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662990.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6329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66299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66299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66299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66299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66299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662990.docx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66299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662990.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662990.docx

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662990

2019年最新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汇总分析

学校:

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图中的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2.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红磷B.铁丝C.酒精D.硫

4.下列四种操作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操作是()

①静置②吸附③煮沸④蒸馏

A.①②B.③④C.只有③D.只有④

5.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

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B.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C.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D.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6.某物质具有固定的熔点、沸点,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解反应。

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B.该物质可能是单质

C.该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题给条件不充分,无法作出判断

7.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金刚石B.氧气C.氯化钠晶体D.铜

8.“生态君山,荷香天下”。

荷花盛开,芳香四溢,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总是在不停运动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

9.元素种类并不多,目前已经发现的只有一百余种,但物质的种类非常多,已知的就有3000多万种,这是因为有限的几种元素可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质。

比如碳、氢、氧、钠四种元素可形成的物质就非常多。

比如H2、Na2O。

还可以是(用化学式表示出三种物质)、、。

10.元素氢、氧和X的化合价分别是+1、-2、+6,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HXOB.H2XO4C.H2XO3D.HXO3

11.(08年汕头)右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12.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

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

请判断亚硝酸钠(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A.+2B.+5C.+3D.-3

13.当前高效能的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产生能量的效率高达33%。

已知GaAs中,As元素化合价为一3价,则Ga元素的化合价为

A.-lB.+1C.+2D.+3

14.重铬酸钠(Na2Cr2O7)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正盐B.它是一种氧化物

C.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D.Na+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

15.被病菌污染的粮食会产生黄曲霉素,其化学式为C17H12O6,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继而诱发癌症。

下列关于黄曲霉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黄曲霉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B.黄曲霉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黄曲霉素中含有17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

D.黄曲霉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7:

1:

8

16.不少中小学生喜食油炸薯条。

但是,油炸薯条易产生一种叫丙烯酰胺的致癌物,长期摄入易引发多种疾病,其结构为:

,据此,不能推断出丙烯酰胺的()

A.组成元素B.密度、状态C.化学式D.相对分子质量

17.2011年,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取得明显效果。

交警使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中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重铬酸钾(K2Cr2O7)能够和已醇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反应现象判断驾驶员是否饮酒。

该物质(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A.+4B.+5C.+6D.+7

18.2011年2月21日,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粮食局等7个部门发出公告,自2011年5

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

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可以

改变面粉外观,却能破坏面粉中叶酸等微量营养素,增加人的肝脏负担。

过氧化苯甲酰的

分子式为C14H1004。

下列关于过氧化苯甲酰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比苯甲酰由三种元素组成

B.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化合物

C.过氧化苯甲酰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42

D.过氧化苯甲酰中含有1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

19.

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镁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D.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20.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Na+比Na稳定

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⑤B.②④C.①③④⑤D.全部

21.尿素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化肥,其化学式是CO(NH2)2,下列有关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尿素中含有氢分子

B.尿素是由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组成

C.尿素中共含有8个原子

D.尿素在农业上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复合肥

22.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关于53131I和53127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B.属于同种元素

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D.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

23.(2008黄石)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用NaOH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

C.用水除去MnO2中混有的KCl

D.用硝酸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

24.为了防止汶川5。

12地震灾后疫情的发生,解放军使用了大量的NaClO来消毒,在该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7C.-1D.+2

25.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26.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C.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

D.用焰心部位给物质加热

2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10毫升量筒量取8.5毫升水

B.用PH试纸测得某地水的PH为5.5

C.用托盘天平称得小苏打样品得质量为16.5克

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得质量分数为92.5%

28.在实验室里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A.C

CO

CO2

Na2CO3溶液

B.Cu

Cu(NO3)2溶液

Cu(OH)2

C.Fe

Fe2O3

Fe2(SO4)3溶液

D.CaO

Ca(OH)2溶液

NaOH溶液

29.氯仿(CHCl3)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若保存不当受到光照射时,易被氧化而产生剧毒光气(COCl2),同时生成HCl,下列有关氯仿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石蕊试液检验氯仿是否变质B.用硝酸银溶液检查氯仿是否变质

C.用蒸馏水检查氯仿是否变质D.在教室里倾倒氯仿做检查实验

30.实验表明:

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间电子的结合状况不同

31.为了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铁杂质,加适量水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应加入的试剂和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

A.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蒸发、过滤

B.滴加氯化钡溶液、蒸发、过滤

C.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蒸发、过滤

D.滴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蒸发、过滤

32.自然界中的物质基本都是以混合物存在的,为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常常需要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各种杂质。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括号内的物质)正确的是()

A.铁粉中混有铜粉,加稀盐酸后过滤

B.氮气中混有水蒸气,用浓硫酸干燥

C.盐酸中混有少量的硫酸,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

D.氢氧化钠溶液中混用少量的碳酸钠,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即可除去

3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

34.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或操作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5.85g氯化钠晶体B.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00mL酸性高锰酸钾

C.用湿润pH试纸测定某H2SO4溶液的pHD.用瓷坩埚(含有二氧化硅)灼烧碳酸钠晶体

35.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品尝——鉴别白糖和食盐(厨房中)B.观察——鉴别硬水和软水

C.闻气味——鉴别尿素和碳铵D.燃烧——鉴别羊毛和涤纶

36.在25℃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各量:

①溶液中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③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④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⑤氯化钾溶液的质量。

其中不变的是()

A.①和④;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

37.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

的状态如右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A.23.gB.27.4g

C.32.3gD.32.6g

38.如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X物质的溶解度大于Y物质的溶解度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X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时,X物质的溶解度等于Y物质的溶解度

39.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

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C.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D.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迅速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0.(08年自贡)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粗盐C.生铁D.纯碱

41.据报道:

某地一名5岁的女孩子把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重烧伤。

经医院检测后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已烷等多种有毒物质。

由此可知,涂改液是()

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

42.2008年6月1日,我国正式实行“限塑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限制食用塑料购物袋。

针对这项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限塑令”有助于控制“白色污染”

B.提倡生产和使用可降解塑料

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应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43.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