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茄子在标准化日光温室中的优化栽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7676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茄子在标准化日光温室中的优化栽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圆茄子在标准化日光温室中的优化栽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圆茄子在标准化日光温室中的优化栽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圆茄子在标准化日光温室中的优化栽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圆茄子在标准化日光温室中的优化栽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茄子在标准化日光温室中的优化栽培.docx

《圆茄子在标准化日光温室中的优化栽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茄子在标准化日光温室中的优化栽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圆茄子在标准化日光温室中的优化栽培.docx

圆茄子在标准化日光温室中的优化栽培

圆茄子在*******标准化日光温室中的

优化栽培

背景:

随着近几年*******“四区一线”产业的不断调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设施农业建设,努力发展订单农业,日光温室的推广与应用已成为我市推广的一个重点。

众所周知,反季节蔬菜效益相当可观,如何利用好日光温室,提高单产效益,为农民增产增收,为丰富*******早春与晚秋“菜篮子”,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点。

正文:

我研究的课题是圆茄子在*******标准化日光温室中的优化栽培,现介绍如下。

第一部分:

*******标准化日光温室

一、*******地理气候背景

*******的地理位置北纬44.26°,极限最低温度-35°,地处天山北坡山角,冬季日照偏少,降雪量中等。

二、标准化温室应具备的特点

温室是栽培园艺作物的场所,为了适于作物的生育,要求白天能充分利用太阳光能,获得大量光和热的结构;高温时应有通风换气等降温设备,夜间应有密闭度高,保温性能好的结构,低温时应有保温采暖等设备;调节土壤水分应有排灌设备;还要求有理化性质好的土壤。

为了取得高产优质的产品,要随着作物的生育和天气的变化,不断调控室内的小气候。

特别是高温高湿条件,不仅影响作物的生育,还容易发生病虫害,所以要求具有灵敏度高,容易调控的结构和设备。

内部环境要适于作物生育,便于劳动作业和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如采暖、灌水等管道配置不合理或立柱过多时,要影响耕地等作业;结构过于高大,影响扣膜作业,而且也不安全,再如室内高温高湿容易使劳动者疲劳,降低劳动效率;还因病虫害多,要经常撒农药,直接影响劳动者的健康。

其残毒也在间接地影响消费者的健康。

此外还要考虑换下来的旧薄膜和营养液栽培时废液的处理问题,否则容易造成公害。

所以要求有处理设备,或使用无毒的薄膜。

为了使温室充分透过太阳光,要使用透光率高的透明覆盖物,要求结构简单,材料细小,体轻,坚固,能耐积雪、暴风、降雹等自然灾害,屋面要求有一定坡度,能使水滴顺利流下。

温室的产品是农产品,价格低,所以要力求降低建筑费和管理费。

这与坚固的结构,灵敏度高的设备是相互矛盾的,但要尽量做到这一点。

因此,我们要根据经济情况考虑建筑规模和设计标准。

一般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温室和类型。

另外,温室是轻体结构,使用年限一般为10-20年,在结构和建筑规模上应与一般建筑物有所不同。

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标准化日光温室的优劣取决与,日光温室的采光能力、保温能力、调控能力、可操作能力与建造成本。

三、*******标准化温室参数的确定

由*******地理气候条件,与标准化日光温室建设要求,我们可以用数学方法总结出*******标准化温室参数,如下:

为了温室更好的采光,将温室前屋面(采光面)做成圆切线型,采光角度为32.5°。

后屋面仰角为37°,大于该地冬至日太阳高度角(20°)17°,已完全可以满足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光照最弱时段阳光可以照射到温室的后墙,达到蓄热保温的作用。

针对该地风雪较大的特点,将温室屋脊处采光面的倾角设计为13°,利于减少积雪和风压。

温室的拱架间距为2.8m,立柱间距为2.0m,此结构更有利于温室的承载。

第二部分茄子

一、茄子生物学特征

茄子属茄科属植物,

二、茄子分类

根据茄子的果形,可以将栽培种分为三个变种:

1、圆茄,植株高大,茎直立粗壮,叶片大而肥厚,生长旺盛。

果形扁圆、圆或长圆,果色黑紫色、紫红色、绿色、白色,多为中晚熟品种,单果重大,肉质紧密,属于北方生态型。

2、长茄,植株及生长势中等,叶片小而狭小,分枝较多。

果实细长,有的品种可达0.3m以上,皮薄,肉质松软,种子较少。

果色有紫色、青绿色、白色等,单株结果数较多,单果重较小。

属于南方生态型。

3、矮茄,植株较低,生长势弱,茎叶细小,开张。

着果节位低,单果重较小。

多早熟品种,产量低。

果形卵形或长卵形。

三、茄子对环境的要求

1、温度

茄子是喜温性果菜类蔬菜,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白天为25-30℃,夜间为16-20℃,低于17℃生长缓慢,授粉不良引起落花落果;10℃以下,引起新陈代谢的失调;5℃以下会有寒害。

在适宜温度的下限发育的花朵,其花芽分化的质量好,表现长花柱花多。

而在夜高温条件下形成的短花柱花比率高。

茄子的耐热性强于番茄和辣椒。

2、光照

茄子喜光,不耐荫,对日照长度和日照强度要求较高,光饱和点为4万1x,光补偿点在35001x左右。

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植株生长势强,光和产物的积累多,花芽分化良好,落花率降低,生长健壮,早期产量也高。

反之,则易徒长,果实着色也差。

尤其是如果在苗期光照时数长,光照强度大,花芽分化质量好,早期产量就得到基本保证。

否则,开花期推迟,中短花柱花比率增多,长花柱花降低,落花落果严重。

3、水分

茄子分枝多,植株高大,蒸腾作用强,所以茄子喜水怕寒,但亦忌湿度过大,要求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以下,否则长时间在80%以上时易引起绵疫病的发生。

要求适宜土壤含水量为14%-18%之间,茄子的根系深,要求土壤含氧量高,涝害易造成植株整株死亡。

4、土壤

茄子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比较耐肥,适宜土壤ph值为6.8-7.3之间,以有机质含量高,保肥力强、通气性良好的土壤和沙壤土栽培较好。

四、各种养分对茄子生长的影响

茄子生长结果期长,生育期内要求较高的施肥量,才能保持较高的产量。

对肥料的吸收规律与番茄大致相似。

以钾为多,氮次之,磷最少。

氮与磷对花芽分化影响较大,钾的影响较小。

但是到了结果中期吸收量陡然上升。

钾在蜘蛛中的分布是以叶片>果实>茎。

在氮与磷出充足条件下,花芽分化提早,着花节位降低。

在保护栽培下,以采收嫩果为主,因此,平衡施肥对提高产量的作用尤为明显。

植株缺氮,苗期要影响花型,表现长花柱率减少;结果初期缺氮,下部叶片易老化脱落;中后期缺氮,花粉明显减少,结果率下降,结果小且畸形多。

氮肥不足则磷肥效果不明显,而且钙素缺乏或锰素过剩,易出现“铁锈”状叶,网状叶脉褐变。

茄子对养分的吸收量都是从初期开始组建增加,到开始收获期养分吸收量明显增加,在收获盛期吸收量急剧增加,以每666.7m2产7000kg产量计算,平均每天能吸收氮285g,磷69g,钾410g.

五、茄子的生理周期

茄子的生育周期与番茄即便相似,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开花结果期和结果期。

发芽期:

从催芽至第一真叶展开的时期。

发芽温度在30°C,需要6-8天;温度在20°C,需要20天以上,而且发芽率很低。

种子的种皮较厚,浸种要用温水。

幼苗期:

第一真叶展开至门蕾现蕾的时期。

四片真叶以前是纯营养生长时期,这段时间的生长量小且短,但是生长速度大。

四片真叶以后是主茎生长锥花芽分化,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幼苗生长量的95%是在此期完成的。

所以四片真叶以前是控制生长,以适当降低温度来控制生长速度,防止徒长苗的产生。

分苗一般是在四片真叶期前进行。

四片真叶后幼苗在分苗床获得较大的营养面积,并给以适宜的温、湿、光条件,保证幼苗迅速生长和早期产量的花芽分化优质完成。

开花结果期:

门蕾现蕾至门蕾坐果的时期。

开花寿命3-4天,以晴天5时左右开放,7时左右花药顶孔开裂散出花粉。

从开花至坐果约需8-12天,从坐果至商品茄约需13-15天,从商品茄至生理成熟期约需30天。

开花结果期是处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过渡阶段,并以营养生长占优势,栽培技术措施就是要适当控制营养生长而促进向生殖生长转化,使营养物质向以果实生长,花器发育方向分配,并且促进根系向下伸展发达。

第三部分日光温室春茄栽培技术

茄子是我国传统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不仅栽培历史悠久,而且形成了丰富的地方品种资源。

茄子陆地栽培,以春夏,夏秋为主,至初秋或中秋拉秧。

随着保护地蔬菜栽培的发展,茄子也成为我市保护栽培的重要蔬菜,我市主要利用日光温室进行早春或秋延后生产,栽培技术如下:

1、育苗1月下旬至2月上旬温室播种,3月中下旬或4月上旬定植,供应期为5月上旬至6月下旬,育苗可采用温室穴盘育苗方式,但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建苗床,床上插竹拱架,如遇到低温与大雪天气,应及时温室内架拱,防止冻害发生。

2、定植和定植后的管理

(1)定植、整地、起垄和施用基肥前茬作物收获把秧后要及早整地,结合深翻地施用基肥。

基肥施用量为666.7m2腐熟的有机肥如圈肥等8000-10000kg,过磷酸钾30-40kg,磷酸钾20-25kg.全部基肥可以一次结合深翻地施入土壤中;也可以以一般的有机肥料结合深翻地施入,另一半有机肥和化学肥料混合,在起垄前施于垄沟,即采用记住施肥与普遍施肥相结合的办法,更利于肥效的发挥。

翻地施肥后耙平地面,按行距起垄,垄高15cm左右,寻用早熟品种的垄距60cm,定植株距30cm,每666.7m2栽植4000株左右。

选用中晚熟品种的,因株型较大,垄距70-80cm,定植株距40cm,每666.7m2栽植2500-3000株。

在定植前要进行棚内消毒,以预防病害。

方法是:

按每m3空间用硫磺5g,加80%敌敌畏0.1g和锯末20g混合后点燃,密闭熏蒸一昼夜,再打开通风口放风。

定植:

观察棚室内10cm地温稳定在12°C以上,后就可定植,选择晴暖天气,按上述定植密度要求开沟定植,定植穴深度为12cm,穴内浇水,水渗入一半时,把苗培栽入穴中,水渗下后封穴。

浇上定植水。

中耕,浇缓苗水后,中耕,培土,整理成垄面,垄及地面均覆盖地膜,并用土封好定植孔。

地膜边缘拉紧盖好,用土密封。

定植后的管理定植时气温已开始偏低,在管理上重点是提高棚温促进缓苗。

在定植后的10-15天内,一般不通风,使棚内气温白天保持在25℃左右,最高棚温可在32℃;夜间15℃,不要低于12℃,能保持15-20℃为最好。

提高棚温的办法,主要是掌握好通风,中午棚温过高时,可开顶窗做短时间通风。

不透明覆盖物早揭早盖,并保持棚膜情节。

这样则可以维持较高的地温,利于根系的回复和生长。

晴天中午如出现茄苗萎蔫,可以放下部分草苫遮荫。

如果夜温偏低,还可在垄上架设小拱棚提高温度。

结果前期的管理带蕾栽植的大壮苗,在定植后15天左右门茄即可开花,从开花授粉至门茄可以采收,大约22-26天,为结果前期。

此期的管理目标是促进植株营养生长壮旺,形成丰产长相,同时促进门茄的坐果率和提早成熟,保持营养生长为主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均衡状态。

盛果期的管理门茄采收后,即转入结果盛期。

此期,茄株生长量大,结果数量增加,要求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和充足的肥水供应。

在管理上既要做好大棚的增温保温管理,又要注意做好通风防高温危害的管理,而肥水的管理要和棚温管理相配合,尽量发挥综合效应。

亲爱的朋友,上文已完,为感谢你的阅读,特加送另一篇范文,

如果下文你不需要,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矿井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演练方案

1应急演练目的、意义和目标

1.1应急演练目的

①评估我矿水灾事故的应急准备状态,发现并修改我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②评估我矿在发生水灾事故时的应急能力,识别处理水灾事故的资源需求,澄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改善水灾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组织协调问题;

③检验应急响应人员对水灾事故应急预案及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④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1.2应急演练意义:

为了进一步增强煤矿应对水灾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提高米田煤矿的应急救援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和公司财产的安全,米田煤矿特组织本次应急救援演练。

1.3应急演练目标

1.3.1报警

当发生水灾事故时,由现场施工单位当班第一责任者采用电话报警的方式进行报警。

1.3.2接警处警

调度室接到事故报警后,调度室调度员立即向当天矿值班长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矿长)汇报,同时通知水灾应急演练指挥部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根据指挥部意见,启动水灾应急救援预案。

1.3.3应急指挥

①基层单位:

一旦发生矿井水灾事故,现场施工单位立即成立水灾事故现场处置小组,掘进队当班第一责任者为小组长。

②矿级应急指挥:

矿调度室接到事故报警后,矿成立矿井水灾事故应急演练小组,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

1.3.4应急行动

①基层单位应急行动

现场组织人员按照避灾路线撤离至安全地点。

模拟底板涌水的疏、排;

②矿级应急行动

矿调度室通知相关泵房,由开泵人员立即开动工作、备用水泵开始排水;同时检查检修水泵的完好状况,保证检修水泵能够随时投入运转。

2应急演练原则

①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②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③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④部门配合、分工协作的原则。

3应急演练类型和时间地点

3.1应急演练类型

本次演练演练为实战检验性演练

3.2应急演练时间

本次演练时间2012年3月10日八点班9:

00-10:

35。

如果演练当日出现特殊情况,应急预案演练可顺延或提前。

3.3应急演练地点

①110401运输巷工作面

②矿调度室

4应急演练组织机构

4.1应急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

陈 仕

副组长:

董永海

成员:

孔家稳何兴八张蛮敖成卫胡荣兴

黄志党李登学牛建毕封志平

职责:

负责水灾事故应急演练活动全过程的组织领导,审批决定演练的重大事项。

4.2策划部

①总策划:

彭家福

职责:

负责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总结的组织实施。

②文案组

组长:

孔家稳

③协调组

组长:

陈 仕

④控制组

组长:

董永海

4.3评估组

共设四个评估组,每组2人。

(评估组建议由安监队人员组成,每组2人,1人评估,1人记录)

第一组:

位置:

110401运输巷工作面

记录和评估水灾演练现场报警、现场处置小组成立及现场应急处置情况

第二组:

位置:

调度室记录和评估主井采区工作。

记录和评估调度室接警、处警、矿井水灾应急演练小组成立、应急指挥部人员到位、应急指挥、协调情况。

5演练情景设计

5.1应急演练概述:

110401运输巷工作面,目前已施工28m,煤层平均厚度2.62米,110401运输巷工作面安设有一部能直通调度室的电话。

2013年3月10日下午3:

00时,安全矿长组织召开矿井水灾应急演练预备会议,进一步确认各演练情景准备情况,确认准备完毕后,安全副矿长要求各参演单位及装备务必于2012年3月10日上午8:

30分准时到位,2013年3月10日上午9:

00时准时开始演练。

2013年3月10日上午9:

00时,该巷工作面后138m,发生掘进工作面滞后突水,突水水量60m³/h。

2013年3月10日9:

00,演练总指挥宣布应急演练开始。

5.2演练情景1报警、现场处置小组成立及现场处置

地点:

110401运输巷工作面

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后,调度室用电话通知110401运输巷工作面评估组人员,评估人员通知当班第一责任者演练开始。

5.2.1水灾事故发生撤人

9:

05分,当班第一责任者在掌子头后130m处发现巷道顶板地鼓,随后发生巷道顶板突水,当班第一责任者喊“顶板出水了,人员赶快撤离”,并且立即通知班长,班长带领全部人员撤离到运输石门盘口,当班第一责任者最后撤离,由当班第一责任者在运输石门盘口清点人数。

5.2.2报警

当班第一责任者清点人数后,当班第一责任者立即向调度室汇报模拟水灾的具体情况。

汇报内容为:

顶板突水位置、顶板突水大致水量、顶板突水人员撤出情况、支援需要以及现场处置方法。

5.2.3现场处置小组成立

当班第一责任者报警后,立即着手成立水灾事故现场处置小组

组长:

当班第一责任者

副组长:

当班班长

成员:

当班全体人员

5.2.4水灾事故现场处置

110401运输巷顶板突发性涌水,突水点不易堵,应采取疏导措施,现场人员应尽量使涌水沿水沟流入水仓,同时清理水沟及两侧的浮煤、杂物,减少进入水仓的杂物。

5.3演练情景2调度室接警、处警、矿井水灾应急演练小组成立、应急指挥、协调情况。

地点:

调度室

5.3.1接警、处警

9时10分,调度室接到现场报警后,迅速向值班矿长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矿长)汇报,同时通知水灾应急演练指挥部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根据指挥部意见,启动水灾应急演练方案。

5.3.2矿井水灾应急演练小组成立

9时20分,矿井应急演练领导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到达调度室,矿井应急演练小组随即成立。

5.3.3应急指挥

调度室电话通知各井下人员撤离。

5.6应急结束:

①10时00分,中央水仓向救援小组汇报:

中央水仓工作、备用水泵工作正常。

②10时20分,1191机巷汇报:

排水路线(自流)沿途浮渣、浮煤、杂物已清理干净,机巷底板突水沿水沟流入井底水仓。

④调度室接到各处水灾应急演练情况汇报,立即报告应急演练小组,应急救援小组经过认真研究分析,认为本次水灾应急演练目标已全部实现,宣布水灾应急演练全部结束,恢复正常状态。

6演练工作准备

6.1分析演练需求

①人力资源需求

掘进队20人(其中一名跟班干部,三名班长,井下11名职工,井上5名职工),机电队2人,安检队10人,调度室3人、机电队中央水仓水泵司机2人。

②场地资源需求

110401运输巷

调度室

③物资器材需求

A、110401运输巷掌子头后5m,供水管路安装三通一个,演练开始后,打开阀门作为模仿水灾水源;

B、铁锨、镐各5把(1191机巷演练挖水沟、请浮渣用)

④文件资料准备

采掘工程平面图1套

6.2确定演练范围

本次应急演练为矿一级应急演练,包括:

①1191机巷水灾事故现场,掘进队处理水灾事故的应急演练;

②调度、指挥系统处理水灾事故应急演练;

7演练实施

7.1演练过程控制

①演练启动方式

2013年3月10日9:

00,演练总指挥宣布应急演练开始,调度室电话通知通知110401运输巷演练开始,掘进队接到通知后,开动预先准备的演练水源,演练正式启动。

7.2演练实施的步骤

①演练启动;

②掘进队通知调度室:

110401运输巷发生老窑突水位置、突水大致水量、老窑突水人员撤出情况、支援需要以及现场处置方法;

③掘进队突水现场疏、堵、排措施的落实;

④调度室的应急响应调度、指挥系统成立;

⑤应急演练小组根据各演练场地汇报决定演练是否结束

7.3、应急演练记录的要求

演练记录由演练评估组人员填写,演练评估组人员可根据演练具体情况增加内容,演练记录要求做到客观真实,演练记录由调度室负责保存。

应急演练记录表格如下:

 

应急演练记录(场景1)

演练时间

2013年3月10日

地点

110401机巷

参演单位

掘进队

水灾事故发生撤人:

1、当班第一责任者发现老窑突水,立即通知班长撤人,通知的时间;

2、班长带领全部人员撤离到回风石门,撤人的速度及时间;

3、当班第一责任在人员全部撤出后,最后撤离,当班第一责任者撤至运输石门盘口的时间;

4、由当班第一责任者在运输石门盘口清点人数,清点人数后,记录撤人所用的时间及人员撤出情况;

报警:

当班第一责任制在人员全部撤出后,立即电话报警,记录报警的时间及内容:

1、老窑突水位置;

2、老窑突水大致水量;

3、老窑突水人员撤出情况;

4、支援需要以及现场处置方法。

现场处置小组成立:

当班第一责任者报警后,负责成立水灾事故现场处置小组:

组长:

当班第一责任者

副组长:

当班班长

成员:

当班全体人员

水灾事故现场处置

现场处置小组分两队,第一队由当班第一责任者带领,第二队由当班班长带领。

1、第一队负责从老窑突水位置至回风上山段清理。

2、第二队负责从回风石门交叉口至水仓入水口段清理。

记录现场处置小组的分队情况,水沟的清理情况及水灾演练涌水流入水仓是否夹有杂物;

记录人签名

应急演练记录(场景2)

演练时间

2013年3月10日

地点

调度室

参演单位

调度室

接警、处警

1、调度室调度员接到现场报警后,向值班矿长汇报事故情况;

2、调度员向矿长汇报事故情况;

3、调度员通知应急演练指挥部人员到调度室待命;

4、水灾应急演练指挥部人员到位情况;

记录调度员接到事故报警后,通知水灾应急演练指挥部人员的时间,所通知人员到达调度室的时间

矿井水灾应急演练小组成立

记录水灾应急演练小组成立的时间,演练小组成立后,分析判断灾情,此次演练灾情不足以水淹矿井,矿井排水系统有能力排水,决定立即中央水仓工作及备用水泵全力排水。

应急指挥:

水灾应急演练小组分析判断灾情后,立即通知调度员,调度员立即电话通知中央水仓开动工作及备用水泵全力排水;记录调度员通知两个水仓的时间,两个水仓工作人员接到调度室电话的时间。

应急结束:

①记录中央水仓向救援小组汇报:

中央水仓工作、备用水泵工作正常,检修水泵是否能够随时更换。

②记录1191机巷汇报:

排水路线(自流)沿途浮渣、浮煤、杂物已清理干净,机巷老窑突水沿水沟流入井底水仓。

③④记录调度室接到各处汇报,调度员将情况汇报应急演练小组,应急演练小组经过综合分析,确定应急演练目的已到达,具备应急演练结束的条件应急演练小组长宣布应急演练结束,现场矿领导安排参演队伍回到本职岗位,各工作地点恢复到正常状态。

记录人签名

7.4应急演练结束与终止

7.4.1应急演练结束的条件

110401运输巷,演练涌水。

8应急演练评估

8.1应急演练评估方法

应急演练采用表格评估法,评估人员利用提前设计评估表,进行跟踪评定。

演练评估报告有策划部文案组编写;

演练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演练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参演人员的处置能力、演练目标的实现情况、对完善预案的建议等。

8.2应急演练评估标准

 

水灾应急演练评估表

序号

演练目标

评价标准

评价分数

演练得分

场景1

水灾事故发生撤人

当班第一责任者发现老窑突水,立即通知班长撤人。

2

1.5

1

班长带领全部人员撤离到轨道石门盘口,撤人的速度及时间。

3

2

1

当班第一责任在人员全部撤出后,最后撤离,当班第一责任者撤至轨道石门盘口的时间。

3

2

1

由当班第一责任者在轨道石门盘口清点人数,清点人数后,记录撤人所用的时间及人员撤出情况。

2

1.5

1

报警

报警的及时性

2.0

1.0

0.5

报警内容

底板突水位置

1.0

0.8

0.5

底板突水大致水量;

1.0

0.8

0.5

底板突水人员撤出情况

1.0

0.8

0.5

支援需要以及现场处置方法

1.0

0.8

0.5

现场处置小组成立

现场处置小组成立的及时性

2.0

1.5

1

在灾害面前,现场处置小组应急状态(好、坏、差)

3.0

2

1.5

水灾事故现场处置

现场处置小组处理灾情的分工

3

2.5

1.5

现场处置小组处理灾情的积极性

2

1.5

1

水沟清理情况

3

2.5

1.5

演练涌水进入水仓前是否有杂物

2

1.5

1

场景2

接警、处警

调度室调度员接到现场报警后,向值班矿长汇报事故情况;

3

2.5

2

调度员向矿长汇报事故情况;

2

1.5

1.0

调度员通知应急演练指挥部人员到调度室待命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