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问题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2460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业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就业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就业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就业问题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就业问题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就业问题研究.docx

《就业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问题研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就业问题研究.docx

就业问题研究

目录

 

一、引言2

二、大学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2

三、就业的结构性矛盾3

四、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5

(一)、诚信问题6

(二)、性别歧视问题7

(三)、就业心理问题9

(四)、就业期望的影响9

五、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11

(一)、我国经济运行规律的影响12

(二)、人口大国的现实状况12

(三)、现行制度的缺陷13

(四)、期望与现实的差距14

六、结束语14

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与分析

经济学院统计0322070403220闫雅乐

摘要: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产生这一问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有用人单位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高校方面的原因。

本文由大学扩招、毕业生急剧增加入手,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问题:

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重视诚信、正确对待就业可能产生的心理,特别是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等问题;最后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经济学分析,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大众化教育,就业观念,扩招

一、引言

大学校园里,又开始弥漫着浓浓的离别气息,各奔东西的匆忙和伤感让这一瞬间变得刻骨铭心。

在这种感伤之下,许多毕业生内心还有些郁闷与不安,那就是对就业问题的迷茫和无助。

近年来,在中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社会热点问题中排在前几位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大学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与人才市场若造成严重脱节现象,那必然会造成学非所用,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心理压力大,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也会影响社会的发展。

在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的同时,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

二、大学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自2006年起,我国每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已超过400万人,而大学生就业率近在3年以来一直徘徊在70.0%左右,这一数字表明大学毕业生客观上已成为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目标群体,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客观事实。

有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都是扩招惹的祸。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郑功成则表示,这一说法其实并不客观。

我国每年培养几百万大学生并不多,根据统计数据显示: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平均水平在1997年即达61.1%,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为17.8%,而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到2002年只有15.0%,2005年也才上升到19.0%。

图1中:

从2000年~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一直在加速增长,从2000年首次超过100万到2007年的495万。

这一数据显示: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其后大学生数量每年以10.0%的速度递增,200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

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2%。

高等学校的扩大招生,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具有高学历求职者的人数正在迅速地增长。

大学不断扩招,待业大学生不断积累增多,针对这一问题必须及早研究对策。

图1:

2000——2007年毕业生人数(单位:

万人)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6、2007年数据为网上公布

三、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困扰着许多人。

有些人认为,经过连年的扩招,我国大学生数量已经达到饱和并存在过剩问题,进而导致了失业。

但是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大学以上人口比重至今仍严重偏低。

我国25岁及25岁以上人口中,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重在2000年只占3.6%,到2004年也才提高到5.8%,而美国为46.5%、日本为20.7%、加拿大为21.4%、澳大利亚为21.5%。

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还很少,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既然这样,为何大学生就业还如此之难呢?

其根源在于,我国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国家的经济状况,尤其是决定就业结构的状况,不同的产业构成所形成的特定组合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劳动力的构成,不同的就业结构使单位劳动者所支配的劳动资源的数量产生差别,并形成不同的产出效益。

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改变了消费结构,当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产业结构将发生转移,与此同时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相应变化。

表1:

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单位:

%)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6

19.5

47.5

33.0

50.5

23.5

26.0

1997

18.1

47.5

34.4

49.9

23.7

26.4

1998

17.3

46.2

36.5

49.8

23.5

26.7

1999

16.2

45.8

38.0

50.1

23.0

26.9

2000

14.8

45.9

39.3

50.0

22.5

27.5

2001

14.1

45.2

40.7

50.0

22.3

27.7

2002

13.5

44.8

41.7

50.0

21.4

28.6

2003

12.6

46.0

41.4

49.1

21.6

29.3

2004

13.1

46.2

40.7

46.9

22.5

30.6

2005

12.6

47.5

39.9

44.8

23.8

31.4

资料来源:

《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

1、第一产业的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EViews对表1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可得出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出结构

与就业结构

的相关系数

,数字上虽然显示是微弱相关,说明我国的第一产业的就业已经相当饱和,不能再吸纳新的劳动力,相反,它还要不断地向其他产业排挤剩余劳动力。

2、第二产业的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依然利用EViews对表1中第二产业的产出结构

与就业结构

进行相关性分析,其相关系数

,可以看出,它们是相关的,但由于选择的样本较小,需要进行相关度系数检验。

根据

,设定

分布表得相应的值为

统计量为

,因此第二产业的产出与就业线性相关性明显。

通过EViews软件分析,其回归方程为:

,给定显著性水平

,查

因为

,说明

之间有十分显著的线性关系,即回归方程显著。

可见,我国的第二产业每增加1.0%,就业就相应的增加

个百分点,说明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十分强。

3、三产业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同理得第三产业产出结构

与就业结构

的相关系数0.719,表明第三产业产出与就业之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通过EViews软件分析,其回归方程为:

因为

说明

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即回归方程显著。

以上回归方程可表明:

我国的第三产业每降低1.0%,就业将相应的减少

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下降越快,其就业人口的转移与流失就越快。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我国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呈微弱相关,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较强,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相关性。

我国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下降将导致更多的劳动力从服务业中转移出来,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所占比例将进一步下降,这说明我国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第三产业急于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转移劳动力,而第一产业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缓慢有向第二产业转移劳动力的趋势。

四、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再次呈现出“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人才难”两大现象并存的矛盾局面。

有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在求职心态、心理承受能力、各种期望值、就业观以及对自身和企业的认识方面,均与现实存在较大的差距。

今年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的调查表明,是否看重道德和潜力成为学生与企业的最大分歧。

调查中,高达68.5%的大学生认为,自身的专业水平是应聘时最为重要的“砝码”。

然而,分别有超过五成和四成的用人单位表示,他们最看重的是大学生的“道德诚信”和“发展潜力”,对“专业水平”表示关注的仅占27.6%。

这就使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在求职就业中,到底什么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呢?

(一)、诚信问题

目前,高校毕业生由于受学校内外部诸多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现象愈演愈烈。

因此,加强毕业生的诚信教育,提高毕业生的道德水准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不诚信的主要表现为:

制造假证件、伪造假成绩、毕业推荐材料作假、与用人单位违约等几个方面。

有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发现高达20.0%的应聘材料有作假的现象,他们有意夸大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绩,美化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如修改自己的成绩,将别人的三好学生证书、优秀干部证书,甚至把别人发表过的文章、科研成果等改头换面复印变成了自的辉煌履历,堂而皇之地交于用人单位。

而造成这些不诚信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1、社会诚信氛围不浓厚。

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下,诚信在消退,“拜金”主义在滋长;在利益面前,诚信已变得脆弱不堪;信用危机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主要因素。

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使守信者缺乏保护,让失信者从中享受渔翁之利。

于是,毕业生在深受诚信之害的同时,逐渐学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生存”,如何保护自己。

2、用人单位招聘方式不科学。

目前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误区:

不论什么岗位,都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有的职位明明只需懂办公自动化软件的简单操作,却硬要有计算机二级证书;明明不需要多高的英语水平,偏偏规定要过英语六级;要求工作经验要多,对于刚踏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来说,这一系列要求是很难一一满足的,为了获得一份工作,不得不对自己的简历进行“加工”,从而导致了签约后公司对毕业生不满而引起违约。

3、学校监督力度不够。

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部分高校片面追求就业率,对于毕业生的虚假包装采取了默许甚至是纵容的态度。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行为的监督制度不健全、政策执行不力为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诚信问题提供了客观条件。

4、毕业生本人诚信意识未形成。

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对诚信教育的忽视使许多学生并未将违约视为失信;更有甚者将虚假包装当作求职的技巧到处宣扬。

而大学生对于其行为造成的对同学、对学校、对社会的负面影响缺乏认识,对于社会诚信氛围的营造缺乏责任感,使得就业过程中的不诚信现象愈演愈烈。

应该如何改善这种种不诚信的现象呢?

这就需要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诚信的氛围,用一整套信用机制来约束缺乏诚信的行为。

进行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加快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切实加强道德的宣传教育,大力提倡全社会的商业道德水平,增强全民信用观念,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将对大学生的诚信观念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认识,倡导大学毕业生从自我作起,诚信创业。

(二)、性别歧视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不断增长,女大学生的比例逐年增加。

从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女大学生的比例一直处于平稳的上升趋势。

图2:

1995年——2004年女大学生所占比例

数据来源:

《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

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62个城市的调查却显示,有67.0%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性别限制,或明文规定女性在聘用期不得怀孕生育。

而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65.0%的高校女毕业生认为自己找工作的最大障碍是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

这表明,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造成女大学生成为就业弱势群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学校的原因,也有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①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的消极影响阻碍了女大学生就业。

②政策法规不完善、保障制度不健全制约女大学生就业。

③社会就业大环境加剧了女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④从女大学生自身方面看,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生理差异,大多数女大学生在体力和精力上往往不如男大学生,这是众所周知的,也是无法选择的;一些女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在观念中,受传统文化影响,一些女大学生仍未能走出“我不能”的阴影,这就使女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其实现顺利就业。

改善性别歧视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优化文化环境,健全保障体系,致力于消除文化观念中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在全社会倡导性别平等、就业公平的文化观念。

其次,大力加强就业指导,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

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女大学生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为女大学生提供各种切实有效的服务和帮助。

最后,还要增强女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市场不相信眼泪,女大学生要想在就业竞争中获胜,靠的是实力,靠的是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总之,女大学生只要能够充分把握自身特点,挖掘自身潜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建立起综合性强且有其个性特点的知识能力结构,就能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就业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既为广大的大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就业难度增大,给广大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大学毕业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有:

盲目自信的自傲心理;自卑怯弱的退缩心理;急功近利的攀比心理;患得患失的焦虑心理;缺乏主见的依赖心理;求职失败的挫折心理等等。

其实对于众多的择业心理障碍,大学毕业生并不用太过担忧,只要正确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所要应聘的职位,了解社会,增强自身的耐挫力,增强自信,把握住各种机遇,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主动地寻找心理帮助,进行职业心理辅导,这样,大学生们就将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对待择业。

(四)、就业期望的影响

在毕业生辛苦找工作的过程中,对求职地点、求职单位、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一系列因素持有不同程度的期望。

下面利用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的数据,对上述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

该调查涉及的样本包括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

1、在求职地点方面,以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为主

此次调查的学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主要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区域。

其中,东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学生占62.4%,中部地区为47.9%,西部地区为41.7%,东北部地区为43.4%。

这些数据显示: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地点方面,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这四个地区中,东部地区的毕业生签约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地区,而西部地区属于签约率最低的地区。

由此看来,东部地区依然是毕业生普遍看好的求职地区。

2、在工资待遇方面,转向低要求

收入虽然不是工作的全部意义和首要意义,但却是生存的基本保证。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薪酬预期上,有66.1%的大学毕业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甚至还有1.6%的学生愿意“零工资”就业。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大学毕业生已经尽可能的降低自己的要求,在工资待遇方面,已经转向低要求。

3、个人能力方面

调查显示,有24.1%的学生认为个人能力不足以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

而对这些能力进行分解时,求职过程中的难题分别表现在自我表达能力、外语能力、专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

而用人单位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其次是人际交往能力,然后依次是自我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

然而,在调查中,77.3%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五、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近年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节节攀升,与此同时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率也一直徘徊在70.0%左右。

有些人认为:

这种就业难问题,其症结主要是由于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总量上已经供过于求,达到饱和状态。

然而,据可靠资料显示,大学生就业难并不等于大学生过量,中国大学生从总量来说,与满足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相比,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境地。

就经济发展而言,现有的高素质劳动力是短缺的,而现在实生活中,则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现象。

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一矛盾,不仅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高等院校能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毕业即失业”,已经成为一句大学校园流行的口头禅,在现实生活中,失业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社会存在适度的失业规模和失业率是正常的,因此,控制失业规模和失业率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目标。

现代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出现的失业应属于非自主性的难就业,所谓非自主性,是指毕业生找不到就业岗位出现失业,并不是出于毕业生内心愿望,而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不得已的一种选择。

而所谓难就业,则是指毕业生难以找到与其人力资本价值等值的就业岗位,而不是找不到与其不等值的工作。

这里的等值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个方面是“社会有着固定的对大学生的需求岗位,大学毕业生也只能到这些岗位工作,不考虑大学毕业生去竞争与文凭不相等的其他社会岗位的‘弹性’”。

毫无疑问,这种认识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

第二个方面是由于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称、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对称、文凭价值与劳动报酬不对称而使毕业生未能找到与其人力资源等值的工作岗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重视和思考“等值问题”。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以往的“统包统分”体制早已打破,“皇帝女不愁嫁”已成过去,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难度日趋增大。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究原因,主要体现为以下四点:

(一)、我国经济运行规律的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全面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运行规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具体表现在2个方面:

1、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活力。

对大学生的就业市场而言,主要表现为专业结构的失衡和区域结构失衡。

一方面,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而社会需求却瞬息万变,加之近年来人才预测工作比较薄弱,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往往不相吻合,所学专业往往滞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毕业时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专业结构失衡。

2、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和事业结构都会不断地发生变动,需求与供给都处于不断地流动之中。

大学毕业生尽管接受了高等学校正规的学习和训练,在理论层面上具备了较高素质和技能,但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实际操作层面的素质和技能还较缺乏。

加上毕业生过分寻找与自己等值的岗位,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资源的一部分,其供给与需求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出现一定程度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二)、人口大国的现实状况

根据社会再生产原理,人口的再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相适应,人口增长超过物质资料的增长,必然会出现人口过剩的现象,并带来诸如失业、贫困等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

图3表明:

在就业人员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失业人员数量也在以一定的速度增长。

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正是我国就业矛盾突出的缩影。

由于人口基数大,尽管高等教育刚刚迈入大众化的门槛,整个社会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大学毕业生的基数也不断增大,要吸纳这群经过系统训练、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和技能的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要有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作支撑。

然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要完全吸纳这样一支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还难以做到,因而就不可避免出现大学毕业生找不到与其等值的就业岗位,毕业生就业难也就在所难免。

图3:

就业基本情况(万人)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6

(三)、现行制度的缺陷

国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虽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运行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是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与毕业生就业市场相配套的政策与制度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

实行自主择业制度要具备相应的社会宏观环境和条件,就是要建立一系列与就业市场相配套的制度。

而在现实中,我国在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干部管理制度、就业保险制度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另外,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交易不规范,而人力资本价格机制远没有形成。

种种缺陷必然造成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较高,交易成功率较低,导致部分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是不可避免。

(四)、期望与现实的差距

凯恩斯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工会垄断和非工会劳工的攀比效应会使货币工资具有易升不易降的特点,随着货币工资的只升不降和劳动力的供过于求,就会存在劳工的非自愿性失业。

这种工资特性对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存在必然的影响。

1999年高校扩招后,高等学校普遍实行成本分担制度。

以北京为例,现在一个家庭条件稍好的大学本科生,每年人力资本投入,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约2万元。

大学本科四年的人力资本投入至少要达到8万元左右,这是直接投资。

按高中毕业就业的月收入2500元计,大学生上学的机会成本为l2万元左右。

因此大学生上学的总成本约为20万元。

以大学生就业时年龄24岁、工作到60岁计算,与未上大学的同龄人相比较,如果大学生的月工资收入不比同龄人多60O元以上,他就无法收回人力资本投资,加上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值,目前,大学生的预期工资为月薪3000~3500元左右。

然而,很多单位很难保证这一预期工资,导致了许多大学生的“失业”。

六、结束语

在当前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大学生要从自己自身出发,完善自我。

找工作这条路,其实并不窄。

现在,为毕业生就业提供的“班车”越来越多了,一些“线路”不好的“车”上,“乘客”稀疏;一些开往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的“车”,大学生却宁愿挤破头,也要往里钻。

每一位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确实无可厚非。

怎样才能找到这样一份工作呢?

这就需要我们有自知之明,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不仅要考虑“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而且更要用“我能做什么”、“我能为企业带来什么”的眼光全面地审视自己,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绝不能“跟着感觉走”,总想着得到最好的。

没有付出过,怎么能奢望回报。

要学会捕捉常人难以捕捉到的成功机遇,增强创造性和独特的求职择业见解,培养良好的求职择业心态,确定恰当的期望值。

其实,求职只是走向事业成功的第一步,就好像一场马拉松比赛,开始跑在最前面的未必是最终的胜利者,因为比赛需要耐力和韧性。

如果我们能理性地考量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业的路还会那么窄吗?

 

[参考文献]

[1]王平.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因素[N].上海证券报,2007,第006版.

[2]张宝敏.大学生就业亟需调整自我认知[N].中国教育报,2007,第008版.

[3]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贾晓波.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与职业适应能力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15-16):

46-48.

[5]杨冠英.浅谈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诚信就业问题[J].经济师,2004,(8).34-36.

[6]王恩亮,杨雪宏.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