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30.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6325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3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3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3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3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3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30.docx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3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30.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30.docx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30

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汉语文期中试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基础知识: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取缔(dì)畸形(qí)炽热(chì)

B.肖(xiào)像蓬蒿(gāo)凛(lǐng)冽

C.家醅(pēi)譬(pì)喻酬和(hè)

D.滞(zhì)留泯(mǐn)灭诘(jí)责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禀告销毁委曲求全遍体鳞伤

B.荣膺渲染人才倍出蜂拥而至

C.究竟烦锁茅塞顿开轻歌曼舞

D.精粹缉私通宵达旦针贬时弊

3.下列用横线连接的成语,意思全都相近的一项是()

A.自始至终——有头无尾聚精会神——心无二用

B.小心翼翼——谨小慎微漫不经心——心不在焉

C.不可思议——可想而知雾里看花——洞若观火

D.声名狼藉——臭名昭著倾国倾城——其貌不扬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煎熬(比喻折磨)知晓(知道,晓得)

B.偏执(偏心而执着)禁锢(用绳子捆住)

C.永恒(永远不变)砥砺(互相勉励)

D.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利索(整齐有条理)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具有贬义色彩的是()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B.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C.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

D.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6.将下列动词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①瞻仰②探索③追寻④欣赏⑤聆听⑥感受

新学期开始了,面对崭新的语文课本,你又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之旅启程了。

在旅行中,你将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苦难历程,《黄河颂》的雄壮旋律,“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光辉形象,风格迥异的文化艺术,探险英雄的壮志豪情,动物世界的无穷奥秘……

 

A.②⑤⑥①④③B.③⑥⑤④①②  

C.②⑤①④⑥③D.③⑤①④⑥②

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个新媒体时代,言论传播速度呈几何级增长。

作为媒体记者,务必遵守职业底线,切勿捕风捉影,以讹传讹。

B.美丽的布达拉宫经过岁月的千年洗礼,依然屹立于红山之巅,气势宏伟,惟妙惟肖。

C.我们总是看到别人的成就与辉煌,却未曾想过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未曾了解他们鲜为人知的努力与付出。

D.葱郁的夏季,满眼浓绿,遍寻不见淡红柔嫩的樱,唯脑海中残留那漫山遍野的落英缤纷。

8.将下列关联词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明清时代漆工艺精彩纷呈,这________体现在小型的工艺品上,________体现于其他方面,从雕梁画栋到各式家具,都需要大量的漆工艺。

建筑上漆工艺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工艺的要求也很高。

________是金碧辉煌的皇城行宫、香雾缥缈的佛堂庙宇,还是贵族的园林宅第,________一些城镇民居,都有漆工艺装饰,都需要大量用漆,________,产生了专门从事建筑的油漆作坊。

A.不仅而且无论乃至由此B.既又不论乃至因而

C.既也不论甚至所以D.不但而且不管甚至总之

9.将“固然有一份雅趣”插入下面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雨中散步,①却不可以是倾盆大雨,也不可以是毛毛细雨。

若是倾盆大雨,②雨粒的猛劲,喧哗的声响,剥夺了散步应有的恬静;若是毛毛细雨,③便不觉得有雨,也许只能算粗粒的雾,散步雨中便是行走雨中,④不觉得伞外是雨的世界,伞下是人的世界。

A.③B.②C.①D.④

10.给下面句子横线处填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观赏

吟咏描绘。

原因何在怕是一种感情的影响,“日簿西山,气息奄奄”。

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

A.。

、?

“,”?

B.。

,?

“、”?

C.,,?

“,”?

D.,、?

“、”?

11.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与原句的基本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那一天,是我上学以来感觉最快乐和幸福的一天。

(我感觉快乐和幸福。

B.山谷里遍布的小树林,草场和鲜花盛开的灌木丛,犹如一座座人工建造的风景园林。

(灌木丛犹如风景园林)

C.春光明媚的四月,人迹罕至的山谷中盛开着一片片野花。

(四月盛开着野花。

D.一场春雨过后,辽阔草原上的花草一派生机盎然。

(花草生机盎然。

12.下列按括号内要求变换了句式的句子,与原句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A.她说话简直像小夜曲那样悦耳动听。

(变为反问句)

她说话难道不像小夜曲那样悦耳动听吗?

B.这篇文章原来具有深刻的内涵。

(变为感叹句)

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啊!

C.你可得抓紧时间啊!

(变为双重否定句)

你可不能不抓紧时间啊!

D.外面真冷,你能不能把窗户关上?

(变为祈使句)

外面真冷,请你把窗户关上!

 

13.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

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A.文段开头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强调了书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和引领作用,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

B.文段中运用“读……,我……”的排比句式,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读书带给“我”的力量,让“我”有更高的追求。

C.文段中“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阅读给人带来的惬意感受。

D.文段结尾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了阅读能使人内心世界更丰富、精神境界更高尚的原因。

1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我们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这句话表述完整,没有语病。

B.“非常美丽、热爱工作、菊花开放、万紫千红”这四个短语,结构不一致。

C.“走进校园,我们看到了熟悉的树啊,草啊,花啊,水啊。

”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朔方的雪花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升腾。

”这句话的主干是“雪花升腾”。

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样的世界,显然不适合于人类居住

②它不能帮助人解决人生问题,它的存在,只是“一个梦、一则幻想”而已

③诚如台湾作家张大春所说,文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

④一个语言无味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坚硬、僵死的世界

⑤因为人心所需要的温暖、柔软和美好,并不会从这个世界里生产出来

⑥这个时候,就不由得让人想念起文学来了——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是软化人心、创造梦想

A.④①⑤⑥③②

B.④⑤①②③⑥

C.③②①④⑤⑥

D.③④①⑥⑤②

16.下列诗词名句的作者,错误的一项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B.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陆游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第Ⅱ卷(共102分)

二.阅读:

本题共14小题,共42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7-28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2题。

(21分)

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

乔叶

①每天下午,接过孩子之后,我都要带着他在街上溜达一圈,这是我们俩都很喜欢的习惯。

闲走的时候,看着闲景,说着闲话,我就觉得这是上帝对我劳作一天的最好奖赏。

②每次我们走到文华路口,我就会停下来,和一个卖小菜的妇人聊上几句,这是我们散步的必有内容。

这个妇人脸色黑红,发辫粗长,衣着俗艳,但是十分干净。

她的小菜种类繁多,且价廉物美,所以常常是供不应求。

我常在她这里买菜,所以彼此都相熟。

因此每次路过,无论买不买菜,都要停下和她寒暄。

 

③客户多的时候,也帮她装装包,收收钱。

她会细细地告诉我,今天哪几样菜卖得好,卤肉

用了几个时辰,西兰花是从哪个菜市上买的,海带丝和豆腐卷怎样才能切得纤纤如发,而香菇又

得哪几样料配着才会又好吃又好看。

听着她絮絮的温语,我就会感到一波波隐隐的暖流在心底盘

旋。

仿佛这样对我说话的,是我由来已久的一个亲人。

④那位妇人的笑容,如深秋的土地,自然而醇厚。

⑤一天夜里,我徒步去剧院看戏,散场时天落了小雨,便叫了一辆三轮车。

那个车夫是个年

近五十的白衣汉子,身材微胖。

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我忽然想起附近住着一位朋友,我已经很

久没见到她的了,很想上去聊聊。

便让车夫停车,和他结账。

⑥“还没到呢。

”他提醒说,大约以为我是个外乡人吧。

⑦“我临时想到这里看一位朋友。

”我说。

⑧“时间长么?

我等你。

”他说,“雨天不好叫车。

⑨“不用。

”我说。

其实雨天三轮车的生意往往比较好,我怎么能耽误他挣钱呢?

⑩然而,半个小时后,我从朋友的住处出来,却发现他果真在等我。

他的白衣在雨雾中如一

团朦朦的云朵。

⑪那天,我要付给他双倍的车费,他却执意不肯。

“反正拉别人也是拉,你这是桩拿稳了

的生意,还省得我四处跑呢。

”他笑道。

我看见雨珠落在他的头发上,如凝结成团的点点月光。

⑫负责投送我所在的居民区邮件的邮递员是个很帅气的男孩子,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左右。

染着头发,戴着项链,时髦得似乎让人不放心,其实他工作得很勤谨。

每天下午三点多,他会准

时来到这里,把邮件放在各家的邮箱里之后,再响亮地喊一声:

“报纸到了!

⑬“干嘛还要这么喊一声呢?

是单位要求的么?

”一次,我问。

他摇摇头,笑了:

“喊一

声,要是家里有人就可以听到,就能最及时地读到报纸和信件了。

⑭后来,每次他喊过之后,只要我在家,我就会闻声而出,把邮件拿走。

其实我并不是急

于看,而是不想辜负他的这声喊。

要知道,每家每户喊下去,他一天得喊上五六百声呢。

他年轻

的声音,如同铜钟与翠竹合鸣的回响。

⑮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人,都能给我这种难忘的感受。

满面尘灰的清洁工,打着扇子赶

蚊蝇的水果小贩,双手油腻腻的修自行车师傅……只要看到他们,一种无原由的亲切感就会漾遍

全身。

⑯这些尘土一样卑微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出没在我的视线里,他们的精神沉淀在我的心灵

里。

他们常常让我感觉到这个平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可爱,这个散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默契,而

看起来如草芥一样的生命籽种,其实是那么坚韧和美丽。

⑰我知道,没有天堂,生活就是天堂,许多人在天堂里睡着,而我是一个醒了的天使。

(有删改)

17.请根据本文内容,补全下列表格(6分)

人物

事件

美丽之处

卖菜妇人

与我寒暄

热情善良

三轮车夫

小区邮递员

提醒居民

 

18.请联系语境,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3分)

听着她絮絮的温语,我就会感到一波波隐隐的暖流在心底盘旋。

19.文中划线句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得极为巧妙,请你任选一句品析其表达效果。

(4分)

①那位妇人的笑容,如深秋的土地,自然而醇厚。

②我看见雨珠落在他的头发上,如凝结成团的点点月光。

20.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4分)

21.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