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中国教育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246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中国教育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中国教育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中国教育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中国教育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中国教育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中国教育报.docx

《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中国教育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中国教育报.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中国教育报.docx

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中国教育报

2014年心理学考研真题解析勤思真情奉献版

勤思考研名师第一时间发布2014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为2014年的考生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5题)

1.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结合产生的新科学是

A.认知科学B.神经心理学C.认知神经科学D.心理生理学

【勤思解析】C,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这是一门新兴学科,极大的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基础心理学方向。

2.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直接经验B.潜意识C.意识流D.外显行为

【勤思解析】A,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3.被称为“生命中枢”的脑组织是

A.大脑B.中脑C.前脑D.延脑

【勤思解析】D。

延脑:

和脊髓相连的部分,又叫延髓。

延脑里有呼吸中枢和心跳中枢,又叫生命中枢。

4.人的躯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分别位于

A.顶叶、颞叶、枕叶B.顶叶、枕叶、颞叶

C.颞叶、枕叶、顶叶D.颞叶、顶叶、枕叶

【勤思解析】B,此题考察大脑皮层感觉区的分布,躯体感觉在顶叶,视觉在枕叶,听觉在颞叶。

5.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的脑电波通常为

A.αB.βC.δD.θ

【勤思解析】A,α是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的脑电波,频率为8-13HZ。

β波是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是的脑电波频率为14-30HZ,δ是在睡眠下的脑电波,频率更低、波幅更高。

6.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不属于潜意识的是

A.梦B.注意C.口误D.笔误

【勤思解析】B,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贯穿于心理过程的心理状态,不是潜意识。

7.情境线索容易引发侵犯行为,支持这一观点的研究是

A.习性学实验B.恒河猴实验C.武器效应D.社会学习

【勤思解析】C,武器效应,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

8.视觉中枢单个细胞的感觉野与外侧膝状体单个细胞感觉野相比,两者的关系是

A.不确定B.前者小C.两者相等D.不确定

【勤思解析】C。

勤思考研据查阅资料得到如下结论:

“直接或间接影响某一特定神经细胞的光感受器细胞的全体为该特定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外侧膝状体神经细胞的感受野,在猫和猴已证明与视神经节细胞所证实的感受野基本相同,只是外侧膝状体感受野的外周部对中心部的抑制作用比较强。

9.听觉的行波理论认为,不同频率的声音,最大振幅在基底膜上的部位不同,低频声波最大振幅接近的耳蜗部位是

A.底部B.顶部C.中部D.下部

【勤思解析】B,行波说认为,基底膜由声波引起的震动,从基底膜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不同频率的振动达到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后便停止下来。

低频可达耳蜗顶部,高频只能达到耳蜗的底部,从而实现基底膜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辨。

10.教师要求学生列举砖的用途,某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列举出很多例证,但都在建筑材料范围之内,这表明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流畅性和变通性方面的特点是

A.流畅性差,变通性差B.流畅性好,变通性差

C.流畅性好,变通性好D.流畅性差,变通性好

【勤思解析】B,在测验中,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看作是衡量创造性高低的指标。

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变通性是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范围越大、维度越多,变通性越强;独特性是指对问题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

11.在概念形成的策略中,记忆负担最轻的是

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

【勤思解析】A,采用保守型聚焦,记忆的负担最轻。

12.独白言语属于

A.对话言语B书面言语C.外部言语D.内部言语

【勤思解析】C,独白言语属于口头语言,口头语言属于外部语言。

13.当亲密关系面临破裂的时候,人们采用的主动破坏性策略是

A.忽视(neglect)B.表达(voice)C.忠诚(loyalty)D.退出(exit)

【勤思解析】D,退出是当人们认为没有必要挽回这种关系的时候会采用的一种主动的破坏性的策略。

表达是一种主动的建设性的策略;忽视是很多男性会采用的一种消极策略;忠诚表现为被动地去弥补出现的裂痕。

14.下列情绪理论中,强调对生理唤醒进行认知解释的是

A.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B.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

C.阿诺德的情绪理论D.伊扎德的情绪理论

【勤思解析】A,情绪唤醒实验表明,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15.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属于稳定、内在、不可控的因素是

A.努力B.运气C.能力D.任务难度

【勤思解析】C,能力属于内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排除法。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意志行动特征的是

A.预定目的B.克服困难C.随意运动D.习惯活动

【勤思解析】D,意志是在达到目的的行为活动过程中,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表现出来的。

无意识、无目的的,或不需要克服困难就能达到目的的行动,都不能体现出个体的意志。

17.在阿希的从众实验中,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是

A.深度知觉判断B.运动知觉判断C.颜色知觉判断D.线段知觉判断

【勤思解析】D,阿希的从众实验给被试呈现两张纸,一张纸上印着一条线段,被试需要在另一张上印有几条线段的纸上找出与刚才那条长度相同的。

18.小张性情急躁,成就动机水平高,具有很强的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意识,他的人格类型属于

A.T+型B.T—型C.A型D.B型

【勤思解析】C,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敌意、竞争、性情急躁、富于上进心、有苦干精神、过分的时间紧迫感、外向、言语举止敏捷、社会适应性差。

19.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遵循现实原则的是

A.本我B.自我C.超我D.力比多

【勤思解析】B,自我,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位于人格的中间层。

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的作用,它遵循现实的原则,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要求,又受制于超我的约束。

20.儿童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学前期男童和女童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

A.语文测验成绩B.数学测验成绩C.工作记忆容量D.游戏模式

【勤思解析】D,学前期男童和女童差异最大的是游戏模式上出现了性别差异,比在其他三方面的差异大。

21.在家庭生活中,盈盈的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接纳了她目前对音乐的喜爱,而盈盈也认同了父母关于学业成绩重要性的看法,这个例证所体现的发展现象是

A.同步现象B.再社会化C.相互社会化D.远端—近端发展

【勤思解析】B,用补偿教育或强制方式对个人实行与其原有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再教化过程。

在某种情况下,青少年和成人通过再社会化,有意忘掉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重新塑造出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生命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阶段。

22.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重演的心理学家是

A.蒙台梭利B.霍尔C.斯宾塞D.桑代克

【勤思解析】B,霍尔—复演论。

23.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相比,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更强调

A.社会起因B.个体起因C.婴儿期的发展D.青少年期的发展

【勤思解析】A,维果斯基的强调,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质产生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他提出了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观。

24.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未经历危机和探索就做出选择的个体,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类型属于

A.同一性达成B.同一性延缓C.同一性停滞D.同一性混乱

【勤思解析】C,同一性混乱也称同一性弥散,是指青少年既没有经历同一性危机,也没有进行各种生活上的尝试与选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打算。

而题干中做了无探索的选择,因此属于同一性停滞。

25.对同一批被试分别在其55岁,65岁和75岁时测量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随年龄增长,其中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的是

 A.对事实性知识的回忆B.感觉记忆能力

 C.限时条件下的动作反应速度D.控制了视敏度的个别差异后对线段长度的比较判断

【勤思解析】B,对事实性知识的回忆和对线段长度的比较判断属于晶体智力,不会下降;而感觉记忆与动作反应速度相比,感觉记忆的下降更显著。

2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学生心理B.学习心理C.教师心理D.课堂管理心理

【勤思解析】B,教育心理学以学习心理学的研究为主。

27.下列选项中,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亲和内驱力

【勤思解析】A,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

由于需要的满足(知识的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

28.奥苏泊尔针对讲解式教学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使用该策略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

A.比较组织者B.观念固着点C.关系类属者D.符号中介物

【勤思解析】B,固着观念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能为新信息与认知结构的联系提供切入点的具有的相关观念;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29.威特金把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

 A.沉思-冲动B.同时性-继时性C.场独立-场依存D.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勤思解析】C,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认为有些人知觉时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有些人则较多地受身体内部线索的影响。

他把个体较多依赖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的称为场独立性;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定义知识、信息称作场依存性。

30.“水中打靶实验”证明的迁移理论是

A.共同要素说B.原理概括说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

【勤思解析】B,贾德用“水下打靶实验”提出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原理概括说)。

31.根据阿特金森的观点,不属于高成就动机者特点的是

A.中等难度的任务有挑战性,并全力获取成功

 B.活动目的明确,并抱有成功的期望

 C.精力充沛,探新求异,具有开拓精神

 D.以交往的亲疏关系为前提来选择工作伙伴

【勤思解析】D,高成就动机者不会以交往的亲疏关系选择工作伙伴,他们会选择能带来结果最优的人合作。

32.最先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心理学的研究,并对心理学与物理量之间关系进行系统探索的学者是

A.韦伯B.费希纳C.缪勒D.赫尔姆霍茨

【勤思解析】B,1860年,费希纳费希纳出版了《心理物理学纲要》,是最早系统地阐述感觉测量方法的著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33.波斯纳(M.I.Posner)采用大、小写字母组合的材料进行实验,结果证实了个体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时既有视觉编码也有听觉编码。

他采用的方法是

A.减法反应时法B.加法反应时法C.开窗实验法D.心理旋转实验法

【勤思解析】A,波斯纳应用简述法反应时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

减数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处理阶段,并在其他方面相同,然后从这两个反应时间只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

34.在研究交通信号灯亮度对驾驶员反应速度的影响时,交通灯的亮度是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