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1975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语法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现代汉语语法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语法学.docx

《现代汉语语法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语法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汉语语法学.docx

现代汉语语法学

现代汉语语法学

现代汉语语法学》(傅雨贤)复习资料一

(2012-10-0412:

25:

36)

转载▼

.

第一章 语法和语法学

(一)识记:

1.国外语法学经历了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描写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四个阶段;

2.我国语法学只有一百年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草创、模仿时期(1898—1936,),代表作有两部:

①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语法著作。

其核心是“词本位”。

②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这是第一部以白话文为描述对象的语法体系,其特点是“句本位”。

二是探索革新时期(1936一1949),反对简单模仿,利用西方语法理论寻找汉语语法特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有三:

①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②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③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

三是振兴、繁荣时期(1949一现在),解放初期出版了最具特色的两本著作:

①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丁声树等著《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拨乱反正后又出版了几种重要专著,如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他的《现代语法分析问题》,朱德熙的《语法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语法答问》等。

(二)领会:

 

1.什么是语法

2.语法的内容

第二章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一)识记:

 

1.语法形式;

2.语法意义。

(二)领会:

1.语法形式的基本特征

2.语法意义的基本特征

3.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

第三章 汉语语法特点

(一)识记:

 

1.形态

2.语法范畴。

   

(二)领会:

 

1.汉语缺乏狭义形态,但有一些广义形态

 2.汉语缺乏综合性语法范畴,但有一些分析性语法范畴

3.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4.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与与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5.汉语词序在构成语法关系时具有重要作用

6.虚词也是汉语句法构造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简单应用: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  汉语构成句义的因素

(一)识记:

 

1.句子

2.句义    

(二)领会:

构成句义的因素有六个方面:

A.成分词的异同。

B.词语的次序。

C.组合层次。

D.语法结构关系。

E.语义结构关系。

F.句调。

    

(三)简单应用:

句义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关于词的分类问题

(一)识记:

1.词类;2.实词;3.虚词。

    

(二)领会:

1.根据词的意义给词分类,实际上是行不通的;2.根据词的形态变化来划分词类,实际上也是行不通的;3.划分词类的依据只能是词的组合能力;4.汉语的词类系统。

    

(三)简单应用:

各类词的语法特征。

 

(四)综合应用:

1.判别词性;2.现代汉语中词的兼类现象。

第六章 关于主宾语问题

(一)识记:

1.主语;2.宾语。

    

(二)领会:

1.主、宾语的划分不能以意义为标准;2.主、宾语的划分不能纯粹以词序为标准;3.把意义与词序结合起来划分主、宾语也行不通;4.应该把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结合起来划分主、宾语;5.主、宾语划分的事实分析。

 

(三)综合应用:

把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结合起来分析主、宾语。

第七章  关于层次分析法及有关问题 

(一)识记:

1.扩展;2.替换;3.句法结构的层次性;4.层次分析;5.广义同构;6.狭义同构。

    

(二)领会:

1.层次分析的原则:

功能原则、意义原则、结构原则;2.层次分析法对特殊结构的处理。

    (三)简单应用:

1.汉语中句法结构的具体类型;2.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各自的优缺点。

    

(四)综合应用: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具体句法结构。

  

第八章  关于句式的变换问题    

(一)识记:

1.句式变换;2.同一性原则;3.平行性原则。

   

(二)领会:

1.同一性原则的具体内容;2.平行性原则的具体内容;3.限制句式变换的具体条件;4.变换分析的作用。

    

(三)综合应用:

 用变换分析进行句法结构。

  

第九章  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 

(一)识记:

1.语法特征;2.语义结构;3.零向谓词;4.单向谓词;5.双向谓词;6.三向谓词;7.动态义;8.静态义;9.语义指向。

    

(二)领会:

1.语义格的具体类型;2.谓词的向分类;3.与句式相关的具体语义类型;4.补语语义指向的具体类型;5.状语语义指向的具体类型;6.定语语义指向的具体类型。

    

(三)简单应用:

语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的关系。

(四)综合应用:

1.分析语义格;2.分析动词的向;3.分析定语、状语、补语的语义指向。

   

第十章关于歧义句

(一)识记:

1.歧义句;2.多语义词语    

(二)领会:

1.歧义句的类型;2.形成语义结构歧义的因素;3.语义结构歧义的表层形式特征。

(三)简单应用:

分化歧义句。

(四)综合应用:

运用层次分析、变换分析、语义结构分析的分析方法分析有歧义的语言结构。

  

 第十一章  如何学习写作语法论文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写作语法论文的基本知识,并进行具体写作。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1.综合应用2.写作语法学术论文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属于区别词的是(    )A.首领B.首要C.西方D.西裤

2.《中国文法要略》的作者是(    )A.王力B.朱德熙C.吕叔湘D.黎锦熙

3.“同意休息”是(    )A.定中词组B.状中词组C.述宾词组D.述补词组   

二、多项选择题 

1.层次切分的依据是(     )A.结构B.形式C.功能D.意义E.组合 

2.下列句法结构中,含有与事成分的是(     )A.我帮他把信寄走了B.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C.那本书我给了小王D.我在哪儿见过他 E.我们曾在一个厂子当过车工   

 三、名词解释题 

1.双向谓词

2.歧义句 

 四、分析题 

1.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并指出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    

a.他在图书馆买了两本书    

b.世界珍贵稀有动物熊猫的故乡中国

2.指出下列句子中定语的语义指向   

a.坐了两次冤枉牢   

b.喝了一满杯牛奶  

五、简答题 

1.举例说明句式变换理论的意义。

2.试论述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

  

 六、论述题 

1.举例说明层次分析的原则。

  

2.举例说明划分现代汉语词类的标准

如何复习《现代汉语语法学》

本文在对近三年来这门课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如何学习《现代汉语语法理论与方法》这本教材,以便有效地针对考试来掌握现代汉语语法学这一门课程。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先列举近几年每章的考试题型,看其所涉及的考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学习本章的内容,注意什么问题等。

   

   1.关于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的理论

   1.1近三年来的题型和考点:

(1)对汉语语法具有全局性影响的特点是:

A.有兼语式B.量词丰富C.成分常省略D.词有与句子的构造原则一致。

 

(2)“今天星期一”是:

A.无主句B.省略了动词“是”的判断句C.时间句D.名词谓语句。

 

(3)对“这个人我不认识”这个句子正确的表述是:

A.宾语前置句   B.主谓谓语句C.“这个人”是大主语    D.“不认识”是全句的谓语           E.“我不认识”是全句的谓语。

(4)对现代汉语语法特点揭示得最深刻的著作是:

A.《马氏文通》B.《语法答问》C.《现代汉语语法讲话》D.《新著国语文法》。

 

(5)我国早期进行的系统的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主要缺点是:

A.术语不够严密B.方法不够完善C.描写不够细致D.没有充分注意到汉语语法自身的特点。

   (6)举例说明现代汉语语法有哪些主要的、关乎全局的特点。

   1.2上面的题型和考点分布表明,本章要掌握好几个内容:

第一,汉语语法特点研究简史。

第二,名词谓语句的内容。

第三,主谓谓语句的内容。

第四,汉语语法的三大特点。

其中第一点要记,第二、三点则要看懂书上的例子,其内容是分布在讲三个特点的内容中,第四点则要求理解三大特点的具体内容。

 

   2.现代汉语词类理论

   2.1近三年来的题型与考点:

(1)确定名词的依据是:

A.不受副词“不”的修饰  B.能受数量短语的修饰   C.能做主语或宾语

D.不受副词“不”的修饰且能受数量短语的修饰。

 

(2)下面是状态词的是:

A.白色   B.白   C.苍白   D.洁白  E.白花花。

 

(3)“调查”是一个动词,因为它:

A.可以修饰名词B.可以做主语C.可以做宾语D.可以带宾语。

 

(4)“共同”是:

A.形容词,因为它可以修饰名词,如“共同目标”B.名词,因为它可以做定语,如“共同财富”C.副词,因为它可以做状语,如“共同前进”D.区别词兼副词,如“共同目标”、“共同前进”。

 

(5)下列属于数量词的一组是:

A.少许、大量  B.一切、分钟          C.部分、经常     D.片刻、以前。

(6)下列词组中属于处所词的一组是:

A.学校、黄河B.野生、北京C.当地、民间D.过去、野外。

 

(7)下列各项中带点的词可以视为兼类的一组是:

A.一位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利益B.领导们来检查工作、领导我们向前进

C.高速公路、经济高速发展D.送你一朵花、花了不少钱。

 

(8)下列词语中,是区别词的是:

A.重要B.主要C.重大D.重量。

 

(9)状态词、形容词和动词可以合称为谓词,因为:

A.很多状态词、形容词可以做谓语,转化为谓词B.很多动词可以做定语,转化为形容词、状态词C.这三类词做谓语的能力都很强D.这三类做修饰语的能力都不强。

 

(10)把副词归为实词是因为:

A.副词的意义实在B.副词不能修饰名词C.副词可以充当句法成分D.副词有一定的关联作用。

   (3)名词解释:

区别词、前置虚词、核词

   (4)问答题:

简述实词和虚词的主要区别。

举例说明体词和谓词的有哪些不同。

为什么划分词类应在词组层面进行。

简述划分词类的标准应是什么。

   2.2上面的题型和考点分布表明,本章要掌握好四个内容:

第一,在什么层面上划分词类。

第二,凭什么标准划分词类。

第三,如何分类。

第四、一些词的词性判定。

第一、第二是问答题形式,其中第三点,涉及问题可以具体化为,实词和虚词的区分、实词当中核词和饰词的区别,核词当中体词和谓词的区别,虚词、体词、谓词、饰词内部次类的区分等,它们可以是区别词、前置虚词、核词这样的名词解释,也可以是(9)、(10)这样的选择题。

第四个问题一般是选择题,要了解具体如何判别一个词的词性。

本章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考的分数很多。

书上36-41页的内容,要认真阅读,然后看懂46页区别词的例子、53页兼类词的例子。

 

   3.句法同构理论和句法结构系统。

   3.1各类具体结构放在第八章来讲,其余部分近三年来的题型和考点:

(1)在下列句法结构中,与“喜欢说”有同构关系的是:

A.老问题B.应该去C.认真写D.表示了。

(2)下列不是向心结构的是:

A.送信的B.说得明白C.说话的态度D.喝了汤吃饭。

(3)下列是离心结构的是:

A.老王买了酒B.吃饱了饭C.卖酒的人D.我所看到的。

(4)下列句法结构中,是右向构造的是:

A.老舍先生写的小说B.送报纸的邮递员的自行车C.舞台上的演员的表情D.我自愿参加长跑比赛。

   (5)名词解释:

异类同构、狭义同构

  3.2上面的题型和考点分布表明,本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即弄清楚几个概念即可,即同构和同构的四种具体类型:

狭义同构、广义同构、异类同构、同型同构,核心和向心结构、离心结构,左向结构和右向结构。

针对

(1)型应该看懂书66-67的例子。

 

   4.关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理论

   4.1近三年来的题型和考点:

(1)表示“经历”意义、轻读的“过”是:

A.见过他的人都非常尊重他B.小李吃过饭就走了C.过了一天又一天D.喝过了汤再吃饭。

(2)下列句子中,表示“出现”意义的是:

A.沙发上堆着衣服B.养鸡场死了几只鸡C.大门开着一条缝儿D.天上飘来几朵白云。

(3)下列属于无形语法形式的构成因素的是:

A.词类B.形态C.声调D.虚词。

(4)下列句子中,“小王去北京了”不带语调的是:

A.小王去北京了?

B.小王去北京了。

C.小王去北京了你知道吗?

D.小王去北京了!

(5)下列例句中,虚词“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得迟的是:

A.才十五点就来了B.我才不去呢C.十二点钟才下班D.你才胡说八道呢。

   (4)问答题:

简述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

举例说明语法意义有几种类型。

   4.2上面的题型和考点分布表明,本章要掌握的内容:

第一,要具体看懂语法形式的相关因素的具体类型及其例子。

第二,记住语法意义的具体类型并看懂一些例子。

第三,则是要弄清楚语法形式、语法意义两个概念并它们的关系。

 

   5.句法结构二重性理论

   5.1近三年来的题型和考点:

   

(1)问答题:

举例说明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区别。

   5.2上面的题型和考点分布表明,这章考的内容比较,只需把句法结构、句法成分的二重性两个概念和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区别和关系弄清楚即可以了。

 

   6.关于指称、陈述和修饰的理论

   6.1近三年的题型和考点:

(1)下面“大学”无指的是:

A.这个地区有三所大学B.他上过两个大学C.小王只读了两年大学D.教务处是大学里最重要的业务主管部门。

(2)“买的”可以转指:

A.施事B.受事C.施事和受事D.受事和工具。

(3)下面含指称性宾语的结构是:

A.我认为这篇文章不错B.我们决定马上动身

C.老王发现钱包不见了D.老王打算马上动身。

   (4)经常带指称性宾语的是:

A.看、决定B.害怕、反对C.晒、认为D.希望、主张。

   (5)把下面词语的表达形态转化为指定的形态:

        转化为指称形态:

袖珍——     卖红薯——

        转化为修饰形态:

重复——     孩子——

        转化为陈述形态:

汽——       大学生——

   (6)下列词组中属于二价谓词的一组是:

A.游行、洗澡B.出发、开展C.吃、穿D.住、走。

   (7)问答题:

举例说明陈述形态转化为指称形态、修饰形态的常用语法手段。

(8)下列例子中表主观陈述的是:

A.衣服恐怕被风吹走了B.衣服洗好了C.小孩把衣服弄脏了D.他的衣服丢了。

   6.2这一章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章,考分比较多。

上面是题型和考点分布,由此看出我们该掌握的内容:

第一,三种形态及其转换语法手段和具体例子要看懂,这是考试中出过问答题的地方。

第二,是动词的价分类:

一价动词、二价动词、三价动词的概念和具体例子。

第三,“VP的”的转指的情况。

第四,是名词指称分类,只需看懂书上的实际的例子即可,这也是考得比较多的地方。

第五,指称性和陈述性主宾语的区分。

第六,简单了解一下陈述及其次类,此部分的内容但考得很少。

   7.汉语语法本位理论

   7.1近三年来的题型和考点:

   

(1)提出“词类本位”说的是:

A.朱德熙B.吕叔湘C.王力D.马建忠。

   

(2)在“词组本位”语法看来,词组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是:

A.组合关系B.聚合关系C.层次关系D.实现关系。

    7.2本章的内容理论性太强,因此很难理解,对于一般自考生超出了他们应该掌握知识的难度,所以考得很少。

应该掌握的内容,第一是几种本位学说的提出者。

第二,是词组本位语法的要点和优点。

 

   8.层次分析

   8.1近三年来的题型与考点:

   

(1)“我买的书”包含了:

A.一种结构B.两种结构C.三种结构D.四种结构。

   

(2)下面是同位结构的是:

A.佛山陶瓷B.广东西部C.我们三人D.广东音乐。

(3)下面是由于语法关系而造成歧义的是:

A.关心的是他母亲B.咬死了猎人的狗C.我想起来了D.对小王的意见。

   (4)“我以前读的书”从理论上说有:

A.一种切分B.两种切分C.三种切分D.四种切分。

(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结构:

摆脱他们的控制、学校制定的规章、大路上晃晃悠悠走过来一个人、王楠输给了张怡宁。

(6)用层次分析法或变换分析分化下面的歧义结构:

他写得好、在火车上写字、非洲语言研究。

   (7)问答题:

简述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举例说明层次分析切分时应遵循的意义原则的含义。

简述层次分析法的不足。

   8.2层次分析这一章是考试的最重点章,考分很多。

本章要把握的具体内容有:

第一,每一种具体结构的判别,这一点也是本章内容当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我们另文专门讨论。

第二,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复杂短语和多义短语,这是每次考试中都是分数最高的一个小题,具体操作一定要掌握,另文中我们也会讨论进行层次分析时在具体操作步骤上要注意的地方。

第三,是层次分析的三原则。

第四是层次分析的优缺点。

后两部分是经常出问答题的地方。

第一则是出选择题比较多的地方。

第二则是出分析题比较多的地方。

 

   9.变换分析

   9.1近三年来的题型与考点:

   

(1)用层次分析法或变换分析分化下面的歧义结构:

他写得好、在火车上写字、非洲语言研究。

   

(2)问答题:

举例说明变换分析常用的手段。

   (3)名词解释:

变换

   9.2近三年,第九章只考了上面两种类型的题。

这一章比较难以理解,但也考得比较少。

要注意的内容有:

第一,变换和变换分析的概念。

第二,看懂变换类型当中的实例。

第三,变换手段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以问题题考过两次。

第三,是变换分析的作用。

从前面的考题来看,本章复习时注意什么的歧义短语可以用变换分析法来区别,其次是注意两个问答题:

变换手段和变换分析的作用。

 

   10.语义特征分析

   10.1近三年来的题型和考点:

   

(1)含有取得语义特征的是:

A.跑、跳B.交、买C.赢、赚D.给、租。

   

(2)下面是持续动词的是:

A.睡、想B.死、醒C.知道、是D.象、玩。

   (3)名词解释:

语义特征

   10.2语义特征分析这一章,内容颇为难懂。

但与第九章一样,这一章的内容也考得相当少。

从以前的考题来看,应掌握下面的内容:

第一,理解语义特征和语义特征分析的概念。

第二,看懂以变换法和设框法找语义特征当中的例子,即书198-199中的例子,201-202中的例子,对于后一个例子,着重了解什么叫持续动词和非持续动词。

 

   11.语义格分析

   11.1近三年来的题型和考点:

   

(1)下列句法结构中,宾语是工具性质的是:

A.吃面条B.吃食堂C.吃大碗D.吃西餐。

   

(2)下列句法结构中,主语是当事性质的是:

A.张三做衣服B.张三洗衣服C.张三收到了一封信D.张三写了一封信。

   (3)下列例子中,全是自主动词的是:

A.走、笑B.知道、想C.牺牲、醉D.吃、睡E.写、洗。

   (4)名词解释:

语义格

   (5)问答题:

举例说明当事和施事的区别。

举例说明受事和客事的区别。

   11.2从语义格分析这一章开始,教材变得比较好懂。

从上面的考题可以看出,本章要掌握的内容:

第一,是语义格的概念。

第二,是句子当中名词语义格的判定。

第三,是施事和当事,受事和客事,工具、材料和方式等几类语义格的区分。

第四,是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的区分。

书上214-227是本章最核心的内容,皆要理解,看懂。

其余的地方,以前都没有考过。

 

   12.语义属性分析

   12.1近三年的题型与考点:

   

(1)“高州产的香蕉”中的定语的语义属性是:

A.来源属性B.去向属性C.领属属性D.质料属性。

   

(2)下列句法结构中,定语的语义属性是功能属性的有:

A.优秀的学生B.广州的天气C.停车的地方D.西去的列车E.切肉的刀。

   (3)名词解释:

语义属性

   (4)指出下列定中结构中定语的语义属性:

A.苗条的身材B.北京的天气C.西去的列车D.借来的书E.香喷喷的米饭。

   12.2本章的内容也简单,只须了解语义属性的概念,看懂书上241-242页语义属性种类及其具体例子就可以了。

 

  13.语义指向分析

  13.1近三年来的题型和考点:

(1)下列句子中,状语同主语发生语义联系的是:

A.他满满地盛了一碗汤  B.地上直挺挺地躺着一个人

C.他高高兴兴地走了  D.我重重地踢了一脚。

   

(2)“我一共买了四本书”中的状语的语义指向是:

A.我B.买C.四本D.书。

   (3)名词解释:

语义指向。

   13.2从前面的考题来看,本章把握两方面的内容就可以了:

一是理解语义指向的概念,二是看懂书上语义指向的具体的例子,包括定、状、补三种成分语义指向的例子。

 

   上面是我们根据近三年来现代汉语语法学这门课程的试题,进行分析,指明了对每一章的内容究竟如何学习和复习,要掌握哪些内容,如何掌握这些内容,要掌握的程度是什么。

同学们可以据此来学习和复习这门课的教材。

要强调的一点是,语法学重理解,而不重记忆,从前面也可以看出,要记的东西虽然有一些,但不多。

因此请大家多看书,这样就容易理解,在实际做题目时,就会得心应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