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等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8188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高等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高等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高等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高等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高等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高等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安徽省高等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高等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高等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安徽省高等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

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心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个性心理:

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得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教师角色:

传道授业解惑,既是社会角色,又是这一角色的承担者。

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分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遗传素质:

是生物体遗传给后代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例如:

肌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等,它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

人生观:

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

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

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

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学习:

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

学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人类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机械学习是一种单纯依靠记忆学习材料,而避免去理解其复杂内部和主题推论的学习方法。

平时多称为死记、死背或死记硬背。

接受学习:

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

动机:

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

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之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迁移:

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学习迁移的本质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

它不仅存在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认知策略和态度品德的学习之中。

普遍迁移:

一开始是学习一个普遍的观念,而不是学习技能,然后这个普遍的观念可以用做认识原先掌握的观念的一些特例的后继问题的基础。

侧向迁移:

习得的概念和或一般在新情境中的简单运用,一般不会产生新的概念或规则。

知识:

即陈述性知识,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及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

命题:

指一个独立的断言,通过它可以使我们了解某个判断的真假。

图式:

是由信息组成的单元,是大的知识结构,它能够运用于范围广泛的情境之中,是加工信息的基本框架。

学习策略:

是学习者习得的、用于改善自己在某一学习任务上的表现,并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一组或多组方法、技巧或程序。

元认知策略:

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问题解决:

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创造力:

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品德:

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道德:

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自我意识:

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是对自己发生的动作或行为,采取的决定,逻辑推断、生活体验等的组织、调节与控制,使自己的整个心理活动系统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与周围现实发生相互作用。

人际交往:

从动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从静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来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

学校人际关系:

是指学校领导者和师生员工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彼此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亲近或疏远的关系。

健康:

是一种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适应和道德上都臻守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全体性原则:

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的一切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发展性原则:

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学生,要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发展为重点,促进全体学生获得最大程度发展。

二、简答题

1简述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答:

(1)心理学的综合化趋势;

(2)心理学的实用化趋势;(3)心理学的全球化趋势;(4)心理学的本土化趋势。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答:

(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基础、高等学校的教师、学生心理、大学生学习心理、高等学校的德育心理、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第一,探索、构建本学科的理论任务;第二,以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学生素质以及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实践任务。

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方法有哪些?

答: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具体方法:

观察法、试验法、调查法、测验法。

4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作用?

答:

(一)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二)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三)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影响;(四)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五)教师的举止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5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教学效能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答:

(1)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

第一,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第二,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

第三,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2)教学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6结合教学反思的过程谈谈如何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答:

教学反思的过程:

(1)具体经验阶段;

(2)观察与分析阶段;(3)重新概括阶段;(4)积极的验证阶段。

7简析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相互关系。

答:

教学监控能力的因素:

计划性与准备性;课堂教学的组织性;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沟通性;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职业发展性。

决定教师教学监控水平的直接因素有三方面:

其一是教师能否正确、全面地发现和觉察自己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其二是教师是否具备了解决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足够的知识经验;其三是已有的知识是否能和现存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而进行合理的、有效的知识重组。

8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先天与后天规律?

答:

(1)个体正常的心理活动必须以正常的遗传素质为前提,遗传素质一旦有缺陷,就会影响个体心理的正常发展。

(2)遗传素质奠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

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生长发育的过程。

个体心理的发展与生理成熟直接相关,并以生理成熟为基础。

而生理的成熟又具有严格的程序性,特别是脑的发展的程序性,严格地控制着个体心理发展和行动表现。

9简述大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

答:

思维力是指人脑借助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进行间接、概括反映的能力,或者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表现在思维的独立性、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上。

(1)理论性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

(2)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的发展;(3)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进一步增强;(4)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显著提高。

10简述大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答:

(1)自觉性普遍有所提高,但还存在惰性;

(2)理智成分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得薄弱;(3)有勇敢精神,但毅力相对不足;(4)独立性明显提高,但同时伴有依赖性;(5)果断性显著增强,但带有冲动性。

11简述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答:

其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

第一,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所谓逻辑意义是指学习材料可以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第二,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联系起来的倾向性。

第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实现有意义学习。

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用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与其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12简述学习动机的种类?

答:

(一)主导学习动机与非主导学习动机

(二)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三)直接性学习动机和间接性学习动机(四)近景的学习动机和远景的学习动机

13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有哪些?

答:

(一)学习动机的多元性

(二)学习动机的复杂性(三)学习动机的间接性(四)学习动机的社会性(五)学习动机的职业性

14简述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

归因理论认为,个人对其成败原因的归结广泛地影响着后来行为的动机。

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努力、能力、兴趣、态度、性格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等。

对于内部与外部原因而言,个人若把其成功的原因归结于内部原因(例如个人的努力),那么将来其行为类似行为的动机则大大加强。

若把成功归结于外部原因(诸如运气、别人的帮助),则会体验到宽慰或感激,却对后来的行为动机影响不大。

在失败时个人若因为内部原因(如能力低下),会感到无能与顺从;若归因于努力不够(也是内部原因),则会有内疚或罪恶之感。

这对行为动机起削弱作用。

若认为失败原因是由于他人的缘故(外部),个人会感到愤怒;若把失败原因归结于运气不佳(外部),个人只感到无奈与惊异。

这对行为动机的作用也无甚大的影响。

显然,无论成功或失败,归结于内部时对动机的作用都大于归结于外部时对动机的作用。

对成败的归因影响个人的自信心,进而影响个人的行为动机。

15研究学习迁移问题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

(1)从实践上看,研究学习迁移有助于指导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从理论上来看,学习迁移问题是整个学习和教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和突破口,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有助于对整个学习规律的揭示,从而有助于推动整个学习和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3)学习迁移是整个学校教育领域乃至整个学习领域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它既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知识结构甚至整个素质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又有助于揭示学习和教学规律,促进科学学习和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16学习迁移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研究迁移分类对高校教学有何帮助?

答:

(1)学习迁移的主要类型分为普遍迁移与特殊迁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侧向迁移和纵向迁移、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两类知识迁移五种。

(2)研究迁移分类有助于帮助大学教师了解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掌握促进大学生学习迁移的有效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迁移,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并形成广泛的迁移能力,促进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大学教师可以按照迁移产生的规律选用教学的方式方法,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有的放矢的指导大学生学习。

17共同要素说、关系转换说、意义构建说的学习理论基础是什么?

他们是怎样解释学习迁移现象的?

答:

关系转换说与概括理论说具有相似之处。

二者都强调学习者对事物的内在组织的理解是迁移的基础,即理解力越强,对学习情境的知觉越完善,概括化的可能也就越大。

后来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共同要素说、概括原理说、关系转换说三种迁移理论之间的差异只是表面的而不是实质的,每一种理论都只强调了迁移的一个侧面。

共同要素说强调的是客观刺激间有无共同因素存在,认为学习的迁移取决于两种学习情境所具有的共同要素;概括原理说强调主体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认为学习的迁移取决于主体概括原理的能力或水平;关系转换说强调主体对关系的顿悟,认为主体越能觉察事物之间的关系,概括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因而可将其视为是对概括原理说的补充。

18知识和技能分别是怎样表征的?

答:

陈述性知识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的,程序性知识是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来表征的。

19命题学习过程和条件怎样的的?

答:

(1)命题学习的过程是将要激活与所学命题有关的旧命题,人是通过旧命题来理解新命题的意义的,学习的最后结果是将新命题与知识网络中已有的命题有关单元储存在一起,整合成一个新的命题网络。

(2)根据同化论主张,命题产生的条件主要有①要学习的材料本身要有逻辑意义②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要具有同化新材料的原有知识③学生要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20图式学习过程和条件怎样的的?

答:

(1)图式学习主要包括三个过程:

排除过程、概括过程、建构过程。

(2)要使学生形成某种图式,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①要让学生同时或相继接触至少两个以上的图式例子,使这些不同的图式例子同时处于学生的意识之中。

②要引导学生对图式例子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的例子之间所存在的相同和相似之处,抽取出他们的共同特征。

③呈现给学生的图式例子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选择。

21技能学习过程和条件怎样的的?

答:

(1)技能学习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认知阶段、联系阶段或转化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2)动作技能学习需要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两个阶段,智慧技能的学习条件为:

①辩解学习的外部条件有接近、强化和重复练习②概念学习的外部条件是提供概念的例证,包括正例和反例③规则和高级规则学习的外部条件是提供正确的言语指导,为学生创设运用规则的练习情景,向学生提供规则的使用例证。

22学习策略有哪些类型?

答: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

23学习策略的特点和要素有哪些?

答:

(1)学习策略的特点由主动性、艺术性、对策性和有效性四个特征。

(2)学习策略的要素分为①认知能力与学习方式②认知策略与学习技巧③元认知技能与自我评价

24元认知策略训练方法有哪些?

答:

①提高大学生的元认知学习的意识②丰富大学生的元认知知识③增强大学生元认知体验④加强对大学生元认知操作的指导。

25如何训练大学生的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答:

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②策略教学次序的安排要科学③一次只教少量的常用策略④训练大声、及时复述的使用⑤训练的内容及制定的目标应符合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状况⑥训练不宜密集进行⑦让学生知道何时使用某一策略⑧学生主动检查学习策略的有效性

26问题解决包括哪些要素?

答:

有关的知识经验;习惯定势与功能固着;问题情境;酝酿效应;原型启发;情绪和动机状态。

27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

①认识因素,包括智商、领域知识和策略性知识②人格因素

28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

答:

一、创设促进大学生进行创造的良好环境;二、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三、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四、训练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

29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些?

答: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成分: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30简述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观点。

答:

皮亚杰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正义感两个方面。

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达到自律道德,是他们认识到规则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必须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

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模型。

31大学生道德形成阶段有哪些?

答:

须经历三个阶段和七个子过程:

选择阶段:

1、自由选2、在多种可选择范围内选择3、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行选择。

赞赏阶段:

4、珍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5、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

行动阶段:

6、按自己的选择行事7、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32简述自我意识的功能。

答:

①提高认识水平②丰富感情世界③发展意志能力④促进道德形成

33人际交往的功能是什么。

答:

①信息交流功能②促进发展功能③协调整合功能④自我认识功能⑤心理保健功能

33人际交往的原则有哪些?

答:

(一)平等原则

(二)尊重原则(三)信用原则(四)互助原则(五)宽容原则

34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有哪些?

答:

一、仪表;二、空间距离;三、交往频率;四、相似性;五、互补性;六、能力;七、个性品质。

3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

一、智力水平正常;二、自我意识正确;三、人际关系和谐;四、生活平衡积极;五、社会适应良好;六、情绪乐观向上;七、意志行为健全;八、价格完整统一;九、心身特征一致。

36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

答:

一、环境适应,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重新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二、学会学习,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三、人际交往;四、正确对待恋爱和性;五、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求职就业。

37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

(一)本体因素:

是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主要包括:

1、生物遗传因素:

第一,遗传因素。

第二,病菌或病毒感染。

第三,脑外伤或化学中毒。

第四,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

2、心理活动因素。

心理活动及心理状态,个体的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以后的心理发展和变化。

第一,认知因素。

认知的矛盾和冲突,会使人感到紧张、烦躁和焦虑,于是想极力减轻或消除。

第二,情绪因素。

情绪被动而消极就会使人心境压抑、焦虑、精力涣散、失控、身体衰弱、无力。

第三,个性因素。

包括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

(二)诱发因素:

是引起心理问题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

主要包括:

1、家庭因素。

2、学校因素3、社会因素

三、论述题

1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

(1)有助于高校提高师资水平;

(2)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3)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4)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2论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途径。

答: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微型教学;(3)教学决策训练;(4)教师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

围绕问题,以捕捉问题—分析问题—实践研究—评估反馈为基本过程,周而复始的教学研究活动。

3论述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意义。

答: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1)优化社会环境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生活条件;深化教育改革,减轻教师心理压力;提高培训质量,增强教师职业满意感;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重塑教师形象;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教师心理素质。

(2)完善学校管理优化学校环境;端正领导作风;健全激励机制;密切人际关系;开展健康休闲。

(3)注重自我维护树立科学观念;进行身体锻炼;学和科学用脑;丰富业余生活;扩大人际交往;善于调适情绪。

4结合实际,论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

答:

(1)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的矛盾;

(2)求知欲与识别力之间的矛盾;(3)渴望独立于仍然依赖的矛盾;(4)情绪与理智的矛盾;(5)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6)性生理与性心理的矛盾。

5结合实际,论述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答:

(1)大学生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情绪与情感不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都存在两个对立的方面,其基本表现形式有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紧张与松弛、强与弱等。

在一定条件下,相反两极的情感可以互相转化。

(2)大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和波动性(3)大学生情绪的丰富性和复杂性(4)大学生情绪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不同年级阶段大学生情绪的特点不同层次大学生情绪的特点(5)爱情逐步成为情感体验的重要方面爱情是人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是异性友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一种特殊情感,诚挚的爱情可以塑造和谐完善的人格。

(6)大学生高级情感日趋成熟稳定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获得了高度的发展,日趋成熟、稳定,并逐渐成为个性特征的一部分。

6论述大学生学习的特征?

答:

1.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

(一)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

(2)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2.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

(一)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

(二)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7论述大学生动机的激发?

答: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二、增强学习材料的科学性和趣味性;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四、进行恰当的表扬与批评五、正确指导结果归因;六、开展适当的竞赛;七、科学设计任务难度。

8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答:

客体因素:

存在相同成分的学习内容;较高概括程度的已有知识。

主体因素:

学习者的技能和策略掌握水平;学习者的迁移心向。

学习迁移的促进:

<一>合理安排教材,科学确定教学目标,<二>精心选择精心内容,合理安排程序,<三>指导学习合理编码,科学组织知识,<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伤有利于学习迁移的学习情境,<五>进行有效的对比学习,促进迁移的发生<六>运用教学方法促进迁移,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七>帮助学习构建迁移心向,利用学习策略促进迁移,<八>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促进迁移。

9根据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理论,谈谈如何结合你所任教的学科对大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指导。

答:

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获取与形成的。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培养,应考虑知识学习与智力学习的过程条件,采取多种教学措施有意识的进行。

(1)大学生知识学习的指导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运用各种手段去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动机,使其明确学习本学科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②引导学生建构意义,在授课时,要让学生顺利和合理利用旧知识,当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先前知识,可以应用先行组织者来促进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掌握③促进学生应用知识,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建立通往新知识的途径和通道,使学生具有更多提取新知识的线索;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具体语言形式来表达同一个命题;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

(2)大学生技能学习的指导①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子技能和前提技能②帮助学生实现本学科的子技能的组合③帮助学生实现本学科技能执行的程序化

10结合本学科教学,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训练大学生的思维策略。

答:

根据思维策略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不同的训练。

(1)表征问题阶段:

①进行审题训练,帮助学生准确推敲本学科问题的字词,领会语句意义②把握题意训练,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帮助他们把握本学科题目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③判断问题类型训练,帮助学生在理解问题意义的基础上判断题的类型

(2)解决问题阶段:

①推理训练,培养学生的双向推理能力②发散性思维训练,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和多个层面考虑问题,从多种途径、多个方向多种方法寻找问题的恶答案③聚合性思维训练,帮助学生选择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