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的导案与学案高中地理导学案.docx
《规范的导案与学案高中地理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范的导案与学案高中地理导学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规范的导案与学案高中地理导学案
高三地理导案
备课组
高三地理
设计人
审核人
地理组
课型
复习
时间
2013.10
课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
1、识记: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学会:
能够透彻的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应用: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有关地理问题
目标评价
1、通过预习1达成学习目标1
2、通过预习2基本达成学习目标2
3、通过探究一、二、三达成学习目标2和3
重难点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有关地理问题
学法
案例分析、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
学习札记
【课前预习案】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⑤________。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如下: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特征协调一致
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设计意图:
使学生整体感知本节内容,为深化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
【预习自测】
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图1),回答l~2题.
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A、地壳上升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D、物质沉积
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D、脆弱性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
个有机整体。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带近年来遭受人类破坏的程度越来越严重,
这对全球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进而对于沿海地区可
能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以上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体
现了地理环境的特征。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自学知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及时查漏补缺,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
【课内探究案】
【探究一】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地表水少,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风化作用强,形成了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变化会导致植被稀少。
1、根据材料,概括西北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
2、结合西北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归纳上述特点能够体现整体性的哪个表现?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探究具体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一。
]
我的收获
【探究二】
东北林区能够平衡大气成分、净化空气、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经过大规模采伐,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加强,使土壤肥力下降、地面沟谷纵横;同时降低了森林对滞留降水的调节功能。
1、阅读材料,分析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2、思考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变化的根本原因?
画出导致其改变的因果关系图。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具体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二。
同时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助,丰富情感体验,活跃课堂气氛。
]
【变式训练】
某假想地域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是,
试列举与图中地理环境类似的一个实例。
2、试简要分析图中所示地区地理环境演变的过程及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变式训练,巩固和加深了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的应用。
从中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思维,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
]
【探究三】
三门峡水库,位于黄河中游下段的干流上,是黄河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一座曾经引起成千上万人欢呼痴迷的水库。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治黄工程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但同时在生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利影响,关于它“生死”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具体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三。
通过对水库建设的辩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讨论水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把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感到学习地理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有用的】
知识构建
【设计意图:
学生自我生成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对内容有总体把握】
【感悟高考】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针对图中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
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结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设计意图:
通过做高考题,让学生体会和熟悉高考题的命题思路和方向,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我的收获
【课后巩固案】
图1.3-1-11中图①至图④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的变化过程(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河流分段中的中游)。
读图,回答1—2题。
1、依据图中信息,分析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2、图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D.地理要素的孤立性
(2010南通模拟)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
结合下图完成3-5题。
3、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4、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是( )
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
5、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④
6、(2013新课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
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 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 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7、(2011年福建文综)图14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
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
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设计意图:
课后作业是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和运用的反映,体现着学习的过程,适时、适量、适度的课后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思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
【学生达标反馈】
知识目标
A(掌握并熟练用)
B(掌握)
C(未掌握)
识记: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学会: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应用: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有关地理问题
【设计意图:
有助于学生再次审视自己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有助于及时的查漏补缺,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高三地理学案
备课组
高三地理
设计人
审核人
地理组
课型
复习
时间
2013.10
课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
1、识记: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学会:
能够透彻的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应用: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有关地理问题
目标评价
1、通过预习1达成学习目标1
2、通过预习2基本达成学习目标2
3、通过探究一、二、三达成学习目标2和3
重难点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有关地理问题
学法
案例分析、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
学习札记
【课前预习案】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⑤________。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如下: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特征协
调一致。
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预习自测】
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图1),回答l~2题.
2、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A、地壳上升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D、物质沉积
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D、脆弱性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
一个有机整体。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自然带近年来遭受人类破坏的程度越来越
严重,这对全球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进而对于沿海
地区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以上各地理要素的相
互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特征。
【课内探究案】
【探究一】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地表水少,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风化作用强,形成了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变化会导致植被稀少。
1、根据材料,概括西北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
2、结合西北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归纳上述特点能够体现整体性的哪个表现?
我的收获
【探究二】
东北林区能够平衡大气成分、净化空气、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经过大规模采伐,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加强,使土壤肥力下降、地面沟谷纵横;同时降低了森林对滞留降水的调节功能。
1、阅读材料,分析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2、思考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变化的根本原因?
并画出导致其改变的因果关系图。
【变式训练】
某假想地域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
是
,试列举与图中地理
环境类似的一个实例
。
2、试简要分析图中所示地区地理环境演变的过程及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探究三】
三门峡水库,位于黄河中游下段的干流上,是黄河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一座曾经引起成千上万人欢呼痴迷的水库。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治黄工程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任,但同时在生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利影响,关于它“生死”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
知识构建
【感悟高考】(2007年山东试题)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针对图中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
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结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我的收获
【课后巩固案】
图1.3-1-11中图①至图④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的变化过程(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河流分段中的中游)。
读图,回答1—2题。
1、依据图中信息,分析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2、图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D.地理要素的孤立性
(2010南通模拟)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
结合下图完成3-5题。
3、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4、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是( )
A.整体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D.不稳定性特征
5、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④
6、(2013新课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
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
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 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 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7、(
2011年福建文综)图14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
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mm。
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学生达标反馈】
知识目标
A(掌握并熟练用)
B(掌握)
C(未掌握)
识记: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学会: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应用:
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有关地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