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2659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内容培养优秀的品质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3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三个儿子》,学习默读,培养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

3、围绕《大家都来帮帮他》的话题进行口语交际,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

2、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学会关爱父母,关爱他人。

单元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对话,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单元教学难点:

激发、调动学生写话的兴趣和愿望,把自己要说的话有条理地连起来并写出来。

本单元计划用12课时完成教学(总课时)

 

课题名称:

21画家与牧童教材页码:

95--99

课时内容时间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运用汉字的构字规律和自己积累的方法自主识字;朗读重点词句,在读词读句中识字、巩固生字,积累词语。

分角色表演课文,懂得文中所阐明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观

图文结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由读、充分读,在读中体会画家与牧童的优秀品质。

教学内容分析(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结合插图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懂得既要懂得敢于挑战,也要谦虚谨慎

的道理。

学情分析:

相信学生们读了这篇课文,会有更多的感受,会有更多自己的独特体验。

教学时,要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要给他们个性化表达的机会。

教学媒体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再次修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时目标:

1、借助拼音能正确认读13个生字,指导正确书写“抹、价钱、购”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四小节,读好行人纷纷夸赞的话。

3、朗读体会戴嵩作画技术的高超,从而感受戴嵩的“著名”,为下一课时体会戴嵩谦虚的这一人物质品质做好好铺垫。

4、结合“夸赞、称赞、赞扬”等词语教学感受语言的丰富性。

一、读题观图,激发兴趣 

1、同学们,知道吗,我国有很多画家以画动物出名,这些画家往往只用水和墨就能把动物画得像真的一样,想看看吗?

好,那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他们的绝妙之作。

2、课件出示中国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师简单介绍:

看,这是齐白石老人画的虾,栩栩如生。

这是徐悲鸿画的马,有的奔腾,有的跳跃。

这是李苦禅画的鹰,虽然它静静地站立在画中,但同样惟妙惟肖。

这是戴嵩画的《斗牛图》……课件停留在《斗牛图》。

戴嵩,这两个字有点难读,谁会读?

指名读。

“戴”还是生字呢。

这个字,除了当姓,它还可以用做动词,比如我们天天早上都要戴——红领巾,戴——黄帽子也是这个“戴”。

明白了吧,“戴”字可以作为我们的姓还可以是一个动作呢!

让我们再读读这个名字吧!

——戴嵩

3、戴嵩特别喜欢画牛,画出的牛像真的一样,活灵活现,这幅《斗牛图》就是他的代表作。

说起这幅画,传说还有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呢?

这个故事就是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学习的一篇课文。

板书课题21画家与牧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画家、牧童,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2、听你们琅琅的读书声,老师觉得读书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儿。

 

3、读了课文,你们知道画家、牧童,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4、师随机引导说完整、简洁。

(画家戴嵩画了一幅《斗牛图》,大家都称赞他,只有牧童批评他,画家虚心接受批评。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故事,先走近画家戴嵩,来领略他高超的画技吧!

三、精读课文,探究发现

(一)自己读读1-2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知道了他高超的画技的?

预设1、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

预设2、出示: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重点交流“一……就……”

你还能学着说说戴嵩的画是怎么受欢迎的吗?

出示句式: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_______。

预设3、出示:

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重点交流“没有不点头称赞”、“争着”

戴嵩的画技这么吸引人啊!

谁来夸夸?

评价预设:

真了不起!

听出来人人都在称赞哪!

听出来大家还要争抢着买画呢!

预设4、画什么呢?

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好了。

联系上下文理解“沉思片刻”

(1)预设:

“沉思片刻”:

思就是——(思考)思是思考,在前面加上一个沉字,你猜猜是怎样的思考呢,(把心静下去,很用心地思考)片刻就是,“沉思片刻”就是只静下心想了一会儿。

师:

戴嵩沉思片刻就想好了要画一幅《斗牛图》,可见(戴嵩构思很快,画画水平很高)

(2)预设:

“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

A、“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是中国画中两种不同的画法,有位美术老师用这两种方法画了一幅《鱼戏荷叶图》,我们一起来看看,如果你看到他是用哪种方法画的就说出来。

你们可要睁大小眼睛看仔细了!

B、出示课件,现在你们一定能读好这两个词了。

C、这个句子你们肯定也能读好了——指导朗读句子

2、戴嵩不仅想得快,画得也很快很好,画画的技术这么娴熟,难怪说他是著名的画家呢!

所以围观的人看了,都怎么样呢?

(纷纷夸赞)听听他们都怎么夸赞的?

读一读吧!

课件出示:

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

”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①听着围观人的夸赞你知道了什么?

小朋友,受到夸赞是快乐的,夸赞别人也同样快乐。

②不信,你们也来夸一夸吧!

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句自己先练一练,如果还能加上动作,就更棒了。

③谁愿意当商人来称赞一番?

指名读商人说的话。

理解“绝妙之作”

④谁还愿意当教书先生来赞扬赞扬?

师读叙述部分,师生合作分角色读这三句话。

⑥小朋友,你们刚才也领略了戴嵩的绝妙之作,再看看他的画,你们这些围观的人,也来夸一夸呀!

⑦像这样你夸一句,我夸一句,他夸一句,就叫——。

相机理解“纷纷夸赞”。

同样是夸赞的意思,课文里还有两个和它不一样的词呢,你能找出来吗?

(称赞、赞扬)你瞧,咱们祖国的语言多丰富啊!

就在大家纷纷夸赞画家的时候,一个牧童却说他画错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五、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认读儿歌,巩固生字。

这堂课,我们学到的知识,老师还编了一首识字歌呢,读一读,横线上的词你会填吗?

画家戴嵩本领高,   

浓墨涂抹大手笔,  

轻笔细描精勾画,   

富人高价把画购,

众人纷纷点头赞。

 

2、“抹”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会写的一个生字?

写这个字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提示:

提手旁,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是末,上横长,下横短。

3、还有“购”你可以编个顺口溜记住它吗?

(花钱购买宝贝)你想提醒大家不能写错哪里?

(右边里面不能写成了“点”)

4、“价”就自己写好它吧

5、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再写一个。

六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一、旧知导入

二、读文品悟

对比,感悟人物品质。

戴嵩──牧童

1、同意老师这种写法的小朋友,你们来夸夸戴嵩。

2、不同意老师这种写法的小朋友,你们来说说理由。

3、学习第5自然段。

牧童进来喊了什么?

他这一喊,大家都怎么样啦?

听到小牧童这样喊,围观的人什么反应?

戴嵩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1、有感情地朗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

2、深入思考:

你觉得这是怎样的画家,怎样的牧童?

3、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

(2)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诵读全文。

三、规范写字

重点指导“兄、呆、商、”

四、总结

画家和牧童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

但是最近又有人在网上向牧童挑战他认为两牛相斗的时候,尾巴翘起说明牛心情好,这样更容易斗赢,想了解具体情况吗?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查有关的资料。

五、布置作业

 

 

1、欣赏作品。

 

2、认读戴嵩。

 

3、齐读课题。

 

1、赶快打开书95页,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在读课文时还要特别注意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尽量读通顺读正确,开始吧!

2、让几个小朋友来读读课文吧。

其他小朋友,你们的任务是仔细听,还要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画家、牧童,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1、自己读读1-2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知道了他高超的画技的。

 

2、说得这么好,读得一定会更好。

男孩子和女孩子来比一比,怎么样?

男女生赛读。

 

3、理解“沉思”。

 

4、齐读句子。

 

5、看课件,读词。

6、朗读句子

7、听读了句子你有什么想说的?

你为什么要读得这么快啊?

如果你把“一会儿……一会儿”读得快一些,这句话会读得更好了。

 

8、学生自由炼读。

 

9、分角色读。

 

10、同桌练习——指名夸——全体起立夸

 

1、认读儿歌,巩固生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1、指导书写。

2、练习写字。

3、评议学生写的字。

说优点,提意见。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指生读1-4段。

2、说理由。

 

1、轻声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2、练习读、同桌分角色读、指导读、范读、评议读、表演读。

 

3、诵读全文。

 

1、观察生字,写好这些字应注意什么。

2、描一描,写一写。

 

1、收集齐白石、徐悲鸿等画家的资料。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预习22我为你骄傲。

(注:

教学设计中要体现作业分配、布置情况)

板书设计:

21画家和牧童

大人小孩

著名画家牧童

画画放牛

谦虚勇敢、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

课后反思:

课题名称:

22我为你骄傲教材页码100---103

课时内容时间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心情的变化,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情感。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过程与方法

采用多种方式自主、合作识字,抓住关键词句、情感变化线索,品读感悟。

联系实际,讨论交流:

做错了事,应当怎么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出示“骄傲”一词,理解“骄傲”的意思,朗读课文,填补便条内容,了解“我为你骄傲”的原因;讨论交流老奶奶的做法,体会她的宽容与慈爱。

教学内容分析(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我”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老奶奶为什么写“我为你骄傲”。

学情分析:

课文中的主人翁小时候的事在我们的学生身上也有发生,相信同学们在读了课文之后会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教学媒体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再次修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一、理解“骄傲”,导入揭题

1、老师带了个词语老朋友来见见大家,还认识它吗?

(出示词语“骄傲”。

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和“骄傲”有关。

(出示课题──我为你骄傲)

3、读了课题后,你的小脑袋里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学生自读,初步感知

大家提的这些问题只要我们认真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想读课文吗?

老师布置自学要求:

1、自由地、小声地把课文读通顺。

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3、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识它们。

三、创设情景,学习新词

1、刚才大家读课文真认真,老师真为你们骄傲!

大家读课文的时候画出了生字新词吗?

2、看到大家读得这么认真,这些词语真高兴!

看,它们都蹦到信封上来了!

谁愿读?

(课件出示八个信封和一个信箱,上面有本课带拼音词语)

3、课件演示:

    词语上拼音变成邮票。

    谁还会读?

这回你读对了信就可以塞进邮箱了。

4、谁来读给大家听?

    

5、邮递员来了,把信取出来了。

    (教师拿出八个与课件相同的信封状的词卡)

    现在这些信要坐上火车送走了,火车火车往那开?

谢谢你们安全地把字宝宝送回家!

四、激发兴趣,熟读课文

信封把词语宝宝们送回了课文中,你能把课文读通顺吗?

四人小组读一读吧。

先说说你们小组准备怎么读?

  (“我”在课文中是指老奶奶,“你”在课文中是指小男孩,……)

五、写字

1、本课要学写哪些字?

2、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3、描一描,写字时有什么体会?

4、需要老师教写哪些字?

适时指导“璃”。

5、巡视,个别指导,评价。

 

六、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一、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

2、出示骄傲一词。

3、朗读课文的展示。

 

二、入情入境,朗读感悟

1、听教师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后采用教师领读、指名读、赛读、齐读等形式,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

 

3、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读后交流,可从中体会到“不自在”的感觉。

4、分段读、男女读。

指名读、小组读第六段。

5、“我”打碎了老奶奶家的玻璃,老奶奶为什么还为他高兴、自豪呢?

想知道原因吗?

 

6、到课文中找一找吧。

找到后同桌交流一下:

读一读;

 

三、延伸拓展,领悟真情

 

四、作业布置。

 

 

1、谁能用这个词说句话?

(相机指出“骄傲”的两种意思。

2、学生齐读课题。

3、读文质疑。

 

1、自由、小声地读课文。

2、标自然段序号。

3、自主识字。

 

1、指名学生读,课件演示:

每读对一词信封就塞进信箱。

2、开火车读生字。

 

1、各小组说说读课文方法。

2、读后交流。

1、读生字。

2、观察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和书写要注意什么。

4、描一描,写一写。

5、评价书写的字。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1、读生字词语卡片。

2、回顾“骄傲”一词的意思。

3、朗读课文。

 

1、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朗读第一、二自然段,读后学生互评:

是否加字漏字,是否通顺。

3、全班齐读。

4、介绍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我和几个小伙伴扔石子玩,不小心打破了老奶奶家窗户的玻璃。

5、理解并读词:

风和日丽。

换一个词语说说:

(如“阳光明媚”、“春光灿烂”等)

6、学生自然找到两个比喻句:

    “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觉得很开心,很有趣。

“我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1、多种方式读,感受人物内心的情感。

 

1、默读三自然段。

 

分组读六自然段。

 

﹙1﹚ 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

(教师相机指导)

﹙2﹚ 想象:

如果你是小男孩,你会在便条上写些什么呢?

﹙3﹚“我”真诚地向老奶奶道歉后,心里又有什么感受?

﹙4﹚比较句子:

    我心里感到一阵轻松。

我心里顿时感到一阵轻松。

从“顿时”这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我们来读一读第5自然段吧。

 

﹙1﹚学生自读交流。

﹙2﹚指名学生读、齐读课文第4.5自然段。

﹙3﹚ 学生发挥想象,以各种态度的道歉帮助理解“真诚”的含义。

﹙4﹚体会“─阵轻松”。

﹙5﹚ 体会句子:

心情一下子就轻松了。

齐读第5自然段。

 

1、读到这,你想对小男孩说些什么?

2、大家说得真棒!

让我再次端起课本,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吧。

3、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情是很多的,今后你会怎么做?

4、学生自由说。

学生可有多种体会,如:

知错就改、诚实、勇于认错、不玩不恰当游戏……

5、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6、自由说说。

 

1、抄写自己认为有用的好词佳句。

2、学学课文中的样子,写写打比方的句子。

 

(注:

教学设计中要体现作业分配、布置情况)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课题名称:

23三个儿子教材页码:

104---107

课时内容时间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朗读示范,感受人物说话的语气;讨论探究,研读课文,体会人物说话的心情;小组合作,角色表演,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自己积累的方法自主识字;抓住“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这一问题,讨论交流,理解内容,体会道理。

感情朗读,角色表演,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

教学内容分析(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

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学情分析:

我们二年级的学生在理解课文7—13自然段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部分主要写三个妈妈拧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这时她们的三个儿子迎面跑了过来。

只有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

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老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去悟出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媒体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再次修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平时你们的妈妈夸奖过你们吗?

2、妈妈是怎么夸你的,谁来学一学?

请你试试着描述或表演一下。

预设:

生:

你真是个好孩子。

评:

妈妈这样夸奖你,你一定很高兴吧?

生:

你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

评:

你学得真像,你的妈妈真会夸奖你。

生:

3、过渡:

有三个妈妈也和你们的妈妈一样,要来夸夸她们的儿子,她们是怎么夸的呢?

让我们走进课文——

23三个儿子(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2、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3、过渡:

听你们琅琅的读书声,梁老师觉得读书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儿。

那读的效果怎样呢?

老师要来考考你们:

出示词语,句子。

这是生字组成的词语和句子。

(课件出示词语)同桌互读

 

4、学习词语:

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都得到了同桌的表扬,来,展示一下!

(1)嗓子、晃荡、沉甸甸、拎着水桶

嗓:

形声字,摸一摸嗓子的位置,嗓子在口里面。

晃是多音字,在这里我们读第四声。

沉甸甸:

甸单独读第四声,放在这个词里读第一声。

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有哪些?

红彤彤黄橙橙

拎:

读准字音,读词卡后的词语

桶:

换偏旁,如涌通

(2)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用既――又――说话。

4、写字练习

(1)老师这儿还有两个字,你们认识吗?

出示课件:

“胳膊”在田字格中。

看这两个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都是左右结构、月字旁、和身体有关系)

(2)你还知道哪些月字旁的字?

(学生说)

课后还可以查字典和更多月字旁的字交朋友。

(3)我想写写“膊”字,哪位小老师能给我提个醒儿,要写好这两个字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提醒写字时的要点)

(4)老师范写“膊”,学生书空。

5、接力读文:

刚才小朋友不光词语读得好,写字也特别认真,下面咱们来一个“朗读接力赛”,比一比谁读得流利。

 

三、细品课文朗读感悟。

1、出示最后一段,(“三个儿子?

”老爷爷说,“不对吧?

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自读,读完后问:

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我真不明白了,明明是三个儿子啊!

过渡:

到底是不是像老爷爷说说的那样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2、第1自然段

出示第1自然段。

 

3、第2—6自然段

过渡:

妈妈们一边打水一边聊天,她们还在夸自己的儿子呢。

 

(1)、一个妈妈说: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想想,这位妈妈在夸奖她儿子的时候会用什么样的语气?

 

把你的体会放到你的朗读中去。

评:

你真会夸。

 

(2)、又一个妈妈是怎么夸的?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评:

你真会学习,比那位妈妈还会夸人呢!

(3)、听了这两位妈妈的话,你觉得她们怎么样?

总结她们的共同点:

很得意。

过渡:

那第三个妈妈是不是也这样呢?

找到第三个妈妈的反应,读一读,说一说体会到什么。

出示: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觉得这位妈妈怎么样?

她的儿子真的没有让她自豪的地方吗?

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4、分角色读三位妈妈的话。

三位妈妈在夸自己儿子的时候,语气都不一样。

 

5、学习第7、8自然段

(1)引读第7自然段:

三个妈妈打了水……

(2)三个妈妈提着水可辛苦了,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出示第8自然段,指导朗读,可以加上动作演一演。

(4)如果你是这三个妈妈中的一个,这个时候你最希望得到什么?

结束:

那三个妈妈的愿望有没有得到实现呢?

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指导书写生字

拎:

教师范写重点字。

如:

“拎”字的右边不要写成“今”。

桶:

点不要忘记了。

学生练写,共同评议,展示优秀作品。

 

四、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抓住“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一问题,讨论交流,理解内容,体会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学习书写“晃荡、甸、停、甸”

生字。

一、复习生字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过的生字词语还记得吗?

老师来检查一下

(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孩子们读读词语吧,看谁读得又响又准。

嗓子直晃荡沉甸甸聪明

胳膊腰酸拎着水桶

2、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二、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9~~11自然段)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三位妈妈提着沉甸甸的水桶往回走,如果此时你看到了你的妈妈也正提着水,向你走来你会怎么做呢?

看看文中的小男孩是怎么做的?

 

①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②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③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呀?

想说些什么?

 

3、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唱着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