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特色小吃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3149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9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特色小吃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甘肃特色小吃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甘肃特色小吃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甘肃特色小吃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甘肃特色小吃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特色小吃汇总.docx

《甘肃特色小吃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特色小吃汇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特色小吃汇总.docx

甘肃特色小吃汇总

甘肃小吃介绍

甘肃小吃:

牛肉面俗称"牛肉拉面",是兰州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

兰州人吃牛肉面吃出了名堂,吃上了瘾。

相传,牛肉面是清末光绪年间,一个叫马保子的回民厨师所创制的面食,后辈们再代代推陈出新,硬是将这种面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吃得个名扬天下。

如今,兰州市的每条街巷,无论大小,至少都有一两家牛肉面馆。

黄河岸边的古城兰州,弥漫在大街小巷的,永远有那股牛肉面的清香。

百花全鸡

  百花全鸡

  这也是用发菜作配料的名菜。

用一只肥母鸡,取下鸡脯,鸡里脊,加脂肉剁成细泥,加水、蛋清、精盐,搅成鸡茸。

剩下部分加葱、姜、精盐上笼蒸烂取出,留头、爪、翅膀,将其余的肉切成五分大的片铺在鱼盘中。

另将菠菜、发菜、蒸熟的蛋黄分别制成细末。

这时,将鸡茸抹在盘内铺的鸡片上做成菱形块(也可做成其它图案)将菠菜、发菜、蛋黄这四种碎末整齐地撒在鸡茸上。

将鸡头用刀劈开摆在鱼盘前端,鸡爪去尖按鸡形摆在鱼盘的另一端,翅膀摆在两边。

上笼蒸十分钟,勾流水芡即成。

这道菜操作精细,图案新颖,香嫩可口,清淡不腻。

炸羊尾

  炸羊尾是北京清真风味的一道甜菜,名为“羊尾”,实际是选用上等质量的红小豆熬煮,经过去皮、洗沙等数道工序,经制成豆沙馅,再挂匀蛋清糊后油炸而成。

此菜始创于清朝末年,原本是用羊尾作馅炸成的,因其油腻且有难吃的膻味,不大受人欢迎,后来厨师将羊尾馅换成了豆沙馅,其形状和颜色都保持原来的样子,则深受欢迎,因此还叫炸羊尾。

  炸羊尾是中餐里的象形菜。

中式菜里以相似形状命名的菜品不少,如松鼠鱼、杏干肉、干炸响铃、荷包蛋、马蹄烧饼等。

而著名甜菜“炸羊尾”除形状酷似羊尾外,以前还确实是用羊尾巴油做的。

这里的“尾”字,应该读作“椅儿”音。

  原材料如下:

  红豆沙、鸡蛋、山楂糕、白糖、干淀粉、少量香菜(咋

  做法:

  1首先将鸡蛋的黄和清分离

  2山楂糕切小片,红豆沙盛出

  3红豆沙揉搓成小丸子(直径2公分左右),备用

  4关键工序到了:

打蛋清,偶用了两双筷子打,如果有打蛋器就省力多了。

  5炒锅加油(因为偶做的少,油也加的少)。

油温3成热时,把

  6炸羊尾刚才做成的小丸子表面粘匀干淀粉,再粘蛋清泡泡,放油锅里炸。

  7基本上一挨到热油,蛋清就涨开了。

看一变色,就可以出锅。

  8准备一个干净的盘子,摆上刚才切好的山楂糕,盘子底铺上一层白糖。

  9将炸好的“羊尾”摆上

  10取香菜花叶数朵,装饰在盘子边上,再撒上一些白糖

  贴士:

  1、豆沙馅制法:

红小豆5公斤用清水洗净。

烧开水,加入红小豆和碱水65克,水要温过小豆10厘米,大火烧开后,用小火马豆煮烂,取出过罗,边搅边加水,否则粘信不好过。

过好罗装入布袋压干水分,即成豆沙。

锅内放入花生油2公斤,砂糖7.5公斤、豆沙,上火炒1小时,然后加10克碱水,待炒透炒逍后,用手度不粘手,取出放入盆内即成。

  2、打蛋泡糊时要先轻后重、先慢后快,一气呵成。

因为蛋清中的浓厚蛋白和系带这两部分有较好的弹性和韧性,所以在抽糊刚刚开始的时候,动作要缓慢,并要轻一点儿,尽量使浓厚蛋白和系带附着在帛制工具止,不然这两部分就抽打不开或脱落下去,直接影响蛋泡糊的涨发率和使用效果。

当抽糊工具一旦把浓厚蛋白和系带抽打起来后,即可猛烈抽打,加快频率,达到最佳效果。

  3、炸时挂勺、挂满糊,锅内油要宽,不然出现粘连或脱糊现象。

  吃法:

炸羊尾属于甜品中的“细活儿”。

这个菜一看外观,二吃口味。

  外观:

外形丰满美观,造型独特。

颜色均匀,微黄不煳。

口味:

蛋清壳口感松脆,豆沙馅味道香甜。

兰州灰豆子

  灰豆子是兰州特有的小吃之一。

灰豆子是用麻色豌豆制成的独特食品,是用麻色豌豆煮成的粥状食物。

做法是先将麻豌豆洗净,加水煮,加入食用碱,再用小火熬,适当时加入红枣,当红枣煮破时的香甜汁液流入汤内时,一股浓香。

吃的时候加入白糖,别具风味。

兰州杜维成师傅继承灰豆名家马有创制的灰豆子制作技艺,制作的灰豆汤风味独特,1989年被甘肃省商业厅授予杜维成以"金城灰豆王"称号。

杜维成灰豆汤豆绵汤糊,枣甜味香,富含营养,价格便宜,闻名金城,夏日冷饮可以祛暑,冬日热食可以滋补。

  家庭制作:

  原料:

豌豆(1斤)、冰糖适量、碱(一小勺)、红枣适量。

  1、豌豆和红枣洗好后,把所有东西一起放入压力锅内,然后按煮粥键就可以了。

大约1小时左右,之后焖一小会就好了。

  2、如果没有压力锅,用普通锅的话,时间就要长一些,大约得要4、5个小时,但味道是一样的。

3、碱的作用主要是让豆子烂的快一点,如果不加碱的话,煮出来的灰豆会很感觉很清,没有那种口感。

高三酱肉

  高三酱肉为兰州的传统名食,是由高彬吾在集各地传统酱肉制作技艺精华的基础上,精心研究,卤制而成。

因高氏行三而得名,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现主要在张掖路西端的福华轩专门经营。

  高三酱肉以肉质新鲜、色泽光亮,略显透明,不肥不腻,芳香四溢而闻名遐迩。

在制作时,先选用大猪身上肥瘦适宜的臂肉、肿肩肉或剔骨带皮硬肋猪肉,烙烤至红黄色,切成二三斤的长条,用马莲绳捆好,即可用泡过肉的血水煮肉。

先加入适量草果、桂皮、花椒、桂籽、丁香、山茶、大香打包,再加入食盐、绍兴酒、冰糖、豆酱胚,用旺火煮肉至半熟后,再用文火慢煮,则酱肉嫩而不烂,浓味醇香,大有“龙涎麝脐难比其风”之韵味。

羊肉脂裹

  羊肉脂裹有板油脂裹和肠脂裹两种。

  板油脂裹的做法

  宰羊开膛时,把蒙在肚子表层油(叫蒙肚油的油皮)款款扯下留作外皮,再选肥瘦相间的精肉剁碎,加葱、蒜、姜等佐料,搅拌做成馅,用油皮裹好后,用麻皮或棉线将两头扎紧,中间还要斜绕几道捆好后,入锅煮熟。

稍凉切片即食。

食之不腻,较一般煮羊肉更是香味浓烈,晾冷后,切片再入炕锅,煎热食之,其味更佳。

  肠脂裹的做法

把羊肠翻洗干净后,将羊的下水和血块等剁碎,加佐料和适量的炒面,搅拌成糊状,装入肠内,两头扎紧,水开后入锅煎煮,煮时要适时地用针在肠壁上扎眼儿放气,以免崩裂,稍凉后切斜片即食。

合汁

  合汁的汤是以羊肉汤为主,再加入猪肉汤和鸡肉汤,混合配制,要求汤色清白亮净,不允有调料渣滓或肉屑等杂物,汤汁配好后,加入蚕豆粉丝和猪肉、羊肉薄片,肉片肥瘦咸宜。

其味鲜美,色泽明亮,加入海鲜,其昧更佳,当然价格就贵出一筹。

  合汁做法:

  先要炖臊子,它是在干爁臊子的基础上做出汤来,干爁臊子不是一般的炒肉丁,而是将猪肉按肥三瘦二的比例用刀砸成肉末加入米醋,用小火炖煮至肉香汁尽为止。

臊子炖好了,还得制鲜汤,所谓的制鲜汤,也不是一般的单纯的肉骨汤,它是用肥母鸡、猪骨、猪肘子为原料煮成白如奶,鲜香四溢的汤汁。

  这些齐备了,就可以“合汁”了,合汁其实就是“调和”,用精盐、胡椒粉各种调和料及加入猪油勾上芡粉加进刚才的鲜汤里调制而成,这是个手艺活,味道是一方面,口感和外观更是显水平;汤不能调稀了,稀了不好看也不好吃,更是要调出汤的鲜气来,让人不吃闻着都香,地道的合汁那是能把人从大老远就馋进屋的。

  最后放入早已泡好的挂面或粉条在开水锅中焯透,倒入碗中,调上合汁就可以吃了。

如果汁水调得多,吃时还可以泡上薄饼,那味道实在是酸辣清爽、鲜美可口,丝毫不亚于啃个猪蹄什么的。

特点:

观之晶莹油亮,诱人食欲,令人垂涎;食之酸辣清爽,光滑绵润,鲜美可口。

并有利水消肿之功效。

河州大饼

  河州大饼,是甘肃特产,清真食品。

由于特殊的工艺和配料,其风味独特。

是甘肃很有名的民间小吃。

美食特点:

河州大饼是清真食品。

饼铺很小,浓浓的香气却飘出去很远,有时隔街都能闻到。

河州饼里要加香豆子、花椒、胡麻油,所以风味独具。

烤饼的鏊子分两层,上下都有益火,饼子贴进去受热均匀,不一时就炙成葱黄色,又酥又软,还带点韧劲。

这饼,搁上十天半月也不会霉坏,而且那股香气亦不会消失。

要吃河州大饼可得赶早去买,去迟就“明日请早”了。

做法:

1、用酵母适量和面,醒半小时(室温25度以上),平底锅刷上油烧热,放入擀好的面饼,加点水(约没过饼的一半)加盖。

水干后翻面,小火烙黄就行。

2、葱油饼:

加水和面,软一点。

擀薄刷上一层油,加调好的葱花(盐、花椒面)铺匀卷起来,再擀成薄饼,放入平底锅两面烙黄就可以了。

鱼儿粉

  鱼儿粉是用精细的大豆粉制作的小吃,形状象小鱼,颜色有白有红,配上调料、小菜,活象一条条小鱼在碗里。

吃起来清凉可口,既充饥,又止渴,是一种地道的夏令风味小吃,随喝一声“鱼儿粉……吃”,总招来不少顾客,卖者走街串巷,几十年过去了,那悦耳动听的晚喝声仍萦回在“老张掖”的耳边。

  鱼儿粉的做法

  1、将江米粉和水放入锅中混合均匀;锅置火上,边煮边搅拌成糊状。

  2、米粉、淀粉、澄粉混合均匀,将作法

(1)的粉糊倒入拌匀;待稍凉时用手搓揉成光滑的团状。

  3、锅中放入水煮开,取一块米团放在漏勺或刨丝器上,利用孔洞压成条状,放入滚水中煮至浮出,捞起浸入凉水;冷却后取出沥干,加入糖水及蜜豆即可食用。

甘肃烤小猪

又称烤乳猪。

这道美味佳肴相传始于北魏,历史悠久,名扬天下。

烤小猪最适宜的是3-4个月的小猪娃,宰杀去毛、除内脏后,以开水将猪皮烫硬,揩去水份,在热猪皮上涂抹蜂蜜,用铁叉叉平,放在木炭火上烤约50-60分钟即成。

食用时,分切入盘,并配以春饼、芝麻饼或荷叶饼,外脆酥,内嫩香,肥而不腻,味道鲜美。

甘肃的烤小猪色红亮,皮酥脆,肉嫩香,曾获得美好的赞誉。

天水搅团

 是甘肃的一道风味小吃,用玉米等杂粮做成。

先将水烧开,再把玉米或其它杂粮细细撤入开水中,边撤边搅,用温火熬煮,待结成团状即成。

吃时先在碗中盛入清汤臊子,调入油泼辣子、盐等佐料,再把搅团放在碗中,用筷子把搅团夹成小块,在碗里清汤臊子中浸泡入味。

清汤腆子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浆水、素菜、荤菜三种,为天水城乡调剂饮食的家常便饭,四季皆宜,夏季食之最佳。

天水搅团的做法

用玉米等杂粮做成。

做法:

1、先将水烧开,再把玉米或其它杂粮细细撤入开水中,边撤边搅,用温火熬煮,待结成团状即成。

2、吃时先在碗中盛入清汤臊子,调入油泼辣子、盐等佐料,再把搅团放在碗中,用筷子把搅团夹成小块,在碗里清汤臊子中浸泡入味。

清汤腆子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浆水、素菜、荤菜三种,为天水城乡调剂饮食的家常便饭,四季皆宜,夏季食之最佳。

白兰瓜

白兰瓜,又名“兰州蜜瓜”,以兰州市城关区青白石乡的产品最为有名。

为一种厚皮甜瓜,其形呈圆球状,每只重约1.5公斤。

皮白且硬,耐贮藏,宜于储运。

瓜肉翠绿,囊厚汁丰,脆而细嫩,含糖量高达15%左右,享有“香如桂花,甜似蜂蜜“之誉。

这种瓜不仅香甜可口,富有营养,还有清暑、解渴、开胃、利尿之功效。

不仅供应国内各地,而且远销海外,在国内市场上被称为“兰州蜜瓜”。

“酿白兰瓜”,是五十年代,由“西瓜灯”、“西瓜盅”演变而来的烹调新秀,它作为一种特殊风味,进入名馔佳肴行列。

 主料:

熟透的白兰瓜一个

  辅料:

糯米100克,葡萄干50克,水淀粉25克,果脯100克,核桃仁100克,瓜脯100克,猪板油100克,白糖200克,玫瑰糖300克。

  制法:

  1、糯米泡洗干净,用小火煮透装入碗内,上笼蒸约半小时晾温。

猪板油去油皮,改刀为小丁,入开水锅中烫透捞出,沥去水分。

  2、果脯、瓜脯、桃仁改刀为丁。

葡萄干去蒂洗净。

然后将果脯、瓜脯、葡萄干放入盆内,加白糖100克,玫瑰糖20克,搅拌成馅。

  3、把白兰瓜洗净去皮,切平两端,从瓜尾四分之一处切开,去籽,装入拌好的甜馅,盖上瓜盖,放入凹盘内上笼蒸约半小时,晾凉换装凹盘。

  4、炒勺上火,投入原瓜汁;加水100克,再加乘余的白糖,用水淀粉勾薄芡,撒上剩余的玫瑰糖,兑碗内晾凉,上桌时淋浇白兰瓜上即食。

瓜藏八宝,色彩绚丽,莹美如玉,味甜如蜜,瓜汁风味独有,软烂爽口,为清暑解热佳肴。

 

靖远羊羔肉

  靖远羊羔肉作为一道名菜流行于甘肃、青海等地,制作过程辅以10多种中药材为佐料,加入特质的黄色粗粉条,失水率低,系水力强,熟肉率高,汁液丰富,通过爆炒、红烧、黄焖、干炸、烧烤、清炖、清蒸等工艺进行加工,味道美妙,营养丰富。

“靖远羊羔肉”享誉陇上,闻名全国,久负盛名,2002年获国家A级绿色认证,是中国首例以哺乳类动物为地理标准保护注册的商标。

  靖远盛产羊肉历史悠久。

新石器时代吴家川岩画中就有大角羊和无角羊形象。

据《康熙·靖远卫志》载,“在唐时古会州贡品就有羯、毡、羊、裘等特产”,古今往来,羊羔肉一直作为靖远人待客的美食佳肴备受推崇。

靖远羊羔肉以其独特的加工方法,形成五大类20多个系列产品。

主要有爆炒、蒸、煮、烤、炖等十种方法,配以30多种调料、10多种药材相佐,具有温中补气、健胃益肾之功效,已走出靖远,成为华夏饮食文化一朵绚丽的奇葩。

赢得了“名扬西北三千里,香引五湖四海客”的赞誉。

天水杂烩

天水被誉为“陇上小江南”。

报人范长江先生《中国西北角》写道:

“甘肃人说到天水,就等于江浙人说道苏杭一样,认为是风景优美,物产富裕,人物秀美的地方”。

在天水呱呱、天水浆水、天水猪油盒、秦安麻腐馍、秦安肚丝汤等小吃之外,还有更受欢迎的天水杂烩。

把鸡蛋清和蛋黄搅匀,摊成薄饼。

取鲜五花肉剁碎,放入盐、粉面、花椒后拌匀,加在两层薄蛋饼中间压平,上笼蒸熟,切成条形,便做成夹板肉。

以夹板肉为主,配以响皮条、丸子,浇上鸡汤,撒上葱花、香菜、木耳等,盛入汤盆,量足汤多,荤素搭配,边喝边吃,不油不腻,味道鲜美。

酿皮子

  甘肃兰州的酿皮以其独到的制作工艺和风味,在西北酿皮子中独树一帜。

兰州人将其称为“rang皮子”,酿皮子是一。

  做法:

  先将优质面粉加水揉成硬团,在清水中反复搓洗,使面粉中的蛋白质与淀粉分离,分离出来的蛋白质俗称“面筋”,将它蒸熟,切成薄片待用。

洗出的淀粉溶于水中,待其沉淀在盆底后,把上面的清水倒掉,加入稍许碱,调成稀糊,舀入平底盆中,上笼蒸几分钟即熟。

  吃法

  只需将作好的一张张酿皮子切成条状,配上面筋,加入适量酱油、香醋、蒜汁、盐、芝麻油、香菜、黄瓜丝、辣椒油调拌即可。

  特点

  色泽晶莹黄亮,半透明如玉,青黄红白色泽鲜亮诱人。

入口细腻润滑,酸辣筋斗、柔韧可口,是一种大众化的清凉面食。

绝好的风味小吃。

浆水还可作为夏季饮料,清肠利尿,有助于消化。

陈春麻辣粉

陈春麻辣粉

陈春麻辣粉是现定居兰州的川味“麻辣陈”传人陈德金1989年来兰后,在传统配方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口味,创出的一个最受欢迎的川味小吃。

陈春麻辣粉的汤采用土鸡熬制,在熬制过程中从调料到火候诸工艺都经过严格的把关,味道别具一格。

1992年首届兰州丝路节、93兰交会和1994年第四届中国艺术节举办期间,陈春麻辣粉被评为地方名优小吃和“中华老字号”。

1997年12月上旬由中国烹饪协会在杭州举办的“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中,陈春麻辣粉再获殊荣。

目前,集众多川味、名优小吃和火锅系列于一体的大型饮食基地“陈春楼”在工贸商场后院已正式开业。

陈春麻辣粉已在市区繁华地带设有4个连锁店,除工贸商场后院有两家外,另两家设在西口食品一条街和农民巷。

兰州牛肉面

主料:

牛肉适量牛肝适量萝卜适量

兰州牛肉面的做法

1将牛肉、牛骨头洗净,用清水浸泡4小时捞出(血水留制汤用),放入温水锅内,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加入精盐、草果、生姜、花椒等,用小火炖5小时左右,熟烂时捞出晾凉,牛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

牛肝也加调料煮汤待用。

2肉骨汤撇去浮沫、浮油,加入泡肉的血水,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再加牛肝汤及调料袋,加入少许水烧开,加入精盐、胡椒粉、味精和萝卜片,用小火煨之。

3取精面粉适量,加入清水拌成絮状,再加入蓬灰水揉和均匀,饧好后摘成250克重的剂子,放在抹了清油的案板上,盖好湿布。

临下锅时将面剂抻拉成面条。

4面条煮熟后捞入碗内,浇上肉汤,撒上肉丁、香菜、蒜苗,淋上辣椒油,即为远近弛名的清汤牛肉面。

卤面

制作方法:

1.先用乌龙头、芹菜、木耳、黄花、豆腐干、大肉、丸子、夹板肉切大块或大片,不带汤炒成臊子,浇上稠糊状芡汁。

2.再用麦粉扯面条,面宽两厘米以上,煮熟面条,捞入大碗中,浇上臊子,调入油泼辣子、醋、盐等佐料即成荤大卤面。

臊子中不放肉则为素大卤面。

特点:

面宽、腰子大、碗大、臊子稠,与面条紧紧粘在一起,味美可口,充分体现了西北人粗犷豪放的性格。

河南的卤面是lmcp将面与卤(肉)汤混合,使面充分吸收卤汤入味后上笼屉蒸制。

蒸好的卤面没有汤汁,香而不腻,干而不柴,百吃不厌。

在郑州菜市场,每天早上、中午、周末可以看到老头、老太掂着细面条、猪肉、黄豆芽、豆角芹菜蒜薹等时令鲜蔬,这些正是做卤面的必备原料。

  备料(两人用):

细面条(细粉条粗细)500克,五花肉100克,黄豆芽(或豇豆,蒜苔)250克  卤面蒸面条1。

将肉切成粗丝状或块状,用老抽,五香粉,姜片,葱段,料酒腌15分钟。

  2。

用蒸锅烧水,将面条上锅,水沸后中火蒸15分钟。

  3。

用另一灶开始炒菜。

热锅倒花生油或调和油少许,放肉进锅,炒至五花肉出油,放入黄豆芽,煸香,加老抽和盐适量上色、入味,翻炒两分钟。

加500毫升温水,水开后继续烧10分钟。

  4。

面蒸好后将面放入稍大容器中,打散,越散越好。

  5。

将烧好的菜连汁儿一起倒到面上,充分拌匀,让面将菜汁儿吸干。

  6。

将拌好的面上蒸锅中火再蒸5分钟关火即食。

  其他可选蔬菜:

元白菜(卷心菜、包菜),四季豆,白萝卜等不易焖制后变烂碎蔬菜。

浆水

主料:

水适量调料:

白糖少许

所谓浆水,就是用包菜或芹菜等蔬菜作原料,在沸水里烫过后,加酵母发酵而成,其中芹菜浆水为上品。

浆水成淡白色,微酸,直接舀出饮用时若加以少许白糖,便酸甜可口,它营养丰富,很是消暑,是我们这代人儿时的娃哈哈。

如果把浆水用辣椒和葱用油炝过,再加进拉面或手工面条,就成了一碗地道的浆水面。

兰州牛肉拉面

材料:

牛肉、高筋面粉制作流程:

1、选面一般要选择新鲜的高筋面粉。

  2、和面和面是拉面制作的基础,和好的面团温度始终保持在30℃。

  3、醒面醒面即将和好的面团放置一段时间(一般冬天不能低于30分钟,夏天稍短些)。

  4、溜条先将大团软面反复捣、揉、抻、摔后,将面团放在面板上,用两手握住条的两端,抬起在案板上用力摔打。

  5、拉面擀成面饼,然后切成一条一条的长条将溜好的面条放在案板上,撒上清油(以防止面条粘连),然后随食客的爱好,拉出大小粗细不同的面条。

  6、煮汤最好用一个小布袋,把调料包起来,这样锅底不剩料。

包起来的调料有,草果,桂皮(少),花椒,超市有的卖,和生肉一起煮。

我用的是国内的那种现成的已经用小袋包好的卤料。

之后除去血沫,一定要除得很干净,不能换汤,要保留原汤。

然后放白胡椒,很多,像平时炖肉放盐一样,很多,很多。

盐是在最后放。

  7、出锅先捞面,再搅汤!

最好碗大一些,能让面飘在汤里。

撒上香菜,在泼上有辣椒,最好辣椒油多一些。

 兰州拉面,一般都是小面馆,地方不大,几张桌子,经常是夫妻店,老公揉面拉面,老婆端盘收钱。

投资不大,赚钱不多,客人图的是实惠,老板发点辛苦财。

这几年,有些有眼光的人也开始做连锁,马兰拉面的名气很大,里面的环境也好,卫生也不错,这是个趋势。

  总结一下,兰州拉面,在兰州有绝对的号召力,是面食中当之无愧的王者。

而在其他地方,拉面最多能占当地面食的半壁江山。

陕西是炒面、油泼面、臊子面当家;山西是刀削面为主,各路小面诸侯割据,各领风骚;四川是担担面、燃面等称雄;安徽是青菜面、拆骨面、小刀面的天下;河南有郑州羊肉烩面,上海有排骨面、阳春面。

但总的来说,兰州拉面在各地的面食中都有它的一席之地,流传范围之广,绝对当得起“天下第一面”这个名头

千层牛肉饼

牛肉加调、配料作馅,以面皮叠卷,压成饼状,烙熟,切块食用。

外脆里嫩,香酥美味。

做法:

1、制做时,将牛肉剁成细泥,切碎葱,加以适量食盐、味精、豆汁油、花椒和姜末、草果等。

2、用温纯碱水和面,反复揉搓后,抹上清油,从右端扯开,越薄越好;3、然后从右端开始放入肉馅,从右向左,边扯面边卷曲,并用手压成圆饼,即可在平顶锅内烙烤。

4、烧上油,烙约15分钟,即可上桌食用,味形交辉,堪称佳绝。

泡儿油糕

泡儿油糕的制作材料:

面粉500克,熟面粉50克,猪板油100克,熟猪油1000克(约耗350克),白糖250克,糖玫瑰50克,核桃仁25克,芝麻仁15克,冰糖25克,芝麻油少许。

泡儿油糕的特色:

酥脆糯软,甜香适口。

教您泡儿油糕怎么做,如何做泡儿油糕

1.将猪板油撕去膜,切成豆粒大小的丁,放入开水锅内略烫捞出,冰糖砸碎,核桃仁切末,与猪板油丁一起放入盆内,加白糖、熟面粉、糖玫瑰、芝麻仁、芝麻油、水(少许)拌匀,轻搓成馅。

2.锅内加清水400克烧开,加熟猪油175克,沸后倒入面粉,用筷子穿扎数孔煮烫,盖上锅盖改小火煮约10分钟,然后翻炒成块状,倒在案板上摊晾,凉后多次对入适量凉水,揉5分钟,使油面呈雪白色,摘成30个面剂子。

3.馅料分成30份。

4.剩余的熟猪油倒入炒锅内,烧至五成热时,用面剂包入馅料,收口捏成饼状,投入油锅内炸到起泡,再稍炸即成。

泡儿油糕的制作要领:

油炸时油温不宜过高,以免外焦里不熟。

油浸腌肉

油浸腌肉有何特点?

油浸腌肉怎样做?

油浸腌肉你会做吗?

油浸腌肉,将猪肉切成长18厘米、宽10厘米、厚约8厘米的块,放进蒸笼内蒸至六成熟取出,乘热在肉块上抹盐和五香粉,凉透后待用。

猪肉咸香味厚,营养丰富,可长期贮存。

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学学关于油浸腌肉的具体做法吧!

油浸腌肉有何特点?

猪肉咸香味厚,营养丰富,可长期贮存。

油浸腌肉制法:

 

 

(1)将猪肉切成长18厘米、宽10厘米、厚约8厘米的块,放进蒸笼内蒸至六成熟取出,乘热在肉块上抹盐和五香粉,凉透后待用。

  

(2)大油炼好后弃渣,将温度降至45℃左右加入维生素C混匀,先灌入坛内一些垫底,然后将凉透后的肉一块块在油中浸一下,码入坛内,再把余油灌入坛内,将肉块全部淹没,待油凝固后密封坛口,放阴凉干燥处。

做油浸腌肉的注意事项:

坛子内外两面均须涂有釉子,坛口平整光滑,便于密封;每1次取肉,坛内油都应重新炼过将肉埋好;炼过的大油应重加维生素C,以防止油脂氧化变哈喇。

 油浸腌肉怎么做才好吃?

其实油浸腌肉的做法非常简单,并不一定要看油浸腌肉做法的视频菜才能学会,上面呢就是小编的经验之谈,只要你好好的按照上面的步骤去做就能做出美味的油浸腌肉。

 

静宁烧鸡

静宁烧鸡静宁烧鸡是甘肃省静宁县的名食,素以鸡体肥大,色泽金黄,鲜嫩浓香而誉满丝绸之路。

原料配方:

鸡1只胡椒25克丁香2.5克肉桂25克白芷25克生姜25克大料25克花椒25克桂子25克草果10克茴香10克食盐、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

1.选料:

以当地特产的肥嫩母鸡为主料,要求健康无病。

2.宰割:

将活鸡宰杀,放净血,立即入60~70℃的热水中浸烫、煺净毛,开口取出内脏,冲洗干净。

然后入清水中浸泡2小时左右,以去除血水,再捞出、上架,凉干表皮水分。

3.制卤水:

将调料装入纱袋内,入清水锅中,再加入盐、糖,进行烧煮,制成卤水。

4.卤煮:

将经过整型的白条鸡入卤水锅内(按大小顺序下锅),先用大火烧沸,撇去浮沫,再改小火焖煮数小时,至鸡熟烂即可出锅。

出锅后抹上香油即为成品。

产品特点:

个大丰满,肉质鲜嫩,清香味美,风味独特。

 

猪脏面

猪肠适量水适量调料:

食盐适量醋适量蒜泥适量辣椒油适量大葱适量

做猪脏面时,选用新鲜的肥猪肠,用食盐、碱和醋水反复搓洗,并用清水冲净,直至除去异味。

食用时,再用煮过面的灰汤将肠煮熟,切成小段。

将拉面条捞至碗里,浇汤,加肥肠段,并调以萝卜片,佐以蒜泥、辣椒油、食盐、大葱、陈醋等,吃起来光滑流畅,风味独具。

饮食小常识猪脏面是用猪大肠烹制的风味面食,清代兰州人创制,民国时以宣家巷的风味最佳。

因制作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