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模具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2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2702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模具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2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09模具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2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09模具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2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09模具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2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09模具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2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模具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2教学计划.docx

《09模具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2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模具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2教学计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9模具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2教学计划.docx

09模具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2教学计划

09模具与数控技术应用专业(3+2)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5年。

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先进的设计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具有冲压模具与塑料成型模具设计、制造技术能力,能从事冷冲压、塑料成型的工艺制订及产品设计等工作,具有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工作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二)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生产一线,可在机械、汽车、家电、五金、塑料等行业中从事各种模具设计、模具制造、金属与非金属的材料成型、产品造型。

从事精密模具加工机床、冲压与塑料成型机械的安装、调试和维护,解决生产现场模具制造工艺及装备技术问题,从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及模具生产中技术性操作工作等。

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

1.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

2.掌握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AutoCAD)的方法,阅读机械零件的制图知识;。

3.初步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性基础知识和工程材料及其加工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4.初步掌握电气、电子、PLC、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5.初步掌握金属材料、塑料等成型工艺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6.初步掌握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7.初步掌握冲压与塑料成型机械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8.初步掌握生产管理、技术经营管理及产品营销管理的一般性基础知识。

(二)能力结构

⒈具有熟练的常规工程运算和机械制图能力。

⒉具有冷冲模设计与制造的能力。

⒊具有塑料模设计与制造的能力。

⒋具有数控机床及加工技术的能力。

⒌具有按照工艺要求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能力。

⒍具有操作、调试数控机床的能力。

⒎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阅读能力。

⒏具有机床电器控制系统使用、维护能力。

⒐具有模具加工新技术的能力。

⒑具有分析解决生产现场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⒒具有较强的获取新知识,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专业课程:

计算机、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工基础、模具CAD/CAM、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模具的磨损与防护,板金成型,机加工实习等。

(一)必修文化基础课

⒈德育

通过善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世界观和人生观、职业道德、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见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职业指导:

主要讲述求职的技巧的基本原则、择业理念,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选择好自己的工作。

⒉体育与健康

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达到相应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要求,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

不断提高身体素质,以适应企业生产劳动和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

⒊语文

加强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能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其学习和工作服务,不断提高文化素养。

高技语文:

本课程主要讲授两部分,一部分以阅读为主,精选古今中外公认的文学名篇,另一部分以写作为主系统介绍写作知识。

使学生学会欣赏文学名篇和掌握阅读方法与技巧,并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⒋数学

在巩固已学过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以学习三角、直线和十次曲线议程为重点,将编程应用贯穿于数学教学始终。

高技数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集合、不等式、函数、数列、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积分学,向量代数与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二重积分,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等。

通过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高等数学运算、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学习专业课和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⒌英语

掌握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日常用语,能借助工具书读懂本专业简单的说明书、手册等。

高技英语:

在高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以培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为教学重点,同时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外语技术资料的能力,听说能力和基本的书写外语信函等应用文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外语使用能力打好基础。

⒍物理

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力学、运动学;使学生掌握其基本规律、一般应用和分析方法,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⒎形势与政策

本课程以课堂专题讲授与辅导讨论有机结合为主要形式。

通过学习使学生加强对国际和国内形势宏观、科学的认识,能够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并从中学到科学分析形势的方法。

讲授中要求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着重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而展开,力求贴近学生,增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

⒏马克思主义哲学

该课程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时事政治科教学的重要内容,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社会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鉴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⒐法制/市场经济

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⒑心理学知识

了解普通心理学知识,学会心理调节。

⒒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必修专业基础课

⒈机械制图

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作图、机件的表达方法、机械图样的组成;掌握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应用及其标。

能看懂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掌握绘图的基本方法。

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并能绘制简单的图形。

⒉电工基础

掌握交、直流电路和电磁的基本要领及理论,能对一般的交起流电路进行分析计算。

了解数控设备中常用的放大电路、单相整流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形式、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熟练进行电工电路的有关实验。

⒊机械基础

掌握机械原理的初步知识和机械传动、常用构件、零件、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熟悉常用零件的性能、分类、应用和相关的国家标准,能对一般机械传动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常用液压元件的类型、用途,熟悉液压基本回路,能对机床典型液压系统进行初步分析。

⒋专业英语

分别讲述了模具材料、冲压模、塑料模、模具CAD/CAM、模具设备、模具的电加工以及计算机数控等方面的专业英语知识。

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掌握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能熟练使用有关国家标准中的公差数据;掌握常用量具的使用及其测量技术。

⒍制图测绘

通过精密测量技能训练,学会正确选择使用高精度量具的方法,提高品质意识和检测技术

⒎模具材料及热处理

本课程主要讲授冷作模具钢及热处理方法、热作模具钢及热处理方法、塑料模具钢及热处理方法、模具材料表面处理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模具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及方法、生产工艺、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对模具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影响,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模具材料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

⒏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

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液压传动系统重点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熟悉典型液压传动系统实例;了解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步骤、初步掌握系统方案设计的分析方法。

⒐电子技术基础

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⒑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

掌握金属及合金的特点及固态相变的基本规律;能利用铁碳合金相图分析合金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碳钢、常用合金钢、常用模具钢等常用有色金属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应用及其热处理方法,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和用途;了解各种加工方法的基础知识、所用设备和工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具有选择机器零件的材料、毛坯和生产方法的初步能力。

⒒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通过传感器应用技能训练,学会正确选用与数控机床相关的光电、电磁传感器和编码器,了解传感器的连接与安装技术。

(三)必修专业技术课

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讲授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钳工等机械加工各工种的特点,以及机床夹具设计知识,典型零件详细的加工步骤与方法等基本知识。

⒉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

主要讲述数控铣床的结构、构造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

在熟悉国产及国外典型数控机床的结构特点、主要功能、编程指令及应用、机床日常维护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专业常用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方法。

⒊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

掌握数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线切割加工的基本原理,电火花的工艺制作,线切割的工艺制作,以及系统的控制和程序的应用。

线切割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以及应用范围、线切割的工艺制作,影响线切割工艺指标的因素,线切割的控制系统和编程技术。

⒋模具CAD/CAM

本课程主要介绍CAD/CAM系统组成、数据处理、CAD/CAM技术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CAD/CAM技术的发展动向、计算机图形处理基础、冷冲模CAD/CAM、塑料模CAD/CAM、CAXAME、MasterCAM、Pro/ENGINEER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实际应用等。

⒌模具加工工艺/模具制造工艺

主要讲授模具机械加工、模具特种加工、模具专门化加工、光整加工等的加工方法及模具典型零件的加工、模具装配工艺等内容。

使学生学会选择模具加工方法和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

培养学生将工艺设计技术与数控系统功能有机结合的工作能力。

⒍模具设计与制造

通过若干实例进行创建模具模型、建立分模面、分割模具、模具检测分析,试模、开模、建立加工模型,进行加工设定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具有设计与制造模具的基本能力。

⒎机床电气控制

讲授数控机床常用低压电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电路设计实例、数控机床电气故障维修基础知识。

⒏数控车床编程操作与训练

本课程是该专业领域方向的核心技能课程。

主要介绍数控车(铣)床、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与处理、数值计算、数控加工刀具选用、各种常用编程指令与操作规程。

熟练掌握典型数控系统的操作,具有手工编写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设计、程序编制、刀具选择、对刀、试切调整、参数设置、运行报警识别处理等操作,独立完成零件加工全过程基本能力。

⒐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机床夹具设计:

主要讲授定位原理及定位元件的选用、夹紧力的计算、夹紧机构的设计、夹紧动力装置、分度装置的设计、夹具体、各类机床夹具、专用夹具设计等内容。

使学生掌握专用机床夹具的设计方法。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主要内容包括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概念、金属切削过程中的主要现象及规律,切削基本理论的应用,刀具材料,车刀及成形车刀,钻头,扩孔钻、锪钻、镗刀、铰刀及复合不孔刀具,拉刀,铣刀,螺纹刀具,切齿刀具,砂轮与磨削,涂层刀具和自动化生产刀具。

金属切削加工质量及切削用量的选择等。

培养学生利用金属切削原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⒑数控车床维护及故障处理

讲授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检测知识、数控系统与插补、伺服系统、机械结构、常用数控机床与附件;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基础、数控机床的管理与维护;数控机床机械结构故障诊断与维修、伺服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机床的选购、安装、调试与验收;数控机床常用故障诊断仪器。

基本要求:

①掌握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常用数控机床与附件。

②掌握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

③了解数控机床的选购、安装、调试与验收。

④了解数控机床的管理特征。

⒒压铸模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本课程主要讲授压铸生产过程和特点,压铸合金性能:

压铸件结构工艺性:

压铸主要工艺参数选择;压铸机种类及工作原理、压铸机选用:

压铸模分类及设计基本要求和设计方法。

使学生具有设计夺铸模的能力。

主要讲授下料设备、通用压力机、其它压力机、液压力机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和冲压件的冲压工序分类、冲裁间隙、断面质量分析、刃口尺寸计算、冲裁力计算、冲模零件设计;弯曲模设计计算及结构设计;拉深模设计计算及结构设计等内容。

使学生能对中等复杂程度的冲压件进行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⒓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主要讲授塑料挤出机、塑料注射机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和常用塑料的性能和成型号工艺、塑料模塑方法的工艺过程及工艺条件的确定原则和方法、主要塑料模具结构及设计方法等内容。

使学生具有设计一般复杂程度的塑料模具能力。

⒔数控铣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

数控铣床与加工中心编程的基本知识,加工中心典型部件,工作原理以及结构,以及机床程序编制及其操作,维护。

⒕模具的磨损与防护

内容主要包括模具失效的基础知识,影响模具失效的基本因素,模具材料选用及热处理,模具表面防护及修复等,模具失效分析实例。

(四)必修实践课

⒈钳工实习(包含平面磨床)

钳工入门知识,平面划线,金属锉削 ,刮削,麻花钻刃磨,钻孔,铰孔,攻丝,套丝。

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钳工常用工具、量具、刃具的使用,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和加工方法。

⒉CAD实习

AUTOCAD系统的组成,掌握AUTOCAD系统的安装与启动,熟悉AUTOCAD各种命令的功能、格式及输入方法,能熟练、灵活使用编辑命令,借助系统提供的各种辅助工具,准确、快速地绘制较复杂的零件图。

⒊电工实训

熟悉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电机的拆装、照明装置的安装,使学生获得电工操作的基本技能。

⒋模具拆装实训

拆装冲压模具,拆装塑料模具,常用模具加工设备结构的了解。

⒌普通车床实习

了解车床的结构与常用手柄操作,三爪卡盘的夹持与校正,量具测量练习,外圆车刀刃磨练与手动进刀试切前外圆,外圆、附台车削练习,端面车削练习,三角螺纹车削(外螺纹)。

通过实习使学生能熟练车床工种的基本操作,达到使用及刃磨的常用刀具,读懂复杂零件图、部件装配图,具有一定的工艺、工装改造和查阅资料的能力,能进行参数设定和简单故障的排除。

⒍模具拆装实训

拆装冲压模具,拆装塑料模具,常用模具加工设备结构的了解。

⒎数控车、数控铣削实习

通过铣工操作训练,了解铣削基本知识,掌握铣削安全操作规程;了解铣床种类,铣刀分类,铣床的使用、维护、保养;熟练掌握平面的铣削技能;熟练掌握铣垂直面、阶台、直角沟槽的加工技能;学会使用生产现场的常用工检量具,具备较高的操作加工技能,达到中级铣工操作技能水平。

了解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操作与编程。

培养学生将工艺设计技术与数控系统功能有机结合的工作能力。

模具钳工实训

主要内容包括:

锉配件、简单的工具制作,简单组合件制作,滑动配合件和转动配合件制作。

另外,本书还有剪切、弯曲、冲孔等模具,复合冲裁模和级进冲裁模等制作课题,及相应的笔答题和评分标准。

培训内容有:

锉削、锯削、钻孔、锪孔、铰孔、攻螺纹、装配、调整等技能的训练,及车削和铣削技能训练。

⒏职业资格鉴定

学生毕前必需通过劳动部门职业资格鉴定,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否则不能毕业。

通过对数控铣床零件的加工工艺制定、编程调试与加工,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控铣床的结构、熟练数控铣床操作维护,并具有程序调试加工的能力,在完成两项切削技术训练后,能参加其中一项国家职业中级技能鉴定考核,获取国家职业中级技能等级证书。

⒐机床电路与电气控制实习

讲授数控机床常用低压电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电路设计实例、数控机床电气故障维修基础知识。

⒑模具设计与加工训练

通过模具设计、拆装与加工实训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先进技术。

熟练使用一种模具设计软件,并结合课程设计完成一模具设计,用计算机绘出装配图、零件图及型腔的计算、编程和加工。

⒒模具装配、调试与维修

⒓高级工训练与考核

掌握机械零件的典型加工工艺及规程编制技能,工装设计方法,结合实际生产需要进行专用工装夹具的设计,并对所设计的零件作加工工艺设计,结合机制技术实训自己将工装夹具制造出来。

按模具数控加工技术的职业技能签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实习教学,使学生达到该工种的高级工水平学生毕前必需通过劳动部门职业资格鉴定,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否则不能毕业。

⒔综合实习

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生产实习,使学生具备走向工作岗位,能直接上岗的要求。

⒕军训

新生入校进行不少于10天的军训。

让学生通过严格的训练,增强学生吃苦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

⒖劳动

锻炼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熟悉各部门的工作情况,为今后走上社会适应工作岗位打下一定基础。

(五)任选课

⒈企业管理与营销:

本课程主要讲授现代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市场营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⒉计算机工业控制:

本课程讲授工业自动控制、计算机自动控制工作原理、方法。

⒊工业企业管理:

了解企业组织结构以及生产、经营、质量、安全、劳动管理和班组建设的知识。

⒋数控新技术:

综合讲述数控机床加工新技术知识的应用。

⒌生产车间管理

了解机械加工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产品销售等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⒍模具技术经济分析

本课程主要讲授价格的基本知识,模具价格的构成、模具价格的经济分析及评价方法,型腔模具(塑料模和压铸模)的价格估算,冲压模具及其他模具(锻模、粉末冶金模、冷挤压模、玻璃模、橡胶模和简易模)的价格估算问题。

培养学生具有模具成本核算的基本能力,树立技术经济分析的观念。

(六)说明

1、本计划按每学期20周,公益劳动一周,每周5天制定;

2、教学时数按理论教学每周30学时,实践教学每周30学时,专业实习及毕业实践每周按30学时计算。

理论教学合计为1427学时;实习教学合计为2410学时;(课程实验课时都计算在理论课时中)

各主干课程建议使用教材及版本:

编号

教材

编者

出版社

版次

1

机械制图

2

电工基础

3

机械基础

4

专业英语

5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6

制图测绘

7

模具材料及热处理

8

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

9

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

10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11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12

数控铣床编程操作与训练

13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

14

模具CAD/CAM

15

模具加工工艺/模具制造工艺

16

模具设计与制造

17

机床电气控制

18

数控车床编程操作与训练

19

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20

数控机床维护及故障处理

21

压铸模设计

22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23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24

数控铣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

25

模具的磨损与防护

五、课程教学时间分配

课程

学期分配

课时分配

理论14周

理论15周

理论14周

理论20周

理论16周

理论18周

理论16周

理论20周

九/十

公共课

1

礼仪

40

1

2

计算机工业控制

1

40

1

3

先进制造技术

2

40

1

4

工业企业管理

3

40

1

1

德育

1-4

160

2

2

2

2

8

2

体育

1-4

266

2

2

2

2

2

2

2

2

13

3

语文

1

180

6

6

9

4

数学

1-2

118

4

4

6

5

高技数学

5

96

4

4

5

6

物理

5

96

6

5

7

形式与政策

5

38

2

2

8

马克思主义哲学

6-7

64

2

2

3

9

法制/市场经济

6-7

64

2

2

3

10

英语

1

152

4

6

8

11

心理学

4

40

2

2

12

计算机应用基础

1

120

4

4

6

1

机械制图

1

112

8

6

2

电工基础

2

90

6

4.5

3

机械基础

2

90

6

4.5

4

专业英语

2

28

2

1.5

5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2

30

30

1.5

6

制图测绘

5

30

30

1.5

7

模具材料及热处理

2

56

4

3

8

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

2

32

2

1.5

9

电子技术基础

5

108

6

5.5

10

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

5

72

4

4

1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7

64

4

3

1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2

112

8

6

2

数控铣床编程操作与训练

3

130

10

6.5

3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

3

84

6

4

4

模具CAD/CAM

3

60

30

3

5

模具加工工艺/模具制造工艺

3

84

6

4

6

模具设计与制造

80

20

4

7

机床电气控制

4

153

4

4

8

8

数控车床编程操作与训练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