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创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2431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范创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规范创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规范创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规范创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规范创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规范创新.docx

《规范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范创新.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规范创新.docx

规范创新

规范创新扎实工作推动全省企业国有

资产统计和省属企业财务决算工作

再上新台阶

——在2009年度全省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暨省属企业

财务决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国资委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江燕

(2009年12月1日)

同志们:

为做好2009年度全省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及省属企业财务决算工作,准确评价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和省属企业财务决算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表彰2008年度全省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及省属企业财务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通报去年以来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总结国资委财务监督工作;布置2009年度全省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和省属企业财务决算工作,讲解相关报表和软件;开展专题培训。

下面,我结合省国资委的工作安排,就进一步做好全省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和省属企业财务决算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全省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发展情况

2008年,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国有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社会贡献突出,对推动全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支撑作用。

(一)企业户数继续下降,经营方式日趋规模化。

2008年度,纳入全省国有资产统计范围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称国有企业)共计2285户,比上年减少63户。

其中,省国资委监管的企业34家共856户,比上年增加56户;省直单位管理的企业92户,比上年减少11户;省辖17个市管理的市县企业1337户,比上年减少108户。

从经营规模看:

大中型企业870户,较上年增加44户,占比38.1%,较上年上升2.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1415户,较上年减少107户,占比61.9%,较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

(二)资产规模继续扩张,国有资产总量不断壮大。

2008年末,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7994亿元,较年初增长17.5%;负债总额5108亿元,较年初增长12.7%;所有者权益总额2886亿元,较年初增长27.1%;总体资产负债率为63.9%,较年初下降2.7个百分点。

其中,省属企业资产总额4589亿元,同比增长12.6%,占总量的57.4%;省直单位管理企业资产总额110亿元,同比增长9.2%,占总量的1.4%;市县企业资产总额3295亿元,同比增长25.4%,占总量的41.2%。

截止2008年12月底,全省企业国有资产总量208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较上年增长25.7%,其中,省属企业906亿元,较上年增长9.3%;省直单位管理企业49亿元,较上年减少1.6%;市县企业1133亿元,较上年增长44.9%。

(三)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明显,企业效益大幅下滑。

2008年度,全省国有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3954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795亿元,同比增长22.5%;利润总额197亿元,同比下降31.7%。

全省盈利企业户数1503家,较上年减少64家,占比为65.8%,较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省属企业2008年利润下降幅度达到45.1%,盈利户数为591户,占省属企业总户数的69%,较上年下降5.6个百分点。

(四)企业社会效益显著,贡献作用较为突出。

2008年,全省国有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980亿元,较上年增长29.3%,上交税金总额327亿元,较上年增长61.1%,约占全省财政收入的1/4。

其中,省属企业完成增加值706亿元,上交税金总额216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7.2%和23.9%,税金约占全省财政收入的1/6;市县企业完成增加值257亿元、上交税金总额107亿元,较上年增长75.1%和330.9%。

此外,全省国有企业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全力保证就业,2008年末从业人员达到76.9万人,较上年增长3.6%。

(五)总体实现保值增值,但较上年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2008年,全省国有企业年初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1663.8亿元,年末国有资本及权益总额2087亿元,扣除客观因素329.7亿元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5.63%,同比下降5.03个百分点。

其中,省属企业保值增值率为103.07%,同比下降8.93个百分点;省直单位管理企业保值增值率为105.07%,同比下降6.75个百分点;市县企业保值增值率为108.37%,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省属企业及各市监管企业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持续影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控风险,生产经营企稳回升态势明显,经济效益降幅逐月收窄,特别是各市监管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增长。

——省属企业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

一是生产同比继续好转,增加值增幅首次转正。

1-10月份,省属企业汽车、原煤产量保持15%以上的增长,电解铜、电力保持5%以上增长,钢铁产量同比继续收窄;累计完成增加值605亿元,同比增长0.8%。

二是企业效益持续回升,降幅进一步收窄。

1-10月份,省属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341亿元、利润总额87亿元,同比下降4.7%和22.8%,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3.4和13.3个百分点。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968.7亿元,同比增长0.4%,年内也首次实现增长。

三是资产规模持续增长,资金压力有所减轻。

截止10月底,省属企业资产总额5444亿元,同比增长20.1%,所有者权益1708亿元,同比增长17.2%,总资产负债率68.6%,较9月底下降0.5个百分点。

10月底,货币资金总额874亿元,同比增长60.8%;应收账款净额166亿元,同比增长9.7%,较9月底大幅回落12.7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出现回落。

——各市监管企业整体经济运行超预期发展。

1-10月份,各市监管企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22亿元、利润总额24亿元、完成增加值154亿元,同比增长0.3%、33.1%和44.1%。

10月底资产总额2813亿元、净资产974亿元,同比增长54.2%和62.8%。

其中,滁州、马鞍山、蚌埠、阜阳等市监管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幅在30%以上,淮南、滁州、蚌埠等市监管企业利润增幅达到100%以上。

总体来看,国有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但也要看到,目前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国有企业运营仍存在较大风险和压力。

效益回升基础不牢、资产负债率偏高、流动性下降等问题将会在一定时期内制约企业的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8年以来国资委财务监督工作取得新进展

2008年以来,在委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市国资委(办)、省直有关单位、各省属企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监测企业经济运行状况,加强财务监管,防范财务风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个中心任务,积极推动构建“规范、稳健、高效”的财务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出资人财务监督体系,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财务支撑。

(一)规范创新,出资人财务监督制度建设着力推进。

一是为规范企业年度财务决算管理,提高财务会计信息质量。

制定下发了《省属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完善《省属企业财务决算审核规范》。

二是为强化资产损失责任追究,落实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责任,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制定下发了《省属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三是为加强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监管和中介机构审计质量监督。

正在研究制定《省属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管理暂行规定》和《中介机构审计质量评价办法》。

(二)加强沟通协调,财务动态监测体系不断健全。

经过充分沟通协调,在各市国资监管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于3月份正式建立起覆盖市级监管企业的财务快报制度,为及时动态了解和掌握全省国有企业运行情况奠定基础。

各市国资监管机构努力克服人少、事多、职责不到位等实际困难,做到每月12日前向省国资委报送财务快报。

铜陵、滁州、合肥、巢湖等市快报的时效性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省属企业财务快报网上直报系统于3月份正式运行,使财务快报的报送时间由每月12日提前到10日。

华强、皖中、盐业总公司、江汽等企业做到每月8日前上报财务快报,省高速总公司、省交通集团等企业的报送时间也明显提前。

(三)服务企业发展,经济运行分析机制不断完善。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省国资委切实加强月度经济运行分析工作。

及时与企业沟通信息,了解掌握经济运行的第一手资料。

江汽、铜陵有色、国元、华安、高速、交投、盐业等企业都能够按月上报分析材料,为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提供素材。

努力提高经济运行分析的质量和水平。

每月认真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盈利水平、成本费用、资金运营等主要指标变化情况,对重点企业运行状况和变动趋势进行判断和预测,形成对策建议向省政府报告,为相关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对经济运行中发现的部分企业财务数据异常情况,及时提示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

(四)严格工作规范,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和财务决算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创新方式,提高统计报表质量。

4月份,首次召开了全省国有资产统计报表会审会,集中各单位从事国有资产统计工作的人员开展报表互审,既加强了学习交流,又利于发现问题及时修改,使统计报表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进一步加强财务决算审核工作。

今年,我们从省属企业和中介机构挑选20名骨干力量组成审核组,重点就企业决算中存在的合并范围不全、会计核算不规范、合并抵消不完全等问题进行汇总梳理,及时与企业、中介机构进行沟通核实,提出处理意见。

加大决算督促整改力度。

对决算批复中提出的35条整改意见,明确要求企业整改落实到位,并将整改结果及时反馈省国资委,督促企业规范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五)强化督促指导,审计监督作用有效发挥。

加强财务决算审计质量监督,督促中介机构规范审计程序,完善审计流程,提高审计质量,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工作,不掩盖、不隐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扎实开展省属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制定了《省属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加强了审前培训、过程监督和质量控制。

组织实施了安振投资有限公司汪永平同志和安徽省盐业总公司张长顺同志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有效开展专项财务审计工作。

根据监管需要,组织完成了省水安总公司和省徽商职业学院专项财务审计、省旅游集团和皖中集团的清产核资专项审计工作,为有关决策提供依据。

(六)探索履职评估,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要求省属企业总会计师报送2008年度履职情况报告,9月份召开座谈会,进一步总结履职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

二是赴江西和河南省国资委就总会计师职责管理情况开展调研活动,学习借鉴兄弟省国资委总会计师职责管理的经验和做法,紧密结合省属企业实际,探索建立总会计师履职评估制度。

三是切实加强《安徽省省属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按照省委8号文要求,加快省属企业总会计师配备步伐。

11月正式发布招聘公告,向社会公开招考马钢集团、皖北煤电集团、皖维集团、省盐业总公司等4户企业的总会计师,以提高企业总会计师配备率,加强总会计师队伍建设。

(七)扎实工作,省属企业新会计准则平稳有效执行。

为确保省属企业新旧会计准则转换的有效进行,及时跟踪研究新准则对省属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协调解决新准则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确保新准则平稳过渡。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审计服务作用。

要求省属企业新旧会计准则转换后,期初数必须经中介机构审计并出具专项报告。

及时组织相关专家对企业上报的期初数进行逐户逐项审核,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并就重大事项向委领导专题报告后,制定下发了《关于省属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期初数转换中有关事项的处理意见》,要求各省属企业对照改正,保证期初数转换的统一、规范,数据的真实、准确。

以上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国资监管部门、省直有关单位、各省属企业大力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省国资委向全省国资系统财会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刚才我们表彰的12个先进工作单位及14个先进个人,就是对他们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

希望同志们能够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

同时希望受到表彰、奖励的单位和同志,要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努力进取,继续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企业国有资产统计、财务决算管理及有关工作中需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和财务决算工作在各单位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下,有了长足的进步,工作体系逐步建立,报送范围不断拓展,质量明显提高,时效性不断增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一)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

1、部分单位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工作组织协调力度不够,阻碍了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工作的稳步推进。

一方面,仍有个别地市国资委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不够,工作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工作联系尚不稳固;另一方面,部分地市国资委将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工作能否完成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其他部门,未能依靠自身力量独立布置落实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工作任务。

2、部分单位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工作审核不严,数据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部分单位由于安排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表收集时间较晚,审核仓促,不细致、不全面,甚至不审核就直接报送省国资委,数据质量较差;部分单位统计数据审核方式单一,仅依靠报表软件进行公式审核,未对重点关注指标进行人工核查,存在明显不合理数据。

3、部分单位对企业国有资产统计结果分析利用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统计工作仅停留在数据收集汇总层面上,未能利用统计数据对国有企业运营状况进行深入分析,部分单位不上报企业国有资产营运分析报告,统计数据的监督服务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二)财务决算工作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1、报送级次或合并范围不符合规定。

少数企业没有按照规定提供股份公司下面三级子企业相关数据;个别企业没有将股权比例超过50%的投资项目纳入合并范围。

2、没有严格按照国资委的要求编制和披露财务会计信息。

部分企业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决算专项说明编制不符合要求,相关数据不衔接,数字填列不全或者与主表关系不符;往来款项、长期股权投资等重要项目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完整;增加值计算不正确。

3、财务快报信息与年报信息差异较大。

少数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值等项目快报与决算数差异达到50%,利润项目增减变动上亿元,对基建项目不纳入合并,导致资产项目变动很大。

4、重大财务事项不报备或报备不及时。

少数企业计提巨额减值准备不及时报告,导致经营成果大幅波动;部分企业重大对外投资、担保项目不报备,使出资人无法及时了解企业资产变动状况;还有部分企业合并范围变动不报告,随意性大,影响经营成果的真实性。

5、有关会计核算不规范。

少数企业纳入合并范围内的子企业法定公积金计提不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存在多提、少提和不提等情况。

个别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和部分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或摊销、债券投资及委托贷款收益通过财务费用-利息收入来反映,未按照规定计入投资收益等。

(三)财务动态监测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

部分单位财务动态监测体系不健全、工作不够深入。

一是部分单位财务动态监测方式和内容不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与监管工作重点不衔接,未能有效发挥财务动态监测工作的监督和提示作用。

二是部分地市国资委财务动态监测范围仅局限于本级监管企业,动态监测范围不稳定,各月报送财务快报企业户数差异较大。

三是部分单位报送财务快报不积极、不及时,延误数据汇总进度。

四是部分单位财务快报数据差错较多,行业指标及投资情况表不报或存在反复修改问题。

五是部分单位财务动态监测分析力度不够,存在重数据轻分析现象。

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满足国资监管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四、关于做好2009年度全省企业国有资产统计、省属企业财务决算及相关工作的几点要求

2009年度国有资产统计及决算报表根据新会计准则做了重大调整,在新旧准则过渡时期,国有资产管理和企业财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

针对存在问题,现就做好2009年度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和财务决算工作,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安徽省省属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暂行办法》。

为加强省属企业财务监督,规范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编制工作,切实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我委于近期制定下发了《安徽省省属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暂行办法》,分别对财务决算报告的编制、财务决算报表的合并、财务决算信息的披露、财务决算的审计、财务决算报告的报送及相关处罚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希望大家回去后,认真组织所属企业财会人员学习《暂行办法》,全面熟悉和了解其主要精神和基本要求,并把它贯彻落实到2009年度的财务决算工作中去,进一步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强化财务管理,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规范编制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真实、完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质量、经营效益状况。

(二)切实做好重大财务事项报备工作。

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制定《省属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管理暂行规定》,以强化重大财务事项监管,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

今后凡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包括重要会计政策变更、利润分配、重大资产处置、重大担保、重大对外投资、重大融资、委托理财、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及其他可能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行为都要报备。

具体到财务决算工作,就是要按照《安徽省省属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做好相关财务事项的报备工作。

一是企业及各级子企业所执行的会计制度应当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保持一致;因特殊情形不能保持一致的,应当事先报备。

二是企业及各级子企业的各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发生较大变更的,应当事先报备。

三是境外子企业与企业总部会计期间或者会计结账日不一致时,应当以企业总部的会计期间和会计结账日为准进行调整。

不能进行调整的,应当事先报备案。

四是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更,应当于年度结账日之前,将变更范围及原因报备。

(三)严格工作规范,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统计和财务决算工作质量。

今年报表完全按照新会计准则要求进行了调整,与往年相比报表体系变化较大。

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今年工作的复杂性,千方百计提高报表质量。

一是要突出一个“早”字。

国有资产统计及财务决算报表工作时间很紧,要做到早安排、早布置、早落实。

二是要加强户数清理,准确界定国有资产和财务决算范围,做到户数不丢,数据不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要根据真实的交易事项、会计记录和会计账簿资料编制年度国有资产统计和财务决算报表,做到账实相符、账表相符,不得存有账外资产、不得设置账外账、不得编造虚假报告;四是省属企业要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统一集团会计政策,规范会计报表期初数调整,合理进行金融工具分类、确认与计量,不得滥用公允价值、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以及会计差错更正调节年度经营成果;五是要按照规定充分披露财务会计信息,不得对重大财务会计事项隐瞒不报。

(四)加强数据审核,确保按时保质上报国有资产统计和财务决算报表。

各单位要开展国有资产统计和财务决算报表的逐级审核工作,针对以往审核中暴露的典型问题,要突出审核重点,采用多种审核方式,严把数据质量关。

一是审核报表编报范围及内容是否齐全,填报内容是否真实,填报方法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和报表编制要求。

二是审核报表中相关指标之间、分户数据与汇总数据之间、纸质数据与电子数据之间是否一致。

三是审核报表数据年度间的重大变动是否合理,掌握变动原因。

四是审核企业上报材料是否齐全和规范。

凡发现报表编制不符合规定,存在漏报、错报以及相关数据不衔接等情况,应当要求纠正,并限期重报。

五是国有资产统计报表要加强与财政部门会计决算报表数据的比照,确保统计报表数据的全面、完整。

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是,今年的国有资产统计及财务决算报表的报送时间统一为2010年3月31日,有上市公司的企业报送时间不再推迟,希望大家回去后及时汇报,加强沟通协调,确保按时保质上报国有资产统计及财务决算报表。

省国资委将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统计和财务决算报表的审核工作,并按照《安徽省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和省属企业财务工作考核评比暂行办法》对国有资产统计和财务决算报告质量进行评比,评比结果将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

同志们,做好年度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和财务决算工作,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反映企业资产财务状况和年度经营成果,是我们为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目标的共同工作任务。

希望大家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以对国有资产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省国资委的统一工作步骤和要求,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圆满完成2009年度全省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和省属企业财务决算工作任务,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