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2366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docx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docx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三、四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

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成人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是六年级上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首先从欣赏上说,全册共有十课,1、同一首歌“我的祖国”2、“爱心的奉献”3、“西南音韵”4、“丰收乐”5、“音乐家贝多芬”6、“京调”7、“海峡两岸”8卖货才的小女孩9、马车和雪橇10新年音乐会

四、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

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

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

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

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

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

(3)、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

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五、工作措施:

(1)总结经验。

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丰富教

(5)密切联系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六年级音乐上册进度表

周次

时间

内容

课时

第1周

9月2日—6日

学唱歌曲《国歌》

2

第2周

9月9日—13日

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学唱歌曲《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

2

第3周

9月16日—20日

学唱歌曲《老鸟,小鸟》、

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

2

第4周

9月23日—27日

学唱歌曲《猜调》、

欣赏音乐《金风吹来的时候》

2

第5周

9月30日—10月4日

国庆放假

2

第6周

10月7日—11日

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欣赏音乐《飞歌》

2

第7周

10月14日—18日

学唱歌曲《栗子大丰收》

欣赏音乐《丰收锣鼓》

2

第8周

10月21日—25日

学唱歌曲《欢乐颂》欣赏音乐《土耳其进行曲》了解贝多芬与歌德的故事

2

第9周

10月28日—11月1日

学唱歌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欣赏音乐《京调》

2

第10周

11月4日—8日

学唱歌曲《愿祖国花好月圆》

2

第11周

11月11日—15日

欣赏音乐《高山青》《八骏马》

2

第12周

11月18日—22日

配乐朗诵《卖火柴的小女孩》

2

第13周

11月25日—29日

学唱歌曲《铃儿响叮当》

2

第14周

12月2日—6日

听赏《冬天的请帖》《祖国歌》

2

第15周

12月9日—13日

自选教学内容

2

第16周

12月16日—20日

自选教学内容

2

第17周

12月23日—27日

复习与考试

2

第一课时《我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3.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

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过程:

一、听赏歌曲——《我的祖国》

1.导入新课

师:

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

课件轻声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师:

有一位歌唱家,用自己平实的语言、甜美的歌声描绘祖国,就像在唱自己的妈妈一样。

她就是著名的歌唱家郭兰英老师,请听她的演唱的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

2. 聆听《我的祖国》

 师:

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配乐。

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

(1)首唱者——郭兰英

师:

歌唱家郭兰英1930年出生在山西平遥的一个叫“香乐”的小村子里。

她的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

《我的祖国》是她为电影《上甘岭》演唱的插曲。

4.跟唱《我的祖国》老师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学生跟唱《我的祖国》,再次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第二课时《我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3.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

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过程:

一、学习《国歌》歌词。

1.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

师:

这是一幅平静恬美的生活画面,可就在这时一场灾难发生在中国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回到1931年。

(学生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

2. 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一——《控诉》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

3.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二——《抗日游行》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

4.学一学

(1)老师领读《国歌》歌词。

(学生学着抗日游行的样子,跟读歌词。

(2)齐读歌词老师提问:

你认为哪一句体现了人民抗日的决心?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试着读歌词)

(3)学生领读歌词(由一名同学带读歌词,全班学生跟读歌词)

(4)介绍田汉

三、学习《国歌》旋律

1. 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三学生观看电影。

2. 认识三连音

(1)聆听全曲学生聆听《义通军进行曲》全曲。

(2)拍一拍学生拍一拍两组三连音节奏。

(3)听一听学生聆听全曲后,再说一说三连音在模仿什么声音。

(4)唱一唱

第三课时《我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3.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

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过程:

一.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旋律

(1)视唱旋律第一遍

(2)提示加入附点、强音记号的地方,再视唱旋律。

二、演唱《国歌》

1.齐唱《国歌》师:

《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中国人民奋起战斗,奖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学生齐声演唱《国歌》。

2.跟唱《红旗飘飘》3. 演唱《国歌》

师:

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

唱好国歌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应该做的。

让我们热爱祖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爱唱国歌做起。

第四课时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复习上节课所学歌曲

  

(1)、视唱全曲,

(2)、分组演唱

  三、新课教学

  

(1)、默念歌词一遍

(2)、随琴轻声把歌词唱一遍(3)、随琴在心里唱一遍。

  (4)、视谱(5)、学唱歌曲(6)、注意歌曲力度

  整体演唱

  

(1)、请学生担任领唱

(2)、演唱全曲

  (3)、升华情感:

说说歌曲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

  (5)、表现:

带着深厚感情再一次演唱歌曲(分角色唱:

领唱1和领唱2,其他同学当群鸟)

  五、总结全课

第五课时《爱的奉献》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饶口令二部歌曲《老鸟,小鸟》。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奉献爱心的美好、甜蜜。

3、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音乐演唱,从中享有集体合作音乐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部歌曲。

难点:

启发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好歌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上一堂很有特色的音乐课。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居住着许多只漂亮的鸟儿,因为鸟儿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就成为了鸟儿们的王国,他们每天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

二、歌曲学习

1|旋律学习

师:

小鸟是怎么叫的?

(啾啾,啾啾啾)

   好,下面我们玩个游戏,老师弹琴,你们模仿小鸟的叫声来演唱

33啾啾|33啾啾|666啾啾啾|666啾啾啾||

11啾啾|11啾啾|222啾啾啾|222啾啾啾||

师:

刚才我们听到小鸟们的音乐象声乐的哪种演唱形式呢?

(合唱)  

原来我们接触过一些简单的二部歌曲,可是听小鸟演唱的二部还是第一次听到哦,好,下面我们来接触一下,学唱一首二部歌曲《老鸟,小鸟》

         全曲视唱

2、歌词学习 

师:

同学们唱得不错啊。

刚才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在听

(1)熟悉歌词

(2)唱词

师:

我们也来唱一唱(练习歌曲,处理难点)

a、分声部演唱,注意鸟叫声的处理b、加入拍手跺脚律动

c、学生可以根据对歌词的理解随意有节奏的变化律动

3、整体演唱分声部演唱 

三、感受表现

1、歌曲艺术表现 

师:

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老鸟和小鸟,也就是领唱1和领唱2,再分男女声部演唱,提示学生注意声部之间男女角色的变换。

四、总结全课

     师:

今天同学们学习了《老鸟和小鸟》,你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

来说说。

     第六课时  飞来的花瓣》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聆听欣赏《飞来的花瓣》

教学目标熟悉《飞来的花瓣》旋律及表现的内容,了解其背景及作者。

感受、体验音乐表现的学生对老师深深的依恋之情。

3、能力发展目标:

能听辨乐器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 熟悉《飞来的花瓣》旋律及表现的内容。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

对于平时朝夕相处的老师,你们认为最能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歌曲——《飞来的花瓣》。

三、1.作者简介

瞿希贤(1919~ ) 女作曲家。

主要作品有歌曲《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新的长征新的战斗》,大型声乐作品《红军根据地大合唱》和电影音乐《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了和平》、《元帅之死》等。

此外,她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早操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和你们》等。

三、聆听歌曲:

   1、初听,感受歌曲的旋律。

1)说说作品的主题是什么2)歌曲的情绪如何。

   2、再次聆听。

1)想想歌曲分为几个段落。

2)结构的安排与主题的表现有何关系。

   3、复听,可跟着音乐试着哼唱。

   4、试着为A段B段选择形容词,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四、教师小结

《飞来的花瓣》是一首美丽的小诗。

语言纯朴,感情真挚,寓意深刻片片花瓣在春风中倾吐芬芳。

歌颂了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歌颂了美好的师生情谊,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

歌曲的旋律优美,与语言的节奏、声调非常贴切,其和声效果使音乐的意境更富于诗意。

歌曲为两段体结构。

五、延伸请同学们设计一组音乐节目,向老师送去问候和祝福。

第七课时《西南音韵》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2.能认真听赏葫芦丝与小乐队合奏《金风吹来的时候》,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认识两种云南民族乐器——芦笙和葫芦丝,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乐器。

3.能在地图上标出玉溪、丽江和西双版纳,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表现活动。

教学重点:

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

教学难点:

辨认两件少数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并感受《金风吹来的时候》的基本情绪。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生交流1.将学生按照民歌组、乐器组、舞蹈组排列座位。

2.学生分组介绍课前收集的云南民歌、舞蹈、乐器等资料。

3.教师归纳并播放课件。

二、学唱云南民歌《猜调》

1.导入

师:

云南是中国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刚才民歌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云南民歌,今天我们来唱一唱云南的少儿歌曲。

请听!

2.听赏《猜调》

3.提问

(1)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

(2)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

 (生:

对唱)

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时对唱的歌,歌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

通过一串串问题,双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

4.学唱歌曲

(1)师生以对答形式学唱歌曲旋律。

(出示歌谱)

(2)跟伴奏唱歌词。

(要求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注意与十六分音符对应的歌词要唱清楚。

(3)加入前倚音演唱。

师:

歌曲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生:

(歌曲结尾处加入倚音,表现出对歌双方自信、得意的情绪,生动地表现出儿童顽皮、可爱的性格。

(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等等。

5.猜谜活动

(1)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谜语并用对歌形式表现。

(2)学生参与表现。

(分组进行对答游戏。

第八课时听赏《金风吹来的时候》

一、谈话导入:

师:

云南山水秀丽,少数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劳动中,各族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民族音乐和乐器。

唱完了云南的歌,让我们来听听云南的音乐吧!

                                                         

1.初听《金风吹来的时候》2.交流感受3.介绍乐器出示乐器图片:

葫芦丝和芦笙。

简单介绍这两种乐器,并播放两种乐器演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两种乐器的音色及特点。

4.复听

(1)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2)乐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情绪有何不同?

你能哼唱它的主旋律吗?

5.参与表现

(1)介绍云南少数民族——傣族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傣族舞舞姿优美。

婀娜多姿,不仅能展现少女的美妙身段,还能体现男子汉的气魄和内在的温柔。

(2)云南音乐之旅音乐会

① 学跳傣族舞。

(男生做吹葫芦丝状,女生跳傣族舞)

② 学生围成圆圈随着《金风吹来的时候》的优美旋律,进行舞蹈表现。

四、课堂小结

云南的歌美、乐美、舞美,多少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云南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我很感谢同学们,是你们课前准备的丰富材料让我更多地了解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很多宝贵的财富,让我们不断努力探索,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将它们发扬光大。

第九课时学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内容:

《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用科学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初步体验和表现歌曲的思想意境。

2、 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唱歌热爱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指导学生气息支持的唱歌,并能用明亮、优美的音色演唱歌曲,突出“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呼吸训练1、 课件:

幽静的早晨、山林2、 谈话启发:

——练习呼吸

二、 聆听音乐,引入发声

课件:

加入音乐、鸟叫、流水……1、……早晨、幽静、美丽。

我们能不能也用声音来表现它的美呢?

2、 练习发声先是单音,再逐渐进入到简单的和声训练5、1、3、……

三、 再现课件,提高训练难度

1、 课件:

太阳出来的山林,引入情绪和色彩的变化2、 “太阳出来了”练声曲。

四、 歌曲演唱及处理

1、 引入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并欣赏)2、 简单介绍歌曲(民歌、山歌、四川、节奏自由)

3、 唱歌曲4、 演唱及处理:

A、 跟琴演唱歌曲,简单介绍“上波音”、民歌的“衬词、方言”

B、 处理:

——咬字清晰、声音具有穿透力,明亮高位置的演唱。

5、 拓展练习以“回声”为载体引导学生轮唱:

A、 节奏的变化和卡农:

B、力度的变化加衬词的伴唱

C、 处理后完整的演唱歌曲D、 演唱注意

6、 谈话引入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合唱7、 再唱歌曲

五、听“黑鸭子组合”合唱“太阳出来喜洋洋”音乐下课。

第十课时欣赏音乐《飞歌》

教学目标:

1、感受《飞歌》的音乐风格,了解b:

降号的唱法。

2、参与《久不唱歌忘记词》的填词活动,并编词唱一唱3、能用和谐均衡的声音演唱两声部连声曲《吉呦》。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用和谐均衡的声音演唱两声部连声曲《吉呦》

教学准备:

光盘

教学过程:

1、组织上课音乐礼仪2、听赏《飞歌》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四川的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采花》,今天我们要去西南部的贵州。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贵州苗族的音乐风格《飞歌》,听一听与前面的民族音乐有什么不同。

学生听赏说一说《飞歌》的音乐风格体会,了解b降号的唱法。

教师介绍什么是飞歌?

贵州民歌大致分为山歌和生活风俗歌曲两类。

其中山歌主要是“飞歌”,苗语为“央恰”,具有热烈、豪放的风格,流行于贵州东南苗族的区,是青年男女互相邀请出寨游玩时唱的山歌体歌曲飞歌的产生与苗族居住的特点有关。

学生随乐唱一唱。

3、活动唱一唱编一编师: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贵州苗族民族,现在我们来试一试自己填词唱一唱,编一编学习《久不唱歌忘记歌》然后填入歌词唱一唱编一编以学习为题等

4、唱一唱除了“飞歌”高亢豪放的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首《吉呦》同学们听一听,歌曲模仿了什么?

学生听赏回答这是一首贵州侗族小朋友模仿禅儿唱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A、学生视唱歌谱B、合唱C、学生加入装饰音感受禅儿的叫声

5、小结本单元我们一起去西部的云南、贵州、四川了解的它们的音乐与风俗,并学唱了几首典型的歌曲,在今后生活中我们要多多积累各地的音乐特色与风格。

第十一课时学唱歌曲栗子大丰收

 教学目标

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山乡的彩云》,体验农村人喜气洋洋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山乡的彩云》

教学过程:

一、定向

1、学生随音乐《丰收锣鼓》走进教室。

 2、交流。

师:

同学们,刚才你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走进教室,是不是感受到了丰收的喜庆?

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

二、山乡晨曲

1、观赏山乡丰收场景图片,学生交流观后感。

 2、聆听山那边飘来的晨曲。

老师弹唱,学生体验音乐的强弱以及力度的变化,并随琴模唱。

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在两个山头之间对唱时的感觉和模仿回声的感受演唱。

三、乡的节奏师:

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美,山乡的小朋友敲起了竹板在欢迎你们。

1、学生聆听山乡的节奏,注意听辨强弱力度对比。

 2、同学们用竹板或筷子模击山乡的节奏。

三、山乡的歌

 1、旋律体验学生边观赏山乡丰收图,边聆听老师弹奏旋律。

学生用LU随琴轻声哼唱旋律。

学生划拍认读旋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突破难点。

全班跟琴齐唱全曲。

2、学唱歌词。

老师范唱,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力度变化。

学生跟琴唱歌词。

采用师生分句接龙,生生分句对唱各种方式熟悉歌曲。

 3、参与表现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

学生听老师演唱一、二乐句,体验后讲出一、二的演唱情绪是抒情、优美的。

学生商议三、四、五、六乐句的演唱要求。

(这部分在演唱时强弱对比要分明,要把看到山乡丰收景象后喜悦心情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出来。

)学生演唱最后两句,体验结束句兴奋、幸福的感情,总结出用抒情、激动地情绪和明亮的声音将歌曲推向高潮。

讨论表现歌曲的方式。

例如:

一位同学领唱一二乐句,由男同学演唱有强力度记号的部分,,由女同学演唱有弱力度记号部分,其余部分全班齐唱。

四、庆祝丰收过度语: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丰收的山乡庆祝吧!

第十二课时听赏《丰收锣鼓》

教学目标

能仔细听赏民歌管弦乐曲《丰收锣鼓》,能听辨出主题2两次邀请安走势的直走乐器,并认识演奏这首乐曲的名字打击乐器。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听赏《丰收锣鼓》

1、听赏《丰收锣鼓》师:

听赏了《丰收锣鼓》这首乐曲,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场景?

 2、复听乐曲,讨论交流。

 A、这首乐曲有几个音乐主题?

 B、仔细聆听主题2中歌唱性的主旋律,你感到第一遍的主奏乐器是();第二遍的主奏乐器是()。

第一遍:

唢呐二胡笙第二遍:

二胡笛子扬琴

 C、讨论归纳师:

这首乐曲有两个音乐主题,第一个主题音乐欢快热烈,第二个主题轻快而富有歌唱性。

它们运用了二胡、唢呐两种不同的乐器主奏。

旋律喜悦欢快,特别能体现喜庆气氛。

 3、参与表现

(1)、展示演奏《丰收锣鼓》的打击乐器,学生自由敲一敲器乐,听其声,观其形。

2)、请学生上台来选择打击乐器参与《丰收锣鼓》的模似演奏。

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请学生自由发言,资助评价。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从领略《山乡的云彩》的美丽,到听赏《丰收锣鼓》,我们一直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让我们再次随着《丰收锣鼓》的音乐跳起来吧!

播放音乐,在欢快的歌舞中结束本课。

 第十三课时学习《欢乐颂》

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