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2510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地质学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石油地质学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石油地质学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石油地质学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石油地质学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地质学课程设计.docx

《石油地质学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地质学课程设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油地质学课程设计.docx

石油地质学课程设计

松辽盆地油气藏形成条件的综合分析

 

前言

本课程设计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新开设的一门实践教学必修课。

开设该课程旨在使学生深化和巩固所学的“石油地质学”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油气地质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油气地质与勘探奠定专业理论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油气地质研究与勘探部署的一般工作程序和基本工作方法,学会油气地质研究与勘探所需的基本图件的编制和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为将来参加生产实践和科研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目录

一、区域地质概况4

1、地理位置4

2、区域构造位置4

3、勘探历程4

二、构造演化及沉积特征6

1、盆地基本构造特征6

2、松辽盆地区域构造演化6

三、松辽盆地的性质决定了其油气资源丰富8

1、地质时代有利8

2、盆地类型决定其油气丰度高9

3、盆地所处板块位置有利于高丰度油气形成9

4、高丰度的油气资源为大油田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9

四、烃源岩(生烃条件)10

五、盖层及生储盖组合12

1、优质的烃源岩12

2、有利的油气储集条件13

3、良好的盖层分布13

4、良好的生储盖组合特征13

四、盆地地层及岩性描述14

五、油气藏研究(以大庆油田为例)18

1、大庆油田简介18

2、原油性质19

3、构造形成史19

4、主要排烃史20

5、油气运移聚集20

6、油气成藏期21

6、油气藏成藏模式22

7、大庆油田石油地质特征23

六、含油气综合分析24

1、开展多目的层的勘探24

2、重视非背斜圈闭的勘探24

3、逐步开展外围盆地的石油普查勘探25

总结25

参考文献26

一、区域地质概况

1、地理位置

图1中国主要盆地分布

跨越黑龙江、辽宁、吉林和内蒙四省。

西北、北、东及东南分别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及长白山所围(图1)。

南面与辽西山地和辽北丘陵连接,北北东向展布,规模:

长750km,宽330-370km,面积约26.1万km2

2、区域构造位置

松辽盆地具有两隆三坳一斜坡的构造格局,总体表现为中隆侧坳、隆坳相间的特征6个一级构造单元,西南隆起区、东南隆起区、东北隆起区、北部倾没区、西部斜坡区和中央坳陷区(图2)

3、勘探历程

(1).1955-1964石油普查阶段

1959年9月,大庆长垣高台子构造带上的松基3井喷油,28日,扶余3号构造上的扶27井或工业油流。

如大庆油田,扶余油田。

(2).1965-1975油田开发及外围勘探阶段

开发为主的阶段,对隐蔽油藏进行了勘探。

扶余油层、萨尔图油层、黑帝庙油层等工业油流,红岗、新立、木头和新北油田。

(3).1976-1990新层系、新领域勘探阶段

深部层系、外围盆地“二次勘探”。

现已发现37个油田,10个气田,1996年产量达5600万吨,天然气23亿立方米。

6个一级,36个次一级构造单元。

中央坳陷:

多期沉积、沉降中心,盆地主要产油区,大庆长垣。

图2松辽盆地1级构造单元

二、构造演化及沉积特征

1、盆地基本构造特征

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松辽盆地盖层可分为下部断陷沉积层序(包括火石岭组、沙河子组和营城组),中部坳陷沉积层序(包括登娄库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和嫩江组)和上部反转期沉积层序(包括四方台组、明水组和新生界)。

以断陷期层序和坳陷期层序为主,二者在沉积特征和构造特征上又有很大差别,但都表现为受先存基底构造的严格控制。

盆地演化过程中,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深大断裂或基底断裂控制了盆地的边界、轴向、沉降沉积中心和构造单元分区,基底断裂的多期活动也直接影响了盖层断层发育、沉积建造和局部构造的形成。

2、松辽盆地区域构造演化

松辽盆地形成于印支运动末期—燕山运动早期,发育于燕山运动中晚期—喜马拉雅运动早期,萎缩于喜马拉雅运动晚期,从形成到结束,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

松辽盆地的演化可划分为成盆先期褶皱阶段、初始张裂阶段、裂陷阶段、沉陷阶段、萎缩平衡阶段等五个时期。

图3松辽盆地形成及演化示意图(据高瑞祺蔡希源等,1997)

(1)成盆先期褶皱阶段(P2-T)

古生代末期欧亚板块向南东方向运动,与古太平洋板块碰撞,造成大陆向海洋方向的倾斜,使整个中国东北和日本诸岛发生大规模褶皱,松辽地区大范围抬升,伴随有强烈的岩浆活动,有大规模的花岗岩浆侵入,深部莫藿面可能发生起伏,三叠纪早期经过侵蚀夷平,路具准平原化。

晚二叠——早三叠世,松辽板块发生了约25°的绝对逆时针旋转运动,松辽盆地现今46°N位置当时处于22°N-23°N的低纬度地区

(2)初始张裂阶段(J2-J3)

中晚侏罗世,地表经前期剥蚀,岩石圈较薄,深部莫藿面拱起已达较高程度,上地幔造成局部异常,产生热点,导致盆地早期的初始张裂,形成规模不等的裂陷。

沿断裂发生较强烈的岩浆活动,用脉动构造学的观点,可解释壳内能量的积聚与释放形成两个喷发旋回。

此时盆地西部地壳破裂较强,火山活动强烈,而东部地壳破裂不完全,以产生裂陷为主,充填了巨厚的裂谷式补偿沉积。

自早三叠世开始,松辽板块发生了大规模的北向漂移。

(3)裂陷阶段(K11)

早白垩世早期,盆地中部莫藿面拱起使异常地幔作用明显,造成持续拉张。

此时孙吴——双辽壳断裂活跃,中央断裂隆起上升,两侧形成拉张裂陷,陡峻断崖地形明显,呈现出与贝加尔湖、红海形态近似的裂谷。

裂陷沉降速度快、物源多、水动力强,沉积补偿作用好,因而沉积物以较粗屑类复理石建造为主,并形成目前盆地的雏形。

它不象红海裂谷的陆缘海相沉积,也不象中国华北地区裂陷期快速沉降、补偿不足形成的厚层暗色有机岩沉积。

沙河子期以伸展为主,形成新的断陷,主要为北东、北北东向展布,莫面上升幅度较大,又发生了一次火山活动。

营城期由于太平洋板块向西活动,使初始张裂的松辽早期裂谷未能继续大规模裂开,而呈现出封闭趋势,逐渐结束其裂谷阶段。

此期断陷趋于萎缩,伸展率变小,构造沉降幅度降低,盆地周缘开始隆起,热流值最大达到108.37mW/m2,(长春地质学院,1993)。

此期松辽板块继续向北漂移,松辽盆地古纬度为40.65°(现今46°N位置)与早三叠世相差17.38°,漂移距离约1738km。

(4)沉陷阶段(K1—K3)

进入早白垩世中期,由于岩石圈逐渐冷却,产生热收缩(弹性回降),此时在全球板块控制作用下,地壳呈不均一的整体下沉,进入到裂陷基础上的叠覆沉陷。

此时由于太平洋板块向中国大陆俯冲作用的加强,在松辽盆地形成左旋转换引张应力体制(长春地质学院,1993),导致盆地大幅度沉降加速,沉陷面积和幅度不断增大,在35Ma(100~65Ma)内沉积了一套厚达3000m的砂、泥岩互层的河湖三角洲相含油建造。

在上地幔拱起的最高地带,均衡调整作用最强烈,形成中央深拗陷。

在引张应力作用下再次伸展,发生断裂及岩浆活动,再次出现高地温,并曾遭受两次海侵。

地壳运动平面上的差异造成沉陷的不均一性,表现为前期有东部和中部两个沉降中心,中后期东部沉降中心逐渐消失,造成东部发育早期断陷,中部多数发育长期凹陷,西部为长期的斜坡带,大面积缓慢沉降,地层逐层超覆,表现出沉积范围和轴线摆动以及西移

早白垩世末,松辽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相碰撞,产生强烈挤压,之后由于部分变形松弛,应力释放,在中白垩世时期产生了一定幅度的“反弹”运动或侧向蠕动,松辽板块向南漂移运动了6.6°。

中白垩世末期,日本海开始扩张,向西的推挤力波及盆地,即所谓的“嫩江运动”,产生压扭应力场后发生褶皱运动,盆地普遍上升,东部地区更为明显,局部构造及二级构造带形成,结束了这一阶段。

(5)萎缩平衡阶段(K23——Q)

嫩江运动以后,盆地深部地质结构逐渐趋于调整均衡,盆地全面上升,湖盆规模收缩,仅为前期的四分之一。

挤压运动一方面使先期地层发生褶皱,另一方面,挤压力也可使盆地边缘差异性隆起、盆地中心差异性沉降(Cloetingh,1992)。

因此在总体上升的背景下,盆地东部差异性抬起,沉积中心再次西移,沉降速度缓慢,盆地的构造运动为被动升降。

日本海进一步扩张,并伴随有轻微的褶皱运动,盆地东、中部构造幅度进一步加大,西部形成一批浅层构造。

在挤压应力体制下,形成一种特殊类型的叠加构造样式一一反转构造。

可分为断裂型正反转构造,即下部为正断层,上部为逆断层,如弧店、大安、林甸、任民镇断层等;另种为背斜型反转构造,即下部为断陷式(向斜)构造,上部为背斜构造,如大庆长垣。

第三系、第四系是在侵蚀夷平的基础上沉积的一套磨拉石建造,此时活动性很弱,盆地呈现出渐趋消亡的特征。

此阶段松辽板块又逐渐向北漂移,最后到达现今地理位置

三、松辽盆地的性质决定了其油气资源丰富

从已积累的油气分布资料来看,松辽盆地应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1、地质时代有利

据已知油气田资料统计,世界油气地质总储量中,石炭纪以前的地层所含油气地质量占6%,二叠纪地层油气储量占12%,中、新生代地层占82%。

据J.D.Moody统计,世界大油田(储量大于6800×104t)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86%。

在大油田中,寒武纪地层油气储量占0.3%,奥陶纪地层油气储量占0.4%,泥盆纪地层油气储量占0.6%,石炭纪地层油气储量占5.2%,二叠纪地层油气储量占0.6%,三叠纪地层油气储量占3%,侏罗纪地层油气储量占22.2%,白垩纪地层油气储量占26.4%,早第三纪地层油气储量占21.9%,晚第三纪地层油气储量占19.1%。

合起来,古生代地层油气地质储量占7.4%,中生代地层油气储量占51.6%,新生代地层油气储量占41%。

统计我国各地质年代油气储量的分布也有相似的规律:

中、新生代地层油气储量占82%(第三系油气储量占29.33%,白垩系占47.92%,侏罗系占5.7%);古生代地层油气储量占18%(二叠——三叠系占7.7%,寒武——石炭系占1.03%,震旦系占9.29%)。

因此,作为中、新生代沉积的松辽盆地其时代是有利的,特别是全球海平面上升(100~80Ma)期,松辽盆地遭受两次海侵,沉积了富含藻类(石油生成的主要母质)的非海相地层,具备了丰富的油气源岩基础。

2、盆地类型决定其油气丰度高

不同的板块活动方式,产生不同类型的盆地,盆地类型不同,含油气丰度不同。

粗略统计结果如下:

(1)与板块扩张活动有关的盆地含油气丰富。

在这类盆地中,已经找到570×108以上的石油可采储量。

其中,裂谷型(包括断陷型和断陷一拗陷型)盆地找到380×108t储量,有许多大油田和巨大油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找到36×108t储量,油气田规模中等;三角洲盆地找到1.55×108t储量,油气田规模小到中等。

(2)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盆地已找到38×108t的可采储量,主要分布在弧后扩张地区的盆地,油气田多属中等规模。

(3)与大陆碰撞有关的盆地含油气也非常丰富,已发现的石油可采储量超过5000,主要集中在周缘前陆盆地中,几乎所有油田都是大油田。

(4)与转换断层有关的盆地中已找到石油可采储量185×108t

从上述情况来看,周缘前陆盆地和裂谷型盆地产油能力较高。

松辽盆地是与板块扩张活动有关的克拉通内转化型盆地,即统计中的裂谷型,其含油气丰度应是高的。

3、盆地所处板块位置有利于高丰度油气形成

W.R.Dickinson根据美国内陆20个盆地的含油气情况和这些盆地离最近的前陆褶皱冲断带的距离,认为盆地离褶皱一冲断带的远近,决定含油丰度的高低,随距离增大,石油储量呈对数性下降。

所涉及的盆地包括各种起源的克拉通盆地、拗拉谷以及某些混合起源的各类前陆盆地。

松辽盆地所处位置距大陆边缘比较近,有利于高丰度油气形成。

4、高丰度的油气资源为大油田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松辽盆地为非海相大型克拉通内转化型盆地,根据世界同类已知盆地资料统计,该类盆地有机质丰度高,有机碳含量一般为1.0%~2.5%;可采资源为4500~6000/km3。

松辽盆地面积大,沉降速度快,沉积层较厚,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为大油田的形成提供了必须的资源条件。

四、烃源岩(生烃条件)

纵观松辽盆地的构造发育史、沉积演化史及区域成藏因素分析发现,盆地内有效烃源岩范围控制了8个大油田的分布,而且在该范围内区域成藏因素对大油田的形成具有最佳的组合条件。

(1)有效烃源岩范围内生油强度大、油源充足

由于松辽盆地的继承性发育、尤其在沉降期遭受海侵的静水缺氧的深湖相环境沉积了较大厚度的烃源岩。

其中,以青一段和嫩一二段烃源岩分布范围最大。

经研究,仅青一段达到成熟的有效烃源岩厚度约为70-100m,分布面积达3.4×104km2,形成了盆地的中央生油坳陷区。

其生油岩特征是有机质丰度高(大于0.1%),有机碳含量大于2.0%,总烃含量大于0.1%。

而且都进入了成熟——高成熟阶段,干酪根类型属于Ⅰ型和ⅡA型,镜煤反射率都在0.5以上。

氯仿沥青“A”也大于0.2%。

由于上述优越的生烃条件,使生油坳陷内生烃强度一般大于2×106t/km2,最高可达10×106t/km2。

并且,目前已发现的8个大油田都位于该区内。

盆地模拟结果表明,松辽盆地总生油量为1299.6×105t。

其中,生油坳陷内的三肇凹陷和齐家一古龙凹陷的生烃量就占总量的62%,构成了两个重要的生油区,并为生油坳陷内大油田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油源。

(2)生油坳陷区内的区域成藏因素有利于大油田的形成

在盆地生油坳陷区不仅油源充足,而且其区域成藏因素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1)生油坳陷区发育有大型的构造圈闭

从构造条件看,在生油坳陷中央发育有大型背斜带(大庆长垣),周边有继承性发育的背斜构造(朝阳沟构造、扶余背斜),以及鼻状构造(龙西鼻状构造、新站——大安鼻状构造),鼻状构造群(裕民——肇源——头台——新立鼻状构造群)这些构造圈闭一般早于或同步于油气的大量生成期。

因此,它们是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构造圈闭。

2)生油坳陷内有不同体系域的有利沉积相带,储集层发育

层序地层系研究表明:

在生油坳陷区内的长垣北部及齐家——古龙凹陷的周边发育有水进体系域(姚二、三段)和高水位体系域(青二、三段)的三角洲砂岩复合体,并呈半环带状展布。

由于三角洲发育时间长,受河流和湖水的双重作用,储源物性好,并与生油岩呈犬牙接触,有利于油气的运聚。

而在凹陷内又发育有低水位的河流一三角洲砂岩体。

其特点是单层砂岩厚度薄,规模小,呈断续状分布,纵向上错叠,平面上呈连片展布的特征,构成了凹陷区内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储集层。

由此可见,在生油坳陷内,无论是在凹陷区,还是在隆起区,还是在斜坡区,都广泛分布着储集岩,从而构成了丰富的储油空间。

(3)生油坳陷内的区域性盖层是油气聚集的重要保存条件

生油坳陷区内青一段和嫩一、二段既是良好的生油岩,又是有利的区域性盖层,它们层厚、塑性强、均质性好,并具有薄膜和压力两种封闭机理,属Ⅰ类盖层。

由于它们的区域封闭作用,在纵向上形成了三套含油组合,即上部含油组合(黑帝庙油层),中部含油组合(萨、葡、高油层)和下部含油组合(扶、杨油层)。

图4松辽盆地有效烃源岩分布与大油田关系(据张文昭等.北京.1997)

 

其中,由于上部含油组合顶部缺少区域性盖层,很难形成大油田。

而位于区域性盖层之下的中、下部含油组合由于具有良好的封闭作用,使油气在运聚过程中得以保存,有利于大油田的形成。

就目前来看,在中、下部含油组合中发现的油气储量占盆地总地质储量的99.3%.因此,生油坳陷内区域性盖层的存在是形成大油田又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3)区域水动力场特征为生油物陷区大油田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由于青一段和嫩一、二段区域性盖层的作用,在盆地内形成了相应的中部组合的水动力场和下部组合的水动力场,这两个水动力场对油气的聚集和保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中部组合高压区所围限的低压带为大油田的形成提供了低等位能空间

中部含油组台的水动力场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低等位能空间是特大型油田形成的有侧场所。

从水动力场分布图上看这种低位能空间就是围压带中的低压带,该带的主要特点是四面或三面被相对较高的压力带所围限,当油气沿压力下降方向运移到该区时,则形成油气聚集成藏。

大庆长垣就位于低压带上,东侧的三肇凹陷、西侧的齐家一古龙凹陷、南部的长岭凹陷形成高压带,并各自向长垣和凹陷边部降低,构成了大庆长垣三面被高压区包围的低压区,形成了大型的等低位能空间,在这种压力由高到低的变化下,四陷中生成的油气沿压力降低的方向运移至低压区聚集、保存,形成大庆油田。

2)环形碰撞变迁带是下部组合大油田形成的水动力圈闭带

下部含油组合在岩性变化快、砂体规模小等特殊地质条件控制下,水动力场表现为环形分布的特征,盆地边部的向心流和盆地中心泥岩压实出水的离心流相对运动而发生碰撞时形成了环形碰撞变迁带,这条带基本绕中央坳陷区分布,形成了阻止油气向外运移的水动力圈闭带。

地层水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油气保存条件,在矿化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反映地水浓缩程度较高,有利于油气保存。

从松辽盆地具体情况看,地层水总矿化度大于40MmgL的地区油气显示比较普遍,而大油田分布区地层水总矿化度一般大于600mng/L。

由此可见,松辽盆地大油田形成的基本条件是烃源岩控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有效烃源岩构成了大范围的生油坳陷,二是生油坳陷内区域成藏因素有最佳的组合,三是内的水动力场有利于油气的运聚和保存。

五、盖层及生储盖组合

松辽盆地坳陷期发育多套沉积体系,不同时期的各沉积体在空间上叠置,为油气提供了生成、储集和封盖的条件

1、优质的烃源岩

松辽盆地内部的白垩系青山口组至嫩江组一段的深湖相泥岩有机质丰富转化条件好,是盆地内的主要生油层。

青一段和嫩一、嫩二段沉积了两套分布广泛、富含有机质、巨厚的黑色页岩,间夹油页岩,是松辽盆地最重要的生油层和区域性盖层,其中黑色页岩分布范围达十几万平方千米,有机质丰富,可以与海相盆地相媲美。

松辽古湖盆属富营养型,有机质供应丰富,有机质在深水凹陷内大量聚集和保存,这是松辽盆地青山口组到嫩江组富含有机质的黑色页岩的主要成因。

但青一段、嫩一段、嫩二段黑色页岩远比其他时期密集段有机质含量高,而且高值区并不局限于深坳陷内部,这说明青一段、嫩一段、嫩二段黑色页岩中有机碳含量偏高还有另外的原因,除有机碳供应充足、湖泊较深等因素外,有机碳的大量保存可能与海侵有关。

松辽盆地白垩系生油岩的平均有机碳含量2.3%,总烃含量1540ppm。

青一段泥岩和嫩一段泥岩有机质丰度一般达到最好烃源岩级别。

其次是青二、青三段,有机质丰度一般达到好—中等烃源岩级别。

嫩二、嫩三段地层有机质丰度一般为中等或差烃源岩。

松辽盆地是一个地温梯度较高的盆地,平均每深100米增温3.7度。

有机质成熟门限深度较浅。

在松辽盆地烃源岩Ro与深度关系图中,处于成熟阶段的烃源岩埋深范围大1500—2100m。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的青山口组和嫩一段大多处于这一深度范围内,这是其成为优质生油岩的重要因素之一。

2、有利的油气储集条件

松辽盆地主要发育陆相湖盆沉积,由于其沉积相态的多样性和碎屑来源的复杂性,以及后生成岩作用的影响,发育了各种类型的储层,为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

油气勘探结果显示,松辽盆地从浅至深共发育10个含油气层(表3),其中坳陷沉积6个含油气层,以产原油为主;断陷沉积4个含油气层,产天然气为主。

坳陷沉积中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粉砂岩和细砂岩,局部地区还发育湖相碳酸盐岩和泥岩裂缝储层;断陷沉积中储层岩石类型复杂,碎屑岩类有砂岩、砾岩以及二者的过渡岩类,此外还有火山岩和基岩风化壳储层。

储层在空间分布上,由于受构造发育特征的影响,坳陷沉积和断陷沉积的储层分布明显不同,其中受湖盆大小和物源方向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坳陷沉积中储层空间展布也明显不同。

有研究表明松辽盆地储集层埋藏深度2000米以内的储油气层物性最好,2000米以下的储油气层物性逐渐变差。

3、良好的盖层分布

松辽盆地属于以碎屑岩为主的陆相沉积体系,存在多套含油气泥岩盖层,其中青山口组和嫩一、二段泥岩具有良好的封闭条件,为最重要的区域性盖层,其余为地区性或局部盖层。

松辽盆地青山口组和嫩一、二段沉积岩具有三个特点:

①岩性纯、可塑性好。

主要岩性为黑色泥岩、页岩,封闭性能良好,能够阻挡向上运移的深层油气,使其在下伏的地层中储集起来。

②厚度大、范围广、延伸稳定。

盆地内沉积了巨厚的大面积分布的暗色泥

岩,不仅是下伏油气层的良好盖层,也对更深层位的天然气起到较好的封闭作用。

③欠压实。

欠压实所造成的高压异常可增强泥岩的封闭能力。

4、良好的生储盖组合特征

松辽盆地二级层序的发育演化控制了生储盖组合及特征。

低位、高位和湖侵中期体系域发育规模不等的三角洲砂体储层,而湖侵晚期体系域发育生油层和区域盖层。

青一与嫩一两个最大洪泛期之间湖盆阶段性地扩张和收缩,形成了青山口组高位体系域三角洲、姚一段低位体系域三角洲和姚二、三段湖侵早期体系域三角洲砂体,它们分别又由若干次一级的湖进湖退高频层序构成,控制了次一级的储盖组合。

频繁的湖平面变化与沉积物供应速率的变化相应导致湖岸线和三角洲朵叶体的频繁摆动,纵向上形成砂、泥岩频繁交互组成多个次一级储盖组合,加之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在空间上分布侧尖灭,有利于岩性圈闭和大型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

松辽盆地内部不仅发育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盆地发展过程中发育的各种断裂和背斜构造也形成了大量的圈闭,其中大型穹窿背斜构造是松辽盆地内油气聚集的主要圈闭类型。

同时,油气成藏后缺少长时间的剥蚀间断、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使得富集起来的油气得以保存下来,形成了大量的油气聚集。

总之,松辽盆地拥有巨量的富含有机质的沉积岩层,发育良好且分布合理的生储盖组合,盆地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构造对油气的运移、聚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在油气藏形成之后,也没有受到大规模的构造破坏、剥蚀和变质,从而形成了我国最大、最重要的油气聚集带。

图5松辽盆地油层分布柱状图

四、盆地地层及岩性描述

1基底

为古生代不同变质程度的变质岩和花岗岩(加里东、华力西、燕山期)组成。

具体为:

灰色片麻岩,灰色、灰绿色千枚岩、片岩,变质石英砂岩,灰岩,浅灰色、浅红色花岗岩、花岗蚀变岩。

花岗岩占1/3,华力西期最为广泛。

火石岭组(K2h)

灰紫色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深灰色砂、泥岩夹煤。

2沙河子组(K1sh)

沙河子组由灰白、灰黑色砂岩、粉砂岩、泥岩及酸性凝灰岩组成。

发育河流相、滨浅湖、半深湖—深湖相。

3营城组(K1yc)

营城组下部以沉积岩为主,主要由灰黑、灰绿色安山玄武岩、凝灰质砂岩、火山角砾岩、砂砾岩以及灰色砂岩、砂砾岩及灰、灰绿色、灰黑色泥岩组成,局部夹红色泥岩和可采煤层;上部由酸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

发育湖相,火山喷发相。

图6盆地地层及岩性

 

4登娄库组(K1d)

登娄库组主要岩性为灰白色块状砂岩,暗色砂质泥岩,杂色砂、泥岩和砂、砾岩成频繁互层。

发育的相主要为冲积扇、河流相、泛滥平原、水下重力流相、浅湖相。

5泉头组(K1q)

泉头组是松辽盆地坳陷期早期阶段的沉积,盆地内以河流相为主,向盆地边缘粒度变粗,按岩性可将该组分为四段:

泉一段以紫灰、灰白色砂砾岩与暗紫红色泥岩互层为主,局部夹少量凝灰岩;泉二段以紫红、褐红色泥岩为主,夹紫灰色、灰白色砂岩;泉三段以灰绿、紫灰色粉、细砂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为主;泉四段为灰绿、灰白色粉、细砂岩与紫红、棕红色泥岩互层,顶部常为灰绿色泥岩。

泉头组与下伏登娄库组呈整合—平行不整合接触。

盆地边部常超覆于不同层位老地层之上。

这一时期主要发育了洪积相、河流相、湖泛平原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