少应当列示下列信息:

  

(一)应付证券清算款;

  

(二)应付受益人待遇;

  (三)应付受托人管理费;

  (四)应付托管人管理费;

  (五)应付投资管理人管理费;

  (六)应交税金;

  (七)卖出回购证券款;

  (八)应付利息;

  (九)应付佣金;

  (十)其他应付款。

  第十八条 净资产类项目列示企业年金基金净值。

  第十九条 净资产变动表反映企业年金基金在一定会计期间的净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应当列示下列信息:

  

(一)期初净资产。

  

(二)本期净资产增加数,包括本期收入、收取企业缴费、收取职工个人缴费、个人账户转入。

  (三)本期净资产减少数,包括本期费用、支付受益人待遇、个人账户转出。

  (四)期末净资产。

  第二十条 附注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一)企业年金计划的主要内容及重大变化。

  

(二)投资种类、金额及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三)各类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例。

  (四)可能使投资价值受到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附录:

 

 资产负债表

                  会年金01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

资产

行次

年初数

期末数

负债和净资产

行次

年初数

期末数

资产:

 

 

  

负债:

 

 

 

货币资金

 

 

  

应付证券清算款

 

 

 

应收证券清算款

 

 

  

应付受益人待遇

 

 

 

应收利息

 

 

 

应付受托人管理费

 

 

 

买入返售证券

 

 

 

应付托管人管理费

 

 

 

其他应收款

 

 

  

应付投资管理人管理费

 

 

 

债券投资

 

 

  

应交税金

 

 

 

基金投资

 

 

  

卖出回购证券款

 

 

 

股票投资

 

 

  

应付利息

 

 

 

其他投资

 

 

 

应付佣金

 

 

 

其他资产

 

 

 

其他应付款

 

 

 

 

 

 

 

负债合计

 

 

 

 

 

 

 

净资产:

 

 

 

 

 

 

 

企业年金基金净值

 

 

 

 

 

 

 

 

 

 

 

资产总计

  

 

 

负债和净资产总计

 

 

 

净资产变动表

              会年金02表

编制单位:

年月          单位:

项目

行次

本月数

本年累计数

一、期初净资产

 

 

 

二、本期净资产增加数

 

 

 

(一)本期收入

 

 

 

1.存款利息收入

 

 

 

2.买入返售证券收入

 

 

 

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4.投资处置收益

 

 

 

5.其他收入

 

 

 

(二)收取企业缴费

 

 

 

(三)收取职工个人缴费

 

 

 

(四)个人账户转入

 

 

 

三、本期净资产减少数

 

 

 

(一)本期费用

 

 

 

1.交易费用

 

 

 

2.受托人管理费

 

 

 

3.托管人管理费

 

 

 

4.投资管理人管理费

 

 

 

5.卖出回购证券支出

 

 

 

6.其他费用

 

 

 

(二)支付受益人待遇

 

 

 

(三)个人账户转出

 

 

 

四、期末净资产

 

 

 

 

项目一会计基本理论知识

【学习目标】

1、了解会计的概念、特点、发展历史;

2、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3、理解会计的目标,掌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4、掌握会计要素的类型及定义特征;

5、了解会计计量属性;

6、理解会计等式含义及几种基本经济业务类型;

7、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构成。

任务一学习会计基本原理

任务导入:

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又是随着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发展而发展的。

会计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要掌握会计基本原理首先要了解会计产生的动因及发展历程。

任务1.1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产生的动因

概括地讲,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和人们对社会生产活动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为管理好生产而起作用的。

具体地讲,会计是基于对生产过程的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有效地反映(计算、记录)和监督,借以了解和控制生产活动,使生产活动按预期目标进行的客观需要而应运而生的。

(二)会计发展简史

1、古代会计阶段

会计在中国古代就有所发展。

①西周时期:

据史籍记载,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设有专门核算官方财赋收支的官职---司会,并对财物收支采取了“月计岁会”(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的办法

②唐宋时期:

宋代官厅中,办理钱粮报销或移交,要编造“四柱清册”,通过“旧管(起初结存)+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结存)”的平衡公式进行结账,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这是我国会计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成就。

四柱: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存

③明末清初,手工业和商业趋于繁荣,为适应计算盈亏的需要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

它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各项负债)四大类,运用“进—缴=存—该”的平衡公式进行核算,设总账进行“分类记录”,并编制“进缴表”(即利润表)和“存该表”(即资产负债表),实行双轨计算盈亏,在两表上计算出的盈亏数应当相等,称为“合龙门”,以此核对全部账目的正误。

进-缴=存-该

全部收入全部支出全部资产全部负债及业主投资

进缴表存该表

合龙门

2、近代会计阶段

人类会计方法的演进,经历了由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转化的过程,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般认为,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是近代会计的形成标志。

总的来看,近代会计发源于意大利,发展于英国,完善提高于美国。

近代会计阶段大致从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LocaPacioli)的著作《算术、几何、比例概要》一书的出版开始至20世纪40年代末。

中世纪(公元11至15世纪)地中海沿岸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商业和金融业比较繁荣。

发达的经济要求不断改进和提高会计记账方法,而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LocaPacioli)于1494年出版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借贷复式记账法,它是会计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厂制度确立并出现了股份公司,这客观上要求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方法。

这一时期,由于经济日益复杂化,促进会计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理论上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使会计从一门应用技术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时,由于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公司的广大股东以及与公司有利益关系的其它方面,迫切要求准确了解公司的真实财务信息,要求公司定期提供有关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报告。

而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只有经过独立的会计师的鉴证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这样,英国出现了一大批专门从事审计查账业务的会计师,并建立了一批会计师协会,如第一个会计师协会―爱丁堡会计师公会的成始制定“公认会计原则”。

“公认会计原则”的建立,标志着近代会计进入了现代会计阶段。

3、现代会计阶段

此阶段大致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

本时期,一方面由于科技日新月异立,标志着会计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扩展。

同时,各国经济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也促进了会计技术的规范和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中心从西欧移至美国。

为了进一步规范会计工作,提高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比性,以美国等国家的会计师协会开,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众多的跨国公司,公司的会计处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企业强烈要求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这就对会计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设计制定了更加严密的会计法规,实现会计对企业经营过程的全面控制。

会计分成两个领域,即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而且,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及迅速进步,将该技术运用于会计工作,便出现了电算化会计。

最近还出现了人力资源会计等诸多会计分支。

复式借贷记账法直至清末才通过日本传入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会计工作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快速发展,为适应经济的发展,我国于1985年1月21日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将我国的会计工作纳入法治轨道。

我国分别于1993年12月29日和1999年10月31日对会计法进行修订,这部法律对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督促各单位依法经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2年11月30日根据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国务院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和各行业的会计制度,为我国会计尽快地与国际会计接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97年5月以来,先后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等16个具体会计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使我国会计事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不断健康的发展。

2006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召开发布会,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38个具体会计准则。

二、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对会计的几种认识

目前在会计理论界对会计的定义有争议,主流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管理工具论。

“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的工具”。

2、管理活动论。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3、信息系统论。

“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营管理和经济管理,而在每个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二)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专门会计方法,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过程及结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考核和检查,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

三、会计的特点

(一)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

会计为了从数量上来核算和监督各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的过程,需要运用实物量度(千克、吨、米、台、件等)、劳动量度(劳动日、工时等)和货币量度(元、角、分等)三种计量尺度,但应以货币量度为主。

只有借助统一的货币量度,才能取得经营管理上所必需的连续、系统而综合的会计资料。

因此,在会计上,对于各种经济事务即使已按实物量度或劳动量度进行计算和记录,最仍需要按货币量度综合加以核算。

(二)会计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会计对经济活动过程进行核算和监督,是按照经济活动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地连续记录,并且对现在或将来可能影响企业收益地、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全面、准确地记录下来。

会计日常记录的内容,应当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度或会计惯例以及管理的要求,定期进行归类整理,以揭示经济业务所固有的内部联系,以便随时提供企业经营管理所需的各种资料。

(三)会计具有一整套科学实用的专门方法

为了正确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会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实用的专门核算方法,即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顺序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和计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经济信息。

这些专门核算方法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方法体系,是会计管理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四、会计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客观上所具有的固有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具有客观性、相对稳定性和普遍适用性等特点。

马克思将会计职能精辟地概括为:

会计是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

其中,“观念的总结”指用观念上的货币对生产活动及其结果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过程的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监督。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关系的复杂化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职能的内涵也在不断得到拓宽,会计的职能主要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控制和会计分析等,但是,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

(一)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传统职能和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环节。

会计核算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是会计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职能,又叫反映职能。

记账是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中进行登记,以反映在账面上;算账是指在日常记账的基础上,对特定主体一定时期内的收入、费用、利润和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计算,以算出该时期的经营成果和该日期的财务状况;报账就是在算账的基础上,将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向有关各方报告。

(二)会计监督职能。

它是会计的另一项基本职能,具有强制性、权威性和严肃性等特点。

会计监督即是利用会计核算的信息资料,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围绕特定经济目标,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会计监督是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的,通过价值指标可全面、及时、有效地控制各单位的经济活动。

其主要是通过对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确保经济主体在法制的框架内依法开展经济活动,并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为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严格把关。

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不可分的。

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没有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没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就失去存在的基础

五、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应该达到的目标,是会计工作的指南和方向。

具体而言,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必须以向本经济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他们经济决策所需要的合格会计信息为自身的目标。

这里有两个问题必须明确,其一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其二是会计信息。

(1)会计信息使用者。

主要包括:

①投资者。

投资者就是本企业的所有者、股东。

他们作为企业的老板,尤其是在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十分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而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情况的综合反映。

一般而言,投资者比较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和利润分配等方面的财务信息。

②债权人。

债权人是贷款给本企业的自然人、法人等经济主体。

他们享有债权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的权利,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的决定权。

债权人主要有各类银行、融资租赁公司、供应商等等,它们关注的是其债权奖金的安全性,需要了解债务企业的会计信息来判断其偿债能力。

③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

这主要指社会公众,他们在市场上寻找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以使其资金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值,所以,他们必须了解诸多公司的会计信息并从中找出投资机会。

④财政、税务等政府机构。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偷税、漏税,财税部门必须通过对相关企业真实财务信息的掌握、分析,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⑤证券监管部门。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现代公司制企业越来越多,其中的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为了防止和减少证券市场波动,证券监管当局需要加强对股份公司的监管,这就必须要了解被监管对象的会计信息。

⑥企业职工。

职工关心企业的稳定性、劳动报酬的高低、职工福利的好坏等,为此,广大职工需要获得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

(2)会计信息,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信息、关于企业财务盈利能力的会计信息和关于企业现金流量情况的会计信息等。

这三方面的会计信息分别是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主要的会计报表提供的。

任务1.2掌握会计对象

企业会计对象,概括来讲是指企业的资金运动,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对象的具体表现则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即会计事项。

经济业务也称会计事项,指能引起会计账户中的内容与数额变化的事项。

一定的经济业务对应于一定的资金活动。

资金活动表现的经济业务即企业会计的具体对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对象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也就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资金运动是指资金在再生产过程中的循环和周转。

资金性质不同,则在再生产过程中的运动方式也不同。

工商企业的资金运动叫做经营资金运动,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叫做预算资金运动,金融机构的资金运动叫做信贷资金运动。

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需要三个阶段完成:

1、供应过程

即采购过程,在这个过程开始前企业必须先筹集资金,然后将筹集到的资金用于原材料、机器设备的购买,为下一个阶段的生产作准备。

2、生产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将采购来的原材料制造成为产品,以供下一个阶段销售用。

3、销售过程

企业的首要目标是盈利,为获得利润,企业将验收入库的产品进行销售,以回收资金,核算利润成果。

制造企业企业资金运动图:

任务1.3理解企业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熟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所做的合理判断,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

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极为复杂,会计核算面对的是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

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有必要对会计核算所处的经济环境作出判断。

例如,企业在一般情况下是连续经营下去,为了及时计算企业的损益情况,就有必要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人为的划分为一定的期间,作为会计核算的期间。

再如会计核算必须以某一方式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就必须选择确定一定的计量单位。

只有规定了这些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会计核算才得以正常的进行下去,才能据以选择确定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是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逐步认识和总结形成的。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