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案件处理大致流程学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6195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事故案件处理大致流程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交通事故案件处理大致流程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交通事故案件处理大致流程学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交通事故案件处理大致流程学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交通事故案件处理大致流程学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通事故案件处理大致流程学习资料.docx

《交通事故案件处理大致流程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事故案件处理大致流程学习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通事故案件处理大致流程学习资料.docx

交通事故案件处理大致流程学习资料

交通事故案件处理流程

一、咨询阶段

咨询阶段,律师先仔细认真地倾听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始末情况的叙述,了解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所处地位,受损情况,对方当事人情况,有无经过交通警察部门处理等基本信息。

 1.1律师倾听当事人陈述,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当事人基本信息及其他当事人情况,与在事故中所处的地位;

  

(2)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情况;

  (3)交警部门处理情况,有无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否有涉及交通肇事刑事犯罪;

  (4)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情况,造成的财产损失项目;

  (5)肇事车辆基本信息、肇事机动车保险情况;

  (6)当事人对事故处理的心理预期。

  1.2律师接待交通事故当事人咨询应了解的信息

  1.2.1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如系乘客、行人、非机动车一方当事人前来咨询,律师应了解以下信息:

  

(1)当事人姓名、年龄、户口所在地、婚否、亲属关系等情况;了解当事人有无受伤及治疗情况、有无伤残。

如系当事人亲属前来咨询,则应了解其与受害人关系。

  

(2)了解肇事机动车驾驶员、名义车主、实际使用人、挂靠单位等车辆信息,有无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肇事车辆是否另投有商业险。

  (3)了解事故有无经过交警部门处理,有无交通事故认定书。

通过当事人提供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了解交警部门认定当事人是无责、次要责任、同等责任、主要责任抑或是负全责;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及交警部门认定责任的依据。

如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中的责任认定不服,则需要进一步了解与事故发生、责任认定有关的详细情况;了解当事人能否提供足以推翻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

  (4)当事人如有住院治疗,则进一步了解详细治疗情况,涉及的救治医院、具体治疗项目及治疗费用,结合当事人提供的病历、住院病程记录等资料,了解当事人住院天数、住院期间有无护理人员、误工时间、就医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住宿费用等;

  (5)如有伤残,则询问有无经过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伤残鉴定;如无,则视情形决定是否需要建议当事人尽快到司法鉴定机构做伤残鉴定或询问当事人是否需要律师提供此项法律帮助,以确定伤残等级;如已做伤残鉴定,则要了解鉴定机构是否合法,当事人伤残等级,出院后是否仍需继续受护理,是否需要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等。

  (6)了解在同一事故中有无其他受损人及受损情况。

  (7)咨询中应注意:

当事人的情绪反应,尤其是死亡受害人的家属前来咨询的情况,接待律师应当对当事人表现出足够的同情与耐心,同时还要保持客观冷静,注意把握当事人的情绪波动。

律师在回答或是询问的时候,语气尽量柔和,多用中性语词,避免使用足以刺激当事人情绪的字眼,更不能在当事人情绪激动的时候施以诱导或刺激,而应通过抚慰性或劝慰性言辞让当事人尽可能保持平静。

  1.2.2交通事故中机动车一方前来咨询的,律师应了解以下几方面:

  

(1)了解当事人是否肇事机动车车主或者机动车实际控制人,了解其与机动车车主之间关系:

雇佣关系、劳动关系、借用关系抑或其他。

  

(2)了解当事人驾驶证取得时间,准驾车型;所驾驶的机动车型号、车牌号码、有无年检、保险标志;核对事故发生时当事人所持驾驶证与有权机关核发驾驶证是否相符;肇事时所驾驶机动车与驾驶证注明的准驾车型是否相符。

  (3)了解当事人有无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法律,是否存在以下情形:

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严重超载驾驶的;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4)通过当事人提供交警部门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了解当事人对事故发生所起作用、责任划分;了解当事人承担全部、主要、同等、次要责任或者无责;倾听当事人对事故的看法,对事故认定书的意见。

如当事人对认定不服,律师应进一步了解当事人能否提供对其有利的证据。

  (5)了解机动车投保情况,有无投保交强险、商业保险及保险金额。

  (6)了解对对方当事人在事故中有无过错、过错程度,当事人有无可以依法减轻赔偿额的情形。

  (7)了解事故中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

  1.3律师解答与处理咨询

  律师在听取咨询当事人的陈述之后,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当事人咨询:

  1、以当事人告知、提供的信息为基础,区分不同情形,为其分析判断该案件在法律上的处理后果:

  

(1)根据《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解释》,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能获得的赔偿项目包括:

医药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残疾辅助器具费、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其他财物损失等。

  

(2)肇事机动车投保有交强险情形下,律师可以告知当事人: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赔付责任,并可以告知其交强险责任限额,2008年2月1日起适用的标准为:

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赔付限额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100元。

如果机动车一方另投有商业保险的,视投保详情为当事人解答。

  (3)超出交强险责任限额外的部分,律师可以告知当事人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①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具体比例参照交通事故认定书、各地发布的指导意见。

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具体减轻比例参照交通事故认定书、各地发布的指导意见。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公安厅关于<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九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需要减轻机动车方赔偿责任的,一般按照以下原则减轻责任:

(1)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事故中负次要责任的,减轻比例不超过20%;

(2)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事故中负同等责任的,减轻比例不超过40%;

(3)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减轻比例不超过60%;

(4)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减轻比例不超过80%。

但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承担事故全部责任的,机动车方的减轻比例不超过90%。

  ③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4)咨询过程中,律师了解到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告知当事人涉案机动车保险人只在交强险医疗费用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①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的;

  ②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的;

  ③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

  ④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

(5)如涉案机动车驾驶人未投保交强险的,律师可以告知当事人,由机动车驾驶人在应投保交强险责任限额内承担无过错赔偿责任。

即应当由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在相当于交强险限额内先行承担赔偿责任后,再按照事故责任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6)加害人的赔偿能力问题,对于受害人的赔偿请求能否获得满足亦至关重要,律师应向当事人说明之。

(7)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一致的处理

1)租赁、借用的机动车

a首先由保险公司在强制责任险的限额内赔偿

b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

c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转让并交付但未办理登记的机动车

a首先由保险公司在强制责任险的限额内赔偿

b不足部分,由受让人承担赔偿责任

3)转让拼装或者报废的机动车

以买卖等方式转让拼装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由转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4)盗抢的机动车

a由盗窃人、抢劫人、抢夺人承担完全赔偿责任

b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责任险的限额内垫付抢救费用的,有权向责任人追偿

5)驾驶人逃逸时的救济

a如果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强制责任险的限额内赔偿(保险救济)

b如果机动车不明或者未参加强制保险的,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社会救济)

c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有权向责任人追偿

  2、结合实际操作,向当事人分析法律理论后果与实际操作上的结果可能会有哪些差异,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当事人应报有怎样的态度和心理准备。

  3、咨询时,应告知当事人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当事人需要经历哪些阶段、所需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如何。

二、立案准备阶段

2.1立案前需准备的一下证据材料:

(一)到交警队领取的材料

1、交通事故认定书;

2、复印肇事车辆行驶证;

3、复印肇事驾驶员的驾驶照复印件;

4、复印“交强险”保单。

(二)到医院领取的材料

1、门诊病历、住院记录、出院记录;

2、用药清单、医药费发票;

3、若请护工,则保留护工费发票;

4、待医疗终结,看是否需要做伤残鉴定,可以去司法鉴定科鉴定。

注意:

公安机关设置的刑事科学鉴定因在民事案件中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三)做伤残鉴定需要准备的材料:

1、伤者身份证明

2、交通事故认定书

3、伤者病例资料(包括:

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本,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如伤者是住院治疗的还需要复印住院、出院记录单等。

(四)受害人还需提供的证据

1、劳动合同复印件、工作单位出具的证明(用于证明受害人的工作状况);

2、工资收入证明(加盖公司章和财务章)、受害人应误工收入减少证明(如:

我单位某人某事,本单位在某期间停发其工资。

公章日期);

3、被抚养人的人数、及受害人与被抚养人的关系、及家庭关系证明。

2.2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能获得的赔偿项目及计算方法:

(一)残疾赔偿金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25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20年计算。

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1、残疾赔偿金计算方法

  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一般应适用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残疾赔偿金具体计算公式:

  

(1)残疾赔偿金(60周岁以下的人)=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X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x20年;

  

(2)残疾赔偿金(60周岁以上的人)=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X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x(20年一增加岁数);

(3)残疾赔偿金(75周岁以上的人)=伤残等级(1级的按100计算,II级的减少10%,其他依此类推)X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5年。

伤残等级具体等级对应的伤残赔偿指数为:

   一级:

100%;二级:

90%;三级:

80%;四级:

70%;五级:

60%;六级:

50%;七级:

40%;八级:

30%;九级:

20%;十级: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