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审美比较研究推荐书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2028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审美比较研究推荐书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西审美比较研究推荐书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西审美比较研究推荐书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西审美比较研究推荐书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西审美比较研究推荐书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审美比较研究推荐书目.docx

《中西审美比较研究推荐书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审美比较研究推荐书目.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西审美比较研究推荐书目.docx

中西审美比较研究推荐书目

《中西文艺美学比较研究》教学大纲与阅读书目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在对中西文化心理、中西语言与思维进行比较中领会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通过对中西文艺美学的历时比较、中西文艺美学观念的分类比较和中西文艺审美形态的分类比较认识和把握东西方文艺美学的异同点,理解东西方文艺美学交流与融汇的重要性,形成文化比较与文化更新相结合的自觉意识。

同时,也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比较研究的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文艺美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原则:

(1)史论并重;

(2)强调领会和理解;(3)讲授为主,自学、答疑、讨论为辅。

三、教学内容与课时计划安排:

 本课程为选修课,2009-2010第二学期授课对象:

2007级本科生,共计36课时。

 (备注:

本教学大纲在设计时参考了陈炎、冯宪光、曹顺庆、顾祖钊、周来祥、徐行言、余虹、饶芃子、白云涛、周宁、成中英、彭修银、陈伟、李平、赵新林等国内专家的研究成果,特此鸣谢!

 

绪论:

(4课时)

一、文艺美学的学科渊源与发展现状

二、中西文艺美学比较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一)、中西文艺美学比较研究的原则

1、 跨文化比较的原则

2、 历史化、文本化、语境化的原则

3、 文化比较与文化更新相结合的原则

二)、中西文艺美学比较研究的方法

1、 微观比较与宏观比较相统一的方法

2、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并行的方法

3、 静态比较与动态比较相结合的方法

三、中西文艺美学比较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1、 体用之争、优劣之争:

中西文化界的百年困结

2、 西方文艺美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现代转换

3、 中西文化交流与文艺学美学的中西融合

第一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比较(4课时)

一、中西文化寻根

1、 河的赐予与海的磨砺

2、 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

3、 家国与城邦

二、中西社会文化比较

1、 宗法文化与教权文化

2、 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

3、 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

4、 中庸和平与崇力竞争

三、中西文化心理比较

1、 克己复礼与维权奉法

2、 天人合一与灵肉分立

3、 逍遥与拯救

4、 内向与开放

5、 多元与一统

6、 儒家、道家与日神、酒神

第二章 中西语言与思维比较(4课时)

一、语言、思维与文化

二、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1、 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

2、 实践理性与思辩理性

3、 中国的“阴阳”与西方的“因果”

三、中西语言文化比较

1、 羚羊挂角与板上钉钉

2、 中国套盒与西洋项链

3、 雾里看花与光风霁月

第三章 中西文艺美学的历时比较(8课时)

一、中西古代文艺美学比较

一)中国古代的经验美学与西方古代的思辩美学

1、 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经验性质

2、 西方古代文艺美学的思辩性质

3、 中国古代美学的“实用”追求与西方古代美学的“爱智”风尚

二)、中国古代的伦理美学与西方古代的宗教美学

1、 从“羊大为美”到精神愉悦

2、 植根血缘与膜拜上帝

3、 中国古代美学的“宗法”情结与西方古代美学的“宗教”情怀

二、中西近代文艺美学比较:

近代中国美学中的反伦理倾向与近代西方美学中的反宗教倾向

1、美感享受从伦理情感和宗教情感中挣脱出来

2、指向自由的审美追求

3、宗法文化的解体和宗教文化的崩溃

三、中西现代文艺美学比较

一)、中国现代的理性美学与西方现代的经验美学

1、 中国现代文艺美学的思辩性质

2、 西方现代文艺美学的经验性质

3、 中国现代美学的“理性”风尚与西方现代美学的“实证”追求

二)、中国现代的社会美学与西方现代的心理美学

1、 质疑本体论与超越认识论

2、 群体实践与个体生存

3、 中国现代美学的“后宗法”追求与西方现代美学的“后宗教”趋尚

第四章 中西文艺美学观念的分类比较(8课时)

一、中西文艺美学的共同点与差异性

1、 通约与异质

2、 中西文艺美学的共同点

3、 中西文艺美学的差异性

二、中西抒情文学观辨析

1、 西方人与中国人对文艺与抒情关系的认识过程

2、 中国的“情景交融”与西方的“移情”辨析

3、兴与表现辨析

三、中西哲理文学观辨析

1、 源远流长的西方哲理文学观

2、 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哲理文学观

3、中西哲理文学观辨析

四、中西审美意象比较

1、 中国古代意象论的流变

2、 西方的意象理论流变

3、 康德意象论与刘勰意象论比较

4、 汉唐诗学意象观与西方意象主义理论比较

五、摹仿说与摹心说

1、 艺术摹仿论在西方的流变

2、 文艺摹心说在中国的形成

3、 摹仿说与摹心说的异同 

第五章 中西文艺审美形态的分类比较(6课时)

一、中西文学比较

1、审美理想与审美格调:

清婉的诗性抒情与刚烈的哲性史诗

2、中西小说的异同

3、中西作家社会身份:

官本位与商本位

4、作家的知识结构与文化素养:

学者作家与官僚作家

5、性别意识:

男女文学与非男女文学

二、中西绘画艺术比较

1、 心物感应与模拟写实

2、 含蓄温婉与激扬奔放

3、 散点透视、用线造型与焦点透视、光色造型

三、中西戏剧比较

一)、概述(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中国传统戏剧的抒情性、程式性、写意性与西方戏剧的写实性、再现性)

二)、中国的苦戏与西方的悲剧

三)、中西喜剧审美追求的异趋

第六章 中西文艺美学的影响研究(2课时)

一、“想象中国”与西方文化中心主义

二、全盘西化?

全盘东化?

三、东西方文艺美学的交流与融汇

四、西风东渐与西方文艺美学对东方的影响

五、东方美学影响西方的缘由、载体与内涵

六、中国文学、书画、戏剧对西方的影响与西方小说、话剧对中国的影响

 

 

 

中西文艺美学比较课程阅读书目

1、黄药眠童庆炳主编:

《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2、周来祥、陈炎《中西比较美学大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

3、张法: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4、彭修银:

《中西戏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武汉出版社,1994年。

5、张隆溪:

《道与逻各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6、曹顺庆:

《中外比较文论史上古时期》,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7、陈厚诚王宁主编:

《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8、潘知常:

《中西比较美学论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

9、冯宪光:

《马克思美学的现代阐释:

西马文论与中国新时期文论比较》,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牟博编: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

11、陈立旭:

《中外城市文化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王成军:

《纪实与纪虚:

中西叙事文学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

13、王正:

《悟与灵感——中外文学创作理论比较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14、徐行言主编:

《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何辉斌:

《戏剧性戏剧与抒情性戏剧——中西戏剧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6、高旭东:

《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北大出版社,2004年。

17、张法:

《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18、陈伟、王捷:

《东方美学对西方的影响》,学林出版社,1999年。

19、(日)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魏常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20、陈良运:

《中国诗学体系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1、王攸欣:

《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 究》,三联书店,1999年。

22、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

《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23、朱徽:

《中英比较诗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

24、季进:

《钱钟书与现代西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25、陈伟:

《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戏剧艺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26、李平:

《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文学艺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27、王毓红:

《〈文心雕龙〉与〈诗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

28、曹万生:

《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

29、饶芃子《中西比较文艺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30、(法)让—诺埃尔·罗伯特《从罗马到中国——恺撒大帝时代的丝绸之路》,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

31、朱志荣《中西美学之间》,三联书店,2006年。

32、刘研《契诃夫与中国现代文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33、赵新林《IMAGE与“象”——中西诗学象论溯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4、顾祖钊、郭淑云《中西文艺理论融合的尝试——兼及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35、(美)成中英《从中西互释中挺立: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新定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6、Bressler,CharlesE.Literarycriticism:

anintroductiontotheoryandpractice.UpperSaddleRiver,N.J.:

PrenticeHall,c1999.pp6-19.

37、Eagleton,Terry:

Literarytheory:

anintroduction..Minneapolis:

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c1983.pp100-115.

38、Eagleton,Terry,Theideaofcultur.Oxford,UK;Malden,Mass.:

Blackwell,2000.pp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