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微生物药物教案.docx
《抗微生物药物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微生物药物教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抗微生物药物教 案
永胜县职业高级中学
谭桂甲
抗微生物药物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和应用及性状。
2、 掌握常用抗生素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
3、 掌握抗微生物药的合理使用
4、 了解常用抗生素药物的用法、规格、制剂和用量。
5、 理解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及分类
6、 熟悉抗生素的种类、分类和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
1、 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和应用及性状
2、常用抗生素药物的相互作用。
抗生素的种类、分类和作用机制。
3.常用抗微生物药的使用和应用。
教学难点:
1、 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2、 药物的相互作用教学课时 16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抗微生物药物
包括化学治疗药(凡能有选择性的作用于体内、外的病原微生物,发挥抑制和杀灭病原体而对机体毒性较小的药物。
如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消毒防腐药。
抗生素曾名抗菌素,是由某些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真菌、病毒、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
)在生命繁殖过程产生的,能以低微浓度选择性地抑杀其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目前主要采用生物发酵的方法进行生产,有的可以化学合成,或将提取的抗生素经分子结构改造后制成各种半合成抗生素。
二、理想的抗病原微生物药物应具备的条件:
1、选择性高
2、不易产生抗药性
3、毒付作用小
4、优良的药动学特性
5、性状稳定
6、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三、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可将其分类为:
1、β-内酰胺类,如青霉素类、头孢类等;
2、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类、庆大霉素等;
3、四环素类,如土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等;
4、氯霉素类,如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
4、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等。
四、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1、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细菌细胞壁有维持细菌的形状、保护细菌不受周围环境渗透压的影响和机械损伤的作用。
青霉素类可以阻碍它的合成,影响细菌的生长。
2、改变细胞的通透性 细胞膜是渗透压的屏障受到损伤后使细菌的主要成分流出,改变其通透性,使细胞死亡。
3、影响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如氯lv霉素、链霉素、庆大
霉素、卡那霉素、等
4、改变细菌的核酸代谢病菌抗药性产生的机制一、抗药性
1、天然抗药性
2、获得性抗药性
抗药性可以通过染色体或质粒而传给子代。
二、抗药性产生的机制
(一)病菌产生灭活酶
1、水解酶
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青霉素酶、广谱酶、超广谱酶
2、钝化酶灭活氨基甙类
(二)病菌改变膜的通透性以增强膜屏障作用
病菌细胞膜中的微孔蛋白发生改变,使四环素、氨基甙类不易透过细胞膜。
(三)菌体内与药物结合的靶位的改变以降低病菌与抗菌药物的结合力
敏感菌PBPs(青霉素结合蛋白)种类增多,使敏感菌与青霉
素类药物结合能力下降。
敏感菌核蛋白体30S上面的链霉素受体P10的蛋白质发生改变,使敏感菌与链霉素结合力下降。
(四)病菌形成代谢拮抗剂与药物争夺靶酶。
金葡菌形成较多的对氨基苯甲酸,与磺胺类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磺胺药作用下降。
五、常用的抗生素
1、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抗生素
㈠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分为天然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
天然青霉素是从青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制得,主要有青霉素F、G、X、K和双氢F五种。
尤其是青霉素G,性质,较稳定,作用最强,产量较高,故在临床上使用最广。
由于天然青霉素不耐酸、不耐青霉素酶、抗菌谱窄、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半合成青霉素,如氨卞西林、阿莫西林、海他西林等。
这些半合成的青霉素有耐酸、耐酶的特点,并且可延长青霉素在动物体内有效的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克服了天然青霉素的缺点。
青霉素属杀菌性抗生素,其杀菌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繁殖期的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故称繁殖期杀菌剂。
本品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因为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的60%以上的成分是粘肽。
青霉素纳(青霉素G钠)
由青霉菌等的培养基中分离而得。
是青霉素G(一种不稳定的有机酸)与金属钠离子结合而成的盐。
【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极易溶与水,有吸湿性,性质较稳定,耐热性也强。
但配成水溶液后即不稳定,耐热性也降低,在室温下抗菌活性易于消失。
因此,其水溶液应现用现配。
【作用与应用】
抗菌谱较窄,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作用,对部分革兰氏阴
性菌、各种螺旋体和放线菌也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各种疾患,如炭疽、气肿疽、恶性水肿、放线菌病、坏死杆菌病、牛肾盂肾炎、钩端螺旋体病及乳腺炎、子宫炎、肺炎、败血症等。
青霉素对细菌产生的毒素无效,故治疗破伤风时宜与破伤风抗毒素合用。
【药物相互作用】
(1)阿司匹林、磺胺药对青霉素的排泄有阻滞作用,合用可升高青素类的血药浓度,也可能增加毒性。
(2)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类等抑菌剂对青霉素的杀菌活性有
干扰作用,不宜合用。
(3)重金属离子(尤其是铜、锌、汞)、醇类、酸、碘、氧化剂、还原剂、及呈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或四环素注射液都可破坏青霉素的活性,属禁忌配伍。
(4)胺类与青霉素G可形成不溶性盐,使吸收发生变化。
这种相互作用可利用以延缓青霉素的吸收,如普鲁卡因青霉素。
(5)青霉素G钠溶液与某些药物溶液(两性霉素、头孢噻吩、盐酸氯丙嗪、盐酸林可霉素、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盐酸土霉素、盐酸四环素、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不宜混合,因可产生混浊、絮状物或沉淀。
【不良反应】
青霉素安全范围广,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引起过敏反应,局部表现为注射部位水肿、疼痛,全身表现为荨麻疹、皮疹、虚脱。
也可诱导胃肠道的两重感染。
【最高残留限量】残留标准物:
卞青霉素肌肉、脂肪、肝、肾50μg/kg 奶4μg/kg
【用法与用量】
肌内注射 一次量 每1kg体重 1万~2万单位 用2~3日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适量使溶解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青霉素钠
(1)0.24g(40万单位)
(2)0.48g(80万单位)(3)0.6g(100万单位) (4)0.96g(160万单位)
注射用青霉素钾
(1)0.25g(40万单位) (4)1.0g(160万单位)
(5)2.5g(400万单位)
注:
每lmg青霉素钠相当于1670个青霉素单位;每lmg青霉素钾相当于1598个青霉素单位。
氨苄西林钠
为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或结晶;无臭或微臭,味微苦;有引湿性。
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乙醚中不溶。
10%水溶液的pH值应为8一10。
【药理】
(1)药效学 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梭菌、棒状杆菌、梭杆菌、丹毒丝菌、放线菌、李斯德氏菌等的作用与青霉素近似。
能被青霉素酶破坏,对耐青霉素金葡菌无效。
由于青霉素侧链。
位引入氨基后,使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增强,从而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如布鲁氏菌、变形杆菌、巴斯德氏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嗜血杆菌等有抑杀作用,但易产生耐药性。
多数克雷伯菌、绿脓杆菌对本品耐药。
(2)药动学本品对胃酸相当稳定,内服后吸收良好,单胃动物约可吸收30%~55%,食物可降低其吸收速率和数量。
给犊牛(2~6周龄)混于乳中投喂18,3h达血药峰浓度(0.67μg/mL),持续2h后缓慢下降,如在禁食后投喂1g,2h达峰浓度(3.15μg
/mL),随之迅速降低。
鸡按每kg体重50mg量一次内服,1h达血药峰浓度,血中有效抑菌浓度维持5~6h.
本品注射后吸收迅速,血药浓度高,但下降亦快。
给犊牛静脉注射(5mg/kg)后5min出现血药峰浓度(16.2μg/mL),2h降到lμg/mL;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的起始浓度较低,即使增大剂量(12mg/kg)也不能产生比静脉注射(5mg/kg)高的血药浓度。
成年黄牛按10mg/kg肌内注射后,5min血药浓度可达14.54μg
/mL,于14min达血药峰浓度18.46μg/mL,猪按6.6mg/kg肌内注射,几血中浓度达5.7μg/mL,随之很快下降,6h即大部分消失。
如按10mg/kg肌内注射则于13min,血中达峰浓度12.06μg/mL。
本品的Vd,犬为0.3L/kg,猫为0.167L/kg。
可分布于肝、肺、前列腺、肌肉、胆汁和胸水、腹水、关节液中,其在脑脊液中含量较低(血浓度在24.9μg/mL时,脑脊液浓度为
o.8μg/mL,脑脊液是血液浓度的4.4%),但脑膜有炎症时,脑脊液浓度可上升为血液浓度的9.1%一12.7%。
本品易透过胎盘,静脉注射后0.5~1h,胎儿的血药浓度接近于母体血药浓度。
关节有炎症时,其在关节液中的浓度可达到或超过血药浓度。
本品约有20%与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结合。
乳汁中含量低。
主要通过肾小管排泌,在尿中排出,部分在体内代谢为无活性的青霉噻唑酸而排泄。
其消除半衰期较短,猪为1.06h,黄牛0.98h,犬、猫0.75~1.33h,故体内消除较快。
【用途】
主用于敏感菌引起的肺部、肠道、胆道、尿路等感染和败血症。
如牛的巴氏杆菌病、肺炎、乳腺炎、子宫炎、肾盂肾炎、犊白痢、沙门氏菌肠炎等;马的支气管肺炎、子宫炎、腺疫、驹链球菌肺炎、驹肠炎等;猪的肠炎、肺炎、丹毒、子宫炎和仔猪白痢等;羊的乳腺炎、子宫炎和肺炎等。
【药物相互作用】参见青霉素钠。
(1)本品溶液与下列药物有配伍禁忌:
琥珀氯霉素、琥乙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盐酸土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金霉素、硫酸阿米卡星、硫酸卡那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盐酸林可霉素、硫酸多黏菌素B、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
(2)本品在体外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可被林可霉素抑制;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肠杆菌属的抗菌作用可被卡那霉素加强。
庆大霉素能加速氨苄西林对B组链球菌的体外菌作用。
【注意】参见青霉素钠。
(1)对青霉素耐药的细菌感染不宜应用。
(2)对青霉素过敏的动物禁用;成年反刍动物禁止内服;马属动物不宜长期内服。
(3)本品溶解后应立即使用。
其稳定性随浓度和温度而异,即
两者愈高,稳定性愈差。
在5℃时1%氨苄西林钠溶液的效价能保持7天。
(4)在酸性葡萄糖溶液中分解较快,有乳酸和果糖存在时亦使稳定性降低,故宜以中性液体作溶剂。
(5)休药期,牛6日,猪15日。
牛奶废弃期2日。
【用法与用量】
内服 一次量 每lkg体重 犬、猫20—30mg 一日2~3次混饮 每1L水 禽600mg
肌内、静脉注射 一次量 每lkg体重 家畜10~20mg
一日2~3次 连用2~3日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
(1)0.5g
(2)1g ⑶2g氨苄西林钠胶囊
(1)0.25g
(2)0.5g
氨苄西林钠可溶性粉 100g:
55g
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
【性状】
本品系阿莫西林的三水化合物。
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
在水中微溶,在乙醇中几乎不溶。
0.5%水溶液的pH值为3.5~5.5。
本品的耐酸性比氨苄西林强。
本品的钠盐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或结晶;无臭或微臭,味微苦;有引湿性。
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乙醚中不溶。
【药理】
(1)药效学参见青霉素钠。
本品穿透细胞壁的能力较强,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迅速成为球形体而破裂溶解,故对多种细菌的杀菌作用较氨苄西林迅速而强。
但对志贺氏菌属的作用较弱。
细菌对本品有完全的交叉耐药性。
(2)药动学阿莫西林在胃酸中较稳定,单胃动物内服后约?
4%一92%被吸收。
食物能降低其吸收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