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同步练习答案.docx
《心理测量同步练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测量同步练习答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测量同步练习答案
同步一附录: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C4、B5、B
6、C7、B8、A9、D10、A
11、C12、B13、D14、A15、C
16、B17、A18、D19、C20、B
21、A22、C23、D24、A25、C
26、B27、C28、C29、C30、B
31、D32、D33、A34、D35、A
36、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BC3、ABCD4、BD5、CD
6、ABC7、ABC8、ABCD9、ACD10、BD
11、ABD12、BCD13、ABD14、ABCD15、CD
16、ABCD17、BCD18、ABCD19、AC20、AD
21、BD22、AD23、ABCD24、ABC
三、填空题:
1、描述性;定量2、可测量3、分心测验
4、发散思维5、情绪障碍6、相关;积差相关
7、智力结构二因素论8、心理测验与测量9、智力的实验研究
10、智力水平;智力年龄11、离差智商;比率智商12、罗夏测验
13、《心理测验法》14、测验本土化15、参照点;单位
16、参照点17、意义;价值18、量表
19、顺序量表20、顺序量表;标准分数21、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22、个体差异;行为反应23、客观态度24、相对性;客观性
25、分心测验26、创造力27、陆志韦吴天敏
28、心理测验29、计算机统计方法30、参照点单位
31、绝对零点;相对参照点32、间接性客观性
33、代表性34、理论基础35、心理测验
四、判断题(T表示正确,F表示不正确)
1、T2、F孔子3、F孟子4、T5、T
6、F高尔顿7、T8、F斯皮尔曼9、T10、T
11、F已扩展到成年水平12、T13、F自由联想测验
14、F罗夏测验15、T16、T17、T
18、T19、F命名量表、顺序量表
20、F顺序量表21、T22、T23、T
五、名词解释
1、测量:
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而所谓“一定法则”则是指测量行为发生时采用的规则或方法。
2、参照点:
对任何事物确定出一个量都要有一个计算的起始点,这个点就是参照点。
参照点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绝对的零点,这个零点的意义为无,表示什么也测不到;另一种是相对参照点,是人为确定的。
最理想的参照点是绝对零点。
3、命名量表:
水平最低的一种测量量表,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
量表中的数字不能作数量化分析,既无大小意义,也不能进行四则运算。
4、顺序量表:
是水平较低的一种量表,不仅表明类别,还能表明不同类别的大小等级,或具有某种属性的程度。
但该量表既没有相对单位也没有绝对零点,数字仅表示等级,并不表示某种属性的真正量或绝对值,也不能做四则运算。
5、等距量表:
是水平较高的一种量表,不仅有大小关系,而且又有相等单位,因此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但由于没有绝对零点,所以不能进行乘除运算。
6、比例量表:
是水平最高的一中量表,是最精确的测量,即有相等的单位又有绝对零点。
不仅可以知道事物之间在某种特点上相差多少,还可以知道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因此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7、行为样本:
指有代表性的样本,或者说根据某些条件所取得的标准样本。
显然,这种行为必须是能够提供给我们足够有用的信息,能反映被试行为特征的一组行为。
8、标准化:
指采用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程序的一致性。
9、心理测验:
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10、操作测验:
也称为非文字测验,测验题目多属于对图形、实物、工具、模型的辨认和操作,无须使用言语作答,所以不受文化因素的限制,可用于学前儿童和不识字的成人。
11、客观测验:
在此类采用中,所呈现的刺激词句、图形等意义明确,只需被试直接理解,无须发挥想象力来猜测和遐想。
12、投射测验:
在测验中,刺激没有明确的意义,问题模糊,对被试的反应也没有明确规定。
被试做出反应时,一定要凭自己的想象力加以填补,使之成为有意义的。
在这个过程中,恰好投射出被试的思想、情感和经验,所以称为投射测验。
六、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心理测验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心理测验的思想包含着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
首先,测验是描述性的,缺乏定量的标准;
其次,中国古代的心理测验往往将心理特点与道德观念联系起来。
这种将智力与道德、心理能力与社会评价等混杂在一起的具有情感色彩的分类,远远不是科学的方法。
2、简述科学心理测验产生的原因。
(1)对智力落后者分类和训练的早期关注。
心理测验产生的最初原因是对智力落后和精神病人治疗的需要。
19世纪以前,智力落后和精神病被人们看作是恶魔缠身,因此对他们采取嘲笑、禁闭、鞭打或其它惩罚的措施。
后来欧美的一些贤哲对低能者和精神病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觉得有必要确定区分心理疾病不同类型的统一标准以及管理和教育的措施。
(2)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是心理测验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实验室,许多早期的实验心理学家都在这里接受训练。
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还给心理测验带来了另一个副产品:
严格的标准化程序。
早期心理实验家非常强调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统一指导语、刺激同一性等。
3、简述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对心理测验学的贡献。
首先,高尔顿提出人的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同而遗传的,并认为人类能力的分布是常态的。
为了研究差异的遗传性,他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
这虽然不是正式的心理测验,但可视为心理测验的开端。
其次,高尔顿亲自设计了许多简单心理测验,在他的人体实验室进行实施,其中不少测验至今仍以原型或修订型继续使用。
再次,高尔顿也是评定量表和问卷法应用的先驱,他也经常应用自由联想技术。
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他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
他第一个提出相关的概念,并由他的学生皮尔逊加以发展,创立积差相关法,这使得判定心理测验的信度、效度和进行因素分析成为可能。
4、简述20世纪20年代以来心理测验主要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以来,心理测验主要的发展:
(1)操作测验的发展。
比内-西蒙量表大半是文字材料,对于未受过教育的儿童和成人均无法使用,尤其是在理论上这类量表有一个很重要的限制,即偏重于用语言文字材料去测量智力,事实上只能着重测量到智力的一个方面,而不能有效地测定整体的智力。
操作测验的问世和发展弥补了这种缺陷。
(2)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
每次如果只测查一个人,这在时间上是很不经济的,运用团体测验在同时间内可以测量许多被试,这是心理测验方式的一大进步,也扩大了测验的应用范围。
团体测验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推孟的研究生奥蒂斯所编团体测验的基础上,发展出陆军甲种和乙种智力测验,广泛运用于美国军队对官兵选拔和兵种的分派。
(3)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是因素分析盛行的10年,在此期间多项能力倾向测验被编制出来。
这些测验为分析个人心理品质的内部结构提供了适用的工具,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此外,普通能力倾向测验也向多元化发展。
(4)人格测验的发展。
人格测验的先驱是克雷佩林,他最早将自由联想测验施测于精神病人。
自40年代以后,人格测验逐渐增多,并在技术上得到改进。
现代西方心理测验的发展,受到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统计方法的改进的极大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加工观点逐渐渗入到心理测验领域,使一系列新的数学模型的提出和验证变得可能,同时又使测验结果的统计和解释变得十分迅速和简便。
测验的软件化和专家系统的研制更是日新月异。
5、简述测验的各种量表。
(简述测验量表可分为几个水平及其各自的特点。
)
根据测量精度的高低,斯蒂文斯将量表分为4个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
(1)命名量表:
是水平最低的一种测量量表,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
量表中的数字不能作数量化分析,既无大小意义,也不能进行四则运算。
(2)顺序量表:
是水平较低的一种量表,不仅表明类别,还能表明不同类别的大小等级,或具有某种属性的程度。
但该量表既没有相对单位也没有绝对零点,数字仅表示等级,并不表示某种属性的真正量或绝对值,也不能做四则运算。
(3)等距量表:
是水平较高的一种量表,不仅有大小关系,而且又有相等单位,因此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但由于没有绝对零点,所以不能进行乘除运算。
(4)比例量表:
是水平最高的一中量表,是最精确的测量,即有相等的单位又有绝对零点。
不仅可以知道事物之间在某种特点上相差多少,还可以知道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因此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6、简述心理量表的性质。
一般来说,心理测验是在顺序量表上进行的,因为对于人的智力、性格、气质等而言,绝对零点是难以确定的。
即使在某智力测验中得了零分,也不能认为被试在智力的各个侧面的知识和能力为零。
而且,在心理测验中,相等单位是很难获得的。
虽然心理现象适合在顺序量表上进行测量,但大多数心理学家喜欢把测验成绩转换为等距量表,最常用的转换方法是转换为标准分数,即把顺序量表转变成标准差为单位的等距量表。
7、简述心理测验的几个基本要素。
心理测验的定义中包含有以下三个基本要素:
(1)行为样本:
心理测验是在测量个别差异的时候,往往只是对少数经过慎重选择的样本进行观察,来间接推知被试的心理特征。
测验研究不同于系统观察,只能做取样研究,取样研究的有效与否,关键在于样本的代表性。
所谓行为样本,指有代表性的样本,或者说根据某些条件所取得的标准样本。
显然,这种行为必须是能够提供给我们足够有用的信息,能反映被试行为特征的一组行为。
(2)标准化:
是指采用测验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程序的一致性。
为了使不同的被试所获得的分数有比较的可能性,测验条件对所有的被试必须是相同的。
标准化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建立有代表性的常模。
(3)客观性:
心理测验的客观性的某些方面,总是与标准化的讨论联系在一起的,即对心理测验的客观性要求牵涉到标准化问题。
因此,在不受被试主观判断支配的范围内,测验的实施、评分、解释应该是客观的,要尽量减少主试和被试的随意程度。
客观性的另一个主要方面是测题或整个测验的难度水平的确定必须客观。
8、简述心理测验的性质。
心理测验具有独特的性质:
(1)心理测验的间接性:
迄今为止,我们还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只能通过测量人的外显行为,即测量人们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推论出他的心理特质。
特质是用来描述一组内部相关或有内在联系行为时所使用的术语,是个人对刺激作反应的一种内在倾向。
特质是个体特有的、稳定的、可辨别的特征,但与此同时,它又是一个抽象的产物,一个构思,而非一个直接测量到的有实体的个人特点。
由于特质是从行为模式中推论出来的,所以心理测验永远是间接的。
(2)心理测验的相对性:
在比较不同人之间的行为或心理特征时,没有绝对的标准,也没有绝对的零点,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
每一个人被测得的结果,都是与他所在团体或人群的大多数人的行为,或某种人为确定的标准相比较而言的。
(3)心理测验的客观性:
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
首先,测验用的项目或作业、施测说明、施测者言语态度及施测时的物理环境等,均经过标准化,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
其次,评分记分的原则和手续经过了标准化,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
评分方面的客观性随测验种类和项目类型而异。
再次,分数转换和解释经过了标准化,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
9、简述心理测验的功能。
心理测验最根本的功能是测量个体差异或行为反应。
但从理论和实际应用角度看,它又有许多具体功能。
1)从实际应用角度看
①人才选拔:
在教育、工业、军事等领域,人们常常面临着选材的问题,也就是要辨认那些最大成功可能性的人。
②岗位安置:
借助心理测验,我们可以做到人与工作的较好匹配,做到人尽其才。
③临床诊断:
对智力落后者和精神病患者的鉴别和诊断。
④教育评价:
教师借助心理测验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动机等,以因材施教。
⑤心理咨询和治疗:
有助于求助者发现自己未知的潜能以及情绪困扰和人格方面的问题所在,以便于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和进行行为矫正训练。
2)从理论研究角度看
①搜集资料:
心理测验是搜集个体差异资料最快捷的方法。
②提出和验证假设:
心理学中的许多理论是在测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且用测验来验证。
③实验分组:
在心理学研究中,根据心理测验的结果,可以对被试进行分类,满足实验设计的要求。
10、简述现今存在的一些错误的测验观。
自测验问世以来,人们对其毁誉不一,主要原因是由于对它缺乏客观的态度。
不客观的态度大体分为两类:
一是测验完美无缺;另一是测验无用而且有害。
现今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些错误的测验观有:
(1)测验万能论:
认为测验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对测验顶礼膜拜。
迷信测验,把测验分数绝对化。
一旦当测验结果与那些毫无根据的期望大相径庭时,对测验的失望、怀疑,乃至敌视情绪便油然而生。
(2)测验无用论:
随着心理测验的不断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测验的局限性和不足,甚至反对使用心理测验。
有人认为某些人格测验侵犯了个人隐私,认为人的个性和态度是自己的事,与学习或工作的成功无关,不应在做实际决定时加以考虑。
还有人认为测验为宿命论和种族歧视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3)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曾在有些人脑子里有这样一个公式:
心理测验=智力测验=智商=遗传决定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11、简述西方早期心理测验的尝试。
1)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是倡导测验运动的主要人物。
高尔顿深受进化论的影响,提出人的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同而遗传的,并认为人类能力的分布是常态的。
为了研究差异的遗传性,他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
这虽然不是正式的心理测验,但可视为心理测验的开端。
高尔顿相信洛克的“一切知识来自感官”的思想,认为感觉辨别能力“基本上是心智能力中的最高能力”。
其次,高尔顿亲自设计了许多简单心理测验,在他的人体实验室进行实施,其中不少测验至今仍以原型或修订型继续使用。
再次,高尔顿也是评定量表和问卷法应用的先驱,他也经常应用自由联想技术。
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他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
他第一个提出相关的概念,并由他的学生皮尔逊加以发展,创立积差相关法,这使得判定心理测验的信度、效度和进行因素分析成为可能。
2)另一个对促进心理测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
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的“心理测验与测量”是第一篇关于心理测验的心理学文献。
在该文,卡特尔主张测验手续和考试方法应有统一规定,并要有常模以便比较。
3)其他人的工作包括: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佩林编织了一个测验来测量他所认为的个体特性的基本因素。
而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运用算术运算、记忆广度和语句填充测验施测学校儿童。
另外,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发表了论文“普通能力”,此文奠定了他的智力结构二因素论的理论基础。
七、论述题
1、联系人们对于测验的看法,谈谈我们对于心理测验应具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自测验问世以来,人们对其毁誉不一,主要原因是由于对它缺乏客观的态度。
不客观的态度大体分为两类:
一是测验完美无缺;另一是测验无用而且有害。
现今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些错误的测验观有:
(1)测验万能论:
认为测验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对测验顶礼膜拜。
迷信测验,把测验分数绝对化。
一旦当测验结果与那些毫无根据的期望大相径庭时,对测验的失望、怀疑,乃至敌视情绪便油然而生。
(2)测验无用论:
随着心理测验的不断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测验的局限性和不足,甚至反对使用心理测验。
有人认为某些人格测验侵犯了个人隐私,认为人的个性和态度是自己的事,与学习或工作的成功无关,不应在做实际决定时加以考虑。
还有人认为测验为宿命论和种族歧视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3)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曾在有些人脑子里有这样一个公式:
心理测验=智力测验=智商=遗传决定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正确的测验观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决策的辅助工具。
除实验法以外,心理测验法的出现是心理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不可缺少的研究方法。
(2)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过分夸大心理测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不对的,因此对心理测验的得分做出解释时要格外小心,尤其是拿测验预测个别人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时更应该慎之又慎。
(3)科学地看待心理测验,防止乱用测验。
心理测验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心理测验的使用必须加以控制。
为了防止测验的滥用,须注意以下问题:
①测验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
②慎重选择测验量表
③与被试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
④正确解释测验结果
⑤注意测验的保密
2、试述心理测验的种类划分。
心理测验数目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可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1)智力测验:
用以评估人的一般智力水平
(2)特殊能力测验:
偏重测量个人的特殊潜在能力
(3)人格测验:
用于测量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等方面的个性心理因素,即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
二、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
(1)文字测验:
以言语作为刺激,被试用言语做出反应。
(2)操作测验:
也称为非文字测验,无须用言语作答,故而不受文化因素限制。
三、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
(1)客观测验:
问题清晰明确,无须发挥想象力来猜测和遐想。
(2)投射测验:
问题模糊,须凭自己的想象力加以填补。
由于在填补过程中能够投射出被试的思想、情感和经验,故而称之为投射测验。
四、按测验的方式分类。
(1)个别测验:
一次一个被试。
(2)团体测验:
每次测验由一个或多个主试对较多的被试同时实施的测验。
同步二附录: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B3、A4、C5、A6、B7、B8、D9、A10、B
11、B12、A13、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BCD3、ACD4、ABCD5、ABCD
6、ABCD7、BCD8、ABD9、ABCD10、ABC
11、ABC12、ABD13、ABD14、ABCD15、ABC
16、ABCD17、ABC18、AB19、ABCD20、ABC
三、填空题:
1、显示预测2、显示性测验预测性测验3、显示性测验
4、样本测验标记测验5、双向细目表6、简答题选择题论文题
7、混合螺旋式8、编写测验指导书9、工作分析
10、心理特征建立效标11、描述性显示双向细目表12、刺激项目反应项目
13、样本;标记14、题干选项15、正确诱答
16、审定题目17、并列直进式;混合螺旋式18、城市式农村式
19、标准测验经验记录20、提供型选择型21、目的性质
22、质量23、贴切性思想性预测结果24、学习迁移
25、目标
四、判断题(T表示正确,F表示不正确)
1、T2、T3、T4、F论文题5、F并列直进式
6、F混合螺旋式7、T8、T9,T
10,T11、F不是绝对的12、T13、T
五、名词解释
1、样本测验——题目取自一个很明确的总体的测验。
例如测量学生的四则混合运算能力,我们就可以从四则混合运算能力总体中选择一组题目作为样本来测试被试,从而推论他对于这一类题目可以做到什么程度。
2、标记测验——题目取自一个全开放的总体的测验。
例如智力测验。
如果被试在智力测验上得分比较高,而且在实际生活中确实也很聪明,那么这个测验就算是智力的比较好的标记,因为它指出了或标记了所取样总体的性质。
3、预测性测验——指预测一些没被测量的行为的测验。
4、显示性测验——指测验题目和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相似的测验。
5、目标分析——指测验编制者对测验目标加以分析,并将目标转换成可操作的术语。
6、工作分析——目标分析以测验不同而异,一般可分为3种情况,工作分析是其中一种。
对于选拔和预测功用的预测性测验,它们的主要任务是要对所要预测的行为活动作具体分析,我们就称之为任务分析或工作分析。
六、简答题
1、简述编制测验时进行目标分析的几种情况。
心理测验的目标是指编制的测验是测什么的,即用来测什么样的心理特点或行为特征。
在实际工作中,目标分析是指测验编制者要对测验目标加以分析,并将目标转换成可操作的术语。
目标分析根据不同的测验,一般可分为3种情况:
(1)工作分析:
对于选拔和预测功用的预测性测验,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所预测的行为活动作具体分析,我们称之为任务分析或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包括两个步骤:
第一是确定哪些心理特征和行为可以使要预测的活动达到成功;第二是建立衡量被试是否成功的标准。
(2)对特定概念下定义:
如果测验是为测量某种特殊的心理品质或特点,那么测验编制者就必须给所要测量的心理或行为特质下定义,然后必须发现该特质所包含的维量将通过什么行为表现出来或怎样进行测量。
(3)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
如果测验是描述性的显示测验,它的目标分析的主要任务则是确定显示的内容和技能,从中取样。
2、简述测验计划的用途。
编制测验计划是为了作为命题的依据。
具体的用途为:
1)在编题阶段,题目编好后可将题目的实际分布情况与测验计划对照,以确定测验题目是否恰当地代表了所要测量的领域,核对重要方面的内容是否有遗漏。
2)在记分时可按表中百分比确定每类题目的分数。
3、简述编制测验时命题的原则和编写要领。
关于命题的原则,一般可以从内容、文字、理解和社会敏感性四个方面来考虑。
(1)内容方面:
要求题目的内容符合测验的目的。
(2)文字方面:
使用准确的当代语言。
(3)理解方面:
确切的答案,内容在受测团体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范围内,格式要不被误解。
(4)社会敏感性方面:
尽量避免社会敏感性问题,必须涉及时,需要采取某些策略来鼓励被试做出真实的回答。
而测题的编制要领是,心理测验的题目根据对被试要求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提供型和选择型题目。
提供型题目要求被试给出正确答案,如论文题、简答题、填充题等;选择型题目要求被试在有限的几个答案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如选择题、是否题、匹配题等。
4、当测验涉及社会敏感性问题时,该怎么办?
当测验必须涉及社会敏感性问题时,该如何鼓励被试做出真实的回答呢?
菲利普列举了几条值得参考策略:
(1)命题时假定被试具有某种行为,使他不得不在确实没有该行为时才否定,可避免否定过多的倾向。
(2)命题时假定规范不一致,如“有些医生认为吸烟有害健康,有些则认为吸烟有益健康,你认为呢?
”
(3)指出该行为是常见的,虽然是违规的,如“多数人在看色情电影时有性冲动,你呢?
”
5、简述试题的选择与审定。
任何题目都有几种表达形式,关键是如何根据各种题目形式的比较和编题的原则选择“最优”的形式。
为此,在选择题目形式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测验的目的和材料的性质。
(2)接受测验的团体的特点。
(3)各种实际因素。
在编制测验时,试题的审定的过程包括写出、编辑、预试和修改等一系列的过程。
在获得一个满意的测题之前,这些步骤是不断重复的。
因此,在审定试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题目的范围应与测验计划所列的内容技能双向细目表一致。
(2)题目的数量要比最后所需的数目多一倍至几倍,以备筛选和编制复本。
(3)题目的难度必须符合测验目的的需要。
(4)题目的说明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