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基础习题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1745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5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docx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毒理学基础习题集.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docx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

 

毒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1.毒理学(toxicology):

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现代毒理学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tolerancedose):

指化学物质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

3.自由基(freeradical):

是独立游离存在的带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原子和离子,它主要由化合物的共价键发生均裂而产生。

4.易感生物学标志(biomarkerofsusceptibility):

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5.半减期(halflife):

外源化学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它是衡量机体消除化学物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

6.癌基因(Oncogene):

一类在自然或试验条件下,具有诱发恶性转化的潜在基因。

7.急性毒性(acutetoxicity):

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合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

包括一般行为、大体形态变化及死亡效应。

8.基准剂量BMD\benchmarkdose:

是依据动物试验剂量-反应关系的结果,用一定的统计学模式求得的引起一定比例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剂量的95%可信限区间的下限值。

9.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又称代谢转化,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历酶促反应或非酶促反应而形成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10.代谢酶遗传多态性:

不同种属,不同个体内的同一种代谢酶的基因编码不同,从而导致了其功能的不同,这就是代谢酶遗传多态性

11.危险度(risk):

又称危险或危险性,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12.细胞凋亡(apoptosis):

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内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13.遗传负荷(geneticload):

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每一个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

14.危险度评定(riskassessment):

指特定的靶机体、系统或(亚)认为群暴露于某一危害,考虑到有关因素固有特征和特定靶系统的特征,计算或估计预期的危险的过程,包括评定伴随的不确定性。

15.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

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

16.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是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合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

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

17.暴露生物学标志(biomarkerofexposure):

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18.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ofeffect):

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和其他改变的指标,包括反应早期的生物效应结构和功能改变及疾病的三类标志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19.蓄积作用(accumlation):

外源化合物连续地、反复地进入机体,而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速度或总量时,化学物质就有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或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

分为物质蓄积和损伤蓄积。

20.抑癌基因(anti-oncogen):

指机体内正常细胞内所具有的能致癌的遗传信息,在DNA加合物的作用下原癌基因突变、激活成为癌基因而导致疾病发生。

21.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toxicology):

是现代毒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毒理学包括收集、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又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决策。

22阈值threshold:

为一种物质使机体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23.Ames实验:

是利用突变体的测试菌株,观察受试动物的能否纠正或补偿突变体所携带的突变改变,判断其致突变性。

微核实验(micronuleustest,MNT):

是观察动物是否产生微核的实验。

染色体畸变分析(chromosomeaberrationanalysis):

观察染色体形态结构和数目改变。

姐妹染色单体SCE:

指染色体同源座位上DNA复制产物的相互交换,其频率与DNA断裂和修复有关。

24.遗传多态性:

(geneticpolymorphism)是一个衡量遗传变异的数据,即群体中多态基因的比例。

25.发育毒理学(developmentaltoxicology):

研究出生前暴露于环境有害因子导致的异常发育结局及有关的作用机制、发病原理、影响因素和毒物动力学等。

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toxicity)指出生前经父体和母体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的在子代到达成体之前内出现的有害作用,包括:

结构畸形、生长迟缓、功能障碍及死亡。

26.实际安全剂量:

指与可接受的危险度相对应的化学读物的接触剂量。

27.联合作用:

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被称为联合作用

28.致死剂量或浓度:

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外源化学物引起受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通常按照引起动物不同死亡率所需剂量赖表示

29.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

LD100或LC100:

指引起一组受试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30.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

LD50或LC50:

指引起一组受试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31.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

MLD,LD01或MLC:

LC01指一组试验动物中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32.最大非致死量或浓度:

LD0或LC0:

指在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或浓度

33.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AEL:

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某种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34.为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

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可检测到的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35.观察到作用的最低水平LOEL:

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对照机体比较,一种物质引起机体某种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36.未观察作用水平NOEL:

在规定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的对照体比较,一种物质不引起机体任何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37.毒性(toxicity):

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38中毒(poisoning):

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39.毒物(poison):

是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40.效应和反应:

在毒理学研究中根据所测定的有害作用的生物学和统计学特点,将终点分为效应和反应两类。

效应effect是量反应:

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一个生物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

反应response是质反应:

指暴露某一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率。

动物笼养形式④外源化学物的接触特征和赋形剂d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包括交互作用如相加作用、独立作用;非交互作用如协同作用、加强作用、拮抗作用。

季节或昼夜节律气象条件宿主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营养及健康状况对于毒性作用敏感性的影响c环境因素包括物种、品种及个体的遗传学差异不纯物和外源化学物的稳定性b机体因素包括理化性质化学结构1.影响外源性化学物毒性的因素:

a化学因素包括

滤过:

是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上亲水性孔道的过程

b主动转运(载体、能量、逆浓度),易化扩散(载体、不耗能)和膜动转运(吞噬作用和胞饮作用、胞吐作用)。

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是大多数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该转运方式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2.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可分为被动转运和特殊转运两类。

被动转运包括简单扩散和滤过,特殊转运包括主动转运,易化扩散和膜动转运。

a被动转运为外源性化学物顺浓度通过生物膜的过程

3.自由基最容易攻击的细胞器是什么?

为什么?

线粒体因为线粒体是人的呼吸器官,而自由基的产生与呼吸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在呼吸爆发的时候。

4.外源化合物的致突变的类型?

主要有三种,包括1、基因突变,指基因中DNA序列的改变,又叫点突变,可分为碱基置换和移码突变两种类型2、染色体畸变,指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它是指遗传物质大的改变,染色体结构异常的主要类型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3、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或称基因组突变,如非整倍体和多倍体,非整倍体指增加或减少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多倍数体指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增加。

5.微核试验的原理和其检测的终点是什么?

原理:

是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无着丝点断片或纺锤丝受损伤而丢失整个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遗留在胞质中,单独形成的次核,因其比主核小,故称微核。

检测的终点:

(1)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损伤

(2)纺锤丝的损伤。

6.毒物经口和经注射在体内代谢的特点?

a不同的进入机体的方式在吸收时的影响和吸收速度的不同;b两者在体内分布的差异性毒物成峰时间的差异;c代谢前者在代谢的同时还有吸收,后者一次进入,代谢的时候无吸收,两者降低的曲线有不同;d排泄基本一致。

7.在进行危险度评价时,将动物结果应用于人时存在哪些不确定因素?

在危害认定与剂量-反应关系评价阶段,存在实验动物资料向人外推、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较短染毒时间向长期持续接触外推、毒代动力学和毒效动力学资料不足等不确定因素。

在接触评定阶段,由于人体可经由多个途径接触化学毒物,在一生中的不同阶段接触化学毒物数量与种类也不相同,会给接触总量的估测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样本抽取的大小和代表性不合适,也会产生不确定性。

8.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内容?

a、毒理学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毒性鉴定之前,必须尽可能的收集受试样品的相关资料,包括化学组成、理化性质及生产工艺方面的资料。

b、不同阶段的毒理学实验项目:

第一阶段试验:

包括急性毒性试验和局部毒性试验。

第二阶段试验:

包括重复剂量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与发育毒性试验。

第三阶段试验:

包括亚慢性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和毒动力学试验。

第四阶段试验:

为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

c、人群暴露资料:

将毒理学试验的结果外推到人具有不确定性,而人体暴露试验可直接反映受试物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作用,具有决定性意义。

9.IARC对化学致癌物的分类?

a、组1,对人类是致癌物。

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者属于本组。

b、组2又分两组:

组2A,对人类很可能是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组2B,对人类是可能致癌物,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

c、组3,现有的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

D、组4,人类可能非致癌物。

10.简述化学物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

a、物种和细胞学差异b、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c、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d、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

11.生物转化反应类型?

水解反应b还原反应氧化反应a、I相反应谷胱甘肽集合④甲基化反应⑤乙酰化作用⑥氨基酸结合硫酸结合葡萄糖醛基结合是体内最主要的结合反应类型、II相反应即结合作用,是外源性化学物原有的或经I相反应后引入或暴露出来的羟基,氨基,巯基和环氧基等集团与内源性辅因子之间发生的生物合成反应。

12.细胞色素P450酶系?

因细胞色素P450含有的血红素铁在还原态时与CO集合形成的复合体在光谱450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而得名,又称为混合功能氧化酶或单加氧化酶。

13.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反应的机制?

①处于氧化态的细胞色素P450与底物结合形成复合物②血红素中的Fe3+接受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从NADPH转运来的一个电子,还原为Fe2+③1个氧分子与还原型细胞色素P450结合,加上底物形成三元复合物④该复合物接受第二个电子和一个H+成为Fe2+OOH复合物⑤第二个H+的加入使该复合物裂解为水和(FeO)3+复合物⑥(FeO)3+复合物将氧原子转移到底物,形成氧化的ROH产物⑦释放ROH产物,细胞色素P450从还原太恢复为氧化态,又可与底物结合,开始第一轮的循环。

14.急性毒性实验的目的?

a、通过实验测定毒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急性毒性参数,以LD50为最主要参数;b、通过观察动物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和死亡情况,初步评价毒物对机体的毒作用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关系和对人体产生所害的危险性;c、为后续的重复剂量、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实验研究以及其他毒理实验提供接触剂量设计依据d、提供毒理学机制研究的初步线索。

15.常用的致突变试验?

a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b微核试验:

c染色体畸变分析;d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SCE;e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f显性致死试验;g程序外DNA合成试验;h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

16.发育毒性概念及表现?

a、指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

b、表现:

发育生物体死亡,生长改变,结构异常,功能缺陷。

17.举例说明致突变试验所反应的遗传学终点?

a.DNA完整性的改变b.DNA重排或交换c.DNA碱基序列改变d.染色体完整性改变e.染色体分离改变。

01、发育毒性表现为:

发育生物体死亡、生长改变、结构异常、功能缺陷。

02、化学致癌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引发阶段、促长阶段、进展阶段。

03、化学致癌物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可以分为:

遗传毒性致癌物、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04、危险度评价由四个因素组成:

危害识别、危害表征、暴露评定、危险度表征。

05、I相反应主要包括: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

06、危险性分析包括三部分:

危险度评定、危险性管理、危险性交流。

07、终毒物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亲电子剂、自由基、亲核物、氧化还原性反应物。

08、常用的致突变试验: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

09、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处置包括四个过程: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10、蓄积作用的评价方法:

K系数法、半衰期法。

11、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的基本内容为:

毒理学试验前的准备、四个不同阶段的毒理学试验项目、人群接触资料。

12、毒理学主要分为三个研究领域:

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

13、书写LD50值时要标明:

动物的物种和品系、染毒途径、性别、时间。

 

14、基因突变分为:

碱基置换、移码突变; 染色体突变分为:

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异常。

15、生物标记物的可以分为三类:

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易感生物学标志。

16、一般情况下剂量效应或剂量反应曲线有三种类型:

S形曲线、直线、抛物线形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

1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D

A.核素

B.细菌

C.病毒

D.各种化学物质

2.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C

A.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

B.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

C.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

D.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

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D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以上都是

【B型题】

【名词解释】

1.毒理学

2.现代毒理学

3.卫生毒理学

4.管理毒理学

【问答题】

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

2.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

3.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

4.如何理解毒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5.毒理学主要分支有哪些?

【论述题】

1.试述毒理学发展趋势及有关进展。

2.谈谈现代毒理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2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A型题】

1.毒物是D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

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

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2.LD50的概念是D

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

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C.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

D.能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统计值)

3.LD50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C

A.LD50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

B.LD50值与急性阈计量成反比

C.LD50与毒性大小成反比

D.LD50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

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B

A.LD100

B.LD50

C.LD01

D.LD0

5.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

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

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6.毒性的上限指标有B

A.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计量,最小致死量

B.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

C.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计量,阈计量,半数耐受计量

D.绝对致死量,阈计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

7.最大无作用剂量(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是B

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

8.最小有作用剂量(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是D

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

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

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

D.一种化合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

9.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B

A.绝对致死剂量

B.半数致死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以上都是

10.毒物引起全部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是A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1.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死亡的剂量B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2.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C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3.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D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4.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D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15.对LD50描述错误..的是D

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B.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

C.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

D.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呈正比

16.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D

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B.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

C.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

D.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

17.对毒作用带描述错误..的是D

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

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18.急性毒作用带为A

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

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19.慢性毒作用带为C

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

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20.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大E

A.LD50

B.LD0

C.LD01

E.LD100

21.对于同一种化学物,在相同的条件下,下列哪项毒性指标数值最小B

A.LD50

B.LD0

C.LD01

D.LD100

22.对LD50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

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B.又称致死中量

C.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呈正比

D.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

23.慢性毒作用带为C

A.半数致死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半数致死剂量的比值

C.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D.慢性阈剂量/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24.机体组织细胞对毒作用反应特点不包括:

B

A.具有特异的靶器官和靶部位

B.病变性质相同

C.病变性质各有不同

D.病变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25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D

A.直线型曲线

B.抛物线型曲线

C.对称S状曲线

D.非对称S状曲线

26.S-曲线的特点是A

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

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

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

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

【B型题】

27~30题

A效应

B反应

C剂量—效应(反应)关系

D有的个体不遵循剂量(效应)反应关系规律

E剂量反应曲线

27.用CCl4给大鼠经呼吸道感染后,测试大鼠血清中GPT升高,CCl4所发生的

GPT改变为A

28.CCl4染毒大鼠100只中有50只GPT升高,即效应发生率为50%,此为B

29.随着CCl4染毒剂量的增高GPT显著增高C

30.某患者因上感而就医,进行青霉素过敏试验中致死D

【名词解释】

1.毒物

2.biomarker

3.medianlethaldose

4.hypersensibility

5.hormesis

6.Zch

7.靶器官

8.毒性

9.阈剂量

10.最大无作用剂量

11.剂量-效应关系

12.剂量-反应关系

13.危险度

14.危害性

15.安全性

【问答题】

1.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

2.一般认为哪些毒性作用有阈值,哪些毒性作用无阈值?

3.为什么把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