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课堂管理笔记.docx
《读小学课堂管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小学课堂管理笔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小学课堂管理笔记
读《小学课堂管理》笔记
最近读了《小学课堂管理》一书,受益非浅。
这本书在小学课堂管理领域做了许多大胆和有益的探素,读来深受启发。
以下是一些重要摘要和个人的总结与大家分享。
课堂管理的重要性
赫尔巴特说:
“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缓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课堂管理不仅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措施和规范保持课堂的秩序,而且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和活动消解课堂活动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冲突和障碍,以维持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还可以通过激励、引导为课堂活动不断创造动力资源。
课堂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
课堂活动可以分成教学、评价和管理三种主要的活动模式。
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及评价正渐渐地显示出其改革的意志和努力的方向,但课堂管理似乎在这场变革中显得异常“冷清”,课堂管理的相关研究及实践探索显示出相对滞后的倾向。
然而,要实践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和评价,显然离不开课堂管理模式的重新构建。
改变过去一味强调“权威”、“服从”的倾向,充分尊重学生,积极营造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环境,这已经成为共识。
对理论和实践的挖掘,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应该倡导以“松而不散”为主要特征的课堂管理。
这种课堂管理主要通过教师各种积极的预防性行为,把各种有可能导致破坏性结果的问题行为消灭在萌芽中,从而将学生导向积极的课堂行为。
所谓“松”,意即宽松,没有训斥,没有强制。
“不散”指学生指向课堂活动的注意力不散,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减。
“松而不散”的课堂管理用来肯定学生,而不是否定学生,不仅是对问题的积极预防,更是对积极行为的引导、激励,其目的在于营造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
传统的课堂管理及弊端
我国教育学界对课堂管理的关注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性,课堂管理已成为教学论研究的重要领域。
但这时的课堂管理主要是在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的秩序,所涉及的问题也只是一些枝节问题,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维持课堂纪律、课堂中师生的情感调控问题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学论研究中开始了对课堂管理的专题研究,规范了课堂管理的目的和功能等。
虽然课堂管理的理论上逐步成熟,但在实际课堂中的课堂管理仍然存在很大缺陷。
归纳传统的课堂管理,有以下几种弊端:
传统上,课堂管理被认为是应对性的。
即侧重于学生捣乱之后老师如何应对。
当学生的行为与教师预期的结果不一致,教师或者其他人就要采取一定的行动去纠正。
而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发生的内在原因、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以及如何发生,不能清楚地意识或者提前预知。
当代课堂管理理论普遍认为,学生的行为甚至是违纪行为,都受其内在需要的驱动,都是学生尝试满足某种需要的结果,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其归属、认同和爱的需要造成的。
比如,学生听觉视觉疲劳,使其想换一种姿势改善疲劳的状态;教师安排的活动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厌烦,注意力分散;有时学生大声讲话,或者发出奇怪的行为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和学生的重视。
传统课堂的认知视野,盯着“物”而忽略了“人”,盯着客观世界而忽略了学生心理。
使人作为一个简单的被传授和管理对象,忽视了人的心理需求。
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花费了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试图去控制学生的行为,使其行为在教师掌控之下发生变化。
一旦教师发现学生的注意力、眼神、行为违反其教师意愿,就立即中断课堂,用言语或行为制止学生的这种违反行为。
有些控制性的语言甚至带有威胁性:
“谁再讲话,谁就给我出去!
”“谁乱动呢,下课跟我到办公室。
”这些言语表明教师正在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控制,一些教师觉得自己在维持课堂秩序,进行课堂管理。
试想这些学生听到了这些语言后,能立即把思想集中到课堂活动中来吗?
还是因为害羞,内疚,害怕而使自己陷入恐惧心理状态呢?
或者因为被伤到了自尊心而产生抵触情绪了呢?
教师的控制,使学生失去自我,陷入一种奴役状态。
这种课堂管理显然只是在控制。
这时手段变成的目的,课堂管理的目标似乎是为了控制学生,学生的情感领域与动作技能领域被严重忽视。
教师只是针对学生违规行为简单地进行批评制止,不能达到提高课堂效率这一管理目的,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当前的中小学课堂中,教师拥有绝对权力,课堂基本上成为教师进行单独表演的场所,学生被排斥在外。
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小学课堂管理只能是以教师为中心。
[1]学生对教师权威的服从是绝对和应当的,并认为学生服从教师,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地实施,才能完成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任务。
正是在这种专制性的权威思想指引下,部分中小学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显现出“自上而下,一管多”的管理模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基本没有交流,教师认为安静是保障课堂活动有效进行的前提。
这种模式使学生不会交流,不会思考,不会质疑。
实然,这种没有交流的管理效率极为低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无条件地尊重教师,甚至屈从于教师的权威,必然导致盲从和迷信,其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缺乏创造性、主体性。
读《小学课堂管理》笔记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管理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广泛地进行着课堂管理变革的尝试。
这些变革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使课堂的真实意义得以大大拓展。
顺应国际课堂管理发展趋势,迎接国内新课程的挑战,我国的课堂管理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也正在发生变革。
在课堂管理理念上。
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由注重教师中心向注重以生为本发展。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积极正向的课堂气氛,保持学生的良好状态成为课堂管理基础目标。
很多专家认为,促使学生产生良好反应和保持学习动机的最好策略,就是老师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充满信心,就会热情地参与到课堂任务中来,在课堂活动中也常常表现积极,问题行为会减弱或消失。
有效的课堂的综合管理应该包括预防性和应对性的管理。
这时,课堂管理可以被定义为创造和维持“教”与“学”行为产生的环境所必要的规则和程序。
有效的预防性的课堂管理包括制定清晰的规则和可预见的日常程序、监督学生行为、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应对。
今天的课堂管理应该包括预防性和应对性的管理策略。
这些策略可定义为创造和维持“教与学”行为产生的环境所必要的规则和程序。
它包括建立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人际关系、任务型教学为中心、严格的组织形式、合理的表扬与批评、课堂教学活动产生的动力等有效的课堂管理开始于事先的计划,在计划时教师对课堂的目标及其对实现该目标会起支持作用的学习环境类型都要作通盘考虑。
计划独立的活动和有组织性的教学,使学生总是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内不断的提升与进步,这样学生不得不把全部精力用于参与活动和完成任务上,可以防止问题行为的发生。
言语交谈,眼神交流,课外活动的开展,都可以成为沟通的渠道。
只有学生打开心房,教师走进学生心里,才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课堂有效行为的发生,防止违规行为。
沟通与交流是教师了解学生,学生支持教师,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途径。
人际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品质,师生互动的品质又直接影响学生课堂行为的有效发生。
以往教师绝对权威的地位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失去了。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多渠道的沟通以及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以保障课堂管理的有效实施。
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成为课堂管理关键因素。
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两个相互促进的系统。
过去的课堂管理常常被认为是在教学中发生,为教学服务,但与教学活动分开的另一种活动。
预防性为主的课堂管理,要求把提高教学作为课堂管理的一个因素。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细胞。
利用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增加,来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促进有效的课堂管理。
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是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条文。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和控制。
良好的纪律能保持一种有助于目前和将来学习的气氛。
课堂纪律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社会化。
它使学生了解在各种场合受赞同或默许的行为准则,懂得个人行为所依据的价值标准,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2)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
它使学生在遵守社会规范和要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自信、自我控制、忍受挫折等人格品质。
(3)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接受道德准则,并形成道德义务感,使学生能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上课时情绪稳定,使学生的行为有所遵循,不至于因为对自己行为的迷惑、担心而产生焦虑。
由此可见,课堂纪律就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管理过程,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如果课堂上能容许并鼓励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并能促进师生身心健康的气氛,那就是好的纪律。
但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发现当前的课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
在目前,有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因为自己的教学受学生干扰,为了控制课堂秩序和所谓的尊严,常常不顾问题行为的性质和种类,动不动就中断正常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或问题行为,进行冗长、频繁的训斥,甚至不惜花费整堂课的时间去进行所谓的“思想教育”由于唠叨过度,学生就会由厌烦而产生逆反心理,这样一来,不但老问题未能解决,反而增长了学生对课堂纪律的淡漠和厌烦情绪,从而使自己也成为一个失败的管理者。
1、批评惩罚多,鼓励关怀少
(1)课堂管理缺乏支持性的气氛。
一些教师常以学生难以接受的命令、指挥、威胁、训诫等方式教育学生,努力创设的常常不是支持的气氛,而是对抗型、防卫型甚至是逆反型的气氛。
比如有些老师爱说“你们再要说话,这节课就不上了”。
学生因经常如此,情绪平静如常,甚至一些胆大的会小生嘀咕“自己学就自己学,谁怕谁”。
结果在这种课堂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之间常常处于相互对立、抗衡和逆反的互动中。
(2)教师管理学生的语言方式简单、粗暴,缺乏鼓励性。
经调查发现教师在对学生课堂错误的反应中,消极否定性评价是积极鼓励性评价的4.4倍。
对纪律不良的反应常是板着脸喊“吵什么,都学好了?
”等之类的训斥和威胁。
教师的课堂引导语也常常是“不要讲话了”“不准讲话”等之类的消极性语言。
而从正面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塑造学生行为的积极语言则较少受到重视,从而使课堂管理蒙上了人文关怀失落的阴影。
(3)不顾时间、环境和自己的批评会对学生造成怎样的心理效应,随意批评、惩罚学生,这种教育的结果,大家是可想而知的。
2、偏爱与偏见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而是亲近一部分,疏远一部分;喜欢一部分,厌恶一部分;放纵一部分,歧视一部分。
把学生依据自己的爱憎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和类型。
不能公正客观地评价和对待学生。
同样的行为由差生做出,受惩罚的可能性就大,而优生作出则能轻易的得到教师的谅解。
而且有些教师不期望也不相信差生在学业上会有较大的进步,甚至对他们的进步持否定和怀疑态度。
教师的这种偏爱和偏见不但影响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为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设下了内源的诱因。
3.体罚和心理虐待。
体罚,可以说是中学课堂管理中最一般、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此类惩罚可以说是多种多样。
如:
有的学生因为上课爱接下嘴而常被撕嘴巴,有的因违反课堂纪律而被揪耳朵、扇耳光等等,这类惩罚往往使学生身心受到伤害,也易使学生产生反感,甚至抵抗。
所谓的心罚,也就是精神惩罚,是“心理虐待”。
对违反“规定”的学生从精神方面来进行惩罚,以打击他们的“不轨”行为和思想。
具体体现在漫骂学生,不管大错小错,什么“龟儿子”“老子”等之类的词就一涌而上,甚至从人格上对学生进行侮辱。
表面上看,这类惩罚既伤害不到学生的身体,又不增加学生额外的经济负担,可哪里知道这类惩罚实在是最不明智的。
身体受到的伤害容易遗忘,而心灵受到的伤害却难愈合,甚至根本就不能愈合。
因此体罚和心理虐待不仅是违法,而且也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不能调动自我教育的积极因素,反而容易使他们产生一种戒备、敌意、执拗的对立情绪,从而使课堂纪律更加恶化。
4.课堂管理应变能力差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能根据变化的情况,灵活调整原有的计划、程序和策略,课堂管理呈现出机械、刻板、应变能力缺乏的特征。
其实,对这类问题只要灵活善意的作些引导处置,因势利导,巧妙应变,是可以化弊为利的。
其关键是教师应根据课堂组织的发展状况决定自己领导方式的“民主”、“放任”和“专制”的程度,并形成自己的课堂领导方式与课堂情景的动态平衡结构。
一般而言,在集体发展水平较低或低年纪学生中,课堂管理的“专制”成分可适当多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和年级的升高,“民主”的成分应逐渐增加;随着学生自我纪律和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管理中的“放任”成分也可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真正成为一个自我管理的人。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很少有这种动态优化的管理思想行为,课堂权变缺乏。
(3)、主观武断、情绪激动。
有些教师对学生纪律不良的问题,不是进行全面客观的原因分析,而是动辄责骂学生、处罚学生,甚至情绪激动、发泄私愤。
从而使师生关系趋于恶化。
5、教学偏差。
良好的教学是课堂管理最有效的途径,而目前的好多纪律问题常常是教师教学不当引起的。
从教学视角分析课堂管理的缺乏,其表现主要有:
①、教学的深度、难度、密度、速度失控,而这样产生的结果,曾有一位教育家这样描绘“在教室,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
而在精神上,这种画面恰恰被颠了个个儿,站着的先生始终占举至尊地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里掩藏着的却是一个个战战兢兢的站着的,乃至跪着的灵魂。
”这一描绘是何等的形象,发人深省。
看看我们身边的现实,为了考评的“分数”,总是深度越来越深,速度越来越快,“填鸭式”的教学成为惯用的方法。
一些学生被训练成“合格”的书记员,部分学生则无所事事,神情木然地“旁观”教师的“精彩”表演或我行我素,从而造成大量的课堂管理问题。
②、教学设计纯粹不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从一种教学活动过渡到另一种教学活动时不够自然顺畅,常常用一种生硬、指导性口气说“下面我们学习某某”、“这些你们必须记住”等等。
③、课堂教学缺乏明确的规则程序,因而不能保证课堂秩序和活动。
④、教师不能创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气氛,师生间缺乏情感共鸣,从而增加了课堂管理的不利因素。
读《小学课堂管理》笔记
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策略。
针对以上诸多问题,我认为应采用以下对策:
1.认知矫正法心理学关于个体行为模式的研究表明,包括需要和动机在内的整个认知系统是产生问题的内在动因。
因此,要控制课堂问题行为,首先必须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认知矫正。
①、激发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增加行为动机态度系统的正向力量。
期望动机理论告诉我们,动机强度=估计成功的概率×成功的诱因价值。
动机抱负水平越高,则学习劲头越足,课堂问题行为越少。
因此,教师要动态调控教学难易程度,使每个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努力后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教师的鼓励,从而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减少课堂问题行为。
②、发展积极的控制点和自我控制模式。
控制点实质是人们对影响自己生活与命运的各种因素的看法。
学生的控制点可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两种类型。
具有外部控制特征的学生认为自己命运由他人的摆布,成功与否主要由他人决定;具有内部控制特征的学生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和活动结果是由自身的内部因素决定的。
控制点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人格特征,主要通过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影响学生对待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
与控制点密切相关的为归因模式。
实践表明,学生的不同归因模式将产生不同的课堂行为。
如果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努力这种可控因素,就会信心百倍,并预期今后再次获胜;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如能力这种不可控因素,则可能表现出冷漠和听任失败,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和互不信任,进而产生课堂问题行为。
因此,发展学生的积极的控制点和自我控制模式,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自尊态度是改善课堂管理的有效途径。
③、教师的认知自我矫正。
有些课堂问题的控制与教师本身对学生的认识偏差有关,这是教师对学生行为动机的错误估计和对学生的不良的自我实现预言造成的。
因此,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加强教师认知的自我矫正,消除对学生的片面认识和成见,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出评价,努力使自己的认知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就可能消除有些潜伏的课堂问题行为。
2、行为强化矫正法:
运用行为强化矫正法矫正问题,其具体步骤如下:
①、客观的对课堂进行观察,认真详细的记录某个需要行为矫正的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破坏性行为和教师对这个行为的具体反应;②、按同样格式记录在同样的教学环境中发生的符合课堂规则的行为及教师对这种行为的具体反应;③、对上述两个纪录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找出学生行为与教师反应的特定的模式,查明教师反应与学生两种不同行为之间的关系及教师自己所产生的强化作用的性质;④、矫正不良行为。
教师进一步对产生破坏性行为的背景进行分析研究,并连续记录几天中某个不良行为发生的背景、时间和频率。
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就能弄清引起不良行为的具体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达到行为矫正的目的。
3、积极鼓励引导,恰当使用惩罚:
①关心鼓励为主。
“教子数过,不如奖子以长。
”来自教师的夸奖,可以唤起学生的自信,激发他们的潜能,满足学生爱与尊重的需要。
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能成为促使他们发奋学习的巨大动力。
②正确运用处罚。
在某些情况下,运用处罚进行纪律管理还是必要和有效的。
这里,心理学家洛根提出的正确动作运用惩罚的原则,可供我们思考。
首先,避免对违纪行为施以体罚和罚款等不适当的惩罚;其次,惩罚应与过失相对应;第三,甚至需要一种不相容的逃避反应。
如学生在课堂里随地吐痰的不相容反应是擦掉痰;第四、惩罚应尽可能及时;第五、在施行延迟惩罚时,应力求使被惩罚者想到原先的过失情景;第六、指出合适的行为以代替被惩罚的行为。
③多做正面引导。
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不能怎样”更要告诉学生“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尽量减少用消极否定性的语言,而多用积极引导的语言,不仅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不良行为的缺陷,更重要的是要指出学生努力改进的方向,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的形成和巩固。
④正确对待和处理不同性质的问题行为。
课堂管理中,教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行为应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对于消极课堂行为,由于其对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教师可用同情、理解而又坚定不移的态度,根据具体情况运用有效方法和策略及时予以制止,但同时谨防采取体罚、讽刺挖苦、赶出教室等方法处理消极课堂行为。
因为这种处理方法造成的结果常常是师生情感对立,因此,教师处理这类问题行为的基本原则是不能由此影响正常的教学过程,扩大中性行为的消极后果。
处理中性课堂行为的方法要有暗示,邻近控制、课堂提问题,课后谈话等几种方式。
4、平易诚实待生,实行民主领导师生间高度信任,尊重和诚实相待,是成功控制课堂的重要奥秘。
平易诚实待生,实行民主领导,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科学确定课堂管理中“民主”、“放任”和“专制”的程度和内容。
在实际管理中,由于学生的成熟程度和原有基础的不同、教学任务和内容时有变化,这就决定了教师和领导作风并非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民主”、“放任”和“专制”的最佳程度,并决定在哪些方面可以“放任”些,哪些方面可以“民主”些,哪些方面则需要“专制”些,从而使自己的课堂领导作风在民主式基调的基础上与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保持动态优化的发展关系。
②保持关心学生与关心教学任务的综合平衡。
关系型、任务型、结合型、抑制型和放任型的管理风格并没有绝对好与坏之分,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审时度势,选择最佳结合方式。
而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仅仅重视教学任务的管理而忽视学生关系和情感需要的管理风格必须摒弃。
5、改进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是课堂管理的核心。
改进课堂教学管理,就是要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本身的进度、节奏、段落衔接及学生注意力的不断调控,为教学方案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保障。
改进课堂教学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⑴加强教学节奏,课堂段落和学生注意的管理调控。
主要遵循的教学规律及原则有:
教与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教师的教不能离开学生的学;学生的也不能离开教师的教。
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
教育教学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教学过程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教育不能离开教学,教学之中有教育因素。
知识与智力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⑵改进课堂交往结构,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比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都是师生间的单向和双向交往,而且交往的面十分狭窄,教师的提问和教学内容常常只针对部分优秀的学生,大约三分之一的中差生很少得到教师的直接注意。
而教学中的这种不平等现象及中差生没有充分利用的大量时间又为课堂问题的产生打下了潜伏的基础,增加了课堂教学控制的复杂性。
西方学者德加默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提问提的好即教的好。
”但在提问题方面又无不存在问题,如①视满堂提问为启发性教学。
“满堂问”这种现象本质实际上是教师对他们的认识不足有一定的关联。
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内涵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职能,陶冶个性,形成完美人格的过程,其目的是构建和塑造学生的主体性,达到学生“爱学”、“会学”、“学会”,因此启发式教学是一个“启情诱思——发问尝解——释疑激创”的过程。
课堂提问存在不平等现象。
课堂中每位学生都是平等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平等参与课堂生活的权利没有真正得到保障,有调查显示,教师对成绩较优秀者给予“论证性”的复杂问题,对较差者回答“判断性”和“描述性”简单问题,同时反馈方面优生也高于差生,使差生成为课堂中的“边缘人”。
因此,必须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交往模式为多项的全通道式的课堂交往模式,把教学内容和问题指向多个层次水平的学生,努力提高每个学生的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课堂控制问题。
⑶科学创设课堂教学结构,恰当规划教学过程。
这不仅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是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最有效的措施。
⑷随机应变,正确运用课堂教学应变技巧。
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运用注意转移法、随机发挥法、幽默法、宽容法、设疑法等方法处理各种课堂偶发事件。
当然,中小学课堂管理中的纪律问题是一个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长期研究并逐步解决的问题。
只要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这一关键问题,我相信课堂效果会有明显提高。
国内外被普通认同的课堂管理策略可归纳为六种:
目标导向策略、果断纪律策略、行为矫正策略、团体动力策略、和谐沟通策略和需求满足策略。
这些多样化的课堂管理策略推动了课堂管理向高效率方向发展。
[4]新课程背景下,团体动力策略、和谐沟通策略和需求满足策略引入了课堂,课堂管理策略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
课堂活动多样化以及学生个性丰富化注定课堂管理策略的非单一化,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应该是能灵活地交替使用,适时调整,发挥各种管理策略的优势,互相弥补,共同协作的。
这几种课堂管理策略,可以作为基础性策略,供教师参考。
怎样激励学生,并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创造有生气和充满智慧与活力的课堂,这是时代的迫切呼唤,也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
由于教师个性和类型的不同,教师有效的课堂管理行为将不再遵从一种模式。
教师可以建立个人课堂管理系统,实施具体的课堂管理策略,形成自己的特殊模式。
这种个人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从了解新课程、反思自我,到总结案例、制定管理系统模式。
基础策略指导下的教师个性化课堂管理策略也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管理的要求和变革。
当课程观、教学观发生深刻变改时,必然引发课堂管理的变革。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需要适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管理,如何在实践中转变课堂管理理念,顺利完成课堂管理的变革,实现有效的课堂管理,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发展,还需要教师不断的思索与探寻。
读《小学课堂管理》笔记
在教学中倡导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但有些教师由于过分强调民主,忽视了课堂组织教学,结果课堂乱到了教师无法控制的地步,严重地妨碍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因此,教师应该懂得一些课堂组织教学的艺术,既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