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发投资新形势及我国的对策.docx
《企业研发投资新形势及我国的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研发投资新形势及我国的对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研发投资新形势及我国的对策
企业研发投资新形势及我国的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21世纪的国际竞争日益呈现出全球竞争之势,在全球竞争时代,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经济研究的重点和核心问题。
跨国公司经过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和跨国并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生产和研发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投资对世界经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自从中国加入WTO后高速增长的经济和日益开放的投资环境使中国作为引资东道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我国利用外商投资总量继续扩张的同时,外商的投资结构逐步改善。
一方面,大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增长迅速,其在华研发活动日趋活跃;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进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国内市场的竞争态势和市场结构。
本文将从几个大的方面分析下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新形势及我国的对策。
关键词研发投资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战略联盟
引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电子信息技术进程加快,政府管制有所放松,世界经济领域出现的这些新趋势一定程度上既是跨国公司全球竞争的结果,反过来又促使跨国公司调整其竞争优势。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生产和研发体系的建立,跨国公司的并购的战略联盟迅速发展,跨国公司之间开始形成网络型寡占市场结构,跨国公司组织的网络化和经营管理的当地化趋势不断加强。
以东亚地区为例,经历了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后的政策调整,东亚经济的增长模式也暴露出了种种难以克服的矛盾。
对于东亚这些后起国家和地区,如何在大量利用外国资本实现工业化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逐步由技术的外生化转向技术的内生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如何设计有效的制度体系。
对于发展中东道国来说,一方面应尽量创造适宜条件,吸引跨国公司投资于当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应加大国内基础研究和国民教育的投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以便从跨国公司投资中获得更大的“溢出效应”。
本文将从几个大的方面分析下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新形势及我国的对策。
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新形势及我国的对策
1.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经济背景与发展历程
1.1.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概念
研发投资是一个国际通用的的科技术语,一般指的是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创造性的活动。
“研究”一词,指对某一问题加以详细考察后找出内在的属性和规律,强调思维的过程和属性的特点,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客观规律,形成科学理论。
也可以说研究是一个追求客观存在的科学规律的过程。
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全球化也是投资的一个新形势,有人认为,它是指公司从全球的角度出发,以全世界为目标市场,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的转移和资源配置,从而达到企业全球性的利益最大化。
更准确地定义为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是指跨国公司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全球竞争优势,从全球观点出发,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位比较优势,把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和职能加以分散和配置,使它们有机地结合来,实现综合一体化经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以期实现最大化的全球效率。
1.2.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全球化的背景分析
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有新的投资形势,其背后大体有五方面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各国经济体制市场化的结果。
此时,跨国公司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国际生产的重要组织者,也是重要的投资者。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国际投资在海外建立工厂,利用东道国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供应国际市场。
跨国公司一般仅仅将整个价值链的部分环节,特别是一些低附加值的环节放到国外去进行,而将不断深化,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目标越来越有必要和可能通过复合一体化的战略来实现。
跨国公司对国外投资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资金投资、技术投资、人力投资等等。
比如,日本电气公司前任技术部部长植之原道行曾经指出:
“当企业向海外发展时,首先从市场的国际化开始,然后是生产的国际化,接着为资本的国际化,最后才是技术的国际化。
技术是构成企业战略的核心部分,企业要尽可能地防止技术外流,自始自终牢牢把握住技术,并将技术的差别化实施到底。
”
(二)科技全球化。
科技全球化是和经济全球化相伴生的一个全球性现象,指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科技发展融合的过程。
如今,科技全球化已经成为一股滚滚洪流,这样,这一趋势迫使跨国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研发投资新趋向。
美国工程科学院为此专门设立委员会,研究美国应采取的对策,日本通产省提出“科技全球化”的概念,开放许多政府项目,鼓励外国企业参与国际投资与研发。
(三)革命和IT技术的迅猛发展。
技术尤其是因特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地球村”越来越小,这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组建“无国界”的研发投资网络。
信息技术对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的推动作用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技术革命不断地推进西方国家和新型工业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其次,新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科研成果不断地将产品推向高科技化和复杂化,一种新产品的出现往往要涉及到更多的高科技领域和生产经营环节,从产品的设计,研制到批量生产,市场销售和服务,产品的价值链构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系统工程。
最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远距离的实时通讯和交流成为可能,使原先阻碍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因素越来越弱。
跨国公司之所以不愿把研发投资机构设立国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组织成本过高,难以与总部进行交流。
(四)国际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其实就是跨国公司争夺市场的一场战争,“竞争”是这场战争的主格调。
在全球化经济时代,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首先是跨国公司的竞争重点由“资源竞争”、“市场竞争”转向了“科技竞争”,企业确立了知识是其核心资源的竞争观念。
与传统企业相比,现代企业的获利能力更多地取决于企业的投资策略。
其次是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转向组织竞争。
(五)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发展。
传统的国际分工主要是指建立在世界各国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这种国家之间的分工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
跨国公司出现之后,国际分工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变化。
随着跨国公司全球范围的扩张,国际分工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
跨国公司参与国际分工主要有两种形式:
纵向国际分工或垂直型国际分工和横向国际分工水平性国际分工。
1.3.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全球化发展的历程、特征和趋势
(一)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全球化的历史演进。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全球化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跨国公司国际化的初级阶段,亦可以说是跨国公司全球化的萌芽时期。
第二阶段是跨国公司国际化发展阶段,主要指20世纪60~80年代中期。
在这段时期,跨国公司的投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增加,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第三阶段是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全球化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一些跨国公司着手推行全球化的经营战略,公司开始从全球的角度出发,统一组织国内外的投资研发活动,并将研发投资与公司的其他经营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企业研发投资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
(二)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全球化的特征。
从地理分布来看,当前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全球化的核心在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之间相互投资;从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产业构成来看,目前跨国公司全球化主要集中在新技术领域和关键上,如计算机、医药、电气、化工和汽车行业;从研发投资的性质来看,目前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重点在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方面,而基础性研究进行的较少。
(三)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
2008年1-6月,全国实际吸收外资为523.88亿美元,国内所有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投资力度逐年增加,并将一些新型市场经济国家纳入到其全球研发体系中来。
第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不断增多,并逐步融入到了研发投资全球化的大潮中来。
第三,加强企业间的投资合作成为跨国公司实现投资全球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战略性技术联盟大量增加;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投资机构的重要方式。
第四,跨国公司投资机构的流动性增强,投资可变性增加。
2.跨国公司全球化研发投资动机分析
2.1.跨国公司进入目标市场的定位与选择
(一)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同样是公司开展市场营销的开端和核心,公司国际营销计划的标准化或者本土化程度最终决定于选择怎样的目标市场。
营销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全球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的重要性,采用适合公司经营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市场细分方法,根据公司的内部资源、竞争策略、战略目标和各细分市场的特点、该细分市场中的竞争状况等条件选择适合公司的全球目标市场。
(二)全球目标市场是在全球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的,全球市场细分战略大致可分为三种:
一是全球性市场细分战略。
这是通过人口统计指标,消费者购买习惯与变动,寻觅各国消费者的共同需求,以此基础划分为需求相同的细分市场,这种需求的相同是建立在各国文化的趋同化基础上;二是国别性的市场细分战略,主要依据各国地理位置、国籍、各国文化的差异性将国际市场细分成不同需求的国别市场;三是全球混合型的市场细分战略,既根据各国需求的共性,又依据各国需求的差异性市场细分,针对全球性市场细分战略。
2.2.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投资动机分析
(一)跨国公司的投资动机分析。
同直接投资一样,跨国公司到海外投资R&D主要是受投资利益的驱动。
但是,无论在母国还是在海外,都存在利益与成本的问题。
将R&D集中于母国,既接近公司总部,易于管理,而且还可通过集中购买试验设备和通过部门内部的专业化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从另一角度来看,将R&D布局到海外,对公司也有许多好处,如可以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调整和改进产品以提高公司的竞争地位,可以分享全球技术和革新资源,等等。
(二)投资动机分类。
跨国公司到海外从事R&D活动的动机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为了实现技术的本地化,以支撑其在东道国的生产企业;二是为了建立情报信息窗口,跟踪和获取东道国和竞争对手的技术;三是为了利用东道国的科技人才和研究降低成本。
(三)在我国的投资区位选择。
从投资区位变化趋势上看,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珠三角三地区将是跨国公司未来三年直接投资首选地区;跨国公司对西部投资主要采取渐进式推进战略。
从选择投资区域企业数分布看,长三角占47%,环渤海经济圈占22%,珠三角经济圈占21%,东北地区占9%,中西部地区占8%。
同时,92%的跨国选择在开发区内投资。
跨国公司2005-2007年投资区位选择企业数分布:
长三角经济圈(上海及其周遍地区)47%
环渤海经济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22%
珠三角经济圈(珠江三角洲)21%
东北地区9%
中西部地区(武汉,重庆,西安)8%
其他1%
3.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3.1.近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主要特点
(一)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规模不断加大。
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购买力不断提高、市场潜力的持续增大、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等积极因素的刺激下,跨国公司得益于多年不懈的努力,对我国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的熟悉程度和驾驭能力逐步增强,多年来取得了良好投资回报。
它们对我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因此继续增强,在我国的投资不再局限于由零散的、小规模的、试探性的了,逐渐呈现出战略的、大规模的、全面的特征,在华投资、经营的成败越来越关系到跨国公司的整体战略是否成功,许多跨国公司更是把中国看作是“必争之地”。
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更是进一步扩大了在我国的投资力度。
如:
德国西门子如今在我国长期投资总额已超过5亿欧元,在全国各地设有50多家分公司,涉及信息与通讯、自动化与控制、电力、交通、医疗、照明、零部件和家用电器等多种业务。
(二)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从单纯依靠新建独资或合资企业的方式进一步发展为新建和并购我国国内企业并存的方式。
一方面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仍处在起步阶段,不成熟、不发达,大量的国内企业并没有上市,跨国公司很难能够通过并购的方式和自己理想的企业合作;另一方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我国的经济政策并不鼓励跨国公司并购国内企业,致使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长期以新建独资或合资企业为主,即“绿地投资”。
(三)跨国公司日益加大了适合我国消费习惯的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力度,甚至还在我国本土设立了研发机构。
跨国公司新产品、新技术的全球推广过程通常是这样的:
首先在本国进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其次在本国国内进行商业化运作,使其成为“标准技术”或“成熟产品”;然后凭借跨国公司过人的营销技巧把其推广到国外,进一步占领国际市场。
跨国公司之所以选择这种做法,首先是为了避免核心技术外泄,防止商业机密、技术情报被竞争对手窃取;其次也是因为跨国公司的母国大多在发达国家,拥有进行研发活动优越的客观条件:
高素质的科研人员、优越的实验条件、充足的实验经费,如此便利的条件可以缩短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时间,避免因市场环境的改变、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给企业造成损失,能够降低因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带来的风险。
(四)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管理人员日益本国化。
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外国员工,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普遍占有较大比例,这种人力安排便于跨国公司总部在东道国子公司的草创阶段对其进行总体控制,便于跨国公司把成熟的企业文化、先进的管理模式传播到东道国子公司。
但是,随着业务的展开、市场的延伸,跨国公司意识到,大量地雇佣东道国员工与较多地使用本国员工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东道国的员工土生土长,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思维习惯、文化风俗的了解远优于外国员工;东道国员工与消费者相似的文化背景便于他们深入不同的阶层,准确定位产品,迅速建立行之有效的营销网络。
而且,管理人员当地化可以拉近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普通公民的距离,消除他们的文化疏离感,获得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同、支持,也便于获取广泛的、真实的信息反馈,获取开拓市场、开发产品、改进技术所需的第一手资料。
随着跨国公司业务范围的扩展、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跨国公司不断地加大中国员工的比例,高级管理人员也倾向于使用具有留学经验的中国管理人员。
(五)跨国公司在我国开始设立地区性总部。
改革开放之初,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的往往是临时性的办事机构,随着我国市场的经营状况在跨国公司整体战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跨国公司逐渐把临时的机构正规化。
为了谋求在我国更大的发展,以及协调华语区域的经营,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建立地区性总部,或者把亚太地区的总部移至我国。
近年来,一大批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具有管理中心性质的地区总部,包括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IBM)、北电网络(中国)有限公司、康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三星(中国)有限公司等著名跨国公司。
初步统计,在北京,具有跨国公司总部性质的投资性公司已经达到110家;在上海,已有25家公司建立了地区总部,有14家企业建立了具有总部性质的投资公司。
现在上海的外商办事处已有1500多家,一旦条件成熟,许多办事处会马上升级为地区总部。
3.2.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新特点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同时它又反过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积极的方面:
跨国公司进入我国之初,凭借其在产品竞争力和营销技巧上的绝对优势,曾使国内企业市场份额剧减、利润率大降,但是它们在给国内企业造成冲击的同时,也给他们树立了学习、赶超的榜样,经过数年的调整国内企业不仅生产技术有了大幅度提高、产品竞争力有了急剧增强,而且管理方式也比以前科学、合理,大大加快了国内企业的现代化进程;跨国公司管理人员的本土化,不但给国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培养了大批的高级管理人员,使我国一下子拥有了一大批有技术、懂管理的高级人才,这些人才为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我国宝贵的财富;随着跨国公司在我国生产、投资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配套产品在我国生产,为国内中小企业创造许多市场机会。
同时由于跨国公司对产品稳定性的高标准、严要求,也迫使国内中小企业争相更新设备、雇佣高素质的员工,致使国内中小企业的技术实力有了较大提高。
(二)消极方面:
加深了我国市场的垄断程度,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不断改进技术、推出新产品,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使得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故意拉大了它们与国内企业的差距;加剧了我国经济对外资的依赖性,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安全;加剧了不同产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拉大了地区差距;由于地缘上的便利,以及各种优惠政策,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是跨国公司登陆我国首选之地。
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更是集聚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甚至于市场的完善程度、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政策的透明度也优于中西部地区,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更大,因此近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更是有不断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趋势。
如此密集的地区投资规模必然带动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培育、居民购买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往往很难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
跨国公司投资地域上的倾向性必然拉大东西部的差距,甚至使中央政府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难度进一步加大。
3.3.我国企业的对策
面对跨国公司竞争的不利影响我国企业首要的是协作起来,共谋发展。
但是由于竞争力差别较大,所应采取的对策也各自不同:
(一)对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要尽快提高技术水平,增强设计、开发的能力,随着利润量的增加,国内企业可以考虑“两条腿走路”: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工人、更新设备、提高技术水平逐步增强实力、提升层次、甚至培育自己的品牌,争取在给跨国公司提供配套之外,得到其他企业或消费者一定的认同和信赖,即使跨国公司放弃与其合作,企业仍然能凭借自己与其他合作伙伴的业务独立地生存发展下去。
另外有条件的国内企业可以凭借对国内市场的驾驭能力和跨国公司的合作,参与跨国公司新技术的开发、新产品的研制、新市场的开拓等在价值链中处于“上游”环节的附加值高的活动,成为跨国公司不可或缺的战略合作伙伴,并以此为契机提升自身实力。
(二)对我国一些经济实力强、技术水平较高的大型知名企业而言,需要积极贯彻“走出去”的战略。
经过若干年和跨国公司在国内市场上白热化的竞争,我国许多大型企业完全具备了和跨国公司直接竞争的实力,对于它们来说,不应该只固守在国内市场,要克服“走出去”的畏惧心理,大胆地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和跨国公司展开竞争:
通过国际化经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利用他国的资源弥补自身的不足,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也会向外国同行学习到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给国内的经营提供借鉴和帮助大大有利于企业整体实力的增强。
(三)对大多数国内企业来说,可以仿效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集中大家的优势共同抗击跨国公司的强有力进攻。
总之,面对跨国公司急剧扩张给国内企业生存带来的威胁,我国企业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丧失信心,只要企业保持蓬勃向上的活力,加上不懈努力,定能木秀于林,保证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学习和查阅,我终于完成了《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新形势及我国的对策》的论文。
从开始拿到论文题目到现在,再到论文文章的完成,每走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与挑战,这也是我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最大的项目。
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
我开始了独立的学习和试验,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让自己头脑中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使自己非常稚嫩作品一步步完善起来,每一次改进都是我学习的收获,每一次试验的成功都会让我兴奋好一段时间。
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论文了。
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
本学位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田秋利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从题目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田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
两年多来,她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田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何曼青:
中国加入WTO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动向——兼谈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制造与机床2002年第9期5-8
[2]李安方:
试析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35-38
[3]吴凤娇等:
跨国公司抢摊中国研究开发的动机及意义探析,经济师2002年第9期97-99
[4]黄群慧:
400洋巨头升级“中国攻略”,《经济日报》2002年5月9日
[5]陈东等:
关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供应链的理论与现实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50-53
[6]卢馨:
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竞争优势,理论月刊2002年第11期117-119
[7]邱毅: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博弈诠释,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6)77-80
[8]王燕等: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动因分析,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43-46
Themultinationalcorporationresearchesanddevelopsinveststhenewsituationandourcountry'scountermeasure
Abstract:
speedsupalongwiththeeconomicalglobalizationadvancement,the21stcenturyinternationalcompetitionspresentpotentialofdaybydaytheglobalcompetition,intheglobalcompetitiontime,themultinationalcorporationalreadybecametheinternationaleconomyresearchthekeypointandthecorequestion.Themultinationalcorporationpassesthroughthelarge-scaleforeigninvestmentandthetransnationalmergerandacquisition,establishesownproductionandtheresearchanddevelopmentsystemgradually.Sincethereformandopenpolicy,themassiveforeigninvestmentscalehasexpandedunceasingly,theforeigninvestmenthasmadecertaincontributiontotheworldeconomics.JoinstheinvestmentenvironmentsinceChinawhichWTOthehighspeedgrowtheconomyandopensdaybydaytocauseChinatotakebringsinforeigncapitalthehostcountrytheinternationalstandingfurthertoenhance.Ourcountryusesatthesametimew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