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方法内容和重点难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6711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方法内容和重点难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审计方法内容和重点难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审计方法内容和重点难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审计方法内容和重点难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审计方法内容和重点难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计方法内容和重点难点.docx

《审计方法内容和重点难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方法内容和重点难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审计方法内容和重点难点.docx

审计方法内容和重点难点

挖法比较直接,容易验证出问题的真假,但工作量大,所以一般实行抽样定点的方式。

六、分析法。

它是指审计人员运用各种系统方法,对基建工程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离和分类,然后综合分析,发现疑点,揭露问题的方法。

分析法的目的在于:

(1)通过分析查找可疑事项,为审计工作寻找线索,进而查出各种错误和弊端;

(2)通过分析来验证各种资料(如施工合同、施工图纸、隐蔽工程签证等资料)所反映的基建工程项目的真实情况,进而核实实际工程量与审定工程造价。

如对某单位一建筑项目进行审计,通过利用分析法发现该项目土方工程量是该项目建筑面积的28倍(即该建筑展开面积需要大开挖28米),对此找建筑单位与施工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并将隐蔽工程签证与施工日记相查对,核减土方工程量4500立方米,核减工程造价13.7万元。

七、测量法。

即审计人员深入建筑现场,对照施工图纸,实地测量有关工程量(如门窗洞口的大小、建筑物的长宽高等),计量有关器材物质数量(如配电箱数量、灯具数量、水暖器材的数量等),确定核实基建工程决算工程量与造价真实性、合理性的一种审计方法。

八、核对法。

指在基建工程决算审计中用一种记录或资料同另一种记录或资料进行查对,用相互验证和复核的手段,验证基建工程决算工程量与造价真实性、合理性的一种审计技术方法。

如2002年我们对某单位一基建项目进行审计,利用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隐蔽工程签证单与施工单位所提供的施工日志相核对,查出该基建工程决算重复签证与乱签证、多计隐蔽工程造价。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改革刚刚实施,原有的定额计价和改革后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正处在双轨并行,逐步过渡阶段,并贯穿于施工图预算、标底编制和工程决算等各个计价环节之中。

造价真实性审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在提高审计质量的前提下,为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节约审计成本,根据建设项目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根据自身多年从事造价审计的实践,认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审计有以下方法可与同行商榷。

1、全面审计法。

是指按照国家或行业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编制顺序或施工的先后顺序,逐一的对全部项目进行审查的方法。

其具体计算方法和审查过程与编制施工图预算基本相同。

此方法的优点是全面、细致,经审计的工程造价差错比较少、质量比较高,缺点是工作量较大。

对于工程量比较小、工艺比较简单、造价编制或报价单位技术力量薄弱,甚至信誉度较低的单位须采用全面审计法。

2、标准图审计法。

是指对于利用标准图纸或通过图纸施工的工程项目,先集中审计力量编制标准预算或决算造价,以此为标准,进行对比审计的方法。

按标准图纸设计或通用图纸施工的工程一般地面以上结构相同,可集中审计力量细审一份预决算造价,作为这种标准图纸的标准造价;或用这种标准图纸的工程量为标准,对照审计。

而对局部不同的部分和设计变更部分作单独审查即可。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时间短、效果好、定案容易;缺点是只适用按标准图纸设计或施工的工程,适用范围小。

3、分组计算审计法。

把分项工程划分为若干组,并把相邻且有一定内在联系的项目编为一组,审计计算同一组中某个分项工程量,利用工程量间具有相同或相似计算基础的关系,再判断同组中其他几个分项工程量。

这是一种加快工程量审计速度的方法。

例如:

对一般土建工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组:

(1)地槽挖土、基础砌体、基础垫层、槽坑回填土、运土分为一组。

这一分组中,先将挖地槽土方、基础砌体体积(室外地坪以下部分)、基础垫层计算出来,而槽坑回填土、外运土的体积按下式确定:

回填土量=挖土量-(基础砌体+垫层体积)

余土外运量=基础砌体+垫层体积

(2)底层建筑面积、地面面层、地面垫层、楼面面层、楼面找平层、楼板体积、天棚抹灰、天棚刷浆、屋面层分为一组。

在这种分组中,先把底层建筑面积、楼(地)面面积计算出来。

而楼面找平层、顶棚抹灰、顶棚饰面的工程量与楼地面面积相同;垫层工程量等于地面面积乘以地面厚度;空心楼板工程量由楼面工程量乘以楼板的折算厚度(查表);底层建筑面积加挑檐面积,乘以坡度系数(平屋面不乘)就是屋面工程量;底层建筑面积乘以坡度系数(平屋面不乘)再乘以保温层的平均厚度为保温层的工程量。

(3)内墙外抹灰、外墙内抹灰、外墙内面刷浆、外墙上的门窗和圈过梁、外墙砌体分为一组。

在这一组中,首先把各种厚度的内外墙上的门窗面积和过梁体积分别列表填写,然后再计算工程量。

在求出墙体面积的基础上,减去门窗面积,再乘以墙厚减圈过梁体积等于墙体积。

各项数据均可借鉴使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

4、对比审计法。

是指用已经审计的工程造价同拟审类似工程进行对比审计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应根据工程的不同条件和特点区别对待。

一是两工程采用同一个施工图,但基础部分和现场条件及变更不尽相同。

其拟审计工程基础以上部分可采用对比审计法;不同部分可分别计算或采用相应的审计方法进行审计。

二是两个工程设计相同,但建筑面积不同。

可根据两个工程建筑面积之比与两个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量之比例基本一致的特点,将两个工程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造价以及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各分部分项工程量进行对比审查。

如果基本相同时,说明拟审计工程造价是正确的,或拟审计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是正确的。

反之,说明拟审造价存在问题,应找出差错原因,加以更正。

三是拟审工程与已审工程的面积相同,但设计图纸不完全相同时,可把相同部分,如厂房中的柱子、房架、屋面、砖墙等进行工程量的对比审计,不能对比的分部分项工程按图纸或签证计算。

5、筛选审计法。

建筑工程虽然有建筑面积和高度的不同,但是它们的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造价、用工量在每个单位面积上的数值变化不大,我们把过去审计积累的这些数据加以汇集、优选、归纳为工程量、造价(价值)、用工等几个单方基本值表,并注明其适用的建筑标准。

这些基本值犹如“筛子孔”,用来筛选各分部分项工程,筛下去的就不予审计了;没有筛下去的就意味着此分部分项的单位建筑面积数值不在基本值范围之内,应对该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详细审计。

此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便于掌握,审计速度和发现问题快。

适用于住宅工程或不具备全面审计审查条件的工程。

6、重点抽查审计法。

确定工程量大或造价较高、工程结构复杂的工程为重点,确定监理工程师签证的变更工程为重点,确定基础隐蔽工程为重点,确定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工程为重点,确定甲乙双方自行协商增加工程项目为重点。

抓住工程造价中的重点进行审计。

1 工程结算审计常见的问题。

工程项目的重要监控点------施工现场

工程项目审计的的最大问题------工程签证

工程签证的最大风险--------隐蔽工程

1.1工程招标工作不严谨,趋于形式化。

工程招标的主要作用除了择优选取合适的施工单位外,还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合理的工程价格,从而起到控制投资的作用。

但是,有些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招标文件编制不严密、矛盾或歧义现象较多,限制性用语不准确、开口价或暂定内容过多,对合同的签订没有约束力,招标工作实际上流于形式。

招标工作不严谨,标书内容不规范,使得签订合同时要重谈条件,重新定价、重新解释招标文件的某些约定,甚至改变结算方法、或者产生大量的未纳入招标范围内的增加工程等,导致结算价大大超过中标价。

1.2合同签定管理不到位,合同内容不规范。

审计发现,分包工程合同常见的问题主要有:

合同签订滞后,有些工程管理跟不上;合同工程内容涵盖面不够,合同工程内容与结算工程内容不一致,结算工程内容超出分包合同工程内容;工程合同内容不规范、漏洞较多,工程结算的依据难以确定。

1.3结算时没有按照合同中约定条款进行结算。

结算时对合同内容及相关条款不熟悉,没有按照合同中约定的工作量、工作内容、计价依据及结算条件进行结算,审计经常发现,如某项目部安装工程分包合同规定使用2001年***省安装估价表,而结算采用2000年石油建设安装预算定额。

又如合同约定按合同附件综合费率表取费,结算时却另计合同综合费率表之外的费用,造成结算价超高的不合理现象。

1.4签证单、变更单虚假,内容含糊不清楚。

主要问题有签证内容虚假、恶意篡改、只增不减、内容含糊不清楚等情况。

审计时常发现签证工作量超出施工现场实际工作量或常规,对签字的人进行调查落实,签字确认的人对现场的情况竟不清楚。

如有某管线安装分包工程,签证单中草袋护坡6523m3,约26万元,审计时发现没有图纸或相关的收入依据,联系现场验收人和技术员竟发现都不是该工程实际负责人,也不清楚情况,经现场查证后属虚假签证。

变更或签证内容含糊,如某***厂增加φ159×7管线安装500m,没有其他相关施工的说明,是埋地还是架空,其运输方式、安装方式、防腐方式、检测方式等都没有说明,给结算留下活口。

1.5违反工程量计算规则,重算、多算工程量。

违反工程量计算规则,重算、多算工程量。

违反规定,混淆各分项工程的尺寸界限,重算工程量;应扣除的工程量不扣除,不同规格的分项工程混合计算,按规定应合并计算的工程量分开计算;定额中已包括在一起的工作内容分开项目,另计工程量;预算中已计算的工程量实际未施工,结算时不扣除等;当项目组成比较复杂或由不同施工单位分别实施时,交接部位或跨工种部位最容易发生重复结算。

1.6对定额的工作内容和使用说明不熟悉,看到相关的定额随意套用,重复套用。

违反定额规定,高套定额,重复套定额,多计工程直接费。

违反定额规定,同一类分项工程高套定额,定额中包括的工作内容,工程量分开计算,套用两个定额单价;结构相似而定额分别定价,则就高不就低,高套定额单价;不同规格的分项工程,工程量混合计算,造成高套定额;自行提高定额单价强调材料规格与定额不同;定额允许换算的分项工程,任意提高材料消耗量,造成换算定额不合规定;多算钢筋调整量,加大钢筋砼的含钢量等。

1.7材料价格结算。

材料价格结算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

合同约定甲供材料没有在结算中扣除,或没有全部扣除,也没有相关的协议;结算材料价格没有依据,超出了合同约定的材料最高限价范围.对于按系数法计算的材差部分,结算材差系数及材差计算的基数与地方有关主管部门每季度下发的文件不一致;材料损耗系数没有按定额或规范执行,尤其在抽换定额中的材料时,有意提高材料的损耗系数等。

2 工程结算审计难点。

2.1由于审计工作的的滞后,增加审计难度。

结算审计多数是事后审计,由于审计专业人员没有参加现场跟踪审计,而结算审计又必须依据第一手材料,又由于建设工程的单件性、复杂性、长期性,审计人员只能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物力进行资料的收集核对工作,对其真伪和是否全面(容易遗漏对施工方有利的证据)很难判定;对于隐蔽工程、变更工程等无法从外表面看出来的工程项目,就只能是凭经验推断其合理性。

2.2建设单位不正常的举动,增加审计难度。

审计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建设单位节省建设费用,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但工程结算审计并不受所有建设单位的欢迎,因为有些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与施工单位逐渐产生经济瓜葛,或是担心影响其声誉,因而这些人思想上有顾虑,认为基建审计核减额越大,说明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越多,甚至出现施工单位都予以认可的核减,而建设单位反不认可的咄咄怪事。

此外,建设单位打着“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建设资金”的旗号,肢解工程项目,将一个本应完整的单项工程肢解成若干子项发包给多个施工单位施工,除了要支付总承包单位服务费,增加工程成本外,有的还指定基建材料,指定材料供货商,甚至干脆代施工单位采购建筑材料等。

所有这些建设单位不正常的举动,都增加了工程造价的审计难度。

3 工程结算审计的重点及方法。

3.1审查取费标准。

工程结算是由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等费用组成,取费额在工程造价中占很大比例的。

因此,确定取费标准,准确套用各项费率,取费基数是否正确是很重要的。

取费费率是按照企业资质及取费类别、工程类别等由合同双方协商或招标确定的。

进行审计时应按照合同约定的费用项目及各项费用的计取条件、适用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