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瓯二中1213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1955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建瓯二中1213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建瓯二中1213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建瓯二中1213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建瓯二中1213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建瓯二中1213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建瓯二中1213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docx

《福建建瓯二中1213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建瓯二中1213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建瓯二中1213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docx

福建建瓯二中1213学年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

(考试时间:

150分钟总分:

150分)

一、名言名句背诵默写(10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壮士一去不复还。

3、女也不爽,。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5、环顾望旧乡,。

6、,天下归心。

7、,池鱼思故渊。

8、纵一苇之所如,。

9、寄蜉蝣于天地,。

10、而,常在于险远。

二、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虞荔,字山披,会稽馀姚人也。

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

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

荔幼聪敏,有志操。

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垂,垂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垂甚异之。

又尝诣徽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胤言之于王,王欲见荔,荔辞曰:

“未有板刺①,无容拜谒。

”王以荔有高尚之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荔又辞以年小不就。

及长,美风仪,博览坟籍,善属文。

释褐,署法曹外兵参军,兼丹阳诏狱正。

梁武帝于城西置士林馆,荔乃制碑,奏上,帝命勒之,立于馆,仍用荔为士林学士。

寻为司文郎,迁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

时左右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务,互有带掌,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但以文史见知,当时号为清白。

寻领大著作。

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中,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

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

荔生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

文帝哀而谓曰:

“吾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

”乃敕宝应求寄,宝应终不遣。

荔因以感疾,帝数往临视。

令荔将家口入省,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

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

又以荔蔬食积久,非赢疾所堪,乃敕曰:

“能敦布素,乃当为高。

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

”荔终不从。

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文帝甚伤惜之,赠侍中,谥曰德子。

及丧枢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荣之。

(选自唐·姚思廉《陈书卷十九》,有删改)

【注】 ①板刺,即名片。

古时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

11、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雅相钦重       雅:

向来

B.帝命勒之勒:

收藏

C.淡然无营营:

谋求

D.当时荣之荣:

认为……是荣耀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虞荔淡泊有节操的一组是(3分)(  )

①荔辞曰:

“未有板刺,无容拜谒。

” ②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 ③荔乃制碑,奏上 ④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⑤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⑥荔每言之辄流涕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何胤非常钦佩虞荔,向衡阳王推荐他当主簿,但虞荔以年纪小辞谢而不就任。

B.虞荔长大后,博览典籍,写得一手好文章,入仕后深得梁武帝和文帝的器重。

C.虞荔为人至孝,母亲死后终身吃素食、穿布衣,连音乐也不听了。

D.文帝被虞荔的爱弟之情所感动,下诏向陈宝应索要虞寄,但虞寄最终还是不能回来和虞荔团聚。

14、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垂甚异之。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6分)

兰亭诗王羲之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视碧天际,俯磐渌水滨。

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15、“仰视碧天际,俯磐渌水滨。

”两句与《兰亭集序》中对应的语句是哪两句?

(2分)

16、诗人在诗中说“寓目理自陈”,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大自然向诗人“陈”了哪些“理”?

(4分)

四、文化经典阅读(6分)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①?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②,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注】 ①何事于仁:

作“何啻于仁”理解。

②能近取譬:

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17、下列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孔子看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这是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做法。

B.面对子贡“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的人能否算是仁人”的疑问,孔子肯定地说:

“那不是仁人,只能算是圣人!

C.孔子认为,就是尧、舜对百姓也很难做到广泛地施与,因为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只要能做到推己及人,就是在做仁的事情了。

D.孔子要求仁者做到:

要把别人放在心里——要想自己立足,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立足;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18、子曰: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孔子此处谈论的也是仁的问题,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孔子这两处谈仁的文字给了你什么样的认识。

(3分)

 

 

五、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9、填空(5分)

(1)、桃园结义后,刘、关、张各自为自己打造了军器,他们的军器是:

刘备_____________、关羽_________、张飞_________________。

(2)、在拷问室,爱斯美拉达被屈打成招,但她最为关心的是____________的安危。

爱斯美拉达被判死刑,同时被判死刑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

20、简答题(二选一做5分)

(1)请简述“陆逊营烧七百里”的故事。

(第84回)

(2)、简述爱斯梅拉达给受刑的伽西莫多送水解渴的故事(第六卷)

六、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9分,每题3分)

提笔忘字:

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君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

“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

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

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

“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

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得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

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

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

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

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做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2010年8月5日)

2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2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4—27题(18分)

坦然走过乞丐毕淑敏

喜欢张爱玲的一个理由,是她说自己不喜欢乞丐。

凡人不敢说厌恶乞丐,特别是女性,那样显得多不善良啊!

  乞丐是一个现象,它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了,瘫软地体现了出来。

它把人的无助赤裸裸地表达着,让他人在同情之后,起了帮助的欲望和收获施予的喜悦。

  于是乞丐就成了常说常新的话题,名著中的乞丐常常是睿智和淳厚的,平常人也有很多与乞丐有关的故事。

听过一个女子讲述,她最终决定嫁给丈夫,是因为那个男人在看到乞丐的时候,总是一往情深地掏钱,某次竟把请女孩吃饭的钱悉数捧出,以至于两个人只能空腹沿江散步。

女孩认定男子值得信赖,很快和他结婚了,那个衣衫不整的乞丐不知不觉中成了红娘。

当我对女孩见微知著的聪敏欣赏不已时,她脸色陡沉,说婚后不久发现丈夫狭隘虚伪,很快分道扬镳。

于是那个乞丐又在浑然不觉中成了罪人。

  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大城市眉眼上的瘤。

某天和海外宗教界的朋友结伴走地铁。

肮脏的老乞丐裹着污浊破毡,半跪半俯地挡住了阶梯,破旧草帽中,零星小币闪着黯淡的光。

毡下像枪管一般刺出半截腿,该长脚的地方,却是一团褐色的腐肉。

情景的惨和气味的熏,使人不得不远远抛下点钱,逃也似的躲开。

  我知趣地退后了几步,和朋友拉开距离。

依她的慈悲和博爱,无论捐出多少,都是心意,也是隐私,我尊重地闪开为好。

她端庄地走了过去,俯身对残疾老人说,请您让一让,不要阻了通道,您没看到人们都绕开您走吗?

这让大家多不方便啊。

老人抬起半张脸,并不答她的话,我行我素道:

行行好,太太,给几个小钱

……

  朋友悄然走了过去,不曾放下一枚分币。

进入地铁,找到站内的工作人员,她说,通道上有个乞丐,妨碍了交通,请你们敦促她走开。

  我无声地看着这一切,心想不给钱尚能理解,但找了公安驱赶老乞丐,是不是也嫌过严?

忍不住替她找理由,说:

我看到报载,有些乞丐骗吃骗喝,白天在街上行乞衣衫褴褛,下了班之后,西装革履下馆子;有的干脆以此为业,几年下来,居然在乡下起楼造屋成了当地首富……想你一眼看出那乞丐正是这路人等?

  朋友笑了,说我哪有这份神功,你说的那些事例我也在报上看过,具体到这位老人,没有证据,我们不可以随便怀疑。

我疑惑道,既然你不认为他是坏人,为何不施舍?

  朋友道:

可我也不能判断出他是否真的贫病无告,难以自食其力啊!

  我说,这却难了。

每个人在掏腰包施舍之前,难道还要雇个私人侦探,一一查访乞丐们的收入情况吗?

  朋友正色道,这正是现代社会的为难之处。

农耕社会,谁个穷谁个真无助,十里八乡的人都心里有数。

进入信息社会了,人员大量流动,我们知道火星几日几时几分大冲,一般人却无法掌握乞丐们的真实背景。

  我说,那怎么办呢?

有些乞丐挡住你的路,展示他们的残疾和可怕,吓得你不得不甩钱。

几个人同行,若你袖手而过,就显出小气和不仁,压力也挺大啊。

  朋友说,我是从不在马路边施舍的。

那样不是仁慈,而是愚蠢。

当然了,我不敢说马路边的每一个人都不该救助,但救助,也要有现代的意识。

你给了一点钱,他就叩头,他靠出卖尊严得到金钱,你收获了廉价的欲望满足。

你的那几个小钱,是不配得到这样的回报的。

他轻易以头触地,因为他已不看重自我。

靠展示生理恶疾,压榨人们的感官,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和逼迫。

利用丑恶博得金钱,古来就被称为“恶乞”,被人所不齿。

如果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却助长了不良之风,不正与你善良的愿望相悖吗?

  我听得点头,又问,那我们如何施舍呢?

  朋友说,要有正式的慈善机构来负责这些事务。

它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来有来路,去有去向,一清二白才能把好钢使在刀刃上,又省了普通民众的甄别之难。

从那以后,我可以坦然走过乞丐身旁。

对那些慷慨解囊之人不再仰慕,对那些扬长而去之人也不再侧目。

24、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划线句子“ 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大城市眉眼上的瘤”的含义。

(3分)

25、文章倒数第四段说“救助也要有现代意识”,从文章看,“现代意识”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5分)

26、.文章第三段写了一个女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文中有着怎样的作用?

(5分)

27、.阅读全文,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谈谈你对“坦然走过乞丐”的做法认同吗?

为什么?

(5分)

七、语言文字运用(4分)下面语段中每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①由于人工灯光有时可以传到数十公里之外,使鸟类在迁徙期最容易受到人工光源的干扰。

②它们原本是以星星定向的,城市的照明光却常常被它们迷失方向。

③有时候鸟类撞死在大楼上,最后误把高楼的灯光当作星星。

④据美国鸟类学家统计,每年有近400多万只鸟因撞上高楼上的广告灯而死去。

序号

修改

八.作文(70分)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明利就北京大学2009年的自主招生政策进行了解读。

他特别指出,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将对往届生和不孝敬父母的学生说“不”。

作为一名高中生,你是怎样看待北大拒收“不孝子”的?

要求:

(1)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2)题目自拟。

 (3)立意自定。

 

(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

  (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2—2013学年上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题卷

一、名言名句背诵默写(10分)

1、2、

3、4、

5、6、

7、8、

9、10、

二、文言文阅读(17分)11、()12、()13、()

14、

(1)

(2)

(3)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6分)

15、

16、

四、文化经典阅读(6分)17、()

18、

五、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9、

(1)、、

(2)、、

20、选择()题

六、现代文阅读(27分)21、()22、()23、()

24、

25、

26、

27、

七、语言文字运用(4分)

28、①②

2012—2013学年上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1—10略11、解析:

选B。

勒:

雕刻。

12、解析:

选A。

③④写其上书奏事,⑥写其思念兄弟。

13、解析:

选A。

“向衡阳王推荐他当主薄”不符合文意。

14、答案:

(1)虞荔随问随答,没有遗漏缺失的地方,陆垂感到十分惊奇(诧异)。

(2)虽所担任职务待遇丰厚,但生活节俭朴素,宁静淡泊无所追求。

(3)我也有弟弟在远方,这种思念的心情十分迫切,他人哪里知道。

1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16、大自然是伟大的,万事万物都自然而然,淋浴在灿烂的春阳之下,平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惠,虽然万物种类不同,但给我们的感受都是欣欣向荣,一派生机。

17、B(“那不是仁人,只能算是圣人!

”错,是“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

”)

19、

(1).双股剑,青龙偃月刀(或冷艳锯),丈八点钢矛

(2).弗比斯,小山羊加里。

20、

(1)刘备自猇亭至川口,布下七百里连营,欲求一战。

陆逊总督东吴军马,以静制动等待破蜀良机。

因天热难耐,刘备让蜀兵避暑林中,犯下大忌。

陆逊见时机已到,借东南火烧蜀军连营,刘备损兵折将,全面溃散,逃到白帝城。

(2)伽西莫多受克洛德指使劫持爱斯梅拉达而被擒。

第二天,伽西莫多被绑在刑台的轮盘上遭受鞭打。

他口渴难耐,围观者不但不同情,反而讥笑和凌辱他。

爱斯梅拉达不计前仇,给受刑的伽西莫多送水喝。

伽西莫多的眼里第一次流出了感激的泪水。

21、解析:

选A。

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输入法。

22、解析:

选B。

“已经不再令人惊叹”说得过于绝对。

23、解析:

选A。

文中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现象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而只是美国媒体率先报道出来,而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美国媒体的报道”,而是“提笔忘字”现象。

24、①这里的瘤,指的是在城市热闹的公共场所乞讨,以博得同情和施舍的乞丐。

②表达出了“我”不知如何对待乞丐的矛盾心情,既不赞成同情后施舍,也不能坦然走过乞丐身旁。

25、①真正尊重被救助的对象,使之有尊严;②要有正式的慈善机构来负责救助这些弱者③这些慈善机构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要不断完善慈善制度,这样又省去了普通民众对需要救助者的甄别之难。

26、.①结构上,领起下文,推动作者对现象的思考②内容上,写出了对乞丐的态度不能检验出一个人的善良与否,反倒可能掩盖某些人的狭隘虚伪。

27第一种:

认同。

街头乞丐影响城市形象,乞讨者展示生理残疾对路人造成威胁和压迫,乞讨造成乞讨者对人格的自轻自贱,施舍不能真正帮助其渡过难关,乞讨易于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欺骗善良的帮凶。

第二种:

不认同。

救苦救难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乞讨者万不得已才会去乞讨,城市形象应该体现在人人有饭吃,有难大家帮,而不是回避现实,我国现阶段救助体系尚不完善,有难得不到及时的救助,只能去乞讨。

 

参考译文:

虞荔,字山披,是会稽馀姚人。

祖父虞权,在梁朝任廷尉卿、永嘉太守。

父亲虞检,任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

虞荔幼年时聪明敏睿,有志向操守。

九岁那年,跟从堂伯父虞阐去探望太常陆垂,陆垂问虞荔《五经》中的十件事,虞荔随问随答,没有遗漏缺失的地方,陆垂十分惊奇(诧异)。

又曾经拜访不接受朝廷征聘的士人何胤,当时太守衡阳王也来访,何胤把虞荔的情况告诉衡阳王,衡阳王要见虞荔,虞荔推辞说:

“没有担任官职,不可拜见。

”衡阳王因为虞荔有高尚的志行,极为敬重,回到郡中,立即征召虞荔为主簿,虞荔又以年纪小辞谢而不就任。

到成年时,有漂亮的风度仪表,博览古代典籍,善于作文章。

脱去平民布衣,署理法曹外兵参军,兼任丹阳诏狱正。

梁武帝在京城西边设置士林馆,虞荔便写作碑文,呈上朝廷,梁武帝命令将碑文刻石,陈列于馆中,便任用虞荔做士林学士。

接着任用为司文郎,后升任通直散骑侍郎,兼任中书舍人。

当时梁武帝左右任职的官员,多参与权力中枢、朝廷内外的军政大事,互相间交错兼管,唯有虞荔和顾协宁静淡泊恭谨地退避,居住在宫中西边的官署里,只以通晓文吏为人所知,当时号称清白。

不久领大著作的职务。

当初,虞荔的母亲随虞荔进入台城,死于台城中,接着台城失陷,哀情丧礼无法表示,虞荔因此终身吃素食、穿布衣,不听音乐,虽所担任职务待遇丰厚,但生活节俭朴素,宁静淡泊无所追求。

文帝十分器重他,时常带领在自己身边,早晚顾问。

虞荔性格深沉谨慎,不多说话,凡是诤言进谏,献上可行的意见,除去不可行的做法,这方面没有谁能比得上他,所以虞荔的位置不会列在别人之后。

那时虞荔的第二个弟弟虞寄居住在闽中,依附陈宝应,虞荔每次谈到他就流泪。

文帝哀怜而对他说:

“我也有弟弟在远方,这种思念的心情十分迫切,他人哪里知道。

”于是下发诏令给陈宝应索要虞寄,陈宝应最终没有遣送。

虞荔因此而伤感生病,文帝几次亲自去看望。

命令虞荔将家中人搬进宫中居住,虞荔以宫中不是私家居住的处所,请求留居城外。

文帝不许可,便命令他家住在兰台,文帝乘车再三亲临慰问,亲自写诏书派往探视的宫中使者,在道路上彼此都能看到。

又因为虞荔吃素食太久,不能承受疾病的折磨,文帝于是下诏令说:

“能淳朴地穿布衣、吃素食,便是高尚的节操。

你年纪已经大了,生气活力稍有减退,现在给你鱼肉,不要再坚持你所遵守的布衣素食的做法了。

”虞荔最终没有听从。

天嘉二年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文帝十分哀伤惋惜,赠给他侍中的头衔,谥号叫做德子。

到他的丧枢送还故乡时,文帝亲自出来送行,当时的人认为很荣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