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技巧: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抽出液体之后压强公式的表达式。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4分,24~29、32、34题各2分,31、33、35题各3分,30题4分,36题5分)
24.图7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考点定位:
温度计的读数方法
答案:
66
解析:
从图可知,温度计一大格表示101℃,一小格是1℃,即分度值是1℃。
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为60℃+6℃=66℃。
点评:
该题考查内容在2011年中考卷第27题出现,属于常考题型,内容基础。
25.图8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为Ω。
考点定位:
电阻箱的读数方法
答案:
1258
解析:
电阻箱德尔读数方法是,用各指针所指的示数乘以下面的倍数,然后将所有的数值相加,即为该电阻箱的读数;该电阻箱的示数为:
1×1000+2×100+5×10+8×1=1258(Ω)。
26.图9所示的电压表的示数为V。
考点定位:
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答案:
2.5
解析:
图中电压表用的是0~3V量程,一大格表示1V,里面有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0.1V,因此其读数=2V+0.5V=2.5V。
读数法则:
刻度尺、天平、弹簧测力计和温度计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
27.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如图10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极。
(选填“N”或“S”)
考点定位:
安培定则的应用
答案:
N
解析:
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根据螺线管的线圈绕向,再利用安培定则即可确定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
点评:
该题考查内容在2011年中考卷第26题出现,属于常考题型,内容基础。
28.小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g,
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
小华将杠杆调节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B点悬挂了3个钩码,如图11所示。
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状态,应该在A点悬挂个钩码。
考点定位:
杠杆平衡条件
答案:
2
解析: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F1×3=F2×2,解得F1:
F2=2:
3,故答案为在A点放2个钩码。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对平衡条件的应用,属于基本题目。
29.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刚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物质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温度达到42℃时,其状态是。
(选填“固态”或“液态”)
考点定位:
晶体熔化
答案:
(1)晶体
(2)固态
解析: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即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升高,有一定的熔点,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因为晶体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完全熔化完后处于液态,处于42℃时,还没有熔化为固态。
点评:
解决这类题目关键清楚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30.小红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
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12甲所示。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端移动。
(2)将盛有适量盐水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8g。
然后将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12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cm3。
(3)再将盛有剩余盐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改变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2丙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kg/m3。
考点定位:
液体密度的测量实验
答案:
右、60、62、1.1×103
解析:
(1)考查天平的使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调节横梁左右两端的平衡螺母,发现天平指针偏左,应当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平衡。
(2)考查量筒的读数;量筒的一大格表示20mL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60ml=60cm3
(3)考查天平的读数;图丙中天平标尺上一大格表示1g,里面有5个小格,故其分度值为0.2g,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为50g+10g+2g=62g。
(4)倒入量筒中的水的质量为128g-62g=66g,则盐水的密度
。
点评:
该题以测量盐水的密度为背景,考查液体密度的基本测量方法,天平、量筒的使用和密度公式的综合应用。
引导学生平时注重实验的操作,锻炼实验素养。
31.小彤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13所示。
为了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小彤应将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
小彤将光屏移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像(选填“实”或“虚”)。
小彤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考点定位:
凸透镜成像规律
答案:
左、实、幻灯机
解析:
(1)如图所示,蜡烛与凸透镜相距50cm,即物距为50cm,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25cm大于二倍焦距,所以要向左移动光屏,来减小像距。
(2)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凸透镜位于50cm刻度线时,此时的物距15cm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据此制成了幻灯机。
重点知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像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据这种情况制成了照相机;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据此制成了投影仪、幻灯机;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据此制成了放大镜。
32.定值电阻R1和R2串联后,接在电压可调的电源两端,电路中的电流I随电源电压U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14所示。
已知R1=2Ω,则R2=Ω。
考点定位:
串联电路电阻特点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答案:
4
解析:
根据I-U图像可得电路总电阻
,电路为串联电路则
,所以
。
33.小明利用电压表和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L。
他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实验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15所示。
(1)为了测量出RL的阻值,请只添加两条导线完成图15所示的实验电路的连接;
(2)请把小明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S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断开开关S3、闭合开关S2,记录电压表的示数为U;
②请用R0及实验数据表示出RL。
RL=。
考点定位:
伏阻法测未知电阻
答案:
(1)如图
(2)①电压表示数为2.5V并记录;②
解析:
从电路图可知,该题是典型的“伏阻法测未知电阻”实验,即利用待测电阻和定值电阻串联,首先电压表测量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然后再利用电压表测出在小灯泡额定电压下,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列方程
,求解
。
由以上分析可知,完整电路图如图1,带入数据得
34.小鹏利用滑轮组及相关器材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拉力F与重力G的关系:
F=。
G/N
2
3
4
5
6
7
8
F/N
0.9
1.3
1.7
2.1
2.5
2.9
3.3
考点定位:
分析数据利用数学的归法,推导力学解析式。
答案:
F=0.1N+0.4G
解析: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
①当G为2N,F为0.9N.符合的数学关系式:
2×0.4+0.1=0.9;②当G为3N,F为1.3N,符合的数学关系式:
3×0.4+0.1=1.3;⑥当G为7N,F为2.9N,符合的数学关系式:
7×0.4+0.1=2.9;⑦当G为8N,F为3.3N,符合的数学关系式:
8×0.4+0.1=3.3;可得到力F与重力G的关系式是:
F=0.4G+0.1N。
35.利用一支温度计、一个小烧杯、一瓶酒精,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酒精蒸发过程中吸热。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考点定位:
对蒸发现象的分析及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
答案:
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1)用温度计测量室温,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2)将适量酒精倒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酒精的温度,待酒精温度与室温相同时,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3)再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随着酒精的蒸发,可以看到温度计的示数逐渐减小,这一实验现象说明酒精蒸发过程中吸热。
解析:
该题主要利用酒精易蒸发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拿一个温度计,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蘸些酒精,若酒精蒸发吸热,温度计的示数就会降低。
点评:
这是一道实验设计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作为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方案,对学生设计探究实验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符合新课标的精神,是一道很不错的考题。
36.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u的关系,现将泡沫塑料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白纸平放并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在白纸中间画一条直线MN,把一块带支架的平面镜(不透明)沿直线MN放置,使平面镜底边与直线MN重合,且使平面镜垂直于纸面,如图16所示。
请你在图16装置的基础上,利用一把刻度尺和一盒大头针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u。
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考点定位:
对平面镜成像规律及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
答案:
实验步骤:
(1)在镜前纸上适当位置插一枚大头针作为物体S,用眼睛观察到它在镜中的像S′。
(2)在镜前物体S的右侧,用一只眼睛观察物体S的像S′,并沿视线在纸上插一枚大头针P1,使大头针P1恰好能挡住像S′;再插一枚大头针P2,使大头针P2恰好能挡住大头针P1和像S′。
(3)在镜前物体S的左侧,仿照步骤
(2)分别在纸上插上大头针P3和P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