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1921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十一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十一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十一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十一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一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

《十一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一册第五单元备课.docx

十一册第五单元备课

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1.会写19个生字。

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等31个词语,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重点段落。

3.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

4.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6.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7.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情感,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8.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9.讲述留在心里的印象深的人,感受闰土形象在“我”心中的变化和加深,把触动自己心灵,令自己感动,难以忘记的印象述说出来。

10.用一两件事介绍自己的小伙伴,写出伙伴的特点。

发挥想象,将发生在“我”和好朋友间的一件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具体。

11.结合课文、资料袋、阅读链接和课外搜集的资料,交流鲁迅留给自己的印象,说说与鲁迅有关的人和事,谈谈度鲁迅作品的体会和感受等。

12.交流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13.搜集并积累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本组教学可安排10——12课时完成。

 

17、少年闰土

预设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1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预设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2.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3.初始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鲁迅介绍及重点语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预设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介绍朋友:

鲁迅儿时的好朋友叫什么?

为什么取名“闰土”?

(闰月出生,五行缺土)

2.出示课题、闰土画像,师朗诵(深情地:

深蓝的天空中……逃走了) 

3.师:

初次和这位朋友见面,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预设交流:

机智、健康、活泼、聪明……

5.小结:

这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就是闰土(板书课题)一起打个招呼吧!

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想认识这位少年吗?

认真地读读课文。

注意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想想不理解的词语意思。

(其间、仿佛、素、如许、单、无端、便是)

(二)检查朗读情况

1.字词检查朗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机正音。

(重点语句: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不知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且很凶猛。

(三)理清课文脉络。

1.师:

再次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开始吧!

2.学生反馈交流,师随机小结板书:

回忆初识相处离别

3.课文正是按这四个部分来写的。

《少年闰土》这篇课文老师小时候也学过,而今多少年过去了,我的脑海中始终留下这样一幕: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让我们先进入鲁迅先生对闰土的回忆。

三、学习第一段

(一)轻轻地读读这段话,有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反馈交流。

预设:

1.指名读第一句环境描写(美丽迷人)。

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朗读。

齐读。

2.第二句对闰土外貌、动作的描写体现闰土的机智勇敢。

教师:

闰土奔驰在一望无际的海边时,我可能在哪里?

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3.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4.多么迷人的画面,多么可爱的形象,让我们将鲁迅先生这段精彩的描写牢记在心中。

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四、了解闰土形象

(一)请同学们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1.指名读句子(他正在厨房里……),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说说闰土的形象有什么样的特点。

(看出闰土是一个纯朴、活泼、健康的孩子)

2.抓住重点词,亲切地朗读这句话。

(二)闰土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形象非常可爱,可惜课文中没有写到“我”是怎样的一种形象。

再读读课文,你们能不能根据闰土的形象特点来想象一下“我”会有怎样的形象?

注意:

要有想象力,但要有根据,合乎逻辑。

1.学习作者对闰土外貌的描写,将大家对“我”的设想用几句话写一写。

2.反馈交流,师生评价。

3.小结:

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

这样想的缘由,我们到下节课可以继续研究。

附板书设计:

紫色的圆脸年少、健康

少年闰土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天真、活泼

第二课时

预设课时教学目标:

1.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直入主题

(一)谈话: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少年闰土》。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课文是按回忆,初识,相处,离别这样四个部分写的,留给你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部分。

(二)生交流。

预设:

看瓜刺猹体现闰土机智勇敢,雪地捕鸟很有趣,海边拾贝闰土见多识广,生活经验丰富……

二、走近闰土,品文悟情

(一)师:

同学们交流的这些事情大都集中在课文的哪个部分(我与闰土的相处)这个部分是全文写得最详细的地方,也是文章的精华所在。

那我们就先来学学相处这部分,朋友在一块总有说不完的话,就请你们把这部分中闰土和我的对话给找出来读一读,看看你能从闰土和我的对话当中读出哪些有意思的地方。

1.生读师随机指导。

2.师:

好的,基本上都读好了,看看你读出什么有意思的事。

谁先来说?

(二)预设交流

生:

我先读出了雪地捕鸟这件事。

生:

我读出海边拾贝。

我看到了看瓜刺猹。

生:

我读出的是看跳鱼。

(随机板书:

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看跳鱼儿)    

(三)师:

同学们,通过自己读课文,把这些有意思的事都找得非常准确,这些有意思的事,你们经历过吗,听过吗?

像这样没经历过的事是什么事?

(生:

希奇事)师随机板书.(板书:

希奇事)

1.师:

这些希奇事如果要你和闰土干,你最想干哪件事?

为什么?

2.预设交流:

生1:

刺猹那件事,我觉得那件事非常有趣,我想体验一下难办不难办?

生2:

我想看跳鱼儿。

因为我觉得平时见到的鱼是没有脚的,我从课文中觉得看跳鱼儿非常有意思非常希奇,我很想看看。

生3:

我想拾贝壳,因为海边的贝壳非常多,我想捡几个做纪念。

生4:

我喜欢捕鸟这件事情,因为捕鸟有经验还要有技巧,我想学一下。

3.师:

好,你们都说了你们最想和闰土干哪件事,你们知道我最想和闰土干件事吗?

(生:

我觉得你是想看瓜刺猹并陈述原因)

4.师:

心有灵犀一点通,你瞧,我把看瓜刺猹的对话都已经打在大屏幕上,你们可以在书上画一画,边读边想,也可以写上一些批注,开始吧。

(四)学习”看瓜刺猹”

1.生画师指导(师:

边读边画边思考,非常好)

2.师:

行,我看都差不多了,我们来交流交流,你们觉得看瓜刺猹对话当中哪里最有意思?

3.预设交流:

(1)生:

我是从这里感受到了“走路的人,口渴了,我们这里……”我想,到了那里就可以大饱一顿了。

①师:

哈,随便吃瓜很少见,非常希奇是吗?

你能读读这句话吗?

把希奇的感觉读出来。

②生读句子。

③师:

这样吧,我是少爷,你是闰土,回答我的问题。

师生配合朗读这段话。

(管贼吗?

……轻轻走去)

(2)生:

我觉得看瓜刺猹这里最有意思,“你听,月亮地里……”

师:

猹是什么东西我还真的不知道,鲁迅先生说是他生造出来的,那,听你讲还真意思。

还有没有?

(3)生:

我从闰土具体捕猹的时候觉得非常有意思。

①师:

怎么有意思?

②师:

这样吧,我们就一块来感受感受体味一下捉迷藏的感觉。

同学们,我们和闰土一起来到了西瓜地里,你们看哪,看见了什么?

生:

我看见了在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好似一幅画一样,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③师:

多美的月夜啊,你们再看,又看见了什么?

生:

我看见有一个英勇机敏的少年,正拿着一柄钢叉正劲力向猹刺去。

④师:

还看见了什么呢?

生:

我看见沙堤上铺满了碧绿的西瓜。

⑤师:

这么美的月夜,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一个少年正在刺猹,猹来了,他怎么办?

生:

他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猹刺去。

⑥师:

哦,你时时还不忘闰土的外貌呢。

啊,尽力刺下去以后,猹呢?

生:

猹很伶俐,反从胯下逃走了。

3.师:

是呀,刚才同学们看到了这些有意思的情景。

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一起来体会一下有意思的描写。

师生接读这一段。

(注意声音轻)(师用低低地声音说“月亮底下”  生小声地读“月亮底下……它不咬人吗。

师:

担心哪孩子。

生急一些:

它不咬人吗?

师:

非常担心哪?

生更急一些:

他不咬人吗?

生:

接着往下读。

师:

快刺啊,快刺!

生:

接着读。

师:

它向你怎么来?

 生:

奔来!

师:

对呀,这奔说明什么,这畜生很伶俐,我们再来读一下。

生读。

4.师:

闰土和我,这两个好朋友看瓜刺猹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把两个小伙伴请到现场(出示闰土和朋友照片插图)

5.师:

你觉得哪个是闰土并请生说明理由。

预设交流:

(1)生:

你觉得那个戴黑帽子的是闰土,戴红帽子的是作者,闰土一直在比划着。

生:

我觉得闰土滔滔不绝津津有味地说,作者是津津有味地听。

(2)师:

我要说一下,这里的我还不能完全说是作者,这里有鲁迅的影子,我们还把他看作我好吗?

(3)师:

看了图吗?

看看图分角色表演读“看瓜刺猹”。

6.同桌互练师指导。

7.师:

好,大部分都练好了。

我看你们刚才真的是像闰土绘声绘色地说,有的同学也像我一样在那聚精会神地听,谁来表演?

8.两生读对话。

9.全班读对话.(师:

看着屏幕,闰土开始绘声绘色地说了,生读对话)

10.师:

多么迷人的月夜,多么勇敢的少年,听着闰土的话,我的心呀早已飞到了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虽然我并没有亲眼所见,但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当中,(放音乐)读”看瓜刺猹”这部分。

11.生读看瓜刺猹那段。

(五)朗读悟情

1.师:

令我难忘的何止是看瓜刺猹这件事啊,雪地捕鸟,跳鱼儿,海边拾贝,还有太多太多,这真叫,用书上的词是——生:

无穷无尽(板书:

无穷无尽)师:

闰土的心中有着——生:

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1)师:

那我们还等什么,一起去享受闰土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吧。

我们先去捕鸟,我们来到沙地上,读——生接读捕鸟。

(2)师:

我们再到海边拾贝壳,我们日里,读——生接读。

(3)师:

我们再在潮汛来的时候,看跳鱼儿读——生接读。

2.师:

孩子们,从这些事里你又看见了一个什么样的闰土呢,雪地捕鸟——生:

让我觉得非常有趣。

师:

那么海边拾贝看跳鱼儿让你觉得—生:

我觉得闰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师:

看瓜刺猹又让你觉得——生:

让我觉得闰土机智勇敢。

3.师:

多么精彩传神的对话啊,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闰土形象再现在我们眼前,真是呼之欲出,我听了闰土这些话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同学们一起看看第十六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些什么。

(六)学习第十六段

1.生默读,你读出了什么?

2.预设交流:

生1:

我读出了作者对闰土的喜爱,以及闰土脑子里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对他充满了羡慕。

生2:

我读出了作者对闰土充满了羡慕,他往常的朋友都和他一样,只看见高墙四脚朝天的天空,不像闰土生活丰富多彩。

3.师:

是啊,孩子们你们都读出自己的的感受,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吗?

4.质疑:

我不懂最后一句话,四角的天空是什么?

5.师:

那么什么是四角的天空啊,你们一起看吧(课件出示),庭院深深,高墙耸立,这就是四角朝天的天空,当闰土再干那些稀奇事的时候,我又在干什么呢?

同学们不妨联系我的生活想象。

6.预设交流:

(1)师:

当闰土在雪地捕鸟的时候,我——生:

我在暖暖的火炉边背一首首诗。

(2)师:

当闰土在海边的拾贝的时候?

生:

我在墙脚边捉蛐蛐呢。

(3)师:

天地真狭窄啊。

当闰土在看瓜刺猹的时候,我——生:

我在书桌边认真的读书。

(4)师:

当闰土看跳鱼儿的时候——生:

我正在看树上的鸟儿高高地飞着。

7.师:

难道一个少爷还不如一个农村的少年吗?

想想看,他不如吗?

8.预设交流:

生1:

作者就像一个井底之蛙,仰望着天空,而没有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感觉大自然的美好。

生2:

文中的我确实是饱读诗书,而且深深感受诗之精华,而生活中是单调的,狭窄的,没有闰土的丰富,我想作者是想衬托中闰土的见多识广。

9.师:

孩子,你读懂了我的心,也读懂了作者的心啊,面对一个聪明能干的闰土,面对一个机智勇敢的闰土,面对一个见多识广的闰土,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生:

啊,闰土的心里……

师:

闰土这位新朋友有着——生:

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这位与众不同的朋友和他讲的那些稀奇事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三、配乐诵读,小结课文

(一)音乐起,师引:

深蓝的天空,挂着——生读。

(二)师:

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

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

附板书设计:

雪地捕鸟

少年闰土夏日拾贝聪明、能干

看瓜刺猹勇敢、见多识广

潮汛看鱼

教学设计修改:

教学反思:

 

作业批改记录: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预设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

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预设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关于鲁迅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

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预设课时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给课文加小标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

同学们,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些了解。

在他逝世九周年时,他的侄女周晔带着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写了一篇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

(相机板书课题)

2.学生读课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

(1)检查字词的朗读情况。

读准字音“悼”“冠”“咳”“嗽”等字。

(2)指名分段轮读课文,随机重点评议。

2.再浏览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可分为几部分?

3.同桌讨论。

交流总结归纳(第一部分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部分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三部分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

第四部分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

第五部分讲女佣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4.刚才大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每部分的意思,你能用更简洁的语言给每个段落加个小标题吗?

5.教师指导学生加小标题。

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

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

6.学生选择其中一到两个段落放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想想如何加小标题。

7.生交流,教师小结。

(板书:

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一)生交流: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二)师:

文中如何体现这一中心的,我们下节课再走近周晔笔下的鲁迅先生。

附:

板书设计

19.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第二课时

预设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的“关心女佣”、“救护车夫”、“讲碰壁”三件事。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师:

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出示中心句,齐读两遍。

二、学习二、四、五段(重点、难点的学习)

(一)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找到相关的句子划出来,自由读,结合自己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想想理由,并在旁边写点批注。

(二)生自由读书,小组交流。

预设:

1.谈《水浒传》部分(学生找到了这段相关的句子,如: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

“哈哈!

还是我的记性好。

”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

(1)师:

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

关心子女。

)指名读有关语句。

(2)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3)师:

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生:

读书时“囫囵吞枣”。

如果是其他的长辈见“我”这样读书会怎样说?

而伯父却────生:

摸着胡子……(带着感情读)

(4)师:

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

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因此,听了这句话,“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5)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连批评孩子时都替孩子想得多的品质。

(6)师:

伯父不仅仅是婉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表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

2.“救助车夫”这件事。

(出示课件)(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1)师:

说说你的体会。

(2)生:

这说明爸爸和伯父和关心那个车夫。

因为那个时代的车夫受人歧视,

而爸爸和伯父却是那么的关心他。

(3)师:

你的心是多么细腻。

这段话是直接描写爸爸和伯父救护车夫的,值

得我们好好地品味。

跟他一样的,也划下这段文字的同学,请把你的手举起来,

你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把手放下来,没有划的,老师建议你们用浪线把它划下来。

好了吗?

来,拿起书本来,我们一起把这段话来读一遍。

(学生齐读上句话)

(4)师:

这段话读一遍,显然是不够的。

请你再细细地读读,一边读,一边

看看课文的插图。

如果请你把目光聚焦在鲁迅先生身上,先生的哪一个动作

最能打动你?

(5)生:

半跪着。

师:

哪个动作?

生1:

半跪着。

师:

你是——生2:

半跪着。

师:

你是——生3:

半跪着。

师:

你——生4:

半跪着。

①师:

什么样的跪才叫“半跪”?

②预设交流:

(生1:

双膝盖快接近地面了。

生2:

一个脚接触地面,一个脚在

站着。

③师:

孩子,你能试一试吗?

(生2上台来演示“半跪着”的动作)

④师:

你这样半跪着,你有什么感觉?

(生2:

身体变得很低了且比较难受。

(6)师:

谢谢你,请回到座位上。

同学们,请看,(示意同学们看大屏幕

上的课件)透过文字的背后,那隐隐约约半跪着的正是鲁迅先生。

请把眼睛闭起来。

(学生闭起眼睛,静静地等待着)画面突然间在你的眼前活了起来,动了起来。

只见,伯父小心翼翼地夹着,轻轻巧巧地敷着,一点一点地洗着,一圈一圈的扎着,我们分分明明地感觉到就在这凄风冷雨中,先生就这样半跪着好长一段时间。

睁开眼睛,你感觉到吗?

生:

感受到了。

(7)师:

感受到了,就赶快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哪些文字,能够证明先生就

这样半跪着好长一段时间。

找到一句,就举手。

①生1:

“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

”师:

天都黑了,在开始的时候……

生1:

有一天黄昏的时候。

师:

你注意到了时间的变化。

你读书真仔细。

还有哪里也看出半跪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

②生2:

“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

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

”因为周晔自己都觉得冷了,伯父就应该

更加冷。

师:

是呀,她的手和脚都有些麻木了,很长一段时间。

还有没有?

(学生在思考)请你关注先生救护的那一段动作,最后一句话,谁来读一下?

你来读吧。

③生3:

“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

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是啊,敷上药,洗干净,一圈一圈地扎好绷带,那岂不是半跪了很久。

师:

孩子们,你要知道现在面对着这位素不相识的黄包车夫,半跪着的可是当时的大文豪,那可是当时的名流之辈,那可是当时受全国人民景仰的鲁迅先生。

这一跪,你觉得跪出了什么?

④预设交流:

跪出了鲁迅先生对当时人民的关爱。

跪出了鲁迅先生关心劳

苦人民和平易近人的品质。

跪出了他的热心肠。

师:

一个字,这一跪,跪出了——生:

爱。

(8)师:

真好,同学们。

我们真应该感谢那位同学,他首先带领我们把目光

全部聚焦在了伯父救护车夫上,真好,真应该感谢他。

那么,就还在救护车夫中,

如果老师请你把目光投向周晔,那肯定也有你使你的心弦为之轻轻一颤的地方。

刚才很多同学已经把它划出来了。

请个女孩,读吧。

①生读: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

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

他没有回答我,只把

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②师:

说说体会。

生:

就是(鲁迅先生)对当时那种黑暗社会的愤恨,已

经无法用语言来表示了。

③师:

你隐隐约约感觉到这句话当中隐藏着愤恨,隐藏着不满,是吗?

(多

媒体出示以上那个女孩子读的语句)

④师:

(指着大屏幕说)这两句话难读也难懂。

我能为大家读读吗?

(教师深情地朗读上句)师:

你感觉到什么?

(生:

凄凉。

我感觉到痛恨。

我感觉到

了鲁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我感觉到了鲁迅的悲愤。

⑤师:

你们也感觉到先生的不满、悲愤、痛恨了。

来,请你们也细细地

读这两句话,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地读,读着读着,你会发现这句话中有一个

词作者一口气,一下子用了两次。

生:

清清楚楚。

⑥师:

别急。

你读着读着,这两个词,它突然间会在你眼前晃动起来,

你就抓住它,细细地品味一番,行吗?

发出声音,自各儿读。

(生自由读课文)

⑦师:

哪个词在你眼前晃动,抓住了吗?

(生:

清清楚楚。

)师:

小周晔她

清清楚楚是什么?

(生:

伯父的那种表情和动作。

)师:

是啊,那种慈祥的、愉

快的表情,变了变了,变成了……(生:

严肃的。

(9)师:

孩子们,在“趣谈《水浒》”、“笑谈‘碰壁’”中,伯父是如坐春风,

谈笑风生,而此刻变得如此严肃,他在想什么?

他可能会想起那些像车夫一样

疲于奔波的青年,他们……也许先生会想起那些可怜无助的孩子们,他们衣衫

褴褛,他们……也许先生还会想起那些进入迟暮之年,那些骨瘦如柴的老人,

他们……也许先生在捶胸自问,他问自己,也问当权者,你们……孩子们,拿

起笔来,就把鲁迅想到的,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就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生

专心致志地写话)

(10)交流写话

(11)师:

孩子们,有了这样的体会,我们再回过头来,你想啊——如果说

小周晔在当时,她年幼的时候,她清清楚楚地仅仅是伯父那严肃的面庞,直到

现在,直到周晔长大成人以后,她清清楚楚还有什么?

(生1:

她知道了当时社

会的黑暗。

生2:

伯父为广大的贫困人民做出的事情。

生3:

伯父对帝国主义

的愤恨,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师:

她清楚的是伯父的愤恨,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