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外痔等12个日间手术病种临床路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1946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栓性外痔等12个日间手术病种临床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血栓性外痔等12个日间手术病种临床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血栓性外痔等12个日间手术病种临床路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血栓性外痔等12个日间手术病种临床路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血栓性外痔等12个日间手术病种临床路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栓性外痔等12个日间手术病种临床路径.docx

《血栓性外痔等12个日间手术病种临床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栓性外痔等12个日间手术病种临床路径.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栓性外痔等12个日间手术病种临床路径.docx

血栓性外痔等12个日间手术病种临床路径

血栓性外痔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血栓性外痔(ICD-10:

184.3)

行血栓性外痔切除术(ICD-9-CM-3:

49.4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临床表现:

肛门不适、潮湿不洁;发生血栓时,肛门局部剧痛,起病突然。

(二)体格检查:

肛门直肠指检,必要时行直肠、乙状结肠硬镜或纤维肠镜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一般治疗:

包括增加水份摄入及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防治便秘和腹泻,温热坐浴,保持会阴清洁等。

(二)手术治疗:

血栓性外痔通常伴有明显的疼痛,应急诊手术减压、去除血栓。

四、标准住院日1-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一)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I84.3血栓性外痔疾病编码。

(二)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一1—

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1天。

(一)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X线胸片。

(二)必要时行直肠、乙状结肠硬镜或纤维肠镜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

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无特殊情况可选用头抱曲松钠)。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一)麻醉方式:

局麻、连续硬膜外麻醉或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

(二)急诊手术行血栓性外痔切除术。

(三)术后标本送病理。

九、术后住院恢复1-3天。

(一)局部麻醉患者术后即可进食,半小时后可下床活动、进食。

(二)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者术后去枕平卧、禁食水6小时,补液治

疗;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可进流食。

(三)每天切口换药1-2次,创面较深时,放置纱条引流并保——2持引流通畅。

(四)术后用药:

局部用药(栓剂、膏剂、洗剂)、口服药、物理治疗等。

(五)术后异常反应处理:

1•疼痛处理:

酌情选用镇静药、止痛药、患者自控镇痛泵等。

2•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处理:

理疗、针灸、局部封闭、导尿等。

3.伤口渗血处理:

换药、出血点压迫,使用止血剂。

4.排便困难:

软化大便药物口服,必要时诱导灌肠。

5.创面水肿:

使用局部或全身消水肿药。

6.术后继发性大出血的处理。

7.其他情况处理:

呕吐、发热、头痛等,对症处理。

十、出院标准。

(一)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正常饮食,排便顺畅,无明显排便时肛门疼痛,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体温正常。

(二)肛门部创面无异常分泌物,引流通畅,无明显水肿、出血。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一)手术后出现继发切口感染或持续性大出血等并发症时,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二)伴发其他基础疾病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

—3—

结、直肠息肉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直肠息肉(ICD-10:

K62.1)或结肠息肉(ICD-10:

k63.5);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ICD-9CM-3:

48.32;45.4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消化内镜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一)钡剂灌肠造影存在充盈缺损,提示结肠和(或)直肠息肉;

(二)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和(或)直肠息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2版)》(复旦大学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消化内镜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一)基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饮食等)。

(二)内镜下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一)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K62.1直肠息肉或ICD-10:

k63.5结肠息肉疾病编码。

4

(二)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1天。

必需的检查项目:

(一)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潜血;

(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型、Rh因子、感染性疾病筛查

(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三)消化道肿瘤标记物筛查(CA19-9、CA24-2、CEA等);

(四)腹部超声、心电图、胸片。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

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单次预防性用药(无特殊情况可选用头抱曲松钠)。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一)术前完成肠道准备及签署结肠镜检查和治疗同意书。

(二)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三)术中用药:

麻醉常规用药。

(四)术中需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在内镜室观察至清醒,并经麻醉医师同意后返回病房。

(五)根据术中所见息肉形态、大小、数目等决定内镜下治疗方案,并按结肠息肉内镜治疗规范实施治疗。

(六)病理学检查:

冰冻加石蜡切片。

—5—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一)根据患者情况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

(二)术后用药:

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单次用药。

十、出院标准。

(一)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二)无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

(三)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其他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一)息肉性质判断与术中情况或术后病理不符,需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二)腺瘤癌变术前病理分期,需进行相关检查。

(三)息肉大小、数目、性质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

(四)腺瘤癌变者(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按直肠癌临床路径执行。

(五)有影响手术的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6

乳腺纤维腺瘤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ICD-10:

D24)

行乳腺肿瘤切除术(ICD-9-CM-3:

85.2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年12月,第1版)

(一)症状:

乳房肿物,乳头溢液或溢血。

(二)体征:

乳房单发或多发肿物,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有活动度;边界清楚,可呈分叶状;挤压乳晕周围,病变乳管可出现溢液。

(三)影像学检查:

B超和钼靶检查。

(四)病理检查:

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乳房肿物切除术:

体检可扪及的乳房肿物。

四、标准住院日为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一)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D24乳腺纤维腺瘤。

(二)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一7—

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天。

(一)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4•乳腺彩超及术前定位。

(二)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钼靶检查;

2.乳头溢液时行乳管镜检查;

3•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一)麻醉方式:

局麻(必要时区域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二)手术方式:

乳腺肿物切除术。

(三)术中用药:

麻醉常规用药。

(四)手术内固定物:

无。

(五)输血:

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六)病理:

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视术中情况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8

九、术后住院恢复0-1天。

(一)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

(二)术后用药:

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三)严密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

十、出院标准。

(一)伤口愈合好:

无积血,无感染征象。

(二)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一)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二)病理报告为恶性病变,需要按照乳腺癌进入相应路径治疗。

—9—

老年性白内障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

H25.901)

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

13.41+13.7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病史:

渐进性视力下降;

(二)体格检查:

晶体出现混浊;眼底模糊,红色反光黯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手术治疗:

(一)诊断明确;

(二)视力低于0.5;

(三)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一)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H25.901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编码;

—10—

(二)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天。

必须的检查项目:

(一)检查眼压、泪道;

(二)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三)心电图;

(四)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血糖);

(五)眼科A.B超+角膜曲率;

(六)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胸透或胸部X光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显然验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一)术前用抗菌药物眼药水(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二)原则上不静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一)麻醉方式:

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

(二)手术方式: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IOL);

(三)眼内植入物:

人工晶体;

(四)术中用耗品:

粘弹剂、一次性手术刀、缩瞳剂、眼内灌注液或平衡液、显微手术缝线;

—11—

(五)手术用设备:

显微镜、超声乳化仪;

(六)输血:

无。

九、术后恢复0-1天。

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一)裂隙灯检查;

(二)视力;

(三)眼压;

(四)术后用药:

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眼药水,必要时加用非甾体类消炎眼药水。

十、出院标准。

(一)手术后反应较轻,病情稳定;

(二)切口闭合好,前房形成;

(三)眼压正常,裂隙灯检查无明显异常,人工晶体位置良好。

十一、变异及原

因分析。

(一)等待术前检验结果;

(二)术后炎症反应或并发症;

(三)患者其他原因。

—12—

斜视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共同性斜视(ICD-10:

H50.0-H50.4)行共同性斜视矫正术(ICD-9-CM-3:

15.1-15.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发病年龄、病程特点。

(二)相关眼部检查:

屈光状态检查;戴镜去调节之后,三棱镜遮盖法测量斜视度;眼球运动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一)有弱视者先治疗弱视。

(二)内斜视患者远视性屈光不正全部矫正、戴镜6-12个月。

(三)共同性斜视的斜度>15A

四、标准住院天数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一)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H50.0-H50.4)共同性斜视疾病编码。

(二)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一13—

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天。

必需的检查项目:

(一)血常规、尿常规;

(二)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

艾滋病、梅毒等);

(三)心电图、X线胸片;

(四)检查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眼压、泪道;

(五)屈光检查:

散瞳(显然)验光;

(六)主导眼、三棱镜检查、双眼视觉、眼外肌功能检查、Hess

屏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一)选用抗菌药物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二)原则上不静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一)麻醉方式:

局麻或全身麻醉。

(二)眼内植入物:

无。

(三)术中用耗品:

缝线。

九、术后恢复0-1天。

(一)术后需要复查的项目:

视力,眼位、眼球运动,前节。

(二)术后用药:

氨基糖甙类或喹诺酮滴眼液。

十、出院标准。

—14—

(一)手术后效果较好,病情稳定。

(二)伤口愈合好,伤口对合齐,缝线在位,伤口无感染征象。

(三)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一)术前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相关检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二)术中发现眼外肌附着点位置异常及其他解剖异常,或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眼球穿通、肌肉滑脱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三)术后炎症反应或并发症(伤口愈合不良等)需要进一步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15—

声带息肉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声带息肉(ICD-10:

J38.102)

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手术(ICD-9-CM-3:

30.0901/30.09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一)病史:

声音嘶哑。

(二)体征:

单侧或双侧声带带蒂或广基的息肉样增生物。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手术:

(一)选择全麻。

(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一)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J38.102声带息肉疾病编码。

一16—

(二)门诊电子喉镜下不能切除的较大及广基息肉。

(三)排除小颌、颈部粗短、颈椎病,驼背等支撑喉镜相对手术禁忌。

(四)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

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天。

必需的检查项目:

(一)血常规、尿常规;

(二)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三)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四)胸片、心电图;

(五)喉镜检查。

(六)根据病情可能选择嗓音分析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术前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若患者病情需要,则按照《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执行,单次预防性用药。

可选用头抱唑啉钠2.0静脉滴注,头抱唑林过敏,则选用林可霉素0.6静脉滴注。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一)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二)手术方式: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手术。

(三)术中用药:

麻醉常规用药。

—17—

(四)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恢复0-1天。

(一)根据患者情况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

(二)术后用药:

雾化吸入;酌情给予糖皮质激素及止血药。

(三)适当声休。

十、出院标准。

(一)一般情况良好,无呼吸困难,咽喉部无明显出血、感染征象。

(二)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一)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二)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三)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四)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18—

耳前痿管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先天性耳前痿管(ICD-10:

Q18.102)

痿管切除术(ICD-9-CM:

18.21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一)病史:

自幼发现耳前痿口,局部瘙痒、有分泌物溢出;局部有感染者,宜在感染控制后行痿管切除手术。

(二)体征:

多数痿口位于耳轮脚前,有切开排脓病史者,切排部位可见瘢痕。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耳鼻喉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手术:

(一)成人且无反复感染、切开排脓病史的患者,选择局麻下痿管切除术。

(二)儿童或反复感染局部瘢痕增生者,选择全麻下痿管切除术。

—19—

四、标准住院日为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一)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先天性耳前痿管(ICD-10:

Q18.102)。

(二)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

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天。

必需的检查项目:

(一)血常规、尿常规;

(二)心电图;胸部正位片;

(三)血生化全套;凝血三项;血型;

(四)输血常规:

用于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乙肝两对半;

(五)前鼻镜、电耳镜、间接喉镜、间接鼻咽镜检查。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术前不常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若痿管范围广,软骨暴露,则按照《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执行,单次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选用头抱唑啉钠2.0静脉滴注;若头抱唑林过敏,可选用林可霉素0.6静脉滴注。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一)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二)手术方式:

痿管切除手术。

(三)术中用药:

麻醉常规用药。

—20—

(四)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0-1天。

(一)根据患者情况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

(二)术后用药:

1•预防性抗菌药物:

术后不常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若痿管范围广,软骨暴露,则按照《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

〔2009〕38号)执行,单次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选用头抱唑啉钠2.0静脉滴

注,若头抱唑林过敏,可选用林可霉素0.6静脉滴注。

2•酌情给予止血药。

十、出院标准。

(一)一般情况良好,局部无明显出血、感染征象。

(二)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一)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贝U转入普通病房,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二)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则转入普通病房,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三)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四)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21—

包皮环切术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包茎(ICD-10:

N47.X00)

包皮环切术(ICD-9-CM-3:

64.0001)

二、诊断依据。

《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第2版)》(医学卫生出版社)

(一)临床表现:

小儿排尿有气球征,反复感染、疼痛。

(二)体格检查:

包皮不能上翻,包皮红肿。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第2版)》(医学卫生出版社)

(一)一般治疗:

清洗包皮,保持包皮、阴茎头清洁。

(二)手术治疗:

包皮环切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一)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N47.X00包茎疾病编码。

(二)包皮反复感染,炎症控制较差;包茎,合并糖尿病等;包皮过长合并性病,如尖锐湿疣等。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天。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一22—肝、梅毒、艾滋病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预防性抗菌药物: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

号)执行。

无需预防用药。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一)麻醉方式:

局麻。

(二)术中用药:

麻醉常规用药;

(三)病理:

如合并包皮肿物可行石蜡切片。

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

(一)局部麻醉患者术后即可进食,半小时后可下床活动、进食。

(二)术后用药:

抗生素选用口服抗生素(如头抱地尼)0.1tid*3天。

(三)复查的检查项目:

3天后切口换药。

十、出院标准。

(一)伤口愈合好:

伤口无感染及出血;

(二)无需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一)术前检查:

1•患有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者,可以考虑改善血液情况;

—23—

2.包皮炎症较重可先行抗炎治疗。

(二)重视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有无包皮水肿等内容。

—24—

膀胱穿刺造痿术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尿潴留(ICD-10:

R33.X00)

行膀胱穿刺造痿术(ICD-9-CM-3:

57.1101)

二、诊断依据。

《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第2版)》(医学卫生出版社)

(一)临床表现:

不能自主排尿,膀胱内憋胀感。

(二)体格检查:

膀胱区膨隆,扣呈实音。

必要时行泌尿系彩超+残余尿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第2版)》(医学卫生出版社)

(一)一般治疗:

包括解除尿潴留,将尿液引出,包括行导尿术。

(二)手术治疗:

超声引导下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痿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一)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尿潴留(ICD-10:

R33.X00)疾病编码。

(二)急性尿潴留导尿未成功者;

(三)需要膀胱造口引流;

(四)需要经过膀胱穿刺引流尿液细菌检查、培养;

—25—

(五)老年体弱者,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