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2154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docx

《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docx

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LIUZHOUTRANSPORT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院长报告

 

广西柳州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

目录

一、学院概况

(一)历史沿革

(二)目前基本情况

二、办学成效

(一)改善教学基础设施,提供良好教学条件

(二)专业建设扎实推进,教学改革成绩显著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提高师资水平

(四)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实现双赢

(五)科研风气日趋浓厚,教育科研成果喜人

(六)打造新型管理环境,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七)积极拓展办学领域,中外合作初显成效

(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生素质明显增强

三、办学经验与体会

(一)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

(二)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目标

(三)必须把握和创造良好的办学环境

(四)必须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

(五)必须狠抓人才队伍建设

(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四、今后的发展思路

(一)加强内涵建设,坚持走特色创新之路

(二)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三)规划建设好新校区,推进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以评估为契机,努力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院长报告

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胡邦曜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对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进行考察评估。

在此,我代表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对各位专家和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并借此机会,向长期关心支持我院改革发展的自治区教育厅、柳州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院在2005年7月就开始启动评建工作。

几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下简称“16号文件”)精神,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了新时期学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

我们深化改革,强抓管理,促进了学院的快速健康发展。

现在,我代表学院向各位专家和领导汇报我院人才培养工作情况,请予评审。

我的报告分学院概况、办学成效、办学经验与体会、今后的发展思路四个部份。

一、学院概况

(一)历史沿革

学院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铁道部柳州铁路运输学校,国家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

1958年升格为广西铁道专科学校,1960年再次升为柳州铁道学院。

1962年由柳州铁道学院改回柳州铁路运输学校。

1997年,与广西电大柳铁分校、柳州铁路局教师进修学校合并。

2002年,合并柳州铁路司机学校。

2003年,在柳州铁路运输学校基础上组建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10月,由柳州铁路局整体移交柳州市人民政府管理。

2005年4月,学院正式在教育部备案。

2007年,柳州市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将柳州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并入我院。

(二)目前基本情况

学院共有教职工499人,其中教师326名,设有运输与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文化传媒系、建筑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和社科部、成人教育分院、戴尔特国际商学院等教学单位,开设轨道交通类、电子信息类、机电工程类、商贸物流类高职专业共31个,截止到2008年7月1日,高职全日制在校生4668人。

校园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学院固定资产总值约1.3亿元,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300多万元。

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共培养了8万多名职业技术人才,为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曾先后被授予“全国铁路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全区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全区高校就业工作荣誉单位”、“自治区支教工作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二、办学成效

(一)改善教学基础设施,提供良好教学条件

2005年以来,学院共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购置、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配置,高质量建设”的思路,建设了铁道运输与信号、铁道机车车辆、铁道工程与供电、通信技术、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土木工程、物流管理、汽车技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传媒艺术设计、文秘综合、旅游服务、财经综合等14个校内实训基地(技能演练鉴定中心),含70多个起点高、仿真性强的实验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完好,配套合理,利用率高。

同时,本着“开放互助、合作共赢”的宗旨,学院先后与相关企业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其中挂牌合作单位30家,协议单位56家。

学院图书馆藏书纸质图书24.73万册,电子图书61.96万册,合计86.69万册;学院现有教学用计算机1327台,百名学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28台,多媒体、语音室座位数2027个,平均每百名学生配多媒体语音室座位43个。

学院先后投入近200万元进行校园网的建设与维护,为广大师生搭建了信息共享与工作学习交流平台,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教务管理系统、校园办公系统、网上图书馆等,学生可通过网上报考、选课和成绩查询,初步实现了校园管理工作信息化、网络化。

学院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普通话水平测试测试点,是铁道部第016、017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和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考点。

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工组织批准的“SIYB中国创业培训项目授权培训机构”,是广西最早获得该授权资格的学校。

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欧洲模拟公司中国中心批准的广西首家“欧洲模拟公司创业实训项目试点单位”。

(二)专业建设扎实推进,教学改革成绩显著

1.构建专业门类较为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

学院依托铁路行业,紧贴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打造轨道交通运输类特色专业,积极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群。

形成了以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技术、机电工程类等工科专业为主,以商贸物流类专业为辅,适应铁路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支撑学院未来发展的专业格局。

专业数由2000年试办高职时的1个发展到现在的31个,专业结构和布局体现了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

2.按照“以岗导学”思路,深入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方法的改革。

学院十分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按照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职业针对性,融“教、学、做”为一体,加强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

学院积极推进工学结合,建立“N+1”模式,有一个学期或一年在校外实习或顶岗实习,通过现场实习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我们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项目。

我们着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短时间内,罗耀军副教授主持的《数据库应用基础》列入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建立了学院精品课程10门。

加强选修课建设,加大人文素质选修课比例,促进学生良好素质形成。

我们积极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应用,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的比赛,开展“我的精品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3.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学生职业技能得到加强。

2004年我院开始建设创新实验室,推行“科技创新项目训练法”,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学习培训。

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参考的证书涉及铁路特有工种、CAD、电子产品维修、维修电工、物流、会计、导游、网络和编程等30余种。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通信信号、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毕业生要求必须通过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学生需通过普通话等级考试和英语等级考试,严格要求各专业毕业生必须通过相关的计算机等级考试。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提高师资水平

学院着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来抓,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先导,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核心,以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为基础,在政策上、制度上、资金上给予支持与激励,为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创造条件。

1.在政策、制度上给予有力保障。

学院先后制定了《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师资为本发展战略》、《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高级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管理办法》、《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办法》、《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继续教育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将师资队伍建设列入工作的重要日程,保证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2005年开始,学院以送培、引进、聘用、兼职等途径,积极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经验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大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2005年以来用于人才引进的资金80.7万元。

至2008年上半年,全院专任教师252名,双肩挑教师74人,兼职教师7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04人(含兼职)。

从企业引进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44名。

有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部级优秀教师6人,省部级教育教学专家10人,市级技术拔尖人才、曾宪梓教育基金获得者各1人,全院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学历及在读硕士研究生140人。

我们努力扩大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比例达到了71%。

3.造就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学院近年引进青年教师137人。

我们开展“青年教师素质工程”,实行“一对一帮带”导师制,制定《提高青年教师理论课堂教学能力工作方案》,对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进行专项培养提高,取得明显效果,使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四)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实现双赢

学院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积极构建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为学院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一是依托铁路行业,建立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

我院有着近50年的铁路行业办学历史,积淀了深厚的铁路文化底蕴和轨道交通行业背景,学院与铁路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形成了独特的校企合作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凝炼成了“依托行业,校企合作,以岗导学,服务基层”的办学特色。

现有铁路特有专业涵盖了铁路“五大业务工种”,学院长期把铁路特有专业作为骨干专业建设,这些专业历史悠久,师资力量强,实训条件完备,为带动其他专业建设发挥了示范作用。

我院是中国职教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铁路职业教育信号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是铁道部车务站段长、客运车队长列车长和铁路机车司机培训基地,南宁铁路局运输、电务、机务系统职工培训基地。

学院与南宁铁路局各站段均签署了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共建、毕业生供需、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协议。

与此同时,还与多家区内外有关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近年来,我们从轨道交通行业企业获赠价值数百万元的专用实验实训设备,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也一直是录用我院毕业生就业的最重要渠道,我院积极开展对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的技术服务。

2004年学院整体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的同时,与铁路企业达成了“合作紧密、及时沟通、继续开展铁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共识,与南宁铁路局签订了全面合作的协议,形成了校企领导定期会晤机制,最近又签订了共同建立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培训基地的协议,以协议的形式规范和保证了“以岗导学”贯穿在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使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促进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通信信号、铁道机车车辆、通信技术主体专业的建设,为铁路行业培养“一来就用得上”的特色人才。

二是开展订单办学。

与区内外多家大中型企业都建立有稳定的毕业生供需合作关系。

南宁铁路局、广东怡创、中人润健、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公司在我院开展了多年的订单式培养。

三是努力建设与企业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近年来,学院在拓宽校企合作面,创建新型校企合作上努力探索。

2006年,发起成立有50多家企业会员参加的“柳州·产学合作促进会”,与中国电信柳州分公司建立校企联盟。

今年以来,又先后与思科系统(中国)公司共建思科网络技术学院,与广东华师粤海酒店开展了文化周活动,我们积极筹建广西轨道交通工程职业教育集团,已建立了运行机制,通过了集团章程。

我们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机电系模具实训基地生产的施封锁是铁路行业定点产品,汽车系与广西耐力工贸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汽车美容实训基地,也是面向社会经营的汽车快修美容中心。

(五)科研风气日趋浓厚,教育科研成果喜人

学院积极推进科研工作,多方营造科研氛围,从2004年就着手制定科研管理办法和奖励实施细则,并逐步建立健全科研工作制度,调动和激发教职工的教科研工作积极性,推动学院科研水平的整体快速提高。

2005年以来,学院在教育厅各种立项课题17项,主编主审参编出版各类教材、著作47本,其中主编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本,主编广西教育厅立项建设教材2本,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和省级以上获奖论文229篇。

周群副院长参与的课题获第九次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胡洁敏老师参与的课题获柳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铁路客运组织》被教育部确定为2007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同时,学院积极对外提供科技服务。

计算机通信专业与柳州联通公司技术人员合作对移动通信网络告警故障收集和查询系统开展研究与设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与柳州健龙车辆有限公司合作进行自泳涂装生产线的设计;现代技术中心为柳州芦笛电子公司设计并制作大功率逆变装置电路板63套;机电系师生参与柳州长虹机器厂的6136型数控机床的研发获柳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为融安县升源衣架厂完成5种产品的设计并投入生产;2008年3月,我院联手柳州市旅游局、柳州柳航国际旅行社全力打造“百里柳江”精品旅游线路资讯系统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这些技术服务深受企业的欢迎。

(六)打造新型管理环境,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组建高职学院以来,我院按照高校的管理要求,推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组建系部教学单位,实施院系二级管理,科研实行课题项目管理,学生工作推行辅导员制度。

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设置了党群机构和行政职能部门,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定岗定编工作,科学设岗合理配置人员。

2006年初,我们引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新的管理制度,整章建制,形成完备的程序文件、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质量手册,进一步深化学院管理运行机制改革。

2007年取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是在广西最早取得该项认证的高校之一。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强化了教职工的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推动学院管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经过几年来的建设,我们在实践中凝炼成了“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服务无大事,细节定成败;完成职责内工作,把职责内工作做满意。

”的服务理念,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具体抓,层层抓落实,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全院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新格局;打造了一支素质高、作风硬、具有很强责任心与事业心、工作效率高的教职工队伍,使学院的各项管理工作做到职责分明、目标明确、共同协作、科学高效。

(七)积极拓展办学领域,中外合作初显成效

学院注重引进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拓展办学领域。

2002年,开始与加拿大戴尔特国际商学院共同建立“柳州戴尔特国际商学院”,采用全外籍师资、全英语环境、全英文教材的小班情境模拟授课教学方式,灵活提供高级英语口语和工商管理大专专业课程的培训,面向柳州市和周边地区需要外语培训的单位和个人提供教学服务。

经教育厅批准,2006年开始与英国黑斯廷思艺术学院合作举办专科层次双学历教育,开办双学历教育专业4个。

2008年,学院与澳大利亚查尔斯泽德大学联合举办计算机通信(信息技术方向)、旅游管理(会展管理方向)和文秘等3个双学历教育专业,实行双语教学。

(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生素质明显增强

我们发扬铁路企业“高、大、半”管理的优良传统,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坚持素质是基础,成人成才是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学院实施“两条主线、三个课堂、四个结合、五个系列、六大板块”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推动学风建设。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思政课”为主要途径,积极拓展各种平台,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打造了颇具特色的校园安全教育月、校风校纪教育月、法制教育月、文明礼仪教育、感恩诚信教育等传统教育活动。

我们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建设,2006年以来,学院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783人次,发展学生党员151人。

积极组织青年志愿服务和献爱心活动,2006年和2007年,参加无偿献血共419人次,在今年“5·12”抗震救灾捐款活动中学生共捐款27105.4元。

积极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和各类体育活动,形成了传统的金色潮文艺系列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书画展、“春季长跑”、“田径运动会”、“大学生体育节”、“柳运杯”球类比赛等系列文体活动平台。

2006年学院田径队获柳州市首届大学生运动会团体第三名;学院健美操队2006年获柳州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和广西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1个第二名、2个第三名,2007年获广西第四届大学生啦啦操大赛二等奖和柳州赛区一等奖,2008年获广西首届健美操锦标赛两项一等奖。

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成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室,建立了由学生心理辅导员、学生家长、学生心理委员等组成的多层次立体服务网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近年来,学院没有出现学生心理问题突发事件。

我院近年来不断涌现出一批批高素质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2005-2007年,有4个班级获自治区先进班集体,35人获自治区级先进个人,有8人获国家奖学金、36人获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96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06-08年柳州市先进班集体7个,先进个人925人。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增强,近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正保教育杯”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均获得了好成绩。

200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全国赛区一等奖(广西赛区特等奖)1项,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广西高职高专组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2008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或广西本科组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高职高专组一等奖1项。

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保证了就业竞争力,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2006年94.42%,2007年98.49%,2008年98.53%。

涌现了一批自主创业的优秀毕业生。

三、办学经验与体会

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促进学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很有必要对过去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

(一)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我们从2000年就开始试点举办高职教育,2002年获准独立举办“3+2”形式高职教育,2003年组建高职学院,2005年正式备案,至今发展成了近6000名高职在校生的规模,学院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逐年增强。

近年来,我们实现了从举办中职教育到举办高职教育的历史性跨越,承受了多次学校合并整合的阵痛,和由铁路企业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的磨合,其间每一次的变革,我们都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经历了不停地去适应新环境的困难局面。

面对种种考验,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有为才有位,从而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努力以改革的思路、发展的眼光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在积极应对外部挑战的同时,苦练内功夯基础,狠抓管理促发展,大力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正是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定信念,励精图治,使学院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一往无前地向着既定目标迈进,虽然全面举办高职教育仅仅三年多的时间,但各项工作都走上了快速、规范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学院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以内涵发展赢得了发展的机遇和空间。

(二)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目标

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办学思想是学院得以不断发展的核心要素。

在学院发展的起步阶段,我们存在着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认识模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把握不准的情况。

为此,在推进学院改革建设进程中,我院努力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学院大发展,将继续解放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在全院教职工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高职教育理念大讨论活动和系列学习交流活动,特别是分层次多渠道地组织学习“16号文件”。

多次邀请区内外知名专家和自治区教育厅有关领导到校作涉及高职教育理论与政策、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科研立项等方面的专题报告,开展“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争当教学模范”活动。

通过学习研究、反思提炼,广大教职工特别是教师对“什么是高职教育,怎样开展高职教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为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基于对高职教育的新认识和学院的办学实际,我们形成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共识,提出了“强调服务,强抓质量,强固技能,强化特色”的总体工作思路,我们集中全院智慧,确立了“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走特色创新之路,努力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全面协调发展。

”的办学指导思想。

提出了“依托行业,立足广西,辐射全国,服务基层。

以高职学历教育为主,向行业培训、社区成人教育延伸;以工科专业为主,其他专业协调发展;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

努力建设在广西区内有重要影响、专业建设在全国具有特色的高职学院。

”的办学定位与目标。

新时期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目标,必将引领学院凸显办学特色,更好地指导学院未来的发展。

(三)必须认真把握和创造良好的办学环境

良好的办学环境是学院发展的根本条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给予支撑。

国务院年初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我区的经济社会将步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我院所处的广西工业重镇柳州,提出了全面实施“二次创业”,扎实推进“三个同步”,努力实现“经济升级、城市转型”,在广西率先实现工业化示范城市的奋斗目标。

柳州市委市政府把职业教育的发展摆在了突出重要位置,正在实施职业教育集中办学区的建设,努力打造全区规模最大、全国领先的职业教育中心,并同意划拨我院新校区面积1000亩,支持我院率先入驻办学区。

与此同时,我国铁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城市轻轨的兴起也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门技能型人才。

这为我院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在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与政府沟通得扶持,与企业沟通得支持,与社会沟通得环境,与内部沟通得人心”。

我们积极向政府汇报学院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主动加强和企业的沟通与联系。

几年来,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上级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向群(时任柳州市市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蒋济雄(时任柳州市委书记),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彭晓春(时任柳州市委副书记),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高枫,副厅长车芳仁、郑作广、杨伟嘉,柳州市领导陈刚、郑俊康、甘霖、文和群,中国职教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谢幼琅,原铁道部部长傅志寰,铁道部教育司司长许守祜,柳州铁路局历任局长等领导先后莅临学院视察或作专门指示,对我院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悉心指导,为学院发展指明方向、规划蓝图。

2007年底,柳州市人民政府拨出专款200万元,2008年又拨专款1500万元用于我院教学设备购置和实训基地建设,支持学院迎评创优。

在包括专业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共建、供需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