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法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7496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初中法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初中法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初中法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初中法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初中法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法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

《《农村初中法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法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初中法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x

《农村初中法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法律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吴兴区东林中学法律校本研究课题组课题负责人:

执笔人:

[内容摘要]本课题自2010年10月开始实施和研究,旨在从我校实际出发,立足于我校所特有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探索和实践,最终走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法律教育校本课程实践的新路子,具体通过教师法律知识培训、法律读本的编撰补充、法律课堂教育、法律活动体验等多方面推进法律教育教学实践,在提高课程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法律素养,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

本课题经研究实践,我校已形成七到九年级《中学生法律教育试读本》校本读物三册共30课时。

读本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一体,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适合初中阶段学生阅读并受到家长的喜爱。

学校每周开设一节法律教育校本课,将它置于思想品德课程之中。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学生的法律素养得到极大提升,他们不仅收获了法律知识,还在实践中体验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为此,东林镇政府将我校特色向全镇几所中学和成校进行大力推广。

东林二中、东林成校也开设了相应的法律课程。

并且,镇政府将法律教育作为一项东林镇的文化特色向社会推广。

学校自编的《中学生法律教育试读本》获得教育、司法界同志广泛好评,专家、学者称“此读本填补了我市中学生法律教育的空白”;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11年7月,区教育局、司法局联合组织教师、法律专家编著《青少年法律教育读本》,分小学低年段、小学高年段、初中共三册。

其中初中一册由我校金敏华老师担任负责人。

2011年10月,市司法局牵头在我校召开了新书发布会,充分肯定了我校的法律教育成效。

并将我校法律教育经验向全区各中小学进行了推广。

[关键词]法律品德教育校本课程

引言

课题的提出

一、目前中学生法律教育现状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党提出的战略方针和目标,依法治国,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

从“一五”普法到“六五”普法,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律教育和法律保护,一直是我国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和共同行动。

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学校的法律教育并不乐观,一些学生违纪现象突出,校园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

法律对人来说,既是一种保护力也是一种约束力。

但大多“问题学生”都强调《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却淡忘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预防”,也淡忘了“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各种权利”。

有些学生虽然对法律有所了解,却没有真正把法律当回事;有些学生虽然似乎明白我国法律规定,但不懂法律的严肃性,不考虑违法犯罪的后果,“知”“行”脱节较为严重。

二、把法律教育推进主课堂的动因

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总体偏低,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大多数家长往往只重视学生的知识教育,而不重视对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培养。

例如,曾有这么一位家长,因为捡到一捆布(价值二千多元),而向儿子夸耀自己运气好。

殊不知拾到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或上交有关机关,否则是违法行为,若拒不归还则触犯刑法构成侵占罪。

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这一现状,我校自2001年成立法制学校以来,积极开展法律教育,几年来,在各方努力下,学校在法律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学校内外环境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取得了实效,学校在法律教育方面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这些经验有待于总结和升华,针对初中生开展法律教育的教学方式也有待于进一步实践和提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迅速变革和发展,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依法护权,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履行法定义务,维护社会公平。

我校形成了“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思品教育为重点,以法律教育为突破口”的德育工作新思路,编写法律教育读本,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多元化法律教育课程体系。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邓小平同志曾经高瞻远瞩地指出:

“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和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

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法律素质已成为公民的一项基本素质,国家有关教育的文件和法规也一直强调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法律意识、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中学生法律教育是贯彻“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培养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需要,是全面提高中学生素质的内在需求,也是引导和保障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加强中学生法律教育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第一、加强青少年法律教育,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实现民族振兴,需要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律素质已经逐步成为公民的必备素质,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涵之一。

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德”是最基本的做人前提,法律教育是提高德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教育、引导、培养,使学生形成遵纪守法、恪守规范的优良品格和行为习惯。

加强青少年法律教育是全民普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培养跨世纪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

第二、加强青少年法律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对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为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内容,全面开展法律教育,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人的教育培养是关键,而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是重中之重。

青少年是国家建设生力军和接班人,如果青少年法律教育工作做不好,未来国家的栋梁都没有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理念,依法治国也无从谈起。

第三、加强青少年法律教育,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学做人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逐步形成时期,可塑性很大。

由于青少年思想的不稳定性,容易受社会的负面消极影响,导致一些青少年经不起不良现象和消极腐败思想的侵蚀,容易误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因此,加强青少年法律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引导他们从小学法、知法和守法;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和不良文化的侵袭;提高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减少并预防青少年犯罪;培养青少年的法律理念和法律思维,使他们恪守社会公德,树立远大理想。

加强法律教育,要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学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成长环境。

四、以法律教育彰显办学特色

遵纪守法是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全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党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向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将“守法”放在首位,可见,守法是现代法制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每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规范。

当然,守法也是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所学校生存、发展和提高办学品位的需要。

为贯彻国家五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和《中共中央关于“五五普法”的通知》,普遍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我校制订了对初中生加强“法律教育”的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方案,并将其置于校本课程之中,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长远角度作盘点,统盘考虑,以充分凸现我校的办学优势,彰显我校的办学特色。

 

正文

一、内涵界定

青少年法律教育的含义:

青少年法律教育是对青少年(主要是未成年人)进行以预防违法犯罪为目的的一切教育活动,既包括预防刑事犯罪行为的法律教育,又包括预防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教育,还包括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内容的教育,甚至还包括寓于公民道德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之中的有关法律的教育。

为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最大限度发挥未成年人法律教育的作用,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应突破法律教育的框架,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其他教育密切联系起来。

预防犯罪教育的含义: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设第2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第6-13条),规定了有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法律依据。

这种“预防犯罪的教育”是以预防犯罪为目的的法律宣传、教育。

所以,预防犯罪的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以预防刑事违法犯罪为目的的一切教育活动,主要包括预防刑事犯罪的法律教育,它应该属于未成年人法律教育的范畴。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校办学目标:

构建学校法律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体系,并由此出发探寻中学生法律教育的职能和作用,坚持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并重,促进我校法律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发展,走出一条我校特色教育之路。

2、学生成长目标:

构建起关于学校德育中“法律教育”的理论框架与操作方式。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依法护权的法律意识,要求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在家做一个守法的好孩子,在校做一名守法的好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做一名守法的好公民。

3、教师发展目标:

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身的法律专业知识水平、法律理论水平和法律教学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分析归纳法、经验总结法等进行研究,通过实践、分析、总结与学习、提高、优化的不断结合,努力探索青少年法律教育的有效途径。

本课题总体上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各阶段根据不同情况综合使用其余方法:

准备阶段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

实施阶段主要研究方法是调查法、分析归纳法、行动研究法。

总结阶段主要研究方法是经验总结法、理论研究法。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法律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

1、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原则:

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着课本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法律校本课程的设置必须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

2、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原则:

只有与学生有生活联系的案例,学生才容易接受,并带动法律条文的学习,因此,法律案例的设计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3、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原则:

法律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必须有选择地传授初中学生能够理解的法律条文和案例进行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

(2010年11月至2010年12月)

有关法律、法规、资料收集;建立学校法律法规资料库;编著校本课程——《中学生法律教育试读本》;组织教师参加法律知识培训;违法违纪学生情况调查、原因分析;开设6-7次法律教育实践课;总结经验,为开展研究工作做好论证、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订法律教育工作计划。

2、实施阶段:

(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

校政教处负责组织实施法律教育工作,把法律教育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课时,全面推动法律教育进课堂。

完善法律教育基地建设。

聘请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

争取多个部门提供支持和配合,构建法律教育网络,把学法实践活动多元化。

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的不同作用及相互间的协调问题。

以“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途径开展活动。

3、总结阶段:

(2011年10月至2011年11月)

对课题研究的情况进行整理、总结并进行理性分析,写出研究报告,准备于11月份结题。

六、法律教育课题的实施

学校提出了“四个一”法律教育思路,即:

“编写一套法律教材;建设一块法律教育宣传阵地;形成一个法律教育网络;开展一系列法律教育活动”。

法律教育工作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组建法律教育教师队伍;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他们不但是法律的遵守者,更是法律的宣传者和示范者。

加强对教师的法律培训,是搞好我校法律教育工作的关键,我们聘请法律讲师定期为教师进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全校老师积极开展法律教育研讨活动,定期写出法律教育心得、案例、论文。

我们在学习其它法律法规的同时,重点加强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宪法》、《民法通则》、《合同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法律专业知识水平,组建一支法律教育教师队伍。

第二阶段,编写法律教育读本,开发校本课程。

(一)成立编写组,自编法律教育读本。

加强对中学生的法律教育,对学校来说,苦于法律教学资源的不足。

现行初中法律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和概括,所学的书本知识也不能很好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而且书本知识没有能很好的紧贴学生实际,学生想要知道的,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比较具体的违法行为应该如何处罚,书上写得太少,如有关《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等法律中有关交通肇事、聚众斗殴等如何惩处的规定和处罚措施以及防范措施等。

课堂上的时间又不容许老师给学生作太细的讲述。

鉴于上述的认识和现状,我们着手编著校本课程——《中学生法律教育试读本》。

学校成立了法律读本编写小组,聘请市、区司法局和教育局的领导、专家为顾问,教师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多方查找资料,认真撰写,反复推敲,多次修改,几易其稿,付出大量汗水和辛劳。

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他们不计名利,默默奉献。

这套教材的编著得到了司法局、教育局领导、专家的具体指导与帮助。

这套法律教育读本分为3册,每年级一册,每册10课。

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合同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在编写中,我们注意使教材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实际需要,选择他们身边大量的案例,运用以案说法的方式,从依法育人和以德育人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基本法律知识,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深受学生、家长的喜爱。

(二)开发校本课程,落实教学目标。

1、制定并实施法律教育课程计划。

把法律教育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课时,现行的中学生法律教育内容是作为中学生《思想品德》课内容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初二年级。

《中学生法律教育试读本》把法律教育内容和其他《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分离开来,并有了很多的补充,供三个年级分别使用,即三个分册。

在内容的具体设置上,紧贴时代背景,关注学生实际,在初一年级主要设置了与《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的内容;在初二年级主要设置了与《民法通则》、《合同法》等相关的内容;在初三年级主要设置了《刑法》等相关的内容。

教材中已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内容没有列入《中学生法律教育试读本》之中。

2、实行“一四三”法律教育课程目标,即抓住一个主渠道――“课堂教学”;坚持“四有”即教学有计划、学习有材料、任课有老师、课时有保障;做到“三性”即针对性、多样性、渗透性。

法律教育课要求达到“四个进入”:

一是进入头脑。

认识到法律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培养现代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教育是教师的职责;二是进入备课过程。

备课中要挖掘教材的法律因素,找准切入点;三是进入教学过程。

教学中要抓住课程特点,利用适当时机,学习法律知识,深化法律体验;四是进入课后练习及活动。

根据内容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部分法律问题。

第三阶段,构建多元化法律教育课程体系

(一)构建法律教育网络。

建立、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法律教育网络,使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多渠道、多阵地的法律教育格局。

1、以学校为主体构建管理体系

学校首先组建法律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五年规划、学年计划、教育方案,制定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等学校规章制度。

培养一批法律教育专职教师,使我校的法律教育有了师资保证。

组织领导各项法律教育活动,确保资金到位,保证法律教育有效有序地开展。

2.以社会为支撑组建专业队伍

(1)创建法律教育基地。

法律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司法工作人员是聘请法律导师的最好人选,在吴兴区“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的关心下,我校与吴兴区人民法院建立共建单位,共同创建了东林中学法律教育基地,实行法官导师制,区人民法院派出最优秀的法官,来指导我校开展法律援助和“模拟小法庭”等司法实践活动,寓法律教育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提高学生法律素质。

我们还聘请东林镇派出所所长为我校法制副校长,将定期为学生开设《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的讲座。

(2)建立法律教育讲师团。

法律教育专业性很强,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帮助。

公、检、法、司工作人员,他们有理论、有实践是最好的人选。

校长带领领导小组成员,亲自拜访,讲清意图,各单位积极选派优秀人员,组建了我校“法律教育讲师团”。

他们参与学校法律教育工作的管理,定时为学生、家长、老师进行法律教育专题讲座。

讲师团的成立,为学校的法律教育注入了活力。

(3)与镇交警支队、城管大队通力合作,聘请校外辅导员。

在节假日学生能够参加丰富多彩的法律教育活动,例如“一日小交警”、“爱护家园,做环保小使者”,走上街头清除小广告等。

3.以家庭为依托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的法律意识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校聘请法律讲师对家长进行专题讲座,向家长宣传法律知识、指导教育方法。

邀请家长参加学校法律活动,一起设计法律教育主题班会的内容、形式,并参与评价。

学校开展“学生和家长手拉手,法律路上一起走”活动,评选好家长、好学生。

在活动中,家长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达到了家长与孩子共同守法的教育目的。

(二)寓法律教育于活动之中。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寓法律教育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提高学生法律意识。

我校注重在法律教育中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趣味浓厚的活动。

1.学校利用升旗仪式、班队会、校园广播,开展法律教育活动,进行法律教育。

2.自创漫画,自我教育。

对学生的法律漫画作品进行评比,利用橱窗将优秀作品向全校展示。

3.自制法律棋,游戏中强化法律意识。

法律棋渗透了交通安全、防火常识、自我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学生在设计和玩棋中懂得了大量的法律知识,受到法律教育。

4.学校自编的法律教育文艺节目及模拟法庭多次进入居委会、社区进行义务宣传,爷爷、奶奶们都说,看了这些演出,了解到了法律的庄严、开庭审理的程序,从孩子们身上学到了法律知识。

宣传法律常识,受到街道、社区的好评,达到了服务社区的目的。

5.组织参观,加强对学生的直观教育。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了未成年犯管教所,观看了未成年犯悔过自新重新做人的真情表演,听他们重新做人的决心,学生们受到一次心灵的震撼。

除了以上方式外,我校每学期组织学生编排法律教育节目;观看法律教育剧、图片、录像;设计法律壁报等,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宣传、普及法律常识。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法律知识,遵纪守法的种子在每一个孩子心田萌发、成长。

七、课题研究的结论

一年来,《法律教育与品德教育并重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实践,目前已经成为富有我校特色的课程专题,法律教育也已成为我校的特色教育。

法制教育进课堂和丰富多彩的法律教育活动,使学生不仅收获了法律知识,还在实践中体验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生的法律素养得到极大提升,我校法律教育促进了德育的整体工作,呈现可喜的精神面貌。

现小结如下:

(一)设置法律教育课程,使学生能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

学校开设的法律课,教会了学生的自护本领,增强他们辨别是非和自我防范的能力,明确了自己应从小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发生。

学生学会处理简单的突发事件,在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在放学回家路上遇到犯罪分子威胁时,如何应对”一项,学生会向路人求助的占总人数94%。

发现有小偷时100%的学生会拨打求救电话。

通过调查可以看到,注重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使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又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开展法律教育活动,促进家校教育的合力,为学生营造健康发展的环境,开发课程资源,编写法律教育读本,设置法律教育校本课程,老师们感受到不仅学生有收获,同时自己也有提高,老师与学生共成长。

开设的法律课,对家长进行的各种讲座,不仅对孩子进行了法律教育增强了守法观念,对家长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过程。

法律教育取得可喜成果

 

后记

一、法律教育的体会

1.提高认识和转变观念是搞好法制教育最根本的一条。

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关键是校长和教师,他们头脑中有了法制教育的位置,学校工作才有法制教育的位置,法制教育才能蓬勃开展。

2.敢于创新,是农村中学开展法律教育的关键要素。

法律教育在学校刚刚起步,既无模式可仿,也无经验可鉴。

我校“法律教育三结合的管理体系”、“法律教育讲师团”、“法律教材”的编写、“法律教育进课堂”等,都是创新的成果。

3.依靠社会力量,特别是司法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开展法律教育的必要条件。

而取得他们支持的关键是学校对法律教育的热情和决心,将学校法律教育的成果回报社会,也是取得社会继续支持的另一个原因。

4.把学生变为法律教育主体,是法律教育取得成果的重要因素。

他们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的主人,才能使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我们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要求,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法律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为培养“四有新人”做出贡献。

二、问题与思考

(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指出: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可见法律作为德育的一部分,有其极强的现实意义。

因此,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实施我校法律校本课程,继续开发和完善研究体系,推广我校教科研成果,将法律教育作为学校特色教育一抓到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导向护航。

(二)反思法律教育开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就如何使法律读本更趋完善,如何协调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之间关系等方面作进一步探索和积极的改进。

使一些模糊的认识更趋明朗,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完善。

(三)此外,学校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涉及面有待进一步扩大。

就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如何进行更为灵活和有效的校本课程评价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长期工程,中学生法律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地开展法律特色教育,带动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02年颁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06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颁布)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颁布)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颁布)

7.《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年颁布)

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颁布)

9.《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释义》,胡康生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0.《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法理学》沈宗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2.《法理学》李龙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民法学》江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人权法学》杨成铭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15.《校本课程论》王斌华,上海教育出版社

16.《对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作者:

lswsh,《中国民族教育》2004年第二期

17.《谁来决定我们学校的课程——谈校本课程的开发》杨平、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