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重要文件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955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政策重要文件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社会政策重要文件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社会政策重要文件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社会政策重要文件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社会政策重要文件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政策重要文件1.docx

《社会政策重要文件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政策重要文件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政策重要文件1.docx

社会政策重要文件1

题型:

选择、名词、简答、论述

GOODLUCK!

第一讲什么是社会政策

一、政策

所谓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包含三层含义:

第一,政策主体是政府、政党和各种社会组织。

第二,制定政策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

第三,政策包含规则体系和各种具体的行动。

二、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被认为是“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具有如下特点:

1、公共性。

①政策主体的公共性;②政策对象的公共性;

③政策目标的公共性;④要有公共的广泛参与且程序公共化。

2、权威性。

3、价值性。

4、群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三、社会政策

1、定义:

政府或其他组织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其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

2、实质:

政府在社会福利事物领域的干预行动。

1社会政策是要改善民生。

2社会政策旨在促进社会公平。

需要说明的几点:

①社会政策与政治有关。

②社会政策以政府的社会财富再分配能力为基础。

③社会政策是财富在分配的制度性安排。

3、基本特征:

①权威性。

②较强的价值取向。

③追求社会公平。

④一定的公共性。

四、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1、社会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2、社会政策是特殊的公共政策。

1社会政策的对象是部分困难民众。

2社会政策常常通过特殊的组织体系和政策安排来实现。

3社会政策是更倾向于通过向困难群众提供福利来改善他们的生活,矫治社会不公平。

五、社会政策的功能

1、满足人的需要

1什么是人的需要?

本应得到满足,但却没有被满足的人的需求,是人的生存、幸福、充实所必需的物质、心里、经济、文化及社会等方面的要求。

2人的需要的类型。

第一,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第二,马斯洛对需要的分类,生理/安全/归属或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三,布莱德肖(Bradshaw)的需要分类。

规范性需要/感觉到的需要/表达出来的需要/比较性需要。

3社会政策在满足人的需要中的作用。

第一,政府有较强的财力和能力。

第二,社会政策支持的稳定。

第三,社会政策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发挥作用。

第四,社会政策较能体现社会公平。

4社会政策在满足人的需要方面的局限性。

第一,社会政策只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

第二,在现实的社会政策实践中,即使是基本需要也无法完全通过社会政策来满足。

第三,社会政策难以满足个性化的特殊需要。

2、解决社会问题

1什么是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众多的个人或社会整体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对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的一种社会状况。

2社会问题的界定依据。

第一,客观性的事实依据。

第二,是影响相当数量人的公共麻烦。

第三,违背社会的主导价值原则和社会规范。

第四,社会问题的产生于人的道德选择有关。

第五,社会问题具有可改变性。

3社会问题的主要表现。

第一,人口问题。

人口的数量、质量及人口结构要素与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及发展不和谐、不相称的想象。

主要表现:

数量方面/质量方面/人口结构方面。

第二,环境问题。

第三,社会不平等与贫困问题。

4社会问题的影响。

第一,损害了当事人的生活,给人们的正常成长和发展带来困难。

第二,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

5社会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第一,可及时回应社会问题的挑战。

第二,社会政策的科学保障了干预的有效性。

第三,社会政策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保障了作用发挥的有效性。

6社会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局限性。

第一,政府失灵降低了社会政策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性。

第二,社会政策不可能解决所有社会问题,更不可能同时解决所有社会问题。

第三,社会政策的实施偏离目标,影响政策效果。

第四,社会政策会引发其他社会问题。

第二讲社会政策的发展

一、社会政策的起源

1、封建社会的慈善与救济机制。

封建社会应对自然和社会危害的机制,主要是民间慈善机制和国家的仁慈救济机制。

英国最早的公共救济是为应对1348—1349的黑死病引起的社会混乱和劳动力减少,当时制定了《劳工条例》(1351年)和《济贫法案》(1388年)。

但都是为应对临时性社会问题,而不是社会管理的常态。

2、专制王国下的社会管制。

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了全国性的《伊丽莎白济贫法》。

实施分类救济:

无工作能力的老病残障:

送到收容院里;失依儿童:

安排他们学徒给其训练机会;体力健全贫民:

送习艺所强制其做工自给。

救济资金来源:

征济贫税、自愿捐款及罚款。

1563年颁布《职工法》规定:

一是强迫劳动;二是工资制度;三是七年的学徒制。

1662年颁布《安置法》限制人们的自由迁徙流动。

3、社会政策的形成。

(1)社会政策的形成条件。

第一,客观社会原因是社会转型引起了原有社会保护机制的破坏,导致了大量的社会问题。

第二,政治目的是为了管制工人,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获取国家政治利益。

第三,实施措施是依靠当时的社会制度——地方教区系统。

(2)社会政策的形成标志。

英国颁布的三个法规《职工法》、《济贫法》、《安置法》是社会政策形成的重要标志。

第一,它是通过国家立法,大规模地干预社会问题。

第二,有了社会政策独立的财政来源。

第三,建立了广泛的政策实施体系来提供安置、就业和教养。

二、工业社会的社会政策

1、工业革命与社会问题。

劳工剥削问题/失业和贫穷问题/公共环境的恶劣/生产过剩性经济危机/社会矛盾加剧

2、针对工业社会问题的社会反应模式。

第一,自由放任性社会反映。

主张要依靠自由市场的力量,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批判各种保守落后的政府管制措施。

1834年英国废除实施200多年的旧《济贫法》,改为《新济贫法》,新法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废除旧法中的各种社会保护措施,严格限制社会救济的标准。

第二,革命性社会反应。

第三,改良性社会反应。

3、工业社会的社会政策

(1)英国的社会救助政策(新济贫法案)

内容:

劣等处理原则;接受救济的穷人,其生活不应好过最底层的独立劳动者的状况;院内救济原则;政府统一管理原则。

评价:

最大进步:

形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传统:

承认需要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合法权利,社会负有保障公民生存的义务。

不足之处:

第一,性质上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型。

第二,根本目的是防止被统治者的反抗。

第三,保障项目极其有限,保障水平极端低下。

第四,保障效果不太明显。

(2)德国的社会保险政策

内容:

俾斯麦政府颁布“社会保险三法”。

1883年《疾病社会保险法》(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1884年《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

基本原则:

保费管理由雇主和劳工联合组建管理机构,政府予以监督实施;保费分担:

疾病保险费由雇主负担1/3,劳工自己负担2/3;工伤保险费全部由雇主负担;养老和残疾保险费雇主和劳工各负一半,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休息:

劳工星期日有休息权利,并限制女工、童工的最长工作时间。

评价:

第一,是俾斯麦称霸欧洲野心和缓和工人运动的产物。

第二,保障的覆盖面过小,只涉及到就业人员的1/5,总人口的1/10,。

第三,社会政策由原来单纯的社会救助政策发展出了社会保险政策,开启了社会保障制度化的历程。

(3)美国的社会保障法

标志:

1935年,美国通过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为美国建立了整套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计划。

基本内容:

“社会保险+现金救助”。

联邦养老计划:

雇主和雇员双方共同缴费筹资。

失业保险计划:

通过向雇主征税筹集所需资金,为失业员工提供补贴。

老年人救助计划:

通过联邦基金向各州的老年人提供以家计调查为基础的现金补贴。

盲人援助计划:

为各州已获批准的对贫穷盲人的援助类项目提供联邦补贴。

儿童援助计划:

通过联邦津贴为各州16或18岁以下因父母亡故或残疾而得不到应有照顾的贫困儿童家庭提供现金援助。

评价:

第一,建立了现代社会保障的架构,第一次在一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社会保障的各种内容,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由社会保险制度朝着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跨了一大步。

第二,实行普遍福利制,保障的已不仅是劳动者的生存危机,而是包括了可能发生的收入丧失和剧降风险。

第三,保障水平是基本保障型。

第四,保障规范化、强制性。

三、福利国家的社会政策

1、福利国家与贝弗里奇报告。

(1)福利国家及其产生背景。

福利国家指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通过国家立法给全体公民提供福利的国家。

背景:

第一,经济背景:

经济增长是福利国家产生的重要基础。

第二,政治背景:

福利国家的产生是基于一定的政治需要。

缓解社会矛盾,稳定政治;民主政治

第三,思想基础: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第四,军事背景:

战争

(2)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与相关服务》。

目的:

消除社会中的五大病害:

匮乏、疾病、无知、肮脏、懒惰。

并不仅是扩充和改进已有的社会保险计划,而是要在战后建立一个新的、统一的、综合的和基本上涵盖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险体制,以取代旧的国民保险计划。

内容:

将社会保险计划分为三个部分:

社会保险、国民救助、自愿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障主体,单位或个人事先强制缴费,个人获得现金给付。

国民救助:

解决特殊需要。

不需事先缴费,只要证明具有需要,就可获给付。

自愿保险:

满足超出基本要求的需要。

认为社会保障体系能否成功,取决于三个条件:

第一,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国民保健制度。

第二,针对所有儿童的普遍的家庭补贴制度。

第三,充分就业。

2、英国福利国家的形成与社会政策立法。

1945年,工党在大选胜利,使《贝弗里奇报告》变为了现实,他们颁布了一系列法律:

1945《家庭津贴法》1946年《国民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国民健康服务法》

1948年《国民救济法》除《家庭补助法》以外,其他四部法律在1948年7月5日生效。

该日也被称为英国福利国家的诞辰之日。

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也纷纷对其社会福利制度进行了改造和普及扩展,西欧掀起了一个建设“福利国家”浪潮。

3、福利国家的改革与调整中社会政策的变化

改革背景:

第一,经济滞涨和失业率升高。

第二,人口老龄化。

第三,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尤其单亲家庭大量增加。

福利国家危机:

福利开支膨胀,这反过来又影响了经济的增长。

许多生活确实困难,需保障的家庭难以从社会福利中获得足够的帮助。

(1)撒切尔主义及其政策措施。

撒切尔(保守党政府):

“向福利国家开刀”。

第一,国家只对最有需求、最脆弱的群体提供帮助,福利不是依赖的借口(批判普遍性的福利原则)。

第二,福利提供讲究成本效益。

第三,提出多元化、市场化、私人化。

(2)里根主义及其政策措施。

里根(1980—1988)福利紧缩政策:

第一,减税,受到富人、中产阶级的欢迎。

第二,减少社会开支,投资于创造就业机会的行业。

第三,增加国防开支,1980年1420亿美元,1986年3680亿。

第四,去管理化,福利私营化。

第五,福利保守主义,中止一些福利计划、下调家庭扶助、降低社会保险和工作福利。

福利国家向右转:

第一,对于福利补贴的申领者规定一些附加条件,改变过去无条件自动享受的做法。

第二,重新调整福利标准,改变过去那种过多、过滥、过宽发放补贴的做法,以使现有的保险制度变得有支付能力和能够正常运转。

第三,加强福利服务管理,对享受福利者的经济情况进行严格的调查核实,以保证把福利发给确实需要的人们。

第四,通过福利服务私营化来缓解政府沉重福利赤字的压力。

第五,由私人和由政府同时提供服务的福利多元混合模式。

四、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过程

1、新中国成立30年(1948-1978)

(1)背景:

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社会重构。

社会政策围绕三个维度展开:

劳资重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人;知识重构;发展教育;性别重构;实现男女间的平等。

(2)具体的政策进展:

劳动保障政策。

开端:

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草案)》,这是中国第一部统一的社会保险法规。

规定了生老病死残及其直系亲属的保险待遇。

1953年:

经政务院修正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1953年:

劳动部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法案》。

1956年扩大覆盖范围到13部门。

1950-1955年:

建立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

农村五保制度:

《1956年到195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规定,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社内缺乏劳动力,生活无依靠的鳏寡孤独的农户和残废军人,应当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给以适当的安排,做到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

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对孤儿实行保教)的五保制度。

大众教育政策。

背景:

旧中国80%以上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仅20%左右。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切学校向工农开门”。

建立工农速成中学:

是在一定时期内为培养工农及工农干部,使他们迅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设立的学校。

我国于1950年创立,修业期限三年,毕业后经考试可升入各种高等学校。

自1955年秋季起停止招生。

1956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5或7年内基本扫除文盲。

2-3年内扫除机关干部中文盲。

3或5年扫除工厂、矿山、企业职工中的文盲95%左右。

文化扫盲班、职业学校。

取得一定效果: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城市文盲率为16.4%,农村文盲率为34.7%。

印度:

城市34.9%;农村67.3%。

巴西:

城市16.8%;农村46.3%。

中国大众议政在后发展国家尤其是后发大国中走在了前列。

性别政策。

背景:

三从四德。

女性解放。

妇女享受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权利。

妇女就业人数大幅提高。

广泛参政议政。

重视妇女的健康保健。

(3)特征与不足。

第一,平均主义严重。

第二,对民众基本权利的重视甚于对民众基本生活质量需求的保障。

第三,社会政策的非全民性。

第四,社会政策的不规范性。

第五,社会政策的实施往往借助于社会动员来完成。

2、改革开放30年(1978年至今)

(1)背景。

第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正常发育。

基本取向:

平均主义转变为现代公正。

第二,现代民主政治发育。

第三,新的社会问题。

(2)社会政策体系改革的阶段。

第一阶段:

1978-1992(探索期)。

第二阶段:

1992-2002(重大变革期)。

第三,2002年以来(关注民生期)

劳动就业政策。

方针:

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就业总量:

1978到2002年,城乡从业人员共增加32873万人,城镇增加14426万人。

就业结构:

2000年第一、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结构比重分别为50%,22.5%,27.5%。

就业制度:

固定工制到全员劳动合同制。

(3)具体的政策进展。

人口;计划生育政策。

环保:

1986年《七五规划》将环保问题单列一章;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世界上第一部国家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扶贫: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用7年时间,解决农村8000万人温饱;1999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对城市贫困人口施展援助。

(4)问题与不足。

第一,与经济政策相比有重要距离。

第二,整体化、体系化程度还很不够,公平性较弱。

第三,应然与实然间差距过大。

第四,缺乏规范性。

一是没有充分让民众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

二是在公开性方面做得不够。

三是社会政策的行动主体过于单一。

第三讲社会政策的基本要素

一、社会政策的主体

(1)定义:

发起或参与这一行动的行动者。

(2)现实社会中的社会政策主体。

第一,政府组织。

第二,民间非营利组织。

第三,志愿者组织;第四,就业组织;第五,互助组织;第六,初级群体;第七,商业性服务机构。

(3)政府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作用。

1>责任与作用。

第一,社会政策行动的责任者。

第二,社会政策行动的组织者。

第三,资源提供者。

第四,社会服务的提供者。

2>当代国家福利模式的优点与缺陷。

指由国家(政府)负责为民众提供各种社会福利服务的社会福利模式。

优势:

第一,可提供普遍的、大规模的社会服务。

第二,具有较强的公共行政能力、更好地调动资源。

第三,能更好得体现福利性特点、贯彻社会再分配原则。

缺陷:

第一,效率低下。

第二,承担责任过多,导致福利依赖。

第三,垄断不利服务领域发展与个人自由选择。

(4)当代民间非营利性组织在社会政策中的角色和作用

1>民间组织。

值政府组织体系之外的各种民间非企业性组织的总和。

特点:

第一,非政府性。

第二,非营利性。

第三,组织性。

第四,自治性。

第五,志愿性。

三种形式:

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

NGO在我国的发展。

第一阶段:

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

第二阶段:

建国后至文革结束。

取缔-规范-低潮。

第三阶段:

从改革开放至今

2>NGO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

第一,以中介组织的方式介入。

第二,直接提供社会服务

(5)现阶段社会政策主体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1>多元福利模式的发展。

所谓多元福利模式是社会政策主体的多元化。

它主要是相对于二战以后的国家福利体制和新自由主义主张的私人福利体制两个极端而言的。

基本要求是政府在整个社会福利体系中仍然扮演最主要的角色,承担最基本的责任,但同时其他各类组织和个人也以制度化的方式参与社会政策行动,并在其中分担责任。

2>多元福利模式下政府与NGO的关系。

第一,分工关系纵向:

在社会政策的不同阶段和各种任务间的分工。

横向:

在各个社会服务领域之间的分工。

第二,合作关系宏观:

NGO可以大量得参与政府的社会政策规划,在社会政策行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微观:

双方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合作举办社会福利项目,以发挥双方的优势。

第三,监督关系。

政府可以按照一定的法规对各类非政府组织织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行为加以评估和监督非政府组织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政府的福利计划及其实施加以监督,从而使双方在社会政策行动中的行为都更加合理化。

二、社会政策的对象

定义:

指社会政策行动的接受者

社会政策对象的分类:

A.按基本原则分类:

一般性对象(面向普通民众)专门性对象(面向专门化有服务群体)B.按运作方式分类:

普遍性对象(不考虑个体需求差异,无差异服务)选择性对象(考虑个体需求差异,针对困难者)

社会政策行动中的普遍性福利模式与选择性福利模式。

A.普遍性福利模式:

指社会政策行动倾向于不加区分地给全社会或某些群体中的所有社会成员都提供相同的福利待遇,而不论他们是否每个人都有相应的需要。

B.选择性福利模式:

指社会政策行动更倾向于首先要界定社会中或一个群体中哪些人真正具有特殊困难,在此基础上将福利项目集中提供那些最困难的个人或家庭。

C.比较:

普遍性福利模式:

更多地体现了“普遍性社会权利”的原则,即享受福利服务是每个人的权利。

选择性福利模式:

更多地体现了“特殊性社会关照”的原则,即社会首先应该关照那些特殊困难的成员。

D.优缺点:

普遍性福利模式:

优点:

社会福利对象面宽;操作比较简便;能够防止或降低“贫困烙印”;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整合,降低因各类群体之间因福利分配的差异而导致的社会矛盾。

缺点:

福利开支巨大,福利给了并不真正困难的人,而导致资源浪费,效率和效果不高。

选择性福利模式:

优点:

能够集中使用福利资源,提高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避免或降低福利资源的无效使用,并且还可降低普通人对福利的依赖。

缺点:

操作一般比较复杂;一旦对收益对象的选择失误,既可能导致福利资源的无效使用,又可能导致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被排斥在外。

难避免“贫困烙印”现象。

社会政策的受益者。

问题:

社会政策是否能使所有的人都同等受益?

A.社会政策的受益者:

在外延上应该等同于社会政策的对象;从广义上看,其外延要更大一些,还包括从各项社会政策中间接受益的个人和群体。

B.社会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和间接受益者。

社会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指一项社会政策行动直接帮助的对象。

社会政策的间接受益者:

从一项社会政策行动中获得实际好处的个人和群体。

C.社会政策受益者分析的基本视角。

第一,事实分析:

对受益人群、范围和过程进行分析。

第二,价值及道德分析:

哪些人或群体更应从社会政策行动中受益。

社会政策受损者。

A.什么是社会政策的受损者:

在社会政策行动中利益受到相对损害的个人、群体和组织。

B.社会政策的受损者是谁?

一般说来,社会政策的受损者并不固定在某些特定的群体,要根据福利模式和税收制度及当地文化背景综合分析福利模式的影响。

首先,福利模式的影响。

其次,文化因素对受损者身份的界定也有一定影响。

集体主义背景:

倾向维持社会的整合,高福利、高税收社会政策易被接受。

个人主义背景:

倾向于强调个人责任,纳税多的群体可能会反对福利支出的扩大。

C.受损者对社会政策的反应。

第一,逃避自己的责任。

第二,从政治方面看,实行普选制的国家中,税负较高的群体可能会更多地支持减税立场的竞选者。

第三,在经济活动中,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国际投资可能更多地流向税费率比较低的国家或地区。

三、社会政策的资源

1.什么是社会政策的资源:

维持社会政策行动所需要的各种特质和社会条件。

基本形式:

一是资金性资源:

直接投入资金,或投入可换算成资金的物资。

二是非资金性资源:

不能换算成资金的投入项目。

2.社会政策资源的调动方式。

政府调动社会资源的方式

A.税收

B.专项收费。

受益者付费:

社会保险项目的个人和组织投保。

非受益者付费:

受益者之外的个人或组织缴费,因此具有一定的再分配意义。

C.其他方式:

项目配套资金、国债、利用外资。

优势比较:

税收:

优点是强制性、稳定性,并且政府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需求情况进行调整。

专项收费:

优点是灵活,便于基层政府和社区组织根据当地的需求情况来调节,同时,在受益者付费的项目体现贡献与受益挂钩的原则;缺点是不易统一管理,设立收费项目时任意性太大,导致老百姓负担太重。

非政府组织的资源调动方式。

A.社会集资。

在一个组织、社区或一定范围的人群中,通过参与者共同交纳资金的方式来兴办一些社会服务项目,满足人们的需要。

B.社会捐款。

公民个人或组织在自愿的原则上向社会公益事业提供捐助。

最大的特点是自愿性。

C.志愿者服务。

人们在自愿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无偿或低偿地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

又可分为个人性的志愿服务和有组织的志愿服务。

D.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构筑社会支持体系,包括情感型支持体系与工具性支持体系,这是一种看似无形但是非常强大的系统。

3.社会政策的经费投入

政府社会支出。

A.概念:

是政府在社会政策各领域所做的财政投量的总和,也是指政府财政总支出中用做实施社会政策的部分。

B.测量与统计指标:

一般地,对社会支出的分析,不仅要看其总支出额,而且还要看其中的结构,即各项支出所占比例。

衡量一个国家政府的社会支出水平常用三类指标:

人均支出额、政府社会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政府社会支出占GDP的比例。

减免税费。

对个人减免税费:

对捐赠者减免税费和对特殊困难者减免税费。

对组织减免税费:

比较重要税费减免项目有:

企业社会保险开支的税前列支、企业捐赠公益事业的税费减免、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税费减免等等。

③人员调配和物资调拨。

人员调配:

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调动一些机关及下属机构的工作人员去从事一些社会服务工作。

调配:

政府通过调拨物资的方式支援落后地区,并且帮助贫困者和其它各种特殊困难者。

④社会政策的其他经费来源。

项目配套资金。

社会保险基金。

国际援助。

民间投入。

四、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

1、概念:

社会政策行动各个环节运行的基本方式。

广义:

涵盖了社会政策行动所有阶段和环节的运行机制。

狭义:

指社会服务的传递机。

社会服务传递机制:

指政府的社会政策资金如何转化为一定的服务方式而传递到受益者,内容包括在服务传递过程中的组织安排、资金运行方式、资金使用和服务活动中的各种规范等方面。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