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竞赛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8475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史知识竞赛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党史知识竞赛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党史知识竞赛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党史知识竞赛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党史知识竞赛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史知识竞赛资料.docx

《党史知识竞赛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史知识竞赛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党史知识竞赛资料.docx

党史知识竞赛资料

党史知识竞赛资料

一、填空题(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答案。

1.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2.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和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其中(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5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中国同盟会)。

6.(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艮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7.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中国国民党一大)成功召开。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9.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

10.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一切都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

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2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没有把经济建设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30.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完成的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文件的通过。

二、选择题。

1.1955年率团出席亚非会议(万隆会议)的是(B)。

A刘少奇B.周恩来C.陈毅D.宋庆龄

2.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B)。

A.民族自治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平等D.民族团结

3.造成1959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多种因素中,最主要的

是(C)。

A.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对彭德怀的错误批判

C党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失误

D.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4.总路线的主要错误在于(A)。

A.忽视了客观规律B.提法不全面

C.突出了阶级斗争D.“好”和“省”没有具体标准

5.中共八大时党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是(C)。

A.反对保守,大干快上B.反对冒进,平稳中发展

C.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D.大幅度提高生产增长速度

6.1958年“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是(A)。

A.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B.专家治厂

C.业务第一D.效益第一

7.我国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是在(C)。

A.新中国成立以后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C.1958年以后D.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

8.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在共产党和

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的方针是(A)。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团结、教育、改造

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利用、限制、改造

9.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两条总路线最大的区别是(B)。

A.对人民群众的态度B对客观规律的态度

C.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态度D.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态度

10.下列活动起到思想解放作用的有(A)。

①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②新文化运动

③问题与主义之争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1.1956年到1966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呈现的趋势是(B)。

A.初期问题严重,后期逐渐纠正

B.初期后期较好,中期问题严重

C.初期中期较好,后期问题严重

D.整个十年,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12.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A)一文,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

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

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B.《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C.《论十大关系》D.《关于农村合作化问题》

13.1958年8月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把(B)运动迅速推向高潮,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A.“大跃进”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人民公社化D.超英赶美

14.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主要教训

是(D)。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建设一定要高速度向前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15.1960年,申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的含义是(C)。

A.调整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B.调整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

C.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D.调整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16.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C),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中子弹B.导弹C.原子弹D.氢弹

17: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调整的步骤依次为(B)。

①土地改革②人民公社化③农业合作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②④③①B.①③②④C.③②④①D.④①③②

18.在党的思想建设中,既清算“左”又清算右的错误的会议或运动是(B)。

A.遵义会议

B.1942年整风运动

C.1962年七千人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B)文章的发表以及随之而来的群众性批判运动,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A.《海瑞罢官》

B.《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D.《五一六通知》

C.《二月提纲》

20.1967年2月批评“文化大革命”倒行逆施,1976年又领导粉碎“四人帮”的是(D)。

A.陈毅B.贺龙C.邓小平D.叶剑英

21.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B)。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出席亚非(万隆)会议

D.参加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

22.20世纪70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的基本态势是(B)。

A.美攻苏守B.苏攻美守

C.美苏互有攻守D.美苏互不干涉

23.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始于20世纪(B)。

A.60年代末B.70年代初C.80年代初D.80年代末

24.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C)年。

A.1968B.1971C.1972D.1974

25.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是(B)。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独立自主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不称霸

26_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从思

想根源来说都是(B)。

A.本本主义B.主观主义C.唯心主义D.冒险主义

27.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C)。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区域自治D.共同繁荣

28.导致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和犯其他各种重大错误的根

本性原因是(A)。

A.政治体制问题

C.政治制度问题

B.领导人问题

D.封建主义问题

29.1975年,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I作,从整顿(A)开始,着手对许多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

A.铁路B.教育科技C.农业D.工业

30.1976年,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的是(B)。

A.九一三事件B.四五运动

C.“一月革命”D.《二月提纲》

31.关于“文化大革命”,下列论断不准确的一项是(C)。

A.这十年间,我们党作为一个整体没有被摧毁和分裂

B.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一定进展

C.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也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

D.“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32.1978午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刚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给予支持,并再次阐述毛泽东的观点是(A)。

A.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党的思想建设

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A)

A.解放思想,事实求是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D.从中国国情出发

34.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毅然抛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左”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这是(A)的拨乱反正。

A.政治路线B.思想路线C.组织路线D.指导方针

35.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做了(A)的讲话,这世界上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注意报告。

A.《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

D.《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6.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于(C)。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三大

37.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主要讨论经济调整问题。

会议通过了中央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即(C)。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C.调整、改革、整顿、提高D.调整、改革、整顿、发展

38.到现在为止的中国近现代史,时间最短的阶段是(C)。

A.民主革命阶段

C.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B.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39.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这体现在(D)。

①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②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③中共十一届三申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④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③R①③④C.①②D.③④

40.我国历史上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D)。

A.革命统一战线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爱国统一战线

41.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决定在(C)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

A.深圳、珠海、汕头、福州

B.深圳、珠海、海南、厦门

C.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D.深圳、东莞、厦门、海南

42.标志着我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是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B)。

A.《关于我党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D.《关于正确认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4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乏间合作的这一方针提出的时间是(B)。

A.第一届人民政协召开时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C.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展时期

44.“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中最根本的标准是(A)。

A。

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发展,即生产力标准

B.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壮大

D.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5.新时期以来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是(C)。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农村改革深入发展

C.乡镇企业异军突起D.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4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

A.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D.学习发达国家的经营管理方法

47.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A)沿海港口城市。

A.14个B.15个C16个D.17个

48.关于中共十二大,下列阐述错误的一项是(D)。

A.1984年9月在北京召开

B.大会提出了到20世纪末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通过了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D.提出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49.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在理论上对甫场经济的性质、我国要不要实

行市场经济等问题出现了很多争论,争论的焦点是(C)。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还是搞私有制

B.搞计划经济还是搞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搞市场经济是姓“社”还是姓“资”

D.搞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还是搞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

50.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A),以城市为重点的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

D.《关于实行承包经营制的决定》

51.《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总结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这个文件是在(B)上通过的。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届五中全会

D.中共十三大

5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式提出是在(B)上。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

53.1987年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B)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

召开。

A.十二B.十三C.十四.D.十五

5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C),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A.有理想、有觉悟、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B.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D.有理想、有知识、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55.(B),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同志当选为中央委

员会总书记。

A.1988年12月B.1989年6月

C.1989年12月D.1990年6月

56.1990年9月22日,第(C)届亚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A.9B.10C.11D.12

57.邓小平著名的视察南方谈话发表于(B)年。

A.1991B.1992C.1993D.1994

58.邓小平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论断的时间是在(D)年。

A.1982B.1984C.1987D.1992

59.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贸易经济体制

60.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江泽民在会上作了题为(A)的报告。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

A.《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B.《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C.《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

D.《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三、简答题。

1.为什么我们要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答: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27日,美军武装干涉朝

鲜内政,扩大朝鲜战争,同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侵

犯我国主权。

中国人民坚决支持朝鲜人民抗美救国的正义斗争,并警告美

帝国主义不得侵犯中国主权。

但是,美帝国主义置若罔闻,疯狂地进攻朝

鲜北部,并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地威胁我国安全。

在这个关键

时刻,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10月8日,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出了《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

命令》,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共

同抗击美国侵略者。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中

朝人民的反侵略战争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从1950年6月25日到1953

年7月27日停战时止,朝中人民军队毙、伤、俘敌军109万余人,其中美

军39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12200多架,击沉击伤敌军各种舰艇257艘,

击毁和缴获敌军其他各种作战物资无数。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保卫中国.支援朝鲜”的战争,是一场反对帝

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正义战争。

第一,抗美援朝不仅给予朝鲜人民以有力的支援,而且对于保卫新中

国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抗美援朝对于中国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各项建设事业直接起到

了保障的作用。

第三,抗美援朝战争给予美国的干涉主义以有力的打击和严重的警

告,为中国争取到了相当长时期的和平建设的环境。

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

政治声望由此迅速提高。

第四,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

在抗美援朝的过程

中,全国人民受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深刻教育,大大提高了民族自

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有力地清除了一些人头脑中的亲美、‘崇美、恐美的思

想,加强了同仇敌忾、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决心,取得了在思想战线上

进一步肃清帝国主义影响的重大胜利。

2.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党既坚持了科学社全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3.“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本内容和提的意义是什么?

答:

其基本内容是: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具体地说:

(1)坚持“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

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坚持“两种制度”,即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作为国家主

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统一国家不可分

割的组成部分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3)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4)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保持繁荣稳定的局面。

(5)“一国两制”是我们党和国家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其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实现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转化为具体实践过程中的理论飞跃。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所在,也是加弪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生动体现和战略举措。

 

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

首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

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

响。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

事件。

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帝国主义殖民制度遭到一次致命

的打击,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最后,中国革命的胜利,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