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7929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5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砂石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砂石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砂石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砂石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砂石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砂石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

《砂石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砂石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砂石矿开发利用方案.docx

砂石矿开发利用方案

 

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卧牛河段

砂石矿点开发利用方案

 

祁连县龙祥沙石料加工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八月

 

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卧牛河段

砂石矿点开发利用方案

 

编写单位:

青海省地矿工程咨询中心

编写人:

周湘志

技术负责:

李延军

董事长:

卫岗

 

提交单位:

祁连县龙祥沙石料加工有限公司

提交时间:

2011年8月

正文目录

附图目录

图号

顺序号

图名

比例尺

01

01

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卧牛河段砂石矿地形地质草图

(附总平面布置)

1∶10000

 

附件目录

1、委托书

2、祁连县国土资源局关于“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卧牛河段砂石场砂石矿地质简测报告”的批复

3、编制单位资质证书

 

《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卧牛河段

砂石矿开发利用方案》初审意见

祁连县龙祥沙石料加工有限公司以挂牌出让的方式取得了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卧牛河段砂石矿的开采权,为科学地开发利用该砂石矿资源,该公司特委托我中心编制对该砂石矿的开发利用方案。

我中心在青海省矿业权交易咨询服务部编写的《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卧牛河段砂石场砂石矿点地质简测报告》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场踏勘和照相,并收集了相关资料,编制了该矿点的开发利用方案。

我中心对项目组编写的《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卧牛河段砂石矿开发利用方案》(以下称《方案》)进行了初审,提出如下初审意见:

1、《方案》章节齐全,编排合理,内容丰富,并附有相关图件。

2、《方案》全面收集了地质勘查报告资料,并进行了野外现场踏勘,编制依据充分。

3、《方案》对矿产品(砂石料)的用途作了叙述、对其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预测,符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的相关要求。

4、《方案》中确定的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符合矿区实际与市场需求。

5、《方案》依据地质简测报告提供的矿体赋存状况和地形地质条件,确定的矿床开采方式有得于对矿产的合理开发,依据的地质条件与开采技术,确定的采矿方法较为适宜,采矿工艺可行。

6、《方案》对环境保护、采场绿化治理以及对矿山开采可能引起的地质礼仪之邦都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综上所述,同意提交该《方案》至相关部门评审。

青海省地矿工程咨询中心

2011年8月

1概述

1.1矿区基本情况

1.1.1编制说明

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卧牛河段砂石矿为新建露天矿山。

根据国家办理采矿证的程序,该矿山业主祁连县龙祥沙石料加工有限公司委托我中心对该矿山进行开发利用方案的编制工作。

为合理开发利用该矿山矿产资源,申请矿山采矿许可证提供相关依据,达到有利于矿山生产和地矿行政管理的目的。

1.1.2矿区地理位置、交通及隶属关系

矿区地理位置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卧牛河段河谷中,行政区划隶属峨堡镇管辖。

位于峨堡镇南西。

东临227国道,北临304省道。

西距祁连县城72km,东距峨堡镇最远处为2.0km,最近处1.2km,从227国道193公里处下便道约1km,从304省道1.5公里处下便道约2km,均可到达砂石矿区,交通方便(图1-1)。

矿区位于内陆河系的甘州河上游的八宝河(峨堡河)河谷地带,区内平均海拔在3400m左右,八宝河自南东向北西流经全区,沿岸地形平坦,相对高差不大。

区内居民以藏族、蒙古族为主,在州县及镇政府所在地有汉族、回族等民族。

藏族和蒙古族居民主要以游牧为主,人口分散;汉族和回族居住较集中和稳定。

本区属青藏高原北部,基于地处高原,具有干寒、温差大、多风、霜降早、无霜期短、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的气候特点。

四季不分,只有寒暖两季,每年十月到第二年四月属寒季,最高气温为10℃左右,最低气温为零下20℃左右;每年五月至九月为暖季,最高气温为28℃左右,最低气温为7℃左右,年平均气温17℃左右,无霜期短,一般少于25天。

年降水量一般在320—600mm之间,以降雪为主,七、八月份以降雨为主,所在地区内盛刮西风,年平均风速为1米/秒左右。

野生动植物较为丰富,出产野生名贵药材,主要有闻名于世的冬虫夏草、黄蘑菇、鹿茸、祁连玉等。

主要野生动物有鹿、麝、狼、野羊、野牛等。

工农业不发达,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有少量矿业开采和加工企业,主要开采矿种为石棉、铁、多金属、煤等。

图1—1交通位置图

该矿点附近有高压输电线路,生产用电及生产生活物资均可在当地解决。

1.1.3开采企业性质

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卧牛河段砂石矿拟由祁连县龙祥沙石料加工有限公司进行开发利用。

该公司性质为私营有限公司。

1.1.4矿区开采现状及矿权设置情况

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卧牛河段砂石矿为新建矿山,目前矿床尚未进入开发,采矿权手续正在办理中。

祁连县国土资源局划定的拟开发利用的矿区呈不规则的长方形,长约11.5km,宽约2.0km,面积约23km2,矿区范围由8个拐点圈定,拐点坐标如表1-1。

表1—1拟申请采矿权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序号

1954北京坐标系(6°带)

1980西安坐标系(6°带)

X

Y

X

Y

1

4196614.441

17677981.909

4196554.121

17677886.249

2

4196583.604

17677982.578

4196523.284

17677886.918

3

4198251.644

17676650.701

4198191.324

17676555.041

4

4202027.652

17671413.553

4201967.332

17671317.893

5

4202713.462

17668784.971

4202653.142

17668689.311

6

4202838.320

17668855.692

4202778.000

17668760.032

7

4202120.163

17671411.617

4202059.843

17671315.957

8

4198253.750

17676748.443

4198193.430

17676652.783

矿区拟开采标高(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3340~3490米。

1.2编制依据

1.2.1项目前期工作进展

根据祁连县峨堡镇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兰新铁路复线建设的需要,祁连县国土资源局的委托青海省矿业权交易咨询服务部对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卧牛河段砂石矿进行了地质简测工作,其范围由祁连县国土资源局会同县草原工作站、县交通局共同划定。

青海省矿业权交易咨询服务部于2011年7月中上旬对该砂石矿进行了地质简测,并提交了《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卧牛河段砂石场砂石矿点地质简测报告》。

2011年7月底由祁连县龙祥沙石料加工有限公司以挂牌出让的方式取得了该矿点的采矿权。

根据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相关规定及合理开发利用该矿床,祁连县龙祥沙石料加工有限公司于同年8月委托我中心编制该矿床的开发利用方案。

1.2.2编制依据

1、青海省矿业权交易咨询服务部于2011年7月编写的《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黑沟河段砂石场砂石矿点地质简测报告》;

2、国务院“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

3、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9)98号“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

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8、《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9、《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10、《采矿手册》冶金出版社,199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1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16、《工作场所有有害因素职业接触值化学有害因素》;

17、《工作场所有有害因素职业接触值物理因素》;

18、《建材工业劳动保护工作暂行条例》;

19、《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

20、《矿山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及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

21、《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19号令。

22、《青海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23、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

24、本中心实地勘察及所了解到的矿区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居民区分布、电源、水源及交通现状等资料。

1.3外部建设条件

1.3.1交通运输条件

该矿区位于峨堡镇南西,东临227国道,北临304省道。

西距祁连县城72km,东距峨堡镇最远处为2.0km,最近处1.2km,从227国道193公里处下便道约1km,从304省道1.5公里处下便道约2km,均可到达砂石矿区,交通运输条件好。

1.3.2供电

未来矿山用电主要为加工场地及照明,业主已自建变压器站将符合未来矿山需要的输电线路引入。

1.3.3供水

矿区有八宝河通过,未来矿山生产用水可由此解决;生活用水需从附近村庄拉运或就近挖井解决。

1.3.4通讯条件

矿区有无线通讯信号,可采用移动通讯方式。

1.3.5燃料、材料供应及外部协作

燃油、煤炭需从祁连县或附近乡镇拉运,供应较充足,社会运输能力较强,外部协作条件较好,材料及配件可当地解决。

1.3.6医疗条件

矿山设立流动医务箱,配备一些常用药品和急救医疗用具。

矿区西距祁连县各大医院约72公里,矿山应与最近医院建立合作医疗,为矿区医疗救护提供保障。

2砂石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2.1产品的用途

该砂石矿呈灰色,成分主要由砂质板岩、变砂岩、火山岩、脉石英、杂砂岩等组成。

砂砾石松散,无胶结,约占80%,砾径多在2~15cm;其次为砂和泥砂,约占20%,与砂砾石混杂堆积。

随着社会的发展,砂卵石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而砂的最广泛的用途是用做建筑集材料,其消耗量约占砂产量的95%以上。

集料又称骨料。

是指在混凝土等人造胶凝代石建筑材料中起骨架作用和减少由于胶凝材料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干缩湿涨所引起的体积变化的价廉填充料。

砂作为集料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用途:

①制造灰砂砖。

砂与石灰、石膏混合经蒸压处理制成砌体材料灰砂砖,砂石其中的主要成分,用量约占75%左右;②用做混凝土的集料。

混凝土是水泥、水、砂和粗集料混合后硬化而成的建筑材料,其中砂的用量约占30—40%;③制建筑砂浆。

砂浆是由水泥、石灰、石膏或粘土等胶结材料和砂与水组成的混合物,在建筑工程中起粘结、传递应力、衬垫、表面装饰和防护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中砂浆用量很大,在砌筑砖墙时砂浆约占砖墙体积的三分之一;在砂浆中砂与其他固体物质的体积比为5:

1.44;④用于配做三合土。

此外,砂和卵石还被用做水的过滤材料。

卵石的用量不亚于砂。

在一些仿古建筑中常用卵石筑路来美化庭院,公路、铁路的路基经常用破碎的卵石来铺设。

卵石在水利工程中用量也很可观,拦河坝、堤、堰的修筑离不开卵石。

卵石最大的消耗量在于在各种混凝土中做粗骨料。

目前国家加大力度对天然砂和卵石的开采进行限制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2.2产品供需预测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种建筑、建设工程全面展开,对各种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材料的产量也不断增长。

因此,本矿产品具有较大的竞争力,市场前景好。

特别是祁连县及周围乡镇,市政建设、交通和工业建设、民用和商用高层建筑及农村现代化建筑都在发展迅速,土木和砖木结构的已大量被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预构件装配式结构所取代。

现代化建设中混凝土用量占总建筑材料用量的50—80%。

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等事业的飞速发展,使砂和卵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甚至成倍增长。

因此,可预见的近期在祁连县及周边乡镇对砂和卵石的需求会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市场前景较为乐观。

2.3产品价格

目前,随着各种建设工程对建筑集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筑集料的价格不断上涨,目前海北地区的砂石(建筑石料)价格为60~75元/m3。

从该矿矿石质量和市场前景分析,价格能达60元/m3。

从目前市场上各类石料的综合分析看,该矿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广阔的市场容量。

3矿产资源概况

3.1矿区总体概况

3.1.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卧牛河段砂石矿为新建露天矿山,目前投资人正在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手续。

根据祁连县峨堡镇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兰新铁路复线建设的需要,为了合理开发砂石矿产资源,祁连县国土资源部门对县内所有砂石矿山作了统一规划。

从当地的地方建设情况考虑,该砂石矿的开发对当地基础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3.1.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依据青海省矿业权交易咨询服务部于2011年7月编写的《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黑沟河段砂石场砂石矿点地质简测报告》,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黑沟河段砂石场砂石矿区范围内矿石保有资源量(334)为200.52万m3。

3.1.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卧牛河段砂石矿与其他矿山无矿界冲突,为祁连县国土资源部门统一规划挂牌出让的砂石矿山之一。

为充分合理的利用国家矿产资源,本方案对该矿山实际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着投资少、见效快的原则,对该矿山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

3.2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3.2.1矿区地质

3.2.1.1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第四系全新统坡积洪积砂砾石层(Q4el+dl)和全新统冲积砂砾石层(Q4al),分述如下:

第四系全新统坡积洪积砂砾石层(Q4el+dl):

为河漫滩两侧的一级阶地,在八宝河流域广泛分布,由砾石、砂砾及砂、粘土等组成,其上植被发育,为高山草甸。

地势呈缓坡地形,坡向八宝河。

坡度多在10°左右。

第四系冲积砂砾石层(Q4al)分布于八宝河河床部位和河漫滩。

河床相主要为含砂砾石层,砾石成份复杂,磨圆一般较好,粒度分选较差。

河漫滩相主要为含砾石层,砾石成份复杂,有花岗岩、砂板岩、花岗闪长岩、变砂岩、火山岩等,其中以砂岩砾石最多。

砾石磨圆度一般较好,分选性差,一般粒径不超过30cm,最大可达40-60cm。

沿八宝河两岸基本对称带状分布,洪水期易淹没。

砂矿体为该层河漫滩冲洪积物,沿河流两侧分布,长度上贯穿于整个矿区,总体形态是蜿蜒曲折,宽窄变化不大,呈水平状产出。

3.2.1.2构造

矿区未见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3.2.1.3岩浆岩

矿区未见岩浆岩分布。

3.2.1.4覆盖层及夹(石)层特征

矿体赋存于八宝河河漫滩,裸露地表,未见覆盖层。

矿体内未见夹(石)层。

3.2.1.5矿体规模、形态及产状

砂矿体为河漫滩冲洪积物,空间上呈条带状展布,近东西向展布,均沿河流两侧分布,长大于约1800m,宽度20-100m,厚大于3m。

总体平面形态是蜿蜒曲折,宽窄变化不大,呈水平状产出。

见图3-1。

图3—1简测区全貌

3.2.1.6矿石质量

矿石为河漫滩砂砾石,经野外观测,颜色呈深灰色,成分主要为砂质板岩、变砂岩、火山岩、脉石英、杂砂岩等。

>40mm粒级的砾石成分以火山岩、脉石英为主,磨圆度多呈次棱角-次圆状;2-40mm粒级砾石有砂质板岩、变砂岩、火山岩、脉石英、杂砂岩等,磨圆度多呈次圆状,是优质的建筑用料;2-0.25mm粒径间岩石类型为绢云片岩、砂质板岩、脉石英、火山岩、杂砂岩,可以满足建筑用砂标准。

全矿区共计采集6件样品经粒度筛分试验,取均值:

>40mm粒级段漂砾约占15.13%;2-40mm粒级段砾石总计为65.19%,含量较集中,以砾石为主;砂质含量总计19.22%,主要分布在0.25-2mm粒级段间。

表3-1河砂砾石矿粒度筛分结果统计表

工程

编号

样品

编号

>40

mm

40-20

mm

20-10

mm

10-5

mm

5-2

mm

2-1

mm

1-0.5

mm

0.5-0.25

mm

0.25-0.074

mm

﹤0.074

mm

总重

(kg)

P1

sh1

1.929

1.718

1.8417

0.885

1.009

0.216

0.144

0.229

0.0164

0.002

7.9901

sh2

0.54

1.321

1.122

1.15

1.46

0.5

1.0821

0.42

0.17

0.08

7.8451

P2

sh1

0.2936

1.023

0.7321

0.9407

1.6404

0.2608

0.11

0.1587

0.2266

0.0806

5.4665

sh2

1.38

1.1337

1.0415

1.403

1.131

0.516

0.41

0.6795

0.0535

0.024

7.7722

P3

sh1

1.31

2.701

0.987

0.709

1.227

0.351

0.335

1.825

0.02

0.005

9.47

P4

Sh3

1.273

0.922

1.043

1.017

0.829

0.237

0.142

0.4315

0.0115

0.013

5.919

合计

6.7256

8.8187

6.7673

6.1047

7.2964

2.0808

2.2231

3.7437

0.498

0.2046

44.4629

含量

(%)

15.13

19.83

15.22

13.73

16.41

4.68

5.00

8.42

1.12

0.46

3.2.1.7矿石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只有一种,即杂色砂砾石。

3.2.1.8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砂砾石矿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Q4al)河漫滩相,为一套河床冲积形成的砂砾石矿床。

因此,在第四系全新统(Q4al)冲积砂砾中寻找此类矿床,是本地区探寻建筑用砂石矿床的有利地段。

经外围踏勘,该简测区周围仍有砂石矿层延伸,因此矿体规模还可进一步扩大。

3.2.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3.2.2.1水文地质

a、矿区地貌特征

矿点地处八宝河河谷地带,属丘陵补给区,河水一般宽约8-15m,深约0.80~1.8m,平均流量14.4m3/s。

为大陆型半干旱气候。

区内大气年降水量一般在320—600mm之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矿区内砂砾层的富水性强,有一定的补给条件,水量较大。

矿床最低开采标高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下,会形成相对封闭洼地。

但矿区地形总体呈东高,西低,地势有一定坡度,大气降水通过砂石层以地下水的形式径流,地表水的排泄形式是下游流出和蒸发。

自然排水条件良好,属于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类型。

b、矿区含水层和隔水层特征

矿区第四系砂砾石层属于松散岩类,为透水层。

矿区内未见相对隔水的夹层产出。

c、矿区地表水

矿区内地表水主要为八宝河和大气降水。

矿区近邻八宝河。

矿体最高赋存标高与当地侵蚀基准面基本水平或略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未来矿山开采标高基本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水平以下。

矿区内会形成封闭洼地,自然排水条件差,将来需增加排水设备进行机械排水。

大气降水通过砂石层以地下水的形式径流,排泄形式是下游流出和蒸发,雨季形成的洪流沿沟排泄。

大气降水自然排水条件良好。

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

据简易水文调查,河水一般宽约8—15m,深约0.80~1.8m,平均流量14.4m3/s,最大流量498m3/s,最小流量3.3m3/s。

平均流速约为2.5m/s,冬季水面封冻,夏秋两季水量大,容易形成洪流。

3.2.2.2工程地质

砂砾石矿床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Q4al)一级阶地冲积砂砾石中,开采最大深度为3m,砂砾石层较松散,胶结差,整体的稳定性及坚固性较差,容易引起坍塌及边坡失稳等现象。

鉴于此,按照矿山露天开采的一般技术条件,松软状矿采场最终边坡角不大于30°的规范要求设计进行采矿。

未来采矿将会在采矿权周围形成边坡,但边坡高度均小于3m,高度不大。

开采时虽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但砂石层为含水层,边坡易坍塌,易出现涌水和涌砂现象。

未来对形成的边坡应进行地质监测,及时处理不良地质体,对伞岩、浮岩及时予以清除,人和机械尽量远离采场边坡底。

3.2.2.3环境地质

矿区周边及海北地区无较大地震发生的记载,据1992年12月青海省抗震办公室资料当地地震烈度为7°,区域稳定性较好。

简测区位于八宝河流域,矿体基本赋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下,在夏季暴雨时,八宝河流域容易汇集较大的洪水,将对采矿及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开采时应注意防洪。

该矿开采将产生少量的废土石,应合理堆放,大的卵石和漂石应采用破碎综合利用,或该矿闭坑后回填,尽量恢复原生态。

露天开采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采矿场和矿山道路破坏了植被、影响水土保持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同时噪声、废土和污水排放是环境保护的控制点。

未来矿山开采时应尽量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矿点紧挨阶地,阶地被草皮覆盖,为牧民的草场,开采时,注意开采边界,不要破坏植被。

砂石开采时,需筛选或清洗,水洗将产生大量的浑浊的含泥水,生产前应合理规划,提前预置沉淀池将污水沉淀处理后排放或循环利用,排水沟或排水管需保持通畅。

开采区距居民区较远,但紧邻304省道,未来开采时对周围的人群及牲畜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加以重视。

3.2.3设计利用矿产资源储量

依据《青海省祁连县峨堡地区八宝河流域卧牛河段砂石场砂石矿点地质简测报告》,建筑石料工业指标以现行建筑行业对建筑砂石料的一般指标要求为依据进行矿体的资源量估算。

3.2.3.1矿石质量指标

作为建筑用石料(集料)。

3.2.3.2开采技术条件

最低开采标高:

3340m;

露天采场边坡角:

≤30°;

最小地盘宽度:

≥40m。

3.2.3.3资源量估算结果

资源量估算方法采用算术平均法求算。

即资源量=矿体平面面积(m2)×推深(m)

矿体面积在地形地质平面图上采用MAIPGIS程序量得,推深按3m计算,求得:

预测资源总量(334)=840000×3=2520000m3=252万m3。

据祁连县水文站资料,八宝河常年流水河道宽约8—15m。

河道宽按15m计算。

流水河道压矿资源量为:

河道长×河道宽度×采深。

这部分资源量应在总资源量中扣除。

压矿总量为=11440m×15m×3m=514800m3。

其中可供开采的建筑用砂石资源量为:

预测资源总量-压矿总量=2005200m3=200.52万m3。

3.2.3.4设计境界内利用矿量

由于地质简测工作程度低,根据省内同类矿山相比对,资源可信度系数取0.5-0.8进行调整。

由于该砂石矿采深确定3m依据不充分,河漫滩的平面面积确定欠合理,因此本方案确定资源可信度系数按0.5进行调整,求得能利用的矿产资源量为100.26万m3。

3.2.4对地质简测报告的评述

1、基本查明了矿区地层及矿体形态、规模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等地质特征。

大致查明了矿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情况。

2、报告章节及内容基本齐全,附图、附件基本齐全,大致反映了简测工作成果。

3、报告对以往地质工作等内容叙述冗长,插入图片过多且重点不突出;区域地质一章没有相应的图件支持。

4、“矿区地质”一章文图不符,内容过于简单且描述含糊不清,描述有误。

5、报告对砂矿体矿床特征了解不够,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