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1000MW机组工程锅炉蒸汽吹管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7979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11000MW机组工程锅炉蒸汽吹管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11000MW机组工程锅炉蒸汽吹管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新11000MW机组工程锅炉蒸汽吹管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新11000MW机组工程锅炉蒸汽吹管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新11000MW机组工程锅炉蒸汽吹管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11000MW机组工程锅炉蒸汽吹管措施.docx

《最新11000MW机组工程锅炉蒸汽吹管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11000MW机组工程锅炉蒸汽吹管措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11000MW机组工程锅炉蒸汽吹管措施.docx

最新11000MW机组工程锅炉蒸汽吹管措施

input"请输入圆环的内半径:

"tor1

【答案】B

3.使用菜单操作方法打开一个在当前目录下已经存在的查询文件zgjk.qpr后,在命令窗口生成的命令是________。

二、选择(每题2分,总计30分)

12.在SQLSELECT中用于计算检索的函数有COUNT、______、_______、MAX和MIN。

18.当前表中有4个数值型字段:

数学、英语、计算机和总分。

其中数学、英语、计算机的成绩均已录入,总分字段为空。

要将所有学生的总分自动计算出来并填入总分字段中,使用命令________。

1、自主,通信协议,资源共享2.总线型结构、星型结构、环型结构、树型结构和混合型结构。

991102数据库

【答案】AVG,SUM

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结构

xxxx发电有限公司六期扩建

第二台1×1000MW机组工程

锅炉蒸汽吹管措施

 

xx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1编写目的

1.1新安装机组锅炉的过热器、再热器及其蒸汽管道中,不可避免地存有焊渣、锈垢和其它杂物,锅炉正式向汽机供汽前,必须将这些杂物吹洗干净,以确保机组安全、经济地运行。

1.2锅炉首次点火前的各项检查和试验工作。

1.3直流锅炉首次点火前/后的冷/热态水冲洗。

1.4为了指导锅炉吹管工作顺利进行,保证与锅炉吹管有关的系统及设备能够安全正常投入运行,制定本措施。

2编写依据

2.1《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

2.2《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验收与评价规程》(DL/T5295-2013)

2.3《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DL/T5294-2013)

2.4《锅炉启动调试导则》(DL/T852-2004)

2.5《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吹管导则》(DL/T1269-2013)

2.6设计图纸及设备说明书

3调试质量目标

符合电力行业《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验收与评价规程》(DL/T5295-2013)中有关系统及设备的各项质量标准要求,全部检验项目合格率100%,满足机组整套启动要求。

靶板的检验按《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蒸汽吹管导则》第8节和《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2004年版)的规定,在吹洗系数大于1的条件下,连续两次靶板上最大冲击斑痕粒径不大于0.8mm,且肉眼可见的斑痕不多于8点(0.2~0.8mm),检验靶板为铝板,靶板的宽度为排汽管内径的8%且不小于25mm,厚度不小于5mm,长度纵贯管子内径,靶板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a100。

4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

本期工程锅炉为超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一次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全钢结构、全悬吊结构塔式锅炉。

机组同步建设全容量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和脱硝装置。

电厂燃煤设计煤种选用淮南新集煤,校核煤种选用淮北矿业集团煤。

锅炉采用中速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每炉配6台磨煤机,五运一备,设计煤粉细度R90=20%。

锅炉设置带启动循环泵的内置式启动系统,系统设计同时满足启动循环泵故障时锅炉启动的要求。

锅炉采用等离子点火方式,等离子按两台磨(B磨和D磨)设置,燃油系统设置下三层油枪备用。

机组配置2×50%BMCR调速汽动给水泵,不设电动给水泵,采用100%BMCR容量高压旁路和50%BMCR容量低压旁路系统。

锅炉性能数据见表1。

表1锅炉性能数据

项目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1

校核煤种2

BMCR

BRL

BMCR

BMCR

1、蒸汽及水流量

过热器出口

t/h

3100

3051

3100

3100

再热器出口

t/h

2556

2512

2556

2556

省煤器进口

t/h

2914

2868

2914

2914

过热器一级喷水

t/h

93.0

91.5

93.0

93.0

过热器二级喷水

t/h

93.0

91.5

93.0

93.0

再热器喷水

t/h

0

0

0

0

2、蒸汽及水压力/压降

过热器出口压力

MPa

27.9

27.87

27.9

27.9

一级过热器压降

MPa

0.68

二级过热器压降

MPa

0.21

三级过热器压降

MPa

0.36

过热器总压降

MPa

1.89

再热器进口压力

MPa

6.22

6.10

6.22

6.22

一级再热器压降

MPa

0.08

二级再热器压降

MPa

0.07

再热器出口压力

MPa

6.02

5.91

6.02

6.02

启动分离器压力

MPa

29.79

水冷壁压降

MPa

1.88

省煤器压降(不含位差)

MPa

0.07

省煤器重位压降

MPa

0.13

省煤器进口压力

MPa

31.9

启动循环泵入口压力

(极热态启动时)

MPa

16.23

启动循环泵出口压力

(极热态启动时)

MPa

16.96

3、蒸汽和水温度

过热器出口

605

605

605

605

再热器进口

371

368

371

371

再热器出口

603

603

603

603

省煤器进口

301

300

301

301

省煤器出口

336

335

336

337

过热器减温水

301

300

301

301

启动分离器

459

459

460

458

4、燃料消耗量(实际)

426.7

419.8

467.9

447.4

5、NOX排放浓度

mg/Nm3

250

6、风率

一次风率

%

21.1

21.4

21.3

20.7

二次风率

%

74.9

74.6

74.7

75.3

炉膛漏风率

%

4.0

4.1

4.0

3.9

7、过量空气系数

炉膛出口

1.20

1.20

1.20

1.20

省煤器出口

1.20

1.20

1.20

1.20

5锅炉吹洗范围、流程、参数及临时设施

本次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及其蒸汽系统吹洗,采用稳压法,在再热冷段管进再热器前加集粒器,按一阶段(即一步法)进行吹洗。

低压旁路系统管道进行人工清理,经监理、安质部门验收签证。

5.1锅炉吹洗范围

5.1.1锅炉过热器系统、主蒸汽管道,再热器系统、冷段、热段再热蒸汽管道。

5.1.2高压旁路系统。

5.1.3锅炉本体吹灰系统的管道及系统。

5.2锅炉过热器系统、主蒸汽管道,再热器系统、冷段、热段再热蒸汽管道吹洗流程

启动分离器→过热器系统→主蒸汽管道→临时管(2路)→临吹门1、2(2路)→集粒器→临时管(1路)→冷再管道→再热器→热再管道→临时管(2路)→临时管(1路)→靶板器→消音器→排大气

5.2.2高压旁路系统吹洗流程

启动分离器→过热器系统→主蒸汽管道→高旁管道→临冲门3→临时管(1路)→消音器→排大气

高旁系统利用主系统吹洗的间隙进行。

5.2.3锅炉本体吹灰系统的管道及系统

锅炉本体及脱硝的吹灰管路在吹洗结束消压阶段,利用余压吹扫,吹扫压力不大于3MPa。

5.3吹洗的蒸汽参数

根据《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吹管导则》推导定义:

吹管系数=(G2×V)/(G02×V0)

上式中G、G0分别为介质质量流量、介质额定工况质量流量,V、V0分别为介质比容、介质额定工况比容。

当吹管系数大于1时,即可保证吹管时的介质动量大于额定工况时的介质动量。

为动态计算稳压吹管期间的吹管系数,可利用电厂DCS系统内部功能块根据介质温度和压力动态计算比容。

G0=3051t/h,由于稳压吹管阶段锅炉转为干态运行,分离器蒸汽质量流量G等于省煤器入口给水流量。

分离器出口后部蒸汽比容V逐渐增大,同时随着减温水的喷入蒸汽流量也逐渐增大,因此若能保证分离器出口处的吹管系数大于1,则能保证分离器出口后部整个系统的吹管系数也大于1。

为确保受热面安全,必须控制再热器冷段入口蒸汽温度不超过450℃。

蒸汽流量越低,为保证吹管系数大于1所需的蒸汽比容越大。

蒸汽比容、压力、温度直接相关,根据额定工况下蒸汽参数,可以计算出不同蒸汽流量工况下为使吹管系数大于1所需的最低保证蒸汽比容。

考虑到锅炉稳压吹管期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的可控性,分离器压力选取5.5~6.0MPa,过热度控制在5~15℃,蒸汽流量(含减温水流量)控制在45%~50%额定蒸发量,即可达到较好的吹洗效果。

由于稳压吹管给水流量为1300~1500t/h,本台机组现有补水能力难以满足长时间稳压吹管的耗水量,为此需增设一套临时补水系统:

增设一台大容量补水泵通过临时管道从除盐水箱直接通入凝汽器,为防止大流量水流对凝汽器的冲击,在凝汽器内部出水口处增设一个临时挡水导流板。

稳压吹管期间,在开启临吹门前,将除氧器和凝汽器均上至高水位,尽量增大缓冲水容积;开启临吹门后协调操作除氧器和凝汽器水位控制,保证其水位可以满足锅炉较长时间的稳压吹管。

5.4吹洗的临时设施

5.4.1高、中压主汽门:

汽机高、中压主汽门门芯拆除,高、中压主汽门机侧进汽口用厂家提供(或临时加工)的堵板堵死。

从高、中压主汽门的门盖法兰处分别接临时管。

5.4.2在高压主汽门门盖法兰处接临时管,接临时电动门(临吹门1、2),再接临时管至高排逆止门后与再热冷段管汇通。

在消音器前的临时管选取合适位置装设靶板器(靶板器的制作见吹管导则)。

5.4.3在再热器的入口加装集粒器(集粒器的制作见吹管导则,为了便于污物的排放,在收集箱上接一个等径的排污管,引到锅炉下部,并在排放口上接一个阀门)。

5.4.4高压旁路调节阀暂不安装,用施工单位提供的临时门代替,作为高旁吹洗时的控制门(临吹门3),接等径临时管至消音器前的临时母管上。

5.4.5高压、中压、高旁阀的临时封堵装置必须安装牢固、严密,并经隐蔽验收合格。

5.4.6汽轮机超高压缸排汽止回阀处管道应断开。

5.4.7在吹洗临时系统的每个最低点加装疏水管路及疏水阀,对压力等级不同的临时系统分别引临时母管至安全排放处,防止压力堵塞。

5.4.8吹管临时控制门应靠近正式管道垂直安装在水平管段,并搭设操作平台。

5.4.9吹洗的临时管道需进行保温,并验收合格。

5.4.10消音器的安装参照厂家的消音器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5.4.11吹管临时控制门应完好,临吹门的操作开关引至控制室适当位置。

为便于暖管和保护临时门,临时控制门应加设旁路门(PN≥10MPa,DN≥50mm)。

5.4.12吹洗的临时管应装牢固可靠的支吊架,并考虑管道的热膨胀和吹洗时汽流反作用力。

5.4.13吹管前,再热蒸汽冷段管人工清理干净。

吹管后,未参加吹洗的管道,人工清理干净。

5.4.14汽机侧蒸汽管道吹洗临时设施参照汽机专业相关措施。

5.4.15对临吹门1、2的要求:

1)全开全关时间均应小于60秒;

2)设临时门开、关、停三按钮,能停在中间任意位置。

3)PN≥10MPa,温度500℃。

4)单闸板阀。

5.4.16临时管的选择:

1)临冲门1、2前的临时管按10MPa、500℃的使用要求选取管材。

2)临冲门1、2后的临时管按6MPa、500℃的使用要求选取管材。

3)中压主汽门后的临时管按2MPa、500℃的使用要求选取管材。

4)管道尺寸及材质须经设计院核算。

5.4.17集粒器的要求:

1)强度满足蒸汽参数要求。

设计压力不小于6Mpa、温度500℃。

2)阻力小于0.1Mpa。

3)收集杂物性能好。

滤网孔径不大于12mm,且主汽流不能直吹网孔,并有足够大的收集杂物的空间。

集粒器宜水平安装,安装时应注意气流方向,并设置操作平台。

4)集粒器前后应安装压力表,以监视其阻力。

5.4.18临时管道宜采用Y型的汇通三通,两管之间夹角宜选择30°~60°的锐角。

5.4.19长距离临时管道应有0.2%的坡度,并在最低点设置疏水,主蒸汽、再热蒸汽管道疏水应分别接出排放,且不得排入凝汽器。

5.4.20临时管道内部应清洁、无杂物,靶板前的临时管道在安装前宜进行喷砂处理。

5.4.21临时管道所有焊口应进行100%无损检测;靶板前焊口应采用氩弧焊打底。

5.4.22临时管道支吊架应设置合理、牢固可靠,其强度应按大于4倍的吹管反作用力进行计算。

5.4.23临时管道固定支架应安装牢固,滑动支架应满足管道膨胀要求,并验收合格。

5.4.24靶板器的制作按照《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蒸汽吹管导则》DL/T1269-2013中的要求执行。

靶板采用铝板制作,其宽度为排汽管内径的8%,长度纵贯管子内径,表面应进行抛光处理,无肉眼可见斑痕。

5.4.25吹管结束后管道恢复时,必须采取可靠措施,严禁造成二次污染。

5.4.26消音器设计压力不小于0.1MPa;设计温度不小于450℃。

5.4.27消音器安装前,其焊缝、密封部件、通流孔应经检验合格。

5.4.28吹灰管道吹洗的准备工作:

1)减温减压站后的调门必须在吹洗后安装。

2)由吹灰母管引出的仪表导压管上的截止阀关闭。

3)吹灰器本体吹灰管道与吹灰器进口的法兰应分离,法兰处应用薄铁皮封堵。

4)吹洗过程中蒸汽排放口要有人监视。

5)吹灰蒸汽管道吹洗结束后,应及时恢复被解列的设备。

6锅炉吹管前应具备的条件

6.1机务应具备的条件

6.1.1吹管的临时管道系统

1)临时管道安装完毕(包括疏水、保温等工作)。

2)临时控制门、旁路门、疏水门等安装调试完成。

3)靶板架安装完毕并确保在热态下易于拆、装靶板器,靶板按要求备齐。

4)临时控制门的开/关试验、灯光讯号试验合格。

5)临时管道的反力支撑架、固定及滑动支吊架安装完毕,验收合格。

6.1.2烟风系统

1)锅炉本体及烟风道安装、保温工作结束。

2)引、送、一次风机分系统试运工作结束。

3)烟风系统各风门、档板的检查、调整工作结束,验收合格。

6.1.3火焰检测系统

1)火检冷却风机单体试运完毕,验收合格。

2)工业电视系统调试完毕,能随时投入。

3)炉烟温探针调试合格。

6.1.4电除尘系统

1)电除尘器的安装、保温工作结束,验收合格。

2)电除尘器的升压、振打试验合格。

3)电除尘器灰斗加热装置安装完毕,检查验收合格。

6.1.5燃油系统

1)油库及炉前燃油系统安装、保温工作结束,单体试运结束。

2)炉前燃油系统水压试验结束,经水冲洗或蒸汽冲洗合格。

3)燃油系统蒸汽吹扫管道安装、吹扫完毕,各吹扫阀调试完毕。

4)燃油系统各电、气动阀门调试完毕,验收合格。

5)燃油系统各有关联锁保护(MFT、OFT)模拟试验合格。

6)各油枪、高能点火器的进退试验结束。

7)各油枪火检静态调试完毕。

6.1.7锅炉本体部分

1)锅炉本体的安装、保温工作全部结束,验收合格。

2)锅炉水压试验结束,验收合格。

3)疏放水、放空气、水位调节阀管路系统安装、保温工作全部结束。

各电动阀门调试完毕,验收合格。

4)水压试验后,过热器、再热器各安全门的水压试验堵阀拆除,恢复正常。

5)各汽水管道的弹簧支吊架完整,完好,销子拆除。

6)各汽水管道的电、气动门调试合格。

7)炉本体膨胀系统,经各方联合检查,确认无妨碍膨胀之处。

各膨胀指示器完备,并调整到零位。

8)炉本体各处梯子、平台、栏杆完整,照明充足,炉本体清理干净。

9)炉酸洗结束,系统恢复。

10)启动分离器水位计安装完好,调试完毕,能随时投入。

11)炉水取样、加药系统安装完好。

验收合格。

12)启动循环系统具备投入条件。

13)减温水系统安装完毕,水冲洗合格,各电、气动阀门调试完毕,经检查确认合格,可投入使用。

14)给水泵具备投入条件。

15)炉本体各人孔门、检查孔门完备,并封闭。

6.1.9制粉及除灰、渣系统

1)A、B、C、D制粉系统应具备投入条件。

2)炉底渣斗安装、保温工作结束,验收合格。

3)除渣系统具备投入条件。

4)正压除灰系统安装工作基本结束,具备投入条件。

6.1.10吹灰器系统

1)炉本体、对流烟道及空气预热器的吹灰器及其管道安装、保温工作结束。

验收合格(包括疏水管道、阀门)。

2)吹灰器汽源管道上的安全门、各电、气动门安装、调试完毕。

3)空预器吹灰操作试验结束。

可随时投入使用。

6.1.11等离子点火系统

1)等离子点火系统冷却水泵、火检冷却风机单体试运结束,验收合格。

2)等离子点火器冷却水系统安装完成,水冲洗合格。

3)等离子点火器压缩空气系统安装完成,吹扫合格。

4)等离子暖风器系统安装保温工作结束,验收合格。

5)等离子点火器火检系统调试结束,可投入使用。

6)等离子点火器拉弧试验完成,可投入使用。

6.1.12脱硫系统具备通烟气条件;脱硝系统稀释风机试运合格,具备投入条件,催化剂暂不安装。

6.1.13压缩空气系统

1)仪用、杂用空压机单体及分系统试运结束。

2)各仪用、杂用储气罐安装结束。

安全门校验完毕。

3)各仪用、杂用空气管道气吹扫合格。

6.1.14消防系统

1)消防水系统安装结束。

2)各消防设施齐备,消防水通水试验合格。

3)控制室、电子间各消防工具齐备。

6.1.15闭式冷却水、工业水系统

1)闭式冷却水、工业水系统安装工作结束,水压试验合格。

2)闭式冷却水泵及工业水分系统试运结束,可随时投运。

6.1.16辅助蒸汽系统

1)各辅汽系统安装、保温工作完毕。

2)各辅汽系统的电动门调校完毕。

6.1.17汽机循环水、凝结水、给水等系统调试完毕,具备投运条件。

汽机盘车具备投入条件。

6.1.18为了保证汽水品质,将机侧主/再汽管道及临时管道的疏水接临时管排大气。

6.2电气、热控应具备的条件

6.2.1锅炉FSSS(燃油部分)静态试验。

1)炉膛吹扫条件的检查试验。

2)MFT试验及MFT后的联动试验。

3)燃油OFT试验及OFT后的联动试验。

4)燃油泄漏试验。

5)各油枪的燃烧管理试验。

6.2.2各辅机的顺控及联锁、保护试验(即SCS部分)

1)空预器(A/B)的启动条件、跳闸条件、程启、程停。

2)引风机(A/B)的启动条件、跳闸条件、程启、程停。

3)送风机(A/B)的启动条件、跳闸条件、程启、程停。

4)一次风机(A/B)的启动条件、跳闸条件、程启、程停。

6.2.3DAS系统静态试验完毕。

6.2.4空预器密封间隙调好。

6.2.5保安电源具备投运条件。

6.3土建应具备的条件

6.3.1试运现场道路畅通照明充足,事故照明可靠。

6.3.2试运现场通讯设备方便可用,并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6.3.3供暖、通风系统调试好,可以投入使用以满足计算机设备的要求。

6.4其它应具备的条件

6.4.1生产试运准备工作就绪,操作人员配齐并经培训考试合格。

运行规程、系统图经审批,运行工具备妥,运行日志备好。

6.4.2准备必要的检修工具和材料。

6.4.3试运用的化学药品、材料准备好,准备充足的化学水(除盐水箱全部制满合格的除盐水)、燃油(100吨)、燃煤(2000吨设计煤)。

6.4.4应组织安装、运行、调试等各有关方面进行联合大检查,发现的问题处理完,调试单位办理系统条件检查确认表。

7锅炉吹洗步骤

7.1阀门动作试验

确认电动阀就地及DCS开、关动作正常,状态显示正确,并测试其开、关时间。

阀门清单详见锅炉阀门挡板验收检查表。

7.2联锁保护及报警试验

7.2.1引风机及其系统:

1)引风机启动试验。

2)引风机跳闸试验。

3)引风机及其系统联锁试验。

7.2.2送风机及其系统:

1)送风机启动试验。

2)送风机跳闸试验。

3)送风机及其系统联锁试验。

7.2.3一次风机及其系统:

1)一次风机启动试验。

2)一次风机跳闸试验。

3)一次风机及其系统联锁试验。

7.2.3空预器及其系统:

1)空预器主辅电机联锁。

2)空预器挡板联锁。

7.2.4OFT试验

7.2.5MFT试验。

7.2.6MFT联动设备。

7.2.7MFT继电器复位条件。

7.2.8油泄漏试验。

7.3锅炉冷态水冲洗

汽机侧低压给水系统冲洗合格后,锅炉开始上水,启动分离器水位至可见水位,进行开式水冲洗,待分离器入口水质Fe<500μg/L时,开式水冲洗完成,启动炉水循环泵。

切至凝汽器的水循环回路进行闭式水冲洗。

当分离器水质达到Fe<200μg/L,冷态冲洗结束。

7.4锅炉点火前的准备

7.4.1A、B、C、D煤仓上满煤。

7.4.2冷态清洗完成后,锅炉维持最小给水流量930t/h(30%BMCR)。

7.4.3接到点火命令按规程进行点火前的准备:

1)联系电气给将要投入的转机,电动风门挡板,电动门送电。

2)热控将计算机和表盘要投入的表计送电。

3)压缩空气系统,冷却水系统投入,联系值长给辅助蒸汽联箱供汽。

4)启动两台空预器,投入联锁开关。

启动电动引风机、两台送风机。

启动一台火检冷却风机。

5)燃油系统泄漏试验。

6)投入B磨等离子暖风器暖管。

7)空预器吹灰器投入蒸汽暖管,点火时连续投入运行。

8)点火前12小时投入电除尘加热装置,点火前2小时投入电除尘振打装置,灰斗气化风机投入运行。

9)气力除灰系统投入运行。

10)除渣系统投入运行。

11)脱硝系统稀释风机投入运行。

7.4.4吹扫炉膛,复归MFT。

7.5锅炉点火升温升压和热态水冲洗

7.5.1MFT复位后,调整总风量为35%左右和二次风门开度,炉膛负压-50~-100Pa。

7.5.2检查风道和烟道上所有挡板的开度应在正确位置。

7.5.3启动一台一次风机、一台密封风机。

7.5.4当B制粉系统暖风器出口一次风温度达到150℃时,抬起磨辊,启动B磨煤机暖磨,各角等离子点火器拉弧,拉弧完成后调整各等离子点火器的电流,确保各等离子点火器运行正常、稳定。

7.5.5锅炉点火

7.5.5.1等离子点火

1)投入等离子点火系统运行,暖B磨煤机。

等离子暖风器后热风温度>150℃,B磨煤机出口温度暖至75~85℃时,启动B制粉系统运行。

2)制粉系统启动后,观察各燃烧器着火情况,及时调整给煤量及一次风量,确保燃烧正常、稳定。

7.5.5.2油枪点火

1)逐一试点油枪,务必使每支油枪都处于备用状态

2)投入油枪运行,油枪点火成功,根据升温升压要求,调整油系统出力。

3)油枪雾化良好,燃烧稳定,不冒黑烟。

4)油枪点火稳定后,按程序启动相应制粉系统。

7.5.6热态冲洗

1)控制水冷壁出口温度不大于190℃。

2)当分离器储水罐出口水质Fe含量小于100μg/L热态冲洗合格。

3)热态冲洗合格后继续升温升压。

7.5.7锅炉首次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