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021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3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学设计:

本课实际上是两个教学环节,一是做色卡,二是移植色彩组合。

教师可要求学生选择教材中三组色卡之一进行移植作业。

学生的图案设计最好采用装饰画的形式,色彩组合比较自由,因为色彩的移植要比较严格地按照原颜色的比例搭配,学生作业时必须突破固有色的框框,不考虑物形根据颜色分类,只考虑颜色所占比例的大小在物形中调整安排。

教材分析:

教材中选了蝴蝶、鹦鹉和鱼的图片为色彩取样,将它们身上的颜色整理归纳出来,成为一组组的色卡,用作图案设计的参考。

本课正是向学生介绍这种获取优秀色彩范本的方法。

教具准备:

范作,水彩画具。

学具准备:

白纸,水彩或水粉画具。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人。

今天,先请同学们猜两个谜语:

1.头上两根须,身穿彩花袍,飞舞花丛中,快乐又逍遥。

(蝴蝶)

2.绿衣衫,套绿褂,住在房里爱上架,嘴尖舌快会说话,人家说啥它说啥。

(鹦鹉)

学生猜出正确答案的同时,出示蝴蝶、鹦鹉挂图。

(二)新课讲授。

(板书课题。

1.色彩分析。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幅挂图,(和课本照片相同,也可用投影仪放出)想一想,蝴蝶和鹦鹉主要有什么色彩?

哪种最多,哪种最少?

学生答。

教师以蝴蝶为例进一步诱导:

这些色彩所占面积的比例大致是多少?

这些色彩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学生回答,教师迅速在黑板上按比例画出色彩。

2.教材分析。

请同学们看课本。

原来这些色彩给人以浓浓的秋天的感觉。

3.作业步骤。

(1)设计图案或装饰画。

(2)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一组颜色涂绘。

4.作业要求。

(1)两只蝴蝶和鹦鹉的颜色任选一组。

(2)颜色面积配置与自然物图片的色彩大致相等。

(3)涂色尽量匀整。

5.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业展评,小结。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色彩取样

作业步骤:

(1)设计图案或装饰画。

(2)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

第十三课藏书票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用绘画或纸板拓印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2、藏书票的印制过程。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纸板、剪刀、刻刀、报纸、水彩色、毛笔、调色盘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出示一张藏书票引入:

这是什么?

一般放在什么地方?

有什么用?

小结:

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画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

藏书票源自西方,中国的藏书票是从欧洲传入的。

2、学生欣赏交流各种各样的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欣赏课本中的藏书票,提问:

从这些藏书票中,你发现藏书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一般用什么方式进行制作的?

二、发展阶段:

1、讲解示范藏书票的制作步骤

先在纸板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然后用小刀把镂空部分刻掉,最后涂上颜色,再印在自己的作业纸上

2、藏书票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制作:

(1)绘画(一次只能绘制一张,重复性小)

(2)用蜡笔拓印

(3)制版印制(一次制版印制的张数较多)

3、学生设计初稿,老师巡视指导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制作制版的同学注意确定好需刻掉的部分,刻好后涂颜色时要保证画面干净、整洁,最后要写上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还要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

四、作业展评

第十四课风筝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流派等信息资料,懂得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认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

2.初步掌握风筝骨架的扎制方法,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图案,设计制作一个风筝,尝试掌握放飞风筝的技巧,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收集、了解、制作、放飞等活动,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对祖国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

扎制一个左右平衡对称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架子,放飞上蓝天的技巧。

难点:

了解风筝传统艺术,制作一个左右平衡对称美观的有创意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并放飞上蓝天。

教具准备:

有关风筝网站收集、风筝图片,准备一些风筝成品。

学具准备:

有关风筝资料收集、制作材料准备。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不能把所有的材料都带来。

不可能自己用竹子制作风筝的骨架。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个性化设计

第1课  添画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一个内容。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根据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的添画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应会:

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作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难点:

使内容和环境尽量可能统一。

 学习材料:

 

风景图片、剪刀、胶、彩笔……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出示课前收集的风景图片。

 2.赏析风景图片。

 

教学意图:

了解图片内容,为添加做铺垫。

 二、想一想:

 

1.思考:

我们可以给图片上添加什么?

 2.赏析书中作品,说一说制作方法。

 说一说添加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意图:

通过观察讨论,知道了解添加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添一添:

 

1.提出添画要求:

巧妙运用图片,内容与添加相统一,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构图要美观。

 2.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

通过实践,使学生感受添画作业与平时绘画的不同之处,感受添画作品的独特美感。

 

四、赏一赏:

 

1.欣赏作品:

找一找添加巧妙的作品。

 2.谈谈添画的体会。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的能力。

 

吃虫草

一、认知目标:

了解有关吃虫草的自然知识,并选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

二、技能目标:

通过欣赏、观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虫草捕虫的经过,并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绘画、制作。

三、情感目标:

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

了解吃虫草的知识,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表现吃虫草吃虫的情景。

难点:

画面表达清晰,有遮挡关系,具有情趣性。

教学方法:

对话式导入,综合探索、交流、观察、讨论及小组合作的方法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一、导入:

1.你见过吃虫子的草吗?

生答

2.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吃虫草是怎样吃虫子的?

(教师出示课件:

放录像学生观看,毛毡苔、猪笼草、捕蝇草、狸藻捕虫的情景。

二、新授:

1.看了这些吃虫草捕虫子的情景,你们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课件出示吃虫草图片和它的名称,学生了解吃虫草的种类)

2.如果你是一株吃虫草,你会怎样吃掉小虫子?

请同学上台表演。

(用肢体语言表现吃虫草吃虫子的情景,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问:

你是靠什么来吸引小虫子的?

(生答)

4.我们来看看吃虫草是怎样吸引小虫子的(出示课件:

吃虫草各种形态、不同色彩的图片,学生欣赏。

学生总结并板书:

形状:

奇特、

颜色:

鲜艳、

气味:

芬芳

教师小结:

吃虫草的捕虫器总是散发着迷虫的魅力。

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地方还有其他的吃虫草,我们没有见到过,你们来看小朋友们想象中的吃虫草是什么样子的。

(课件出示小朋友们的画。

让学生了解表现吃虫草不同的方法,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课堂制作:

1.教师示范:

这么多漂亮的吃虫草,我也想做一个(教师拿出纸盒用彩色纸装饰成吃虫草,贴在准备好的吃虫草画中。

)我将它种在吃虫草丛中,让它多吸引小虫子,为我们的庄家多消灭害虫。

2.你是不是也想拥有一株漂亮的吃虫草呢?

同学们来看要求:

(课件出示)

3.学生创作

看谁制作的吃虫草能将老师这里的小虫子吸引过去。

作业提示:

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你学过的方法表现吃虫草捕食的情景。

可自己表现,也可以小组合作。

要求:

1.吃虫器要新奇独特,画面要饱满,有疏密变化。

2.添画草梗、叶梗、叶子、小虫等,要变化形状。

3.色彩要丰富鲜艳,尽最大可能来吸引小虫。

四、展示作业:

请各组将自己的作品拿到讲台上。

1.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设计的吃虫草,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2.其他同学对他的设计有什么好的建议?

认识身边的树

一、教材分析

通过搜集资料、看有关介绍树木的录像,使学生认识到,树以其特有的功能保护和改善着我们的环境。

本课的教学意图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回忆、表现各种树木,使学生认识身边的树的种类、作用、生长特点,以及它与人类自下而上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增强观察的自觉性。

由于这是一节“综合.探索”课,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大胆尝试、大胆表现。

二、教学目标

了解校园晨各种树的有关知识,以及树木对人类的自下而上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

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能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搜集有关信息,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树木的外形对比,找出树的不同特点,并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方法,来表现树的不同特征。

三、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加深对树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

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

难点:

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1)让学生看一段录像,观察各种树木的成长过程。

提出问题:

①你看到了什么?

②你能讲出它们的名字吗?

③它们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吗?

④你们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3、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

①你都认识哪些树?

②这些树的生长特点?

③树的各部分都有哪些作用?

(2)课件。

带领学生观察分析。

解决的问题:

①“树”大体可分为几大部分。

②在表现不同树种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

③同一种树,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其姿态也不同。

(3)教师展示各种绘画。

提出问题:

画面在构图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4、室外写生

教师进行有目的的辅导。

学生散开,自由观察、写生。

5、小结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

绘画游戏 

一、教材分析  

设计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线的变化,根据线随意变化产生的形状进行想象设计,添画上各种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尝试新的绘画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综合游戏的基本方法;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了解线条游戏的方法与内容,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难点:

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四、材料准备  

  图画纸、水彩笔、黑色水笔。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讲授新课  

(1)画线游戏。

  

规则:

请你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一条线,要连贯画满画面。

(可以闭上眼睛画。

)  

(2)请你看看这幅画好看吗?

说说理由。

  学生活动,相互观看、分析。

  

(3)教师利用学生作业演示。

(实物投影)  

利用学生画面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